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你的勤奮是有效的嗎?

2021-02-08 青春浙江

面對時代的飛速變化,你可曾焦慮和無助?

也許你見過所在的城市凌晨四點的樣子,

也曾搭乘最後一班地鐵回家。

你累得像條狗,感覺身體被掏空, 

然而卻並沒有什麼卵用。

你造嗎?其實你只是一名「低品質勤奮者」。



你的勤奮是有效的嗎?


知乎上有一個問題,一名國際會計專業的大學生,她看到自己平時都在努力上課、認真筆記、好好複習,平均成績都在九十分以上,而她的很多同學平時都不好好學習、只搞考前突擊。這些人雖然學習上少了認真,但勝在活得多姿多彩,學也學了,玩也玩了,有的參加了學生會,還考了雅思,馬上就要出國了。所以提問者很困惑:她自己努力學習,卻對未來出國和找工作都沒有太大的幫助;別人不努力學習,卻更有可能獲得好的人生。為什麼自己那麼辛苦地泡在自習室,卻不能得到更好的結果?


引用雷軍的一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那就是:「永遠不要試圖用戰術上的勤奮,去掩飾你戰略上的懶惰


在這裡,天天泡自習室可以先暫定為「戰術上的勤奮」;泡了四年以後的結果卻依舊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動機,那就是戰略上的懶惰。


其實類似的例子每天都在我們身邊發生著,這些例子帶給我們的啟示是:


(1)如果不在開始努力之前就設定一個目標,你的努力就很容易陷入「我這麼努力有什麼用」的自怨自艾中。


(2)如果你的努力不和結果掛鈎,那麼你就只能沉浸在「我已經很努力了」的幻想當中,並錯把受苦的體驗當成努力的過程。


(3)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你自以為「已經很努力了」,卻「沒有任何實質的進展」,導致你反過頭來質疑「應不應該努力」這件事,甚至把問題引向了拷問社會的公平性問題,這對你的人生其實沒有任何意義。


努力的幻象對已經進入社會的人而言,遠比還處於校園中的學生們要大得多。因為成年人要用更加有限的精力和時間,去應付更為複雜熙攘的世界,而努力的幻象,會長時間地消磨我們的時間、精力,以換取少得可憐的結果。


所以,在努力之前,每個人都應該先問問自己:


「我努力的目標是什麼?我現在所付出的努力和我的目標有因果關係嗎?為了達成這個目標,真的需要我埋頭學習八小時嗎?這八小時裡我已經全力以赴了嗎?」


人生不應該是充滿痛苦疲勞的拉鋸戰,而應該是有的放矢地走走停停。




造成低品質勤奮的原因是什麼?

如何才能成為高品質的勤奮者?


1. 造成低品質勤奮的原因是:絕大多數人的勤奮,都只在輸入端用力,而沒有在輸出端使勁。


2. 成為高品質的勤奮者的解決方案就是:強化輸出端,形成 「輸入 —— 輸出 —— 結果」 的良性閉環。


3. 想形成 「輸入 —— 輸出 —— 結果」 的良性閉環,學以致用是非常困難的一種模式。


4. 學以致用的底層邏輯是:基於能力提升、知識儲備的學習。


5. 基於能力提升、知識儲備的學習的隱含幾種錯誤的假設:


假設1:認為在 「輸入 —— 輸出 —— 結果」 的閉環中,有好的輸入、輸出能力,就能帶來好的結果。這個假設的問題忽略了 「輸入 —— 輸出 —— 結果」 這個閉環中,三者 「匹配銜接」 的難度。


假設2:認為輸入、輸出的能力,可進一步分解成許多相應的能力進行訓練,逐個擊破、提升;並且,學習者會自動將各種能力進行整合,並在一個綜合性的任務中應用。這個假設的問題在於把能力逐一分離出來進行單獨的培訓,偏離了能力展現的特點和情景。同時,單一能力的培訓大多具有通用性的特點,與具體任務的結合程度較低,因而增加了學以致用的難度。並且,將各種能力的融會貫通,這對學習者的悟性要求是很高的。


假設3:認為要提前進行能力提升、知識儲備,以不變應萬變,免得 「書到用時方恨少」。它的問題在於缺乏具體應用場景的指引,學習難以抓住焦點,只能不分主次地企圖記憶消化全部知識,學習量過大。其次,這會導致學習與應用的周期過長,知識遺忘。由智能移動終端的發展引發的碎片化學習和移動學習,其革命性意義不在於 「隨時隨地學習」 與 「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時間利用效率高」,而在於 「縮短了學習的輸入輸出周期」。


6. 強化輸出端,形成 「輸入 —— 輸出 —— 結果」 的良性閉環的關鍵在於:用以致學,而非學以致用。具體來說,是基於項目、任務、問題的學習,而非基於能力提升、知識儲備的學習。




請相信努力奮鬥的意義


努力的第一要素,就是過得不舒服。

頂著寒風去早讀,自然沒有躺在被窩裡睡懶覺舒服;看那些枯燥無味的理論,自然沒有追韓劇,玩遊戲舒服;在圖書掛呆一天,自然不會比在宿舍玩手機,看小說舒服;你問問自己,是不是因為過的太舒服了,所以才喜歡一路安逸的走下去。不滿足現狀,內心隱隱不安,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也沒什麼特長,卻又喜歡現在的安逸,不用操心什麼,每天吃吃喝喝就過去了。古人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當然是有道理的,生活太安逸,太輕鬆,一定是會消磨你的鬥志的


第二,大概是要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了

熱愛這個東西,真的有意想不到的力量。因為喜歡本身就把所有不舒服的事情變得有意思了。身邊朋友喜歡寫東西,接觸到網文的時候,泡到電腦上,一天能碼字上萬。在這未知的世界,努力去做那些喜歡的事情,不要閒下來,把所有的時間都用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上,不要怕沒結果,不要怕沒成功,最怕你一生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認真,努力的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最後無論結果如何,但你一定真真正正喜歡那種充實感。為了夢想,為了喜歡,拼命去做,那都是相當的可愛。


第三,大概你如果不想為自己努力,但是有想過身邊的人嗎?

你努力了,你就不愧對自己的熱血;你努力了,你就不愧對你曾經經受的堅苦日子;你努力了,你就不愧對身邊的人。就怕你加班熬夜一次,就嚷嚷著黑心老闆,出頭無望。就怕你失敗一次,就嚷嚷著自己是金子卻無處發光。就怕你應酬喝酒吐了幾次,就嚷嚷著社會黑暗,沒錢沒權,就想放棄。世界紛紛擾擾,你過得舒服嗎?你真的再為自己喜歡的事情努力嗎?


如果你被生活磨掉了稜角,你被現實打敗了,希望你同樣相信努力奮鬥的意義,不要辜負自己,更不要辜負身邊的人,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



By網友說


@ecology:

以前看到這些,哇,好有道理,大多數是低效率的工作,生活和學習呢。如今,同位素的學習告訴我,正是這些穩定的原子才構成了這樣有序,穩定的社會。一群激發態的原子,這個社會承載不下。


@桂桂:

確實,現代人太忙碌了,忙生活,忙工作,忙學習。生活節奏不停地加快再加快,導致我們價值觀的扭曲,生活給別人看,旅行給別人看,甚至一個小小的包,都是為了展示給他人,來尋求自己心理上的滿足,以至於再也不能靜下心來,去品味生活,再也沒有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佳句!真希望生活能慢下來,停留一會兒,釋放一下自己的內心,去思考,去探索!不再是工作的機器,成為生活的工匠!


@三角鐵十級:

一個人的命運,當然要靠自我的奮鬥,當然也要考慮到歷史的行程。


@冷月無聲:

我一直是個惰性思考者,面對問題總是逃避,不願意去深思。思維上的惰性比行動上的惰性更可怕!


@岊湬: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宮崎駿的宮:

凡事不加思考,於是勁兒沒使對方向,從而常常勞而無功。


@凡思·嶽兵:

「拒絕思維懶惰,習慣於深度思考」其實是在同人性抗爭,必須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讓深度思考像林彪一樣成為習慣,就不感覺累了。


@國新月:

近期在工作中對惰性思維體會很深,有時候遇到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問題的本質始終模稜兩可,一類錯誤一犯再犯。



-下方可留言-

相關焦點

  • 其實,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我說,你真題做了嗎?單詞背了嗎?她拿出已經翻破了的真題,跟我說,你講的所有的題目我連答案都記得,單詞書也背了很多遍了,我這麼努力,為什麼過不了。這是一個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學生,因為在我眼中,四級考試是難度不大。
  • [讀書精記]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我說:「你真題做了嗎?單詞背了嗎?」她拿出已經翻破了的真題,跟我說:「你講的所有題目我連答案都記得,我這麼努力,為什麼過不了?」這是一個我印象特別深刻的學生,其實英語四級考試是一個超級簡單的考試。據說,每年通過率有百分之八十多,那些沒過的百分之十幾還包括了裸考的和放棄治療很久的學生。
  • 【成長在線】你只是看起來非常努力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這題目,不陌生,這內容,你看看,也熟悉,但可是,你到底,是那種?因為畢竟,所有的努力都不是給別人看的,而是這些努力是否真正到達了內心,變成了提升。一次和她一起自習,看見她帶了會計書、英語書、考試卷子……還有手機。她一上午的學習其實都是在刷朋友圈、刷微博。這種所謂的努力,其實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
  • 李尚龍《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祥林嫂式的朋友你有嗎?
    是否有時候認為自己很努力卻又達不到目標?是否你現在正因為一場不走心的戀愛而魂不守舍?是否現階段的你又對明天充滿的迷惘,渾渾噩噩得過且過?那這本書將會很對你很有價值!李尚龍將此書《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分成四個大部分,講述47個「身邊人」的故事,有成功亦有失敗。值得一提的是,該書並不是一本心靈純雞湯,更像一本揭露生活中你故意妥協不想承認的「道理」令人深思。
  • 你以為勤奮是筋疲力盡地努力工作、學習?難怪你會討厭勤奮、努力
    你覺得自己很累了,想懶散點,偷得半生浮閒,可那些優秀的人卻比你還拼!越是優秀的人,越是在努力的拼命做事!那些普通人,反而越來越少的勤奮,總想著懶散下來?為什麼你不喜歡勤奮?無用的勤奮,讓人痛苦真正優秀的人,他們的勤奮是停不下來的,他們永遠覺得自己做得還不夠。而生活中太多的人,卻是對勤奮無感。那些不勤奮的人是不夠聰明嗎?不知道勤奮能夠得到更高的成就,能夠升職加薪?
  • 假努力不如不努力,你是否已經陷入了勤奮陷阱?
    許多人學生時期班上總有這麼個同學:每天全寢室第一個起床、最後一個睡覺,一大早就去圖書館佔位,每天捧著一堆書去又捧著一堆書回來,課堂上總是能看到他奮筆疾書的樣子,每天在朋友圈打卡每日筆記,看起來很努力對吧
  • 學習日語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燃燒吧!日語!
    喜歡就關注我唄~~~用了7小時4分鐘的時間,讀完了李尚龍老師的《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一開始讀這本書的時候,心中最大的想法是,想從這本書中找到,那些看似很努力的例子,和自己去對比,看看自己是不是也只是看起來很努力而已?
  • 劣質勤奮者:為什麼你越努力越平庸?
    這也就是人越忙越窮的開始,同頻化的步調,讓人們的勤奮毫無價值。因為,社會上成功的是絕少數,你模仿大眾,你註定黯然無光。用最簡單的一句話擊穿勤奮者的玻璃心,那就是:同頻化的步調,讓人們的勤奮毫無價值。當努力毫無意義,事實證明,你不過是一個:劣質勤奮者。什麼叫劣質勤奮者?說的就是,你的努力毫無個性可言,也毫無價值可言。
  • 當別人評價你只是看起來努力時,你該怎麼回應?
    對不起,你這個有可能不是學習,你是在享受。羅胖滿足了人們一個重要的需求,看起來很努力。」截圖下面,這個同事發給我兩句話:「feifei,有個人發給我。」、「我該如何反駁......」我想我會怎麼回復呢?最終我說:「用你的實力去反駁。」
  • 夜讀|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我都堅持一年了,怎麼才考這麼點分……」她的目標是一所藝術院校,文化課過線分並不算高,只要足夠努力,不會過不去。我在心裡打了個問號,我懷疑一個堅持一年、每天學習英語的同學,怎麼可能只考了三十多分。我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這件事應該有「貓膩」,於是,我去問了她身邊的同學。果然,她的同學們說:「她才不堅持呢,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考試前還跑出去玩。用你的話說,只是看起來很努力。」
  • 年輕人 你只是假裝很努力
    結果,考試結束後,還是急得直跳腳,大聲抱怨:我每天都那麼努力學習了,為什麼還是考不好。朋友,其實你只是在朋友圈裡假裝很努力而已。買了本書,拍張照發到朋友圈,就當作自己已經看過了;深夜失眠,拍張窗外的照片,你見過凌晨4點的北京嗎?就當作自己已經加班到深夜了;偶爾跑一次5千米,拍張汗溼的背心,就把自己當作健身達人了。真正的努力,不是給別人看的。
  • 《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告訴你:方向不對,越努力就會錯的更多
    寫在前面:《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是我很久前看過的一本書,很喜歡這本書的名字,這句話寫出了當時我的真實狀態:每天忙忙碌碌,加班是家常便飯。領導給的兩句表揚,客戶的讚美和同事們的稱讚,不自覺就生出一種感覺,我很努力,實現夢想只是時間問題。自己把自己感動的不行,直到被現實打臉,啪啪啪打的還挺多。
  • 臨睡前講個「憋尿花的故事」——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罷了
    如果說她有多勤奮的話,我想憋尿這個事情可能最直接:每次課間,她為了多學習10分鐘,寧可憋尿到第二節課的課間,然後用百米奔跑的速度向廁所跑去……因此,班裡也就給她封了個外——「憋尿花」。許多年下來,不論是當工人還是創業,她始終保持著她的極度勤奮和比較差的運氣,或者這就是人的境遇。
  • 備考CPA,你是假裝很勤奮還是真的很努力?
    備考CPA,你是假裝很勤奮還是真的很努力?這雖然是小北老師的疑問,也是很多考生的通病,我明明很努力了,很勤奮了,為什麼還是考不過?只能說明你只是假裝很勤奮了,並沒有真的很努力。聽課和做題很多CPA考生只是聽課和做題,跳過了看講義的這一步,他們做題的正確率在30%左右,然後又反過來問老師,自己做題正確率為什麼這麼低?講義都是CPA專家總結出來的重點,做題前一定要看講義,這不是可有可無的一步,而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有學員就有疑問了,聽課、看講義和做題沒有一個能省的嗎?那也太費時間了。
  • 夜讀:年輕人,你只是假裝很努力
    結果,考試結束後,還是急得直跳腳,大聲抱怨:我每天都那麼努力學習了,為什麼還是考不好。 朋友,其實你只是在朋友圈裡假裝很努力而已。買了本書,拍張照發到朋友圈,就當作自己已經看過了;深夜失眠,拍張窗外的照片,你見過凌晨4點的北京嗎?就當作自己已經加班到深夜了;偶爾跑一次5千米,拍張汗溼的背心,就把自己當作健身達人了。 真正的努力,不是給別人看的。欺騙別人很簡單,但是騙到自己太難。
  • 你只是看起來很忙,不動腦子的勤奮比懶惰更可怕
    每天忙忙碌碌,結果卻難以讓人滿意……你很可能是在窮忙!今日多幾分鐘的思考,明日少一輩子的遺憾!如何改變窮忙困局,拼命不如拼腦子。無效的努力比勤奮更可怕,走出「窮忙」困局必知的6頂思考帽:01忙碌有時是另一種偷懶:懶得動腦子現代的人好似都很忙,仿佛從早到晚都困擾於忙不完的事情中,沒有片刻的清閒。假如有人問:你最近在忙什麼?你的忙能帶來什麼成果嗎?
  • 勤奮,只是一個人奮鬥努力的基礎!知識使人進步!
    勤奮,只是一個人奮鬥努力的基礎。一個懶人,什麼也不想做怎麼能夠成功?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方法不對,努力白費。努力了,但是方法不得法,一樣不會有結果。所以,一事無成,一定要從你努力的方法上去思考問題。
  • 你這些努力看似勤奮,其實愚蠢至極,現在知道還不晚!
    上學的時候你一定會遇見過這種同學:他們每天都趴在桌子上學習,很少離開教室在外逗留,他們早起晚睡,不是泡圖書館就是挑燈夜讀,看起來非常勤奮努力。但讓人費解的是他們的成績和付出並不成正比,並沒有出類拔萃,甚至可以用「不理想」來形容。
  • 揭開孩子「努力」假象,假勤奮比真懶惰更可怕
    有這麼一類學生,起早貪黑,每天都把自己埋在書堆裡,生怕浪費一點學習的時間,看起來比誰都努力。需要明確的是這種「假勤奮」最後只會毀了自己而已。但是一個正在經歷假勤奮的人,他們難道就意識不到自己是在「假勤奮」嗎?
  • 學習最怕的就是你看起來很努力
    可能有很多學生會有這樣的問題:為什麼我明明在學習上很努力可還是得分很低?我每天刷這麼多題為什麼學習結果還是沒有改善?為什麼很多簡單的問題,一直都會做錯,為什麼後面的困難的大題可以做正確?為什麼其他人不努力,但成績比我好?這些問題是許多學生都遇到過的學習難題。明明學習很努力但是成績卻不見長反而越來越低,這樣的惡性循環越長,就越會影響學生學習的信心。但這種「努力」真的有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