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忙忙碌碌,結果卻難以讓人滿意……你很可能是在窮忙!今日多幾分鐘的思考,明日少一輩子的遺憾!如何改變窮忙困局,拼命不如拼腦子。
無效的努力比勤奮更可怕,走出「窮忙」困局必知的6頂思考帽:
01忙碌有時是另一種偷懶:懶得動腦子
現代的人好似都很忙,仿佛從早到晚都困擾於忙不完的事情中,沒有片刻的清閒。
假如有人問:你最近在忙什麼?你的忙能帶來什麼成果嗎?我們又會語塞,因為我們常常只埋頭做手頭的事,卻沒有給自己留出思考和反思的時間。所以仿佛一頭拉磨的驢,雖勤勤懇懇,實際上卻依然在原地轉圈。
實際上,忙碌是另一種偷懶,懶得思考,用忙碌來逃避。只有思考,唯有勤於思考,才能改變低效的現狀,才能根本性改變「窮忙」的困局。
因此,千萬不能拿忙碌作為不思考的藉口,越忙越要抽空思考。因為手腳越忙,腦子越容易偷懶。越是忙碌,越需要放下手中的事情,找個安靜的地方,看看夕陽、喝喝咖啡、沉澱自我,好好地思考。
一個小時的思考可能勝過我們一個月的忙碌。在順境中多思考,能讓我們頭腦更清醒,從而穩健前進;在逆境中多思考,會找到失敗的癥結,吸取教訓走向勝利。
02思考是最高效的時間節流器
「我很忙」是時下一句流行的口頭禪。的確,我們要做的事情太多,可時間又太有限,於是我們忙得像陀螺,再沒時間思考。於是我們隨意而為,把時間浪費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
實際上,「忙得沒有時間思考」,這是人生最大的謬誤,越忙的時候越是需要我們花時間來思考的時候了。
磨刀不誤砍柴工,花時間思考才能讓我們反思人生方向、工作效率等等,反而更能有效節省出時間來。追根究底, 思考不是時間問題,而是習慣問題。讓思考成為一種習慣,我們便會在高效中享受幸福。
可見,無論做什麼事,都要張弛有度。人生就像調弦,太鬆了,彈不出優美的樂曲;太緊了,容易繃斷,只有鬆緊合適,才能彈奏出舒緩優美的樂章。一個懂生活、會生活的人,能夠該工作的時候工作,該休息的時候休息。
一味的張,就會讓自己繃得過緊,導致身心疲憊不堪。一個從不空閒的人,就像一個未曾倒過的垃圾桶,一個不曾排洩過的膀胱。這樣的比喻或許讓我們有些不舒服,但唯有用這樣的方式才能讓我們醒悟。
事實上,我們將工作安排得越滿,就越是不安。一味的弛,往往會讓自己變得松垮、懶散,失去進取心和鬥志,進而停步不前。所以,工作和生活需要保持一種平衡。
03學會獨立思考,成就與眾不同的自己
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曾經告誡畢業生:
如果沒有獨立深刻的思考,就難以做出正確的決斷,將來在工作中也難以有真正的創見。人云亦云,隨波逐流,只會失去自己前進的方向。獨立思考、善於作為,才能擁有更有價值的人生。
的確,自己不進行獨立思考,卻凡事按照別人的意見去辦,最後只能自己承擔苦果。人生是屬於自己的,一味遵循他人的思想、按別人的指令行事,是懦弱的表現,也是一種悲哀。
這樣的人很難有屬於自己的路,也很難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價值。一個毫無主見的人,不但容易被人欺騙,而且容易招人反感,讓人不待見。
獨立思考是有所突破,有所成就的前提條件。一個不能獨立思考的人,無法創新,只能人云亦云,墨守成規。
因循守舊的思考充其量只能讓我們緩步前行,如果想實現質的飛躍,就必須獨立思考。獨立思考會使頭腦更聰明,進而在解決問題時,才能想出更好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