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有沒有教養,我們從細節就能看出來,比如:孩子說話時看著對方的眼睛、公共場合不吵不鬧、吃飯飯能主動的收拾桌子等等?
請問,這樣的孩子誰不喜歡呢?孩子可能吃眼前的小虧,但從他人生來說,有教養的孩子會走得更遠。我們要想知道孩子有沒有出息,從一頓飯上就能看出來,雖然吃飯是我們最常做的,但其中也蘊含了很多的禮儀教養。
3-6歲是孩子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如果想讓孩子有教養,家長要教會孩子最基本的飯桌禮儀。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育兒專家,她曾經坦言道:「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往往會有這「3種表現」!
一、孩子喜歡吃「獨食」
一個好習慣需要從小開始培養的,而父母是家長道路的引領者,孩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跟家長的教育有著密切關係,如果孩子養成壞習慣,家長不在意的話,這個習慣會跟孩子一輩子。
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十分溺愛,導致孩子養成了霸道任性的性格,在家中會隨意的要求父母,而且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食物或者玩具,就算是爸爸媽媽也不準碰。而在飯桌上,孩子「獨食」的情況是很常見的,所以,家長們要及時的糾正,不然到了未來會被人嫌棄,從而會影響你的發展。
二、孩子吃飯的亂夾菜
孩子吃飯時出現亂夾菜或者拿筷子在飯菜中攪拌的情況,家長一定要糾正,因為在家你可能依著孩子覺得沒什麼,但要出去吃飯的話,這是典型沒有教養的表現!試想一下,如果別人在飯菜中隨意攪拌的話,你還怎麼吃下去?
所以,當孩子第一次出現這種行為,家長就要制止了,要不然未來長大後,孩子會顯著很沒有禮貌,特別是上別人家做客時會惹人反感的。
三、吃飯時,用手去抓菜
有的孩子吃飯是習慣了被爸媽餵著,不會用筷子,也不會用勺子,當父母不在自己身邊的時候,孩子就會自己拿手去抓著飯菜食用,甚至有的孩子都已經四五歲了,還保持這樣的壞習慣,如果家長不及時阻止,壞習慣會一直影響著孩子。
亮亮從小就有用手抓飯的習慣,亮亮媽也提醒過孩子,但沒有糾正過來,導致家中來了重要的客人,亮亮還是會用手去吃飯。客人表面上說沒關係,但心裡是很討厭的,而且這種行為讓人覺得很不舒服,而孩子出現這些不禮貌的舉動,只能說家長沒有教育好,畢竟,孩子是什麼都不懂得。
如果你家孩子出現以上三種行為,家長們不要不當回事,雖然吃飯是個小事情,但卻能反應出一個人的家教如何,如果父母不及時糾正的話,孩子長大是不會有出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