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認真」這個詞不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學習中都相當重要,一個人保持認真的狀態,那麼他就更能獲得成功。而一個人是否認真我們其實可以從他的動作中就能看出,但是總是有些人喜歡偽裝自己,給自己營造出一個「認真」的假象,從而來使他博得別人的誇讚。
而這種行為常常被孩子們拿來使用,因為孩子在平時的學習中壓力和競爭力都很大,所以他們為了躲避來自父母和老師對他們施加的壓力,他們就會假裝努力。孩子的這3個行為看似「認真」,實際是「假努力」,家長要要及時糾,不然孩子容易越學越差。
第一個:只追求速度而不重視效果
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只追求速度而不重視效果。當父母對他們的學習進行突擊檢查時,孩子們就會以他所做的作業的數量和觀看書本的數量來向父母展示他們的成果,表示他們很認真地學習了。
但是有些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太過於追求速度和數量,以至於他們沒有從中獲得真正的知識,這就是一種「假努力」的表現,家長們發現孩子在有很大的閱讀量和很大的作業積累量時,成績卻不見好轉,那麼這就是假努力的現象,家長們一定要幫助孩子及時糾正。
第二個:上課總是假裝聽懂
孩子們在上課聽不懂老師所講授的內容時,他們為了不讓老師看出這一破綻,就會選擇假裝聽懂,來避免這種尷尬。
但其實假裝聽懂只會讓孩子永遠都無法進步,因為他不會將自己不懂的內容告訴老師,這就導致了老師也不了解孩子的真實學習情況,就會忽略到孩子平時的學習。
所以上課總是假裝聽懂,也是假努力的一大表現,家長們要及時幫助孩子糾正這一壞行為。
第三個:總是犯同樣的錯誤
犯錯誤對於每一個孩子來說是在所難免的,並且這也不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真正嚴重的問題是當孩子犯了一次錯後,沒過多久又不長記性,又在同樣的地方出錯。
我們觀察平時成績好的孩子,我們可以發現當他們在一道題上犯錯時,他們會很認真地記下筆記,然後第二次就不會在同一個地方犯錯。
但是假努力的孩子在面對錯誤時,他們就不會長記性,會一錯再錯。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孩子的這個問題。
想要有效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必須要培養孩子的內驅力和專注力,內驅力可以讓孩子持續興奮和緊張,而專注力則是孩子學習效率的最大保障。
培養孩子內驅力的方法有四種,分別是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幫助孩子設定目標,保證孩子高效的學習有用的知識,以及讓孩子看到自己的每一次進步。有熱情有目標,再加上足夠的效率和動力,孩子的成績自然會穩步提升。
可以利用故事給孩子做心理暗示。比如孩子上小學以後,經常給他讀《二年級-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系列書籍,其中包括《上課集中注意力》、《作業認真不馬虎》、《提高效率不拖拉》、《善於思考動腦筋》、《遇到困難怎麼辦》、《學寫日記》,這套書籍不說教、不枯燥有滿滿的笑點,孩子非常愛讀!
————————————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