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可別縱容

2020-12-23 楠姐和你聊育兒

李開復教授曾經說過:「在任何領域,情商的重要性都是智商的兩倍」。智商高的孩子也許不會成功,但是情商高的孩子註定未來表現非凡。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注重孩子情商的發展了,每位家長都想要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這樣不僅生活中招人喜歡,就算步入社會也對發展有很大好處。

老話說:想要看一個人情商高不高,在飯桌上就有體現,這對於孩子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從簡單的吃飯,就能看出這個孩子的情商未來高不高。

李玫瑾教授是中國心理學會法律心理學分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教授、中國預防青少年犯罪研究會副會長李玫瑾教授,她對於育兒方面也有獨特的見解,並且在《圓桌派》這檔節目中說出了家庭教育的不足。

李玫瑾教授說過,孩子小時候所有不恰當的行為,多半都是父母引起的。而社會是容不下情商低的孩子,所以,關於情商的培養和飯桌上的禮儀,家長要儘早培養。

「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哪3種表現呢?

1、在飯桌上霸佔自己喜歡的食物

記得有一次我參加了親戚家的宴會,我們正準備下筷子的時候,就發現了有的孩子在飯桌上的影響真的很差,其中有一個孩子很是特別,在飯菜正上桌時,他先看看是不是自己喜歡吃的,如果是,他緊忙會將食物搶過,如果是不喜歡的,他就推得遠遠的,放在其他人面前,而孩子在飯桌上霸佔自己喜歡的食物,是典型的沒情商、沒禮貌的表現,特別是家長孩子縱容孩子這樣做。

如果孩子養成了霸佔食物的壞習慣,家長們千萬不能縱容,因為這不是簡單吃一頓飯的問題,而是孩子有沒有情商,會不會做事情的問題。一旦孩子將這個壞習慣帶到了工作和社會中,他會很影響交際能力,容易受到挫折,因為飯桌上的禮儀,能夠體現出他整個人的教養和氣度,家長們一定要注意。

2、在飯桌上挑挑揀揀

還有的孩子吃飯總會挑挑揀揀,在飯桌上這是一種很不好的習慣,有一次我們的遠方親戚來到我家做客,當時還帶著自己的孩子,我就準備了一大桌子的飯菜,但在吃飯的時候,孩子總會對飯桌上面的菜挑挑揀揀,弄得我蠻尷尬的,於是,為了圓場我就問了一句,孩子是不是叔叔做的飯不好吃啊?

我的那位親戚這才反應過來自己的孩子行為不好,並及時阻止了孩子,還笑著說是自己把孩子給慣壞了,因為這個孩子平時在家吃飯就是這樣,每一次吃飯都會將盤子裡面的菜翻個遍。其實,在我國吃飯,我們習慣了一家人吃一個盤子裡的菜,無論是小孩子還是大人,如果在飯桌上翻來翻去,這是很招人反感的,別人還怎麼吃飯呢?

3、在飯桌上大聲叫嚷

情商高的人懂得愉悅別人,而不是引起別人的反感,當孩子用餐時大喊大叫影響到別人時要制止。這點在公共場合尤其要注意,在一些安靜的用餐場合,若孩子大吵大鬧勢必會破壞氣氛影響到他人的用餐。這時家長一定要及時制止孩子,教育孩子在公共場合要尊重他人,不能因為自己影響到別人。一個不懂得體諒他人的人長大後勢必無法成為優秀的人。

如果你家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們一定要及時阻止,並且要教育孩子在公共場合中要學會尊重其他人,不能因為自己而打擾他人,一個連基本禮貌都不懂的孩子,又何嘗談高情商呢?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坦言: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及時糾正
    李玫瑾:孩子吃飯時的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糾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很多&34;,就算吃飯的時候也不能有一刻老實,總是大吵大鬧、到處亂跑,一點規矩都沒有,這些正是因為家長在平日裡的教育方式不當導致的。
  • 李玫瑾建議: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認真培養
    李教授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認真培養第一種:孩子吃飯時大聲叫嚷情商高的人是懂得如何去愉悅其他人,而不是引起其他人的反感,還記得上一次我去餐點吃飯,有兩個六七歲的孩子吃飯時大聲喊叫,還時不時的亂跑亂跳,旁邊吃飯的人都面露嫌棄的表情,但孩子的爸爸媽媽卻習以為常。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從這件事情能看出來,孩子不僅情商低,還特別的沒教養,其根本原因就是家長沒有教育到位。 家長平時一定要多注意,因為餐桌上的行為舉止,足夠反應出這個家庭的教養。 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名出色的育兒專家,面對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孩子不僅情商低,還特別的沒教養,其根本原因就是家長沒有教育到位。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名出色的育兒專家,面對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第二種:夾菜時亂翻在我國的餐桌禮儀上有一點是不可以的地,夾菜的時候不允許亂翻,不要光挑自己喜歡的吃。亂翻,給人一種在不斷攪拌這個菜的即視感。大家這麼想一下,如果你的飯菜被別人用筷子攪拌了之後,你會是什麼一種狀態?你會很不開心,想一下,別人也是一樣。菜到哪裡就吃哪裡,這是一個禮貌問題。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平時就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非常火的育兒講座視頻,視頻中演講的人正是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李玉錦教授將孩子的人生分為的幾個重要階段,其中3-6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若在此時發現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咱們孩子的情商多半不高,家長要及時糾正。
  • 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需要趁早糾正
    對孩子日常的表現,李教授也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需要趁早糾正雖然現在大多數家庭吃飯時不會要求所有人都閉嘴不言,但是出於基本的禮貌,吃飯時還是不應該大聲說話或者有太大幅度的動作。情商高的孩子出於好的行為習慣和自我控制的意志力,吃飯時是不會大聲喧譁的。家長如果不及時制止孩子這樣的行為,孩子今後與其他人吃飯時很容易被嫌棄,到時候的影響可就大了。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餐桌上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注意
    但這周註定是不平凡的一次聚餐,原因就是隔壁桌有一個「熊孩子」,在吃飯的時候跑跑跳跳、大聲喧譁,儘管他媽媽在呵斥他,效果卻微乎其微,我不禁轉頭看了看自家乖乖坐著的寶寶,滿心欣慰。可能很多父母會覺得我對孩子要求過於低,其實吃飯就能看出一個孩子情商的高低。
  • 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低,吃飯時會有這3種行為,家長要及時糾正
    一會東跑跑,一會吃飯又挑三揀四,父母稍微有點生氣,孩子就會反過來大發雷霆。那次宴席,基本上都沒人願意和那個孩子的家長說話,而是和表現乖的孩子的家長聊的起勁,甚至因為有個孩子表現的乖巧禮貌,被推薦參加市電視臺的一檔節目,剛好他就有電視臺的朋友。
  • 李玫瑾教授直言: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長大後情商高不到哪去
    :吃飯時孩子有這「3種表現」,長大後情商高不到哪去小寶有一個對他有求必應的奶奶,雖然平時小寶被奶奶養得白白胖胖的,但是小寶也被奶奶慣出了不少小毛病。小寶媽媽嚴肅地說,孩子的習慣要從小養成,就連李玫瑾教授都曾經直言,孩子吃飯時有吃獨食,愛講話,夾菜時亂翻菜這幾種表現,長大後情商高不到哪去。小寶媽媽堅持要從此以後好好給小寶「立規矩」,讓小寶改正在餐桌上的這些壞習慣。
  • 李玫瑾教授: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長大後多半沒出息,要及時糾正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經說過,如果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有這幾種表現,長大後就沒有多大出息,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指導孩子走向正途。李玫瑾教授說的是吃飯時哪幾種表現呢但是有一些脾氣暴躁的孩子可沒辦法容忍父母做出這樣的飯菜,他們會因為飯菜不合胃口而衝著父母發脾氣,更又甚者會直接不吃不合胃口的飯菜。家長們在這個時候一定不可以縱容孩子,一味的縱容只會讓孩子更加變本加厲,孩子只會認為家長寵著自己不會過多的責怪自己,從而被寵成一個「巨嬰」 。
  • 李玫瑾: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要抓緊改正
    父母都希望自己家孩子能更有出息,那怎麼才能判斷出自家孩子是否有出息呢?李玫瑾教授大家都很熟悉吧?李玫瑾教授在育兒這方面很有造詣,基本是家長們爭相學習的對象,李玫瑾教授曾在一檔節目中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一個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在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
  • 李玫瑾: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要及時管教
    李玫瑾是我國中國公安大學的兒童心理學教授,她的很多育兒觀念受到很多家長的追捧以及效仿。在一次採訪中,她談到孩子的性格問題時這樣說道:「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及時管教,不然會有大影響」。因此孩子如果出現了這樣的壞習慣,家長應該及時提醒。3、只吃自己喜歡的菜很多孩子都有挑食的習慣,但在吃飯的時候挑食的孩子就會出現一些壞習慣,例如只吃自己喜歡的菜,甚至將菜拉到自己面前獨自吃。
  • 「情商低」的孩子,在吃飯時通常有這3種習慣,家長要及時糾正
    吃獨食的行為,真的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別看現在小,長大之後可沒人會買他的帳了,不是所有人都會慣著他,其實這種問題說白了,就是情商低,沒教養。,在吃飯時通常有這3種習慣,家長要及時糾正李玫瑾教授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大多有這三種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幫他們糾正。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從小就有4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情商低」的孩子,從小就會有4種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情商低」:1、 說話負能量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沒有一點波折的,我們的人生發展完全取決於我們面對挫折的態度!
  • 「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3種表現,第一種就讓人討厭
    3-6歲是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期,如果你想知道孩子的情商高低的話,我們不用等到長大,從一些小事情上就能看出來,比如吃飯的時候,「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3種表現,第一種就讓人討厭!「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3種表現
  • 李玫瑾提醒你: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通常會有這「3種表現」
    李玫瑾提醒你: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通常會有這「3種表現」我們想知道一個人有沒有教養,你只要跟他吃一頓飯就能看出來,雖然吃飯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從其中你能夠看出深刻的含義!作家韓寒說過:帝給人一張嘴巴就是用來吃飯。連飯都不能好好吃,你還能做好什麼事?
  • 李玫瑾教授直言:吃飯時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作者/小苗編輯/小苗李玫瑾教授平時對於育兒這塊有著非常深厚的理解和經驗,她曾經就在一個節目上直言:吃飯時有這四種表現的孩子,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但為什麼李玫瑾教授會說&34;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會有這四種表現呢?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一般有這三種表現,要及時改正
    情商高的人一般處理事情得當,與他人交往時也會相處融洽。成功等於80%的情商加20%的智商。對此,李玫瑾教授曾經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在飯桌上大多有三種表現這樣的人一般都是很受他人喜歡與尊重,是情商高的表現。而有的情商低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會大聲喊叫,全然不顧忌他人的感受,有時候還會跑來跑去。父母確認為孩子還小,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這類孩子父母要及時教育了,不然以後長大吃虧的是自己,只顧自己不懂別人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