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平時就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2020-09-05 小愛媽媽育兒經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非常火的育兒講座視頻,視頻中演講的人正是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李玉錦教授將孩子的人生分為的幾個重要階段,其中3-6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若在此時發現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咱們孩子的情商多半不高,家長要及時糾正。

不過話說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為什麼能夠講育兒問題?說教的內容可信度高嗎?

其實最初我也對李玫瑾教授所講的內容深感懷疑,畢竟李玫瑾教授並不是專業育兒師,但是當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回答這個問題後,我的看法就改變了。

李玫瑾教授說:「犯罪心理問題很多源於人的早期,所以我在犯罪心理研究的過程當中,非常重視研究人早年的一些心理問題,而且,真正要破解人的一些心理問題,你也會發現,它和人的早年的關係密切相關。」

正是因為李玫瑾教授長期對犯罪心理以及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研究,讓李玫瑾教授在講座時總是能夠一針見血地說出孩子問題的真正根源所在

李玫瑾教授所傳達的育兒觀念,與當今孩子的心理特徵非常契合,所以非常值得當今父母學習。根據李玫瑾教授的總結,情商低的孩子平時就會有這幾種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並進行有效的情商教育,這樣孩子將來才能有所成就。

表現一:愛抱怨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能看到一些愛抱怨的孩子,這類孩子考試成績不好會抱怨、遇到挫折會抱怨,做任何事情都只會怨天尤人,從不會認為是自身有問題。

這正是情商低的典型表現,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時,一定要及時糾正,同時也要注意不要將自身的壞情緒傳遞給孩子,並做好情商教育,只有這樣孩子的情商才會一點一點提高,將來也更容易有所出息。

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表示:「情商是一個人成功與否的關鍵,一個人的成才,20%取決於智商、80%取決於情商。」

表現二:情緒暴躁

情緒暴躁也是情商低的一種表現,因為高情商的人往往都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他們會用適當的方式將自己的情緒發洩出來,而不是亂發脾氣。

所以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千萬不要和孩子一樣一起發脾氣,正所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若父母遇到事情都會大發雷霆,那麼孩子就會將這種行為,當成正確的解決問題方式,一旦孩子形成這樣的觀念,長大後很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所以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這種情況時,首先要保持冷靜,作為家長,我們不能亂了分寸。孩子在發脾氣的過程中是聽不進去任何話的,所以家長需要在旁邊等孩子冷靜下來,再向孩子講道理,讓孩子知道自己這種行為是不對的。

除此之外,家長也要教會孩子一些情緒管理的方法,尤其是那些正處於3-6歲性格形成關鍵期的孩子,若家長沒有及時管教,那麼孩子的暴脾氣還有可能會伴隨一生。

對於孩子情緒的管理,家長可以給孩子看一看《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美國著名教育家曾做過一個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孩子對繪本中內容的吸收效果是父母說教的3-4倍,所以這時繪本會起到關鍵的作用,這種教育方式,孩子不僅不會反感,反而會悄悄的改變孩子的性格和情緒,孩子若有這樣的問題,家長可以嘗試嘗試。

表現三:吃飯時說不合時宜的話

這類孩子在生活中也十分常見,尤其是在去親戚朋友家吃飯的時候,那還是總會突然吐槽飯菜不好吃,說自己不愛吃,這些都是孩子情商低的表現,更是一個家庭家教的表現,所以當孩子出現這種問題時,讓一定要及時管教,別不當回事!

當孩子出現以上三種表現時,證明孩子的情商已經很低了,這是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畢竟孩子的情商高低和父母平日裡的教育有著很大的關係。

如何對孩子進行情商教育?

人生是孩子交朋友以及將來步入社會時都需要用到的一個重要能力,高情商能夠讓孩子將來在職場中如魚得水,對未來的發展也有著很大的幫助。而情商低的孩子,無論走到哪裡都會招人煩,尤其是具備以上三種表現的孩子更是如此,所以家長一定要及時對孩子做好情商教育。

就連央視名嘴白巖松都說過:「沒有情商的教育,等於白教!」

所以家長一定要趁早對孩子進行好缺少教育,對於兒童情商教育,我也嘗試過很多很多的繪本,但是這套《寶寶情商培育教養繪本》是效果最明顯,孩子最喜歡的一套。

全套共16冊,同時用16種不同的角度向孩子解釋情商,每一本中都包含一個獨立的故事,而利用故事來幫助孩子了解道理只要比家長直接對孩子講道理管用百倍。

最關鍵的是這套16冊裝的情商繪本書店要賣到128元,但是小青為家長們省去了房屋成本以及人工成本,現在只要59.8元,完全是成本價格,只為推薦好書,幫助家長更是幫助孩子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坦言: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及時糾正
    李玫瑾:孩子吃飯時的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糾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很多&34;,就算吃飯的時候也不能有一刻老實,總是大吵大鬧、到處亂跑,一點規矩都沒有,這些正是因為家長在平日裡的教育方式不當導致的。
  • 李玫瑾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平時會有這5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我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一次育兒講座中就曾說過:3-6歲是孩子們的性格和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發現孩子有以下幾種表現,就說明孩子的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發現並糾正孩子,以免孩子形成習慣了之後就改不掉了。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著名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成功有20%歸因於智商,有80%來自於情商。 情商高的孩子社交能力特別強;不會隨意的跟人計較;照顧對方的感受;幫助家長分擔家務。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孩子不僅情商低,還特別的沒教養,其根本原因就是家長沒有教育到位。家長平時一定要多注意,因為餐桌上的行為舉止,足夠反應出這個家庭的教養。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名出色的育兒專家,面對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第二種:夾菜時亂翻在我國的餐桌禮儀上有一點是不可以的地,夾菜的時候不允許亂翻,不要光挑自己喜歡的吃。亂翻,給人一種在不斷攪拌這個菜的即視感。大家這麼想一下,如果你的飯菜被別人用筷子攪拌了之後,你會是什麼一種狀態?你會很不開心,想一下,別人也是一樣。菜到哪裡就吃哪裡,這是一個禮貌問題。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從小就有4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情商低」的孩子,從小就會有4種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情商低」:1、 說話負能量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沒有一點波折的,我們的人生發展完全取決於我們面對挫折的態度!
  • 「情商低」的孩子,從小會有這4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智商是先天遺傳的,而情商更多的是後天的培養,如果家長能抓住機會,培養孩子的情商,那麼孩子未來的路會更好走。,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曾經說過:「孩子心理的表現都有滯後性質,成年後情商高不高,完全在於早年的心理撫養,「情商低」的孩子,從小會有這4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教授: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長大後多半沒出息,要及時糾正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經說過,如果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有這幾種表現,長大後就沒有多大出息,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指導孩子走向正途。>有一些被父母關懷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會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比如將自己喜歡的菜挪到面前,不讓別人吃自己喜歡吃的菜,用自己的筷子在菜裡扒拉等做法,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表現,這不僅說明了孩子情商低和不講禮貌,更加是在暗示孩子以後的性格走向。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從餐桌禮儀就能看出來,家長要及時糾正
    所以,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孩子在外的表現,都是反映了平時在家,父母的教育方式。餐桌禮儀的重要性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教養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而是家長長期的教育養成的,所以如果想孩子將來有出息,一定要從日常生活中點滴抓起。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通常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成功,20%靠的是智商,80%靠的是情商。當今社會,情商對人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即使你智商很高,但情商過低的話,未來走上社會也很難生存下去,因此,家長要從小對孩子進行情商教育,以免日後受挫。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多半都有這3種家長,怨不得旁人
    在當今社會,情商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根據心理學的研究發現,一個人在工作上是否表現出色,情商是智商的2倍之多,而未來你能否過的幸福快樂也是取決於情商高低。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表示:「孩子的情商高與低,家庭和父母是脫不了干係的」!
  • 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低,吃飯時會有這3種行為,家長要及時糾正
    一會東跑跑,一會吃飯又挑三揀四,父母稍微有點生氣,孩子就會反過來大發雷霆。那次宴席,基本上都沒人願意和那個孩子的家長說話,而是和表現乖的孩子的家長聊的起勁,甚至因為有個孩子表現的乖巧禮貌,被推薦參加市電視臺的一檔節目,剛好他就有電視臺的朋友。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而她曾在一次講座中,特意提到過孩子的餐桌禮儀,並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而且孩子沒有分享的意識,自己喜歡就不在乎周圍人的感受,這明顯是情商低的表現,小時候雖然會佔一些小便宜,但是當孩子長大後將會很難找到朋友,過於小氣在工作上也不會太順心如意,因此家長要早日幫忙整改。
  • 孩子吃飯有這些「臭毛病」,是「情商低」的表現,父母要及時糾正
    在生活當中很多的小事情都能夠顯示出孩子情商低的表現,而其中表現最多的就是在飯桌上,而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飯桌上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在吃飯時候的舉止表現往往都可以體現出這個人的修養。可是對於一些小孩子來說,他們可能並不懂什麼是餐桌禮儀,而這種禮儀也與父母平時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在平時的時候,父母要注重孩子的餐桌禮儀,在父母培養的過程中,孩子的教養以及情商都會有所提升。
  • 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需要趁早糾正
    對孩子日常的表現,李教授也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需要趁早糾正雖然現在大多數家庭吃飯時不會要求所有人都閉嘴不言,但是出於基本的禮貌,吃飯時還是不應該大聲說話或者有太大幅度的動作。情商高的孩子出於好的行為習慣和自我控制的意志力,吃飯時是不會大聲喧譁的。家長如果不及時制止孩子這樣的行為,孩子今後與其他人吃飯時很容易被嫌棄,到時候的影響可就大了。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餐桌上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注意
    很多家長可能會疑惑,不就一頓飯嗎?為何&34;的娃一眼便能認出,李玫瑾也給出了自己的見解,餐桌上的表現根本藏不住。:&34;的孩子,餐桌上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注意1、吃飯時說不恰當的話古語有言:食不言、寢不語。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可別縱容
    而社會是容不下情商低的孩子,所以,關於情商的培養和飯桌上的禮儀,家長要儘早培養。「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哪3種表現呢?,是典型的沒情商、沒禮貌的表現,特別是家長孩子縱容孩子這樣做。如果孩子養成了霸佔食物的壞習慣,家長們千萬不能縱容,因為這不是簡單吃一頓飯的問題,而是孩子有沒有情商,會不會做事情的問題。一旦孩子將這個壞習慣帶到了工作和社會中,他會很影響交際能力,容易受到挫折,因為飯桌上的禮儀,能夠體現出他整個人的教養和氣度,家長們一定要注意。
  • 李玫瑾教授坦言:這幾種孩子的情商低,責任全在父母身上!
    前段時間李玫瑾教授在某大學開展了一次跟孩子情商高低有關的育兒講座,身為犯罪心理學專家,青少年犯罪心理預防專家,李玫瑾教授開場便點出本次講座的中心——"孩子情商高低,與父母有著最為直接的關係。"當李玫瑾教授話一脫口,臺下響起了一片譁然聲,家長們本意是想著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沒想到開場便被李玫瑾教授來了次"重擊",但在家長們滿懷質疑時,李玫瑾教授接下來的話讓家長們拜服。
  • 「情商低」的孩子,在吃飯時通常有這3種習慣,家長要及時糾正
    我們在公共場合吃飯的時候,其實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是否有禮貌,將來是否能成大事。前幾天我去參加婚禮同桌有一個奶奶帶著孫子來參加,上菜的時候上了一個肘子,這個就嚷著要,後面奶奶直接給孩子端了過來,讓在座的人的都不舒服。那道菜剛剛上所有人都沒動,就直接被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