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第一種:酷愛吃「獨食」
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在家裡就什麼好吃的都先孩子吃。孩子碰到自己喜歡的菜,就直接把菜拿到自己面前,不讓別人吃。這樣就會給孩子養成了一種不愛吃獨食的習慣。這樣的孩子不懂得分享,只會想著好的,都是自己的。這種行為無論在未來生活是工作上,都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
第二種:夾菜時亂翻
在我國的餐桌禮儀上有一點是不可以的地,夾菜的時候不允許亂翻,不要光挑自己喜歡的吃。亂翻,給人一種在不斷攪拌這個菜的即視感。大家這麼想一下,如果你的飯菜被別人用筷子攪拌了之後,你會是什麼一種狀態?你會很不開心,想一下,別人也是一樣。菜到哪裡就吃哪裡,這是一個禮貌問題。
第三種、餐桌上有粗俗的行為
如果你在吃飯的時候,你同桌的人在摳鼻子、摳耳朵、吃飯還發出了一些聲音,你會不會覺得吃飯的心情瞬間就不好了。
在我們爸爸媽媽那個年代吃飯的時候,如果發出了聲音,或者是做了一些不好的行為,都是會挨打的。而我們現在作為家長也要去教育孩子這些行為是不可以的,因為在外人看來,這些行為代表著這個人的家教不怎麼樣,因為孩子的一切都是從父母來的,也會認為這個孩子的父母不是很好。拉低別人對你的整體印象。
第四種:吃飯時說不合時宜的話
還有一類孩子吃飯的時候總會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也,比如會吐槽飯菜不好吃,嘲笑別人使用筷子的姿勢不一樣,拒絕長輩給自己夾菜等等,這些行為都是很不禮貌的,家長們一定要教孩子學習飯桌上的基本禮儀,可別不當回事。
當孩子在飯桌上會出現以上幾種行為,說明情商很低,家長發現要及時糾正,孩子情商高低,跟父母平日教育是有很大的關係的,俗話說:「正人先正己」,如果想讓孩子未來情商高,那麼自己就要以身作則,教育孩子是一個共同進步的過程,我們需要從小開始培養。
情商低的孩子怎麼救?
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老話常說:3歲看老,所以說,孩子三歲左右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最基本的陪伴之外,更要教育孩子情緒表達、與人溝通的能力。
父母要早早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免得孩子長大之後變得脾氣暴躁,想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繪本是必不可缺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孩子在小時候對故事以及圖片最為敏感,繪本是最適合的。
我家孩子在3歲左右就看了很多的繪本,其中《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中英雙語繪本孩子是非常喜歡的,,一共10冊,裡面包含了如何合理科學地去教育孩子。
和大家一樣,我也曾擔心過孩子自卑、懦弱或者脾氣大的問題,這些毛病和缺點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最關鍵的是看爸爸媽媽怎麼處理。
我們也當過小孩,不喜歡自己的父母對自己惡言相向,所以我選擇這套繪本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裡面的主題都非常貼近生活,而且主人公小腳鴨的做法就是我們想要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去做。
一共分為10個主題,分別是《我能保護自己》、《勇敢做自己》、《媽媽我能行》、《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好孩子懂禮貌》、《我們都是好朋友》、《分享讓我快樂》、《做最棒的自己》、《養成好習慣》。
色彩鮮豔的圖畫,簡單又非常容易理解的故事,讓孩子體會並理解各種美好的事物。
爸爸媽媽給孩子樹立觀念就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用自己的態度、行為示範給孩子樹立一種榜樣,這些都是心理的撫養。
很多家長恰恰把這個最關鍵的部分交給了別人,每個人的養法都不一樣,目的是讓孩子不出問題、不受傷害、不走丟,但是怎麼教育、教育過程中要強調什麼,這是父母的責任。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
還有一個推薦給大家的理由是,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元全套10冊《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是2頓早餐左右的錢,甚至還有跟便宜,這樣培養男孩子品格的繪本,裡面蘊含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快點擊這裡購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