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非常火的育兒講座視頻,視頻中演講的人正是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李玉錦教授將孩子的人生分為的幾個重要階段,其中3-6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若在此時發現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咱們孩子的情商多半不高,家長要及時糾正。
不過話說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為什麼能夠講育兒問題?說教的內容可信度高嗎?
其實最初我也對李玫瑾教授所講的內容深感懷疑,畢竟李玫瑾教授並不是專業育兒師,但是當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回答這個問題後,我的看法就改變了。
李玫瑾教授說:「犯罪心理問題很多源於人的早期,所以我在犯罪心理研究的過程當中,非常重視研究人早年的一些心理問題,而且,真正要破解人的一些心理問題,你也會發現,它和人的早年的關係密切相關。」
正是因為李玫瑾教授長期對犯罪心理以及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研究,讓李玫瑾教授在講座時總是能夠一針見血地說出孩子問題的真正根源所在。
李玫瑾教授所傳達的育兒觀念,與當今孩子的心理特徵非常契合,所以非常值得當今父母學習。根據李玫瑾教授的總結,情商低的孩子平時就會有這幾種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並進行有效的情商教育,這樣孩子將來才能有所成就。
表現一:愛抱怨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能看到一些愛抱怨的孩子,這類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會抱怨、遇到挫折會抱怨,做任何事情都只會怨天尤人,從不會認為是自身有問題。
這正是情商低的典型表現,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時,一定要及時糾正,同時也要注意不要將自身的壞情緒傳遞給孩子,並做好情商教育,只有這樣孩子的情商才會一點一點提高,將來也更容易有所出息。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一個人的成才,20%取決於智商、80%取決於情商。」
表現二:情緒暴躁
情緒暴躁也是情商低的一種表現,因為高情商的人往往都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會用適當的方式將自己的情緒發洩出來,而不是亂發脾氣。
所以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千萬不要和孩子一樣一起發脾氣,正所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若父母遇到事情都會大發雷霆,那麼孩子就會將這種行為,當成正確的解決問題方式,一旦孩子形成這樣的觀念,長大後很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首先要保持冷靜,作為家長,我們不能亂了分寸。孩子在發脾氣的過程中是聽不進去任何話的,所以家長需要在旁邊等孩子冷靜下來,再向孩子講道理,讓孩子知道自己這種行為是不對的。
除此之外,家長也要教會孩子一些情緒管理的方法,尤其是那些正處於3-6歲性格形成關鍵期的孩子,若家長沒有及時管教,那麼孩子的暴脾氣還有可能會伴隨一生。
對於孩子情緒的管理,家長可以給孩子看一看《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美國著名教育家曾做過一個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孩子對繪本中內容的吸收效果是父母說教的3-4倍,所以這時繪本會起到關鍵的作用,這種教育方式,孩子不僅不會反感,反而會悄悄的改變孩子的性格和情緒,孩子若有這樣的問題,家長可以嘗試嘗試。
表現三:吃飯時說不合時宜的話
這類孩子在生活中也十分常見,尤其是在去親戚朋友家吃飯的時候,那還是總會突然吐槽飯菜不好吃,說自己不愛吃,這些都是孩子情商低的表現,更是一個家庭家教的表現,所以當孩子出現這種問題時,讓一定要及時管教,別不當回事!
當孩子出現以上三種表現時,證明孩子的情商已經很低了,這是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畢竟孩子的情商高低和父母平日裡的教育有著很大的關係。
人生是孩子交朋友以及將來步入社會時都需要用到的一個重要能力,高情商能夠讓孩子將來在職場中如魚得水,對未來的發展也有著很大的幫助。而情商低的孩子,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招人煩,尤其是具備以上三種表現的孩子更是如此,所以家長一定要及時對孩子做好情商教育。
就連央視名嘴白巖松都說過:「沒有情商的教育,等於白教!」
所以家長一定要趁早對孩子進行好缺少教育,對於兒童情商教育,我也嘗試過很多很多的繪本,但是這套《寶寶情商培育教養繪本》是效果最明顯,孩子最喜歡的一套。
全套共16冊,同時用16種不同的角度向孩子解釋情商,每一本中都包含一個獨立的故事,而利用故事來幫助孩子了解道理只要比家長直接對孩子講道理管用百倍。
最關鍵的是這套16冊裝的情商繪本書店要賣到128元,但是小青為家長們省去了房屋成本以及人工成本,現在只要59.8元,完全是成本價格,只為推薦好書,幫助家長更是幫助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