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懶惰更可怕的事:孩子「假努力」,家長「假關心」

2020-09-03 李玫瑾育兒課


成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

影響一個社會。



孩子「假努力」 家長「假關心」

有這樣一個小女孩,她坐在班級第一排,特別乖巧、安靜,甚至乖巧到了老師會忽略的地步。


但是在考試中,她的成績卻很不理想。家長也很疑惑:「孩子平常很聽話,為什麼成績不理想呢?」老師也覺得奇怪,就說:「這樣吧,咱們再觀察一下,您觀察家裡,我觀察學校。」


經過兩周的觀察,大家發現了這個孩子的問題:


在學校上課時,不管老師在講課、展示PPT、提問……這個小姑娘都在記筆記,甚至有時候,老師翻PPT比較快,她可以不看本子,只盯著屏幕,然後快速地記下來;


而孩子的爸爸反饋的信息是,她每天回到家,就會把自己關在屋子裡,用一個非常精緻的本子,把白天每一科的筆記再寫寫到這本子上,直到深夜。


看到這,我們應該都已經發現了問題所在,看起來,這個小姑娘確實很勤奮、很努力,但事實上,由於方法得不得當,她的行為,就是一種「假努力」。


偽勤奮掩蓋下的真懶惰

鄭州外國語中學的董遠老師做班主任時,曾在班裡60多個孩子中做過一個小調查,她專門抽出一天時間,讓孩子們在當天同樣的作業量的情況下,記錄每個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


結果讓人大吃一驚:


完成得快的孩子,僅用了一二十分鐘就完成了,完成了之後,還看了一部英文電影。而完成得慢的孩子,整整花了5個小時!


董老師說,她觀察發現,那些作業完成得快的孩子,往往質量還非常高,成績也非常好,而那些作業完成得慢的孩子,也並沒有想像中慢工出細活的效果。他們是典型的「假努力」。


· 從早上五點半起床,就埋頭進入學習狀態,除了必要的吃飯、午休、洗漱,其餘時間全部用來學習了。

· 吃飯基本上靠吞,去食堂的路上一路小跑,等飯的間隙中也要拿出小本本記幾個單詞。

· 下了晚自習,到寢室在昏暗的檯燈下接著用功,不刷夠一定量的題、看夠一定量的書不能安心睡覺。

· 睡眠不足,白天打瞌睡,只能靠意志強撐;疲倦狀態下聽課總有很多疑問,為了弄懂只能晚上接著熬夜;如此循環往復,勤奮到人神共憤。

· 然而考試成績出來,依然不上不下,前進的腳步維艱,無語問蒼天,為什麼努力得不到回報。


如果你或者你的孩子滿足了以上幾條,那麼恭喜得到這麼一個稱呼——假努力者。


他們的勤奮是表演出來的,給別人看,也給自己看,也許是為了老師和家長那句「你真努力」的表揚,也許是為了讓自己回顧一天的時候不覺得後悔,成績不好的時候安慰自己,「不是因為我不努力,只是腦子太笨」。


上面說的小女孩,就是典型的低品質學習者,我認為這樣的孩子很可憐——別人在玩的時候,她在學習,但最後又沒有理想的成績作為回報。導致既沒玩到,又沒學好,這樣的「勤奮」,我們一定要避免。


提高時間利用效率

在時間利用與效率當中,存在著「二八定律」(Pareto Principle)。在效率最高「黃金時間」,20%的時間投入就能產生80%的回報。在效率最低的「疲頓時間」,80%的時間投入就能產生20%的回報。


因此,提高時間利用率,關鍵在於對時間的精細化把握。



如上表所示,按照學習單元的客觀情況劃分,可以得到完整時間和碎片時間;按照學生的效率高低劃分,可以得到高效時間和低效時間。


◆ 「黃金時間」:高強度的主動學習

大段完整的高效率時間的「黃金時間」,是非常寶貴的學習時間,學生可以完成一些高強度的學習任務,例如各科的限時訓練(尤其數學、理綜)、難題的重點突破、複雜問題的深入思考。


◆ 「垃圾時間」:低強度的被動學習

碎片化的低效率時間是學習的「垃圾時間」,學生的精神狀態欠佳,也沒有充足的完整時間去進行深入的思考和學習。此時適合進行一些不需要進行大量思考的低強度學習任務,例如聽英語新聞/錄音、進行課外閱讀、語文或英語的練字、摘抄積累作文素材。


◆ 「反饋時間」:歸納、總結、調整、計劃

完整的低效率時間是一天當中的「反饋時間」,適合進行對白天所學知識方法的總結、錯題的分析與歸納、反思自己的學習計劃、思考下一階段自己努力的方向。


◆ 「積累時間」:背誦、記憶、複習、提升

碎片化的高效率時間是一天當中的「積累時間」。「積累時間」,適合進行與記憶和積累相關的學習任務,例如鞏固英語單詞、背誦語文古詩詞、熟悉作文素材、背誦文綜知識點。

將自己所有的時間進行類型化的劃分能夠更好地兼顧自己的時間和精力,並且能夠根據自己每日的時間安排和精神狀態進行靈活的調整。



家長學會「真關心」

1. 用檢查代替訊問和嘮叨

每個家長都想要做孩子學習路上的幫手,但我們要注意,行動上的重視才是真正的重視,不在行動上重視孩子的學習,而只用抱怨和嘮叨表示「關心」,其實也是一種「偽關心」。我們要做的有:


  • 孩子寫的文章讀一讀;
  • 孩子的單詞考一考;
  • 孩子的卷子翻一翻;
  • 看看講義上有沒有「人類活動」的痕跡;
  • 做錯的題問問他能否總結經驗教訓。


2. 錢要花在刀刃上

孩子的學習,一定是需要花錢的。給孩子學習上花的錢不能算作消費,而應算作投資。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做到一點——把錢花在刀刃上。


課外補習和輔導資料千萬不要貪多,不能盲目,適合才是硬道理。


一旦開始就要堅持,一旦學了就要落實。報輔導班並不是家長幫助孩子的終點,而是起點。對上課效果的監控也很重要。及時與孩子交流上課的感受,幫助孩子評估當前輔導班是否適合自己,都是家長不能忽視的工作。

對於孩子閱讀的需求千萬不要吝嗇。要定期給孩子買書、買好書,擴大孩子的閱讀面。讀書的好處,就不在此贅述了。


最後,我想說:真正的努力,不是比誰花的時間更多,誰把自己虐得更慘,而是找到合適的方法,拋下雜念,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一件事情。騙別人很容易,騙自己更容易,但是要騙這個世界真的有點難,你所虧欠的,終有一天會連本帶利還回來。


每個學生都渴望有一個好成績,每個父母也都期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功。孩子如果苦苦努力卻不得成效的時候,父母不妨少說一句話,多做一件事,通過反思、總結,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習效率,下一個「玩的開心,又學的棒」天才學霸,也許就能是你家孩子。

相關焦點

  • 孩子「假努力」,家長「假關心」
    孩子「假努力」 家長「假關心」 有這樣一個小女孩,她坐在班級第一排,特別乖巧、安靜,甚至乖巧到了老師會忽略的地步。 但是在考試中,她的成績卻很不理想。家長也很疑惑:「孩子平常很聽話,為什麼成績不理想呢?」老師也覺得奇怪,就說:「這樣吧,咱們再觀察一下,您觀察家裡,我觀察學校。」
  • 孩子「假勤奮」,比真懶惰更可怕
    很難說這位同學不刻苦,但戰術上的勤奮,掩蓋不了戰略上的懶惰,所以只能稱之為「假勤奮」。,而且說明怎麼努力更重要!能夠堅持做一件事的確不容易,可思考這件事值不值得堅持,則更加重要。沒有結果的苦勞,投入再多也等於打水漂。
  • 「假努力」比「真懶惰」更可怕
    其實,我們經常在自己認為自己很努力,其實不然,我們其實在做著無謂的努力,這就是「假努力」。所謂的「假努力」,害了多少人,往往只是做著形式上的努力,實質一點沒有改變。有時候,我們披星戴月,努力到都讓自己感動。每天忙忙忙!
  • 至少一半高中生在「假努力」家長在「假關心」學生和家長都該看看
    因為,他們可能在假學習、假努力,有時候我們所謂的「努力」,不過是由自己的無知造成的。那麼如何改變,聽聽麻雪玲老師怎麼說!看到這,大家應該都已經發現了問題所在,看起來,這個小姑娘確實很勤奮、很努力,但事實上,由於方法得不得當,她的行為,就是一種「假努力」。
  • 揭開孩子「努力」假象,假勤奮比真懶惰更可怕
    可是考試成績出來並不理想,究其原因,又怪在自己還不夠努力上,然後花更多時間去學習學習再學習,最後結果依舊不如意的死循環。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努力」這個詞是看得見的行為,卻並不是既定的結果。很多人擅長用「努力」來掩飾自己的懶惰,欺騙自己:「我已經很努力了,結果不是我能掌控的。」以此來逃避家長的責問,不願意面對現實。
  • 衡水中學老師告訴你,「假努力」有多可怕,一定要避免
    衡水中學老師告訴你,「假努力」有多可怕,一定要避免大家都聽過一句話,叫做「努力不一定會成功,但是不努力一定不會成功」,而且這句話對於學生來說,更是非常適用,不管是用於自我激烈,還是老師或者家長的鼓勵,很多都會用到這句話。
  • 一半中學生在「假努力」,一半家長在「假關心」
    小編寄語 為什麼有的孩子明明很努力,但成績卻平平,為什麼有些家長看起來很關心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的教育卻並不好呢?看看這篇文章,或許你會有啟發。看到這,大家應該都已經發現了問題所在,看起來,這個小姑娘確實很勤奮、很努力,但事實上,由於方法得不得當,她的行為,就是一種「假努力」。鄭州外國語中學的董遠老師做班主任時,曾在班裡60多個孩子中做過一個小調查,她專門抽出一天時間,讓孩子們在當天同樣的作業量的情況下,記錄每個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
  • 一半中學生在「假努力」,一半家長在「假關心」!
    看到這,大家應該都已經發現了問題所在,看起來,這個小姑娘確實很勤奮、很努力,但事實上,由於方法得不得當,她的行為,就是一種「假努力」。鄭州外國語中學的董遠老師做班主任時,曾在班裡60多個孩子中做過一個小調查,她專門抽出一天時間,讓孩子們在當天同樣的作業量的情況下,記錄每個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
  • 一半中學生都毀在「假努力」上,一半家長都在「假關心」
    看到這,大家應該都已經發現了問題所在,看起來,這個小姑娘確實很勤奮、很努力,但事實上,由於方法得不得當,她的行為,就是一種「假努力」。鄭州外國語中學的董遠老師做班主任時,曾在班裡60多個孩子中做過一個小調查,她專門抽出一天時間,讓孩子們在當天同樣的作業量的情況下,記錄每個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間。
  • 一半中學生在「假努力」,一半家長在「假關心」!現在改正,還來得及!
    看到這,大家應該都已經發現了問題所在,看起來,這個小姑娘確實很勤奮、很努力,但事實上,由於方法得不得當,她的行為,就是一種「假努力」「偽勤奮」下掩蓋的「真懶惰」然而,考試成績出來,依然不上不下,前進的腳步維艱,無語問蒼天,為什麼汗水換不來成功,努力得不到回報。如果你或者你的孩子滿足了以上幾條,那麼恭喜得到這麼一個稱呼——假努力者。他們的勤奮是表演出來的,給別人看,也給自己看,也許是為了老師和家長那句「你真努力」的表揚,也許是為了讓自己回顧一天的時候不覺得後悔,成績不好的時候安慰自己,「不是因為我不努力,只是腦子太笨」。
  • 如何識別孩子是不是在「假努力」?低質量的勤奮,比懶惰還可怕
    文丨福林媽咪在知乎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高中學生假努力是什麼樣子的?」我看到過很多家長,和當年我小姨面對的情況一模一樣,臉上寫著不甘和無奈,孩子看起來都這麼努力了,那成績上不去還能有什麼辦法?很多孩子其實比他當下的成績更為優秀,也就是說,他是有潛力有能力做得更好。只不過,他在不知不覺中用錯了學習方式,而且沒有人及時指出他的問題,使孩子一直呆在舒適圈中,進步得很慢。
  • 為什麼說假勤奮比懶惰更可怕?北大教授給出答案請孩子遠離假勤奮
    身邊很多小學的家長很苦惱:我家孩子每天寫那麼多的作業,可是考試成績依舊不理想。看著他這麼勤奮,我也不知道問題在哪裡。其實,孩子的勤奮並不一定會有優異的成績。方法和習慣才是好成績的根源。請告訴孩子必須遠離低質量的勤奮,你認為的勤奮,比懶惰更無用!
  • 平常作業拿滿分考試卻不行,和孩子假努力有關係,家長要及時關注
    孩子發呆這種表面上的懶惰固然是容易被發現的,但是孩子不願意思考這種深層次的懶惰,家長是沒有辦法注意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存在學習上的方法錯誤,只有對知識點進行深刻地思考,並且有針對性的學習,孩子才不會停留在加努力的表面上。
  • 【紅媒教育】:長時間的認真學習,竟是「假努力」?
    人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要多努力成績肯定比別人好,勤奮未必成功,但不勤奮就註定失敗。但是,為什麼有的學生明明很努力,成績卻不好呢?因為,他們可能在假學習、假努力。那麼如何改變,聽聽教育專家們怎麼說。
  • 沒有效率的努力,比懶惰更可怕!
    距離2021年還有338天 「為什麼我努力過,卻得不到好結果?」我不止一次聽到有人這麼問。 我想,最大的可能就是:你根本就不夠努力啊。努力這件事,沒有上限。
  • 別讓假努力,毀了你的人生
    看著老友焦急的神情,我真的很想扯下孩子的那層遮羞布,告訴他:「別再假努力了,別讓假努力毀了你!」作為一名資深班主任,我很清楚的知道,現在很多孩子很善於偽裝,偽裝自己很努力。因為只要孩子做出努力的樣子,父母就會感到無比欣慰,就會替孩子扛著所有的事,讓孩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 識別孩子的「假勤奮」,真用功還得這麼做
    在學習上,比懶惰更可怕的,是「假勤奮」。明明孩子早起晚睡,不是奔波在去輔導班的路上,就是坐在家裡的書桌前,用功得讓家人都忍不住心疼。可一到考試,成績怎麼就上不去呢?也許,你的孩子只是在假裝勤奮。這樣的狀態對於學習的提升並沒有太大的幫助,還會養成不良學習習慣,作為家長,我們需要識別孩子的「假勤奮」狀態,並幫助他們走出來,才能真正地提升成績。
  • 不思考的「假努力」,沒成績也不進步,學習方法比盲目努力更重要
    而那些看似非常用功,但成績卻不甚理想的同學,絕大多數,實際上都是陷入了假努力的怪圈。1.假努力比不努力更害人有些孩子,學習非常努力,完成學習任務也是一絲不苟。但就是這樣的孩子,成績卻反倒令人堪憂。這些孩子的努力,就是所謂的「假努力」了。
  • 孩子這3個行為看似「認真」,實際是「假努力」,家長要及時糾正
    而這種行為常常被孩子們拿來使用,因為孩子在平時的學習中壓力和競爭力都很大,所以他們為了躲避來自父母和老師對他們施加的壓力,他們就會假裝努力。孩子的這3個行為看似「認真」,實際是「假努力」,家長要要及時糾,不然孩子容易越學越差。
  • 孩子出現這些學習「假動作」,家長要及時幹預,否則再努力也沒用
    孩子上學後,家長們最關心的就是學習成績。為了小孩能有更好的學習環境,不少父母不惜財力人力,買學區房、報補習班等等,哪怕自己辛苦一點,也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朋友小李就是這樣的,他和媳婦非常看重小孩的學習,但他最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平時看孩子挺努力的,每天都挑燈夜戰到深夜,練習冊做了一本又一本,可為什麼成績就是沒有上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