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識別孩子是不是在「假努力」?低質量的勤奮,比懶惰還可怕

2020-08-31 臨夏網警巡查執法

文丨福林媽咪


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高中學生假努力是什麼樣子的?」

排名第一的高贊回答裡,非常直接地點出了好多高中生容易犯的毛病。

恐怕不止高中生,初中、小學,都有大把這樣的學生:


*周末放假背好大一個書包回家,發誓一定好好學,結果到家拉鏈都沒拉開,原封不動背回去;

*考試運氣好碰到自己會的,以為是自己的實力,下次考試碰到不會的,以為是自己的失誤,其實第二次才是自己的實力;

*錯題本整理的非常好,但是考試碰到原題,照樣不會做……

以前我小姨就很困惑,為什麼她家孩子每天寫作業到十一點多,成績就是上不去,而且她明明感覺孩子並不算腦子不快的小孩兒,但孩子就是成績不好。

有一次我和表弟一起寫作業,我就發現他的學習,特別悠閒,花架子很多,但是很不實際。有時候我一下午可以做三課作業,他只能做一課,翻翻他的卷子,還空了很多題,所有做的習題,加起來也就1個小時的「工作量」。


但其實,表弟並不是在主動的「磨洋工」,他自己也覺得效率低,也會感到焦慮,但是每次寫作業還是陷入這種低質量的勤奮陷阱之中。

我看到過很多家長,和當年我小姨面對的情況一模一樣,臉上寫著不甘和無奈,孩子看起來都這麼努力了,那成績上不去還能有什麼辦法?

很多孩子其實比他當下的成績更為優秀,也就是說,他是有潛力有能力做得更好。只不過,他在不知不覺中用錯了學習方式,而且沒有人及時指出他的問題,使孩子一直呆在舒適圈中,進步得很慢。


那麼,這種特別有迷惑力的「低質量勤奮陷阱」,有哪些特徵呢?

一、大量重複自己做過的事情去了解自己不懂的事情,練習自己不擅長的部分,這才叫做學習,如果僅僅是重複學習自己已經掌握的東西,這不叫努力。在正常的教學進度當中,孩子要跟隨老師的教學進度,每天做的習題都是當天新學的知識,所以這個時候的進度是比較快的,但到了複習階段、放假期間,這些更多靠孩子自主學習的階段,這個毛病就會顯現出來。

比如有的孩子:


*只喜歡做基礎題、會的題,不會的題目就放棄,重複自己做過的事情;

*把時間花在自己擅長的科目上,嚴重偏科,卻還覺得自己不錯;

*背單詞堅持不了多久,重新開始又是從已經掌握的單詞開始;

……


學習這件事情,在簡單和難之間有一個度,這個度就是對自己舒適圈的跨越程度。如果孩子面對的都是自己不了解的新知識,他會覺得難,但如果都是自己已經知道的東西,會覺得很輕鬆,但學不到新知識。只有在了解一部分知識的基礎上增加新知識,才會覺得難度剛好。




二、任務目標不清晰,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如果你的目標非常明確,從目標分析出的路徑也絕對科學,那你只要出發,就一定能到達目的地」

如果孩子的目標是富有成效的,並且他能夠時刻牢記自己的目標,然後付諸實踐,進步就會是飛快的。就怕孩子沒有目標,一會兒這樣想一會兒那樣幹,不定性不定心,那是很難出效果的。

*比如,有的孩子放假的時候,做卷子的時候從不給自己定時,一套卷子消磨一下午,還覺得自己很努力。

現在,大家誇一個孩子的時候非常喜歡用「清楚」、「通透」這樣的詞,誇的就是孩子知道自己應該幹什麼,目標清晰,並且一步一步的朝著自己的目標去前進。



這樣的清楚不見得是很大的目標,更多的是體現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以及每一件小事上。

比如一個周末,孩子有沒有做計劃的能力。

如果是一天的時間用來做作業,那麼幾點開始,做什麼,什麼時候休息,所有科目不同種類的作業怎樣安排合適,他有沒有一個合理的安排,能不能雷打不動的完成自己的安排。

在現代企業中,很多人都會接受「目標管理」培訓,很多是花大價錢來請人進行培訓,這就說明,這一點是我們的孩子從小就欠缺的能力。

那麼相反的,如果孩子能夠擁有目標管理的能力,他就會在同齡人中變得越來越優秀,即使他沒有很好的天賦。




三、眼高手低,耍小聰明

還有的假努力,是孩子偷偷耍小聰明。

如果說假勤奮這個陷阱,有沒有什麼是孩子主觀態度導致的,那耍小聰明就可以算一個。

學習當中不可避免的有一些需要「往死裡學」的東西,比如語文課文的背誦,比如計算能力的訓練,100以內的加減法,如果沒有不斷的訓練,僅僅知道計算方法,孩子的計算速度就達不到,出錯率也會比較高,這就是學習當中必須下苦功夫的地方。


到了初高中,有的大題非常複雜,除了考察解題思路,也會考察孩子的計算能力,但很多孩子在平時做習題的時候,往往選擇這樣做:



*做題為了節省時間,有了初步思路就算了,具體計算過程忽略,但每次考試都算不對正確答案,還總覺得自己是粗心導致的;

*碰到不會的直接翻看答案,理解之後覺得題目很簡單,但是下次碰到這道題,離開答案還是不會做;

……

這就是典型的眼高手低,理解就代表一定能作對嗎?

數學一道大題12分,理解思路不算什麼,你可能會拿到4分或者6分,但只有每一步都算對,正確答案出來,才能拿到滿分。

而很多同學和學霸的差距,就在於具體步驟,以及每一步需要避開的那些坑。所以看似只有6分的差距,實則差距相當大。



總之,努力可能會騙人,但結果不會。

看似學習時間一樣,但不同的效率,會真真實實的呈現在結果上。

不管孩子是主動「假勤奮」,還是無意之中」假勤奮「,最後的結果都是成績的停滯不前。

甚至家長會被孩子表面的勤奮完全騙過去,從而讓孩子在這種低效率的學習方式中野蠻生長,浪費孩子的寶貴生命。


世界上最遺憾的事,是我本可以,如果孩子分明哪裡都不差,卻因為陷入「假勤奮」的陷阱而虛度時光,孩子的人生會是多麼遺憾。

所以說,幫孩子識別假勤奮和假努力,是撥亂反正的第一步,也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裡程碑。

相關焦點

  • 孩子「假勤奮」,比真懶惰更可怕
    他說:「現在還沒時間研究這個,等抄完再說吧。」也就是說,他用了大把時間去抄錯題,卻沒時間充分理解每一題的思路。很難說這位同學不刻苦,但戰術上的勤奮,掩蓋不了戰略上的懶惰,所以只能稱之為「假勤奮」。勤奮最重要的是質量,而不是時間和數量。
  • 低質量的勤奮,比懶惰更可怕
    01 你必須遠離低質量的勤奮很多人的勤奮,是一種低質量的勤奮,或者說,表面上很刻苦,實際上卻刻意迴避了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他們也許需要重視一些其他的能力:培養選擇性忽視的能力,少做無意義的工作……02 你的目標應該是富有成效最笨的努力,就是沒有效率的勤奮,你的目標應該是富有成效。
  • 揭開孩子「努力」假象,假勤奮比真懶惰更可怕
    可是考試成績出來並不理想,究其原因,又怪在自己還不夠努力上,然後花更多時間去學習學習再學習,最後結果依舊不如意的死循環。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努力」這個詞是看得見的行為,卻並不是既定的結果。很多人擅長用「努力」來掩飾自己的懶惰,欺騙自己:「我已經很努力了,結果不是我能掌控的。」以此來逃避家長的責問,不願意面對現實。
  • 低質量的勤奮,比懶惰更可怕
    很多人的勤奮,是一種低質量的勤奮,或者說,表面上很刻苦,實際上卻刻意迴避了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
  • 比懶惰更可怕的事:孩子「假努力」,家長「假關心」
    孩子「假努力」 家長「假關心」有這樣一個小女孩,她坐在班級第一排,特別乖巧、安靜,甚至乖巧到了老師會忽略的地步。但是在考試中,她的成績卻很不理想。家長也很疑惑:「孩子平常很聽話,為什麼成績不理想呢?」看到這,我們應該都已經發現了問題所在,看起來,這個小姑娘確實很勤奮、很努力,但事實上,由於方法得不得當,她的行為,就是一種「假努力」。
  • 識別孩子的「假勤奮」,真用功還得這麼做
    在學習上,比懶惰更可怕的,是「假勤奮」。明明孩子早起晚睡,不是奔波在去輔導班的路上,就是坐在家裡的書桌前,用功得讓家人都忍不住心疼。可一到考試,成績怎麼就上不去呢?也許,你的孩子只是在假裝勤奮。這樣的狀態對於學習的提升並沒有太大的幫助,還會養成不良學習習慣,作為家長,我們需要識別孩子的「假勤奮」狀態,並幫助他們走出來,才能真正地提升成績。
  • 為什麼說假勤奮比懶惰更可怕?北大教授給出答案請孩子遠離假勤奮
    身邊很多小學的家長很苦惱:我家孩子每天寫那麼多的作業,可是考試成績依舊不理想。看著他這麼勤奮,我也不知道問題在哪裡。其實,孩子的勤奮並不一定會有優異的成績。方法和習慣才是好成績的根源。請告訴孩子必須遠離低質量的勤奮,你認為的勤奮,比懶惰更無用!
  • 遠離低質量的勤奮
    我是鄭老師這一講給大家介紹的主題是「遠離低質量的勤奮」。很多同學都有這樣一些困擾,也特別想知道這些問題的原因是什麼,大家先來看看你有沒有中招吧:我天天可努力的學數學了,各種練習題加試卷,還報了兩個補課班,可是成績卻還是沒有上去……為什麼我的同桌,貪玩又不愛學習,明明沒有我努力,但TA的考試成績卻比我好得多……
  • 衡水中學老師告訴你,「假努力」有多可怕,一定要避免
    衡水中學老師告訴你,「假努力」有多可怕,一定要避免大家都聽過一句話,叫做「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而且這句話對於學生來說,更是非常適用,不管是用於自我激烈,還是老師或者家長的鼓勵,很多都會用到這句話。
  • 「假努力」比「真懶惰」更可怕
    其實,我們經常在自己認為自己很努力,其實不然,我們其實在做著無謂的努力,這就是「假努力」。所謂的「假努力」,害了多少人,往往只是做著形式上的努力,實質一點沒有改變。有時候,我們披星戴月,努力到都讓自己感動。每天忙忙忙!
  • 沒有效率的勤奮,比懶惰的後果還可怕,家長們一定要切記
    前言從小總是會告誡孩子這樣的話,若是努力了就會得到應有的回報。但是長大後才發現,並不是只要努力就會有回報,很多時候努力和回報會成為反比。明明孩子都已經特別努力了,可是成績卻給他上了很好的一課。只能說孩子的勤奮是真的,但是這份勤奮的質量實在是太低,顯然孩子的努力都是沒有效率的,而且這種現象比孩子懶惰還可怕。
  • 職場最怕的是懶惰?不,是低效率勤奮!
    時間一點點過去,最後在下班之前發現今天自己還有一大堆的事情還沒有完成,不得不另外加班幾個小時來完成今天的任務。這樣做長久下去的結果是,工作時間越來越長,休息時間越來越短,情緒也會越來越焦躁和恐慌,工作效率在這些負面情緒的影響下變得越來越低。
  • 【紅媒教育】:長時間的認真學習,竟是「假努力」?
    人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要多努力成績肯定比別人好,勤奮未必成功,但不勤奮就註定失敗。但是,為什麼有的學生明明很努力,成績卻不好呢?因為,他們可能在假學習、假努力。那麼如何改變,聽聽教育專家們怎麼說。
  • 硬式壺鈴:低質量的訓練,遠比懶惰更可怕
    (昨日手賤,錯把文章扔進垃圾箱,今日撿起,重刷一遍)戰術上的勤奮,掩蓋不了戰略上的懶惰。
  • 終於懂了「假勤奮」和「真用功」的區別
    其實,恐怕是孩子把「假勤奮」當成了「真用功」!1假勤奮,比懶惰更可怕高爾基說:「天才出於勤奮。」勤奮是必要的,是一種人生態度。但是,勤奮最重要的是質量,而不是時間和數量,但很多「假勤奮」的孩子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 國王的禮物繪本館:孩子請不要假裝很努力
    在現實生活中,相信很多父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明明孩子看著很努力,每天6點起床,晚上12點才睡,連吃飯帶著小卡片,上廁所都帶著課本,但是成績卻始終上不去,而且十分「穩定」。或許你的孩子正在假裝很努力,有的孩子只是單純地在耗時間,錯誤地把「起早貪黑」當成勤奮努力,導致睡眠嚴重不足,在課堂上精力不集中,學不到知識,這種假裝出來的勤奮,完全得不償失。
  • 孩子「假努力」,家長「假關心」
    孩子「假努力」 家長「假關心」 有這樣一個小女孩,她坐在班級第一排,特別乖巧、安靜,甚至乖巧到了老師會忽略的地步。 但是在考試中,她的成績卻很不理想。家長也很疑惑:「孩子平常很聽話,為什麼成績不理想呢?」老師也覺得奇怪,就說:「這樣吧,咱們再觀察一下,您觀察家裡,我觀察學校。」
  • 如何讓孩子從「假努力」變「真勤奮」?特級教師:先提高學習效率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一位特技教師的建議,針對現在不少孩子在學習上遇到的效率低的問題,這位特級教師指出:想要讓孩子告別「假努力」,變成「真勤奮」,首先要提高學習效率。很多家長看完這些建議表示:受教了!經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為什麼我家孩子那麼努力成績就是不好」「孩子每天學到半夜才睡卻還是沒有進步」……這些情況,其實都屬於「假努力」,孩子看上去每天時間都充實,從早到晚地學習,甚至晚上熬夜,可是學習就是不見起色,甚至越「努力」越不理想。
  • 學校教育,請遠離低質量的刻苦和勤奮
    自己學校的孩子們不可謂不勤奮,不可謂不刻苦。但是成績還是很差。成績越差,學習時間就越長,作業也就越多,休息時間也就越來越短,也就必須更加勤奮,更加刻苦。我兒子上高中的時候就感慨萬千。他的同學中,有的懸梁刺股,拼命地學習,拼命地刷題,拼命地熬夜,可是成績就是上不去。但有的卻很貪玩,看似不甚努力,甚至於連學校安排的晚自習也不上,可是一考試,人家的成績呱呱叫。
  • 至少一半高中生在「假努力」家長在「假關心」學生和家長都該看看
    人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要多努力成績肯定比別人好,勤奮未必成功,但不勤奮就註定失敗。因為,他們可能在假學習、假努力,有時候我們所謂的「努力」,不過是由自己的無知造成的。那麼如何改變,聽聽麻雪玲老師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