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低」的孩子,在吃飯時通常有這3種習慣,家長要及時糾正

2020-10-10 海霞育兒日記

我們在公共場合吃飯的時候,其實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是否有禮貌,將來是否能成大事。

前幾天我去參加婚禮同桌有一個奶奶帶著孫子來參加,上菜的時候上了一個肘子,這個就嚷著要,後面奶奶直接給孩子端了過來,讓在座的人的都不舒服。那道菜剛剛上所有人都沒動,就直接被端走了。後面我也聽到旁邊的人竊竊私語說:這家人不咋地,又不是自己家飯桌,咋能這麼做呢。



孩子的這種吃獨食的行為,真的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別看現在小,長大之後可沒人會買他的帳了,不是所有人都會慣著他,其實這種問題說白了,就是情商低,沒教養。

而這種孩子往往是家庭教育上出了問題,沒有在該教育的時候教育好,才會有這樣顯眼的事情發生。而家裡的嬌慣已經給孩子造成以自我為中心的一種不好的狀態。這種教育方法下的孩子,在未來也不會是一個有本事的人。



「沒教養」的孩子,在吃飯時通常有這3種習慣,家長要及時糾正

李玫瑾教授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大多有這三種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幫他們糾正。


1、酷愛吃「獨食」

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在家裡就什麼好吃的都先孩子吃。孩子碰到自己喜歡的菜,就直接把菜拿到自己面前,不讓別人吃。這樣就會給孩子養成了一種不愛吃獨食的習慣。這樣的孩子不懂得分享,只會想著好的,都是自己的。這種行為無論在未來生活是工作上,都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



2、夾菜時亂翻

在我國的餐桌禮儀上有一點是不可以的的,夾菜的時候不允許亂翻不要光挑自己喜歡的吃。亂翻,給人一種在不斷攪拌這個菜的即視感。大家這麼想一下,如果你的飯菜被別人用筷子攪拌了之後,你會是什麼一種狀態?你會很不開心,想一下,別人也是一樣。菜到哪裡就吃哪裡,這是一個禮貌問題。

3、餐桌上有粗俗的行為

如果你在吃飯的時候,你同桌的人在摳鼻子、摳耳朵、吃飯還發出了一些聲音,你會不會覺得吃飯的心情瞬間就不好了。

在我們爸爸媽媽那個年代吃飯的時候,如果發出了聲音,或者是做了一些不好的行為,都是會挨打的。而我們現在作為家長也要去教育孩子這些行為是不可以的,因為在外人看來,這些行為代表著這個人的家教不怎麼樣,因為孩子的一切都是從父母來的,也會認為這個孩子的父母不是很好。拉低別人對你的整體印象。



我們要如何改變這種現狀呢?

1、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

在餐桌上吃飯,最重要的就是問題就是禮貌,所以我們一定要培養好孩子以及餐桌禮儀問題。

餐前:

飯前一定要洗手。

輕拉椅子穩穩坐,小腳併攏不搖晃。

進餐:

一手扶碗,一手拿著筷子或勺子,穩穩吃飯不玩耍。

飯菜搭配吃,不餵飯,不挑食。

小嘴巴儘量不說話,尤其不能大聲喧譁、說笑,以免發生嗆食。

不發出「吧唧吧唧「的咀嚼聲,也不要讓餐具發出響聲。

​飯菜要吃光,碗裡、桌面、地面都乾淨。

​吃飯時的骨頭、菜渣等垃圾要放入垃圾盤中,不能直接吐在桌面上。

不亂跑亂動,或者端著飯碗離開座位,更不能邊看電視邊吃飯。

餐後:

​吃完飯記得起身把椅子推入桌間,歸位。

​如果需要,還可以幫助父母把碗筷放到洗碗池裡。

餐後漱口很重要,保護牙齒健康。



2、教給孩子懂禮貌

懂禮貌,有愛心,好習慣,這些都是作為一個孩子應該掌握的。比如家裡接待客人,我們應該用什麼詞?比如請進,歡迎你來我家玩,您好,請坐,這些禮貌用語都會讓人覺得這個孩子很有禮貌。去別人家做客的時候,你要是有禮貌用語,比如請問,你好,再見,謝謝

一個懂得禮貌的孩子,在未來工作中也是會受人尊重的。

3、培養孩子高情商

孩子並不是天生的情商高手,所以說我們父母要做的就是培養孩子的情商,挖掘孩子的情商能力。也是對於教育孩子的情商有一點建議,就是給孩子看一些培養情商的回報,這樣會以故事的形式來教育孩子,會比家長們的口頭說教來得更直接更有意義。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坦言: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及時糾正
    李玫瑾:孩子吃飯時的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糾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很多&34;,就算吃飯的時候也不能有一刻老實,總是大吵大鬧、到處亂跑,一點規矩都沒有,這些正是因為家長在平日裡的教育方式不當導致的。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第一種:酷愛吃「獨食」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在家裡就什麼好吃的都先孩子吃。孩子碰到自己喜歡的菜,就直接把菜拿到自己面前,不讓別人吃。這樣就會給孩子養成了一種不愛吃獨食的習慣。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孩子不僅情商低,還特別的沒教養,其根本原因就是家長沒有教育到位。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名出色的育兒專家,面對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從這件事情能看出來,孩子不僅情商低,還特別的沒教養,其根本原因就是家長沒有教育到位。 家長平時一定要多注意,因為餐桌上的行為舉止,足夠反應出這個家庭的教養。 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名出色的育兒專家,面對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需要趁早糾正
    情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很多家長卻在教育孩子時忽視了情商教育,孩子從小養成了低情商的行為習慣。對孩子日常的表現,李教授也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需要趁早糾正雖然現在大多數家庭吃飯時不會要求所有人都閉嘴不言,但是出於基本的禮貌,吃飯時還是不應該大聲說話或者有太大幅度的動作。情商高的孩子出於好的行為習慣和自我控制的意志力,吃飯時是不會大聲喧譁的。家長如果不及時制止孩子這樣的行為,孩子今後與其他人吃飯時很容易被嫌棄,到時候的影響可就大了。
  • 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低,吃飯時會有這3種行為,家長要及時糾正
    一會東跑跑,一會吃飯又挑三揀四,父母稍微有點生氣,孩子就會反過來大發雷霆。那次宴席,基本上都沒人願意和那個孩子的家長說話,而是和表現乖的孩子的家長聊的起勁,甚至因為有個孩子表現的乖巧禮貌,被推薦參加市電視臺的一檔節目,剛好他就有電視臺的朋友。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平時就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非常火的育兒講座視頻,視頻中演講的人正是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李玉錦教授將孩子的人生分為的幾個重要階段,其中3-6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若在此時發現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咱們孩子的情商多半不高,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通常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專家,她曾經在講座上提出很多關於孩子情商的問題,她認為孩子情商高低,我們從他小時候就能看出來。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黃金期,是奠定未來情商的重要階段,所以,細心的家長可以從孩子日常表現,就能看出情商的高低。
  • 「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3種表現,第一種就讓人討厭
    3-6歲是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期,如果你想知道孩子的情商高低的話,我們不用等到長大,從一些小事情上就能看出來,比如吃飯的時候,「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3種表現,第一種就讓人討厭!「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3種表現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而她曾在一次講座中,特意提到過孩子的餐桌禮儀,並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表現三:吃飯時說不合時宜的話這類孩子在吃飯的時候總能說出一些不合時宜的話,例如去親戚、朋友家吃飯,吐槽飯菜不好吃,長輩給夾菜時,不僅拒絕還「甩臉子」,這些行為都是非常不禮貌的,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學會這些基本的餐桌禮儀,別不當回事!
  • 「情商低」的孩子,通常有這3種表現,家長發現了要及時引導
    正常來說,情商高的孩子都有很強的自制力、溝通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等等。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意思是從孩子小時候的行為習慣,就能看出來他長大是什麼樣子,如果家長們發現孩子有以下這3種表現,情商真的低得可怕,家長們要及時引導。情商對孩子有多重要?
  • 李玫瑾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平時會有這5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我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一次育兒講座中就曾說過:3-6歲是孩子們的性格和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發現孩子有以下幾種表現,就說明孩子的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發現並糾正孩子,以免孩子形成習慣了之後就改不掉了。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從餐桌禮儀就能看出來,家長要及時糾正
    所以,家長在在家裡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因為這些行為習慣,完全可以反應出對這個孩子的教養,而餐桌禮儀可以很好的鍛鍊出孩子的情商。李教授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1.吃飯聲音大吧唧嘴很多孩子吃飯,會發出很大的吧唧嘴聲音,甚至家長覺得在自己家裡沒關係,這樣也顯得吃飯香,可是如果出門在外,吧唧嘴就是很沒有禮貌的表現。
  • 「情商低」的孩子,從小會有這4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智商是先天遺傳的,而情商更多的是後天的培養,如果家長能抓住機會,培養孩子的情商,那麼孩子未來的路會更好走。,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曾經說過:「孩子心理的表現都有滯後性質,成年後情商高不高,完全在於早年的心理撫養,「情商低」的孩子,從小會有這4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從小就有4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情商低」的孩子,從小就會有4種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情商低」:1、 說話負能量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沒有一點波折的,我們的人生發展完全取決於我們面對挫折的態度!
  • 李玫瑾建議: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認真培養
    李教授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認真培養第一種:孩子吃飯時大聲叫嚷情商高的人是懂得如何去愉悅其他人,而不是引起其他人的反感,還記得上一次我去餐點吃飯,有兩個六七歲的孩子吃飯時大聲喊叫,還時不時的亂跑亂跳,旁邊吃飯的人都面露嫌棄的表情,但孩子的爸爸媽媽卻習以為常。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一般有這三種表現,要及時改正
    第一種:喜歡吃獨食很多小孩子都有喜歡吃獨食的習慣,就是飯菜剛上來看到很對自己胃口,就立馬把她端到自己的面前,或是全部夾到自己的碗裡,自己獨自享用,絕不允許父母或其他人來吃,如果有人要吃就會很不高興不情願甚至會大聲哭鬧「這是我的,你憑什麼吃?」
  • 李玫瑾:「沒教養」的孩子,這3個吃飯時的習慣,要及時糾正
    一個孩子有沒有教養,我們從細節就能看出來,比如:孩子說話時看著對方的眼睛、公共場合不吵不鬧、吃飯飯能主動的收拾桌子等等?請問,這樣的孩子誰不喜歡呢?孩子可能吃眼前的小虧,但從他人生來說,有教養的孩子會走得更遠。我們要想知道孩子有沒有出息,從一頓飯上就能看出來,雖然吃飯是我們最常做的,但其中也蘊含了很多的禮儀教養。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可別縱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注重孩子情商的發展了,每位家長都想要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這樣不僅生活中招人喜歡,就算步入社會也對發展有很大好處。老話說:想要看一個人情商高不高,在飯桌上就有體現,這對於孩子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從簡單的吃飯,就能看出這個孩子的情商未來高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