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2020-12-15 健康生活心得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第一種:酷愛吃「獨食」

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在家裡就什麼好吃的都先孩子吃。孩子碰到自己喜歡的菜,就直接把菜拿到自己面前,不讓別人吃。這樣就會給孩子養成了一種不愛吃獨食的習慣。這樣的孩子不懂得分享,只會想著好的,都是自己的。這種行為無論在未來生活是工作上,都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

第二種:夾菜時亂翻

在我國的餐桌禮儀上有一點是不可以的地,夾菜的時候不允許亂翻,不要光挑自己喜歡的吃。亂翻,給人一種在不斷攪拌這個菜的即視感。大家這麼想一下,如果你的飯菜被別人用筷子攪拌了之後,你會是什麼一種狀態?你會很不開心,想一下,別人也是一樣。菜到哪裡就吃哪裡,這是一個禮貌問題。

第三種、餐桌上有粗俗的行為

如果你在吃飯的時候,你同桌的人在摳鼻子、摳耳朵、吃飯還發出了一些聲音,你會不會覺得吃飯的心情瞬間就不好了。

在我們爸爸媽媽那個年代吃飯的時候,如果發出了聲音,或者是做了一些不好的行為,都是會挨打的。而我們現在作為家長也要去教育孩子這些行為是不可以的,因為在外人看來,這些行為代表著這個人的家教不怎麼樣,因為孩子的一切都是從父母來的,也會認為這個孩子的父母不是很好。拉低別人對你的整體印象。

第四種:吃飯時說不合時宜的話

還有一類孩子吃飯的時候總會說一些不合時宜的話也,比如會吐槽飯菜不好吃,嘲笑別人使用筷子的姿勢不一樣,拒絕長輩給自己夾菜等等,這些行為都是很不禮貌的,家長們一定要教孩子學習飯桌上的基本禮儀,可別不當回事。

當孩子在飯桌上會出現以上幾種行為,說明情商很低,家長發現要及時糾正,孩子情商高低,跟父母平日教育是有很大的關係的,俗話說:「正人先正己」,如果想讓孩子未來情商高,那麼自己就要以身作則,教育孩子是一個共同進步的過程,我們需要從小開始培養。

情商低的孩子怎麼救?

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期,老話常說:3歲看老,所以說,孩子三歲左右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最基本的陪伴之外,更要教育孩子情緒表達、與人溝通的能力。

父母要早早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免得孩子長大之後變得脾氣暴躁,想培養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繪本是必不可缺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孩子在小時候對故事以及圖片最為敏感,繪本是最適合的。

我家孩子在3歲左右就看了很多的繪本,其中《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中英雙語繪本孩子是非常喜歡的,,一共10冊,裡面包含了如何合理科學地去教育孩子。

和大家一樣,我也曾擔心過孩子自卑、懦弱或者脾氣大的問題,這些毛病和缺點都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會遇到的,最關鍵的是看爸爸媽媽怎麼處理。

我們也當過小孩,不喜歡自己的父母對自己惡言相向,所以我選擇這套繪本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裡面的主題都非常貼近生活,而且主人公小腳鴨的做法就是我們想要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去做。

一共分為10個主題,分別是《我能保護自己》、《勇敢做自己》、《媽媽我能行》、《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好孩子懂禮貌》、《我們都是好朋友》、《分享讓我快樂》、《做最棒的自己》、《養成好習慣》。

色彩鮮豔的圖畫,簡單又非常容易理解的故事,讓孩子體會並理解各種美好的事物。

爸爸媽媽給孩子樹立觀念就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用自己的態度、行為示範給孩子樹立一種榜樣,這些都是心理的撫養。

很多家長恰恰把這個最關鍵的部分交給了別人,每個人的養法都不一樣,目的是讓孩子不出問題、不受傷害、不走丟,但是怎麼教育、教育過程中要強調什麼,這是父母的責任。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

還有一個推薦給大家的理由是,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69元全套10冊《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是2頓早餐左右的錢,甚至還有跟便宜,這樣培養男孩子品格的繪本,裡面蘊含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快點擊這裡購買 ↓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平時就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非常火的育兒講座視頻,視頻中演講的人正是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李玉錦教授將孩子的人生分為的幾個重要階段,其中3-6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若在此時發現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咱們孩子的情商多半不高,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著名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成功有20%歸因於智商,有80%來自於情商。 情商高的孩子社交能力特別強;不會隨意的跟人計較;照顧對方的感受;幫助家長分擔家務。
  • 李玫瑾坦言: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及時糾正
    李玫瑾:孩子吃飯時的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糾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很多&34;,就算吃飯的時候也不能有一刻老實,總是大吵大鬧、到處亂跑,一點規矩都沒有,這些正是因為家長在平日裡的教育方式不當導致的。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孩子不僅情商低,還特別的沒教養,其根本原因就是家長沒有教育到位。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名出色的育兒專家,面對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教授: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長大後多半沒出息,要及時糾正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經說過,如果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有這幾種表現,長大後就沒有多大出息,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指導孩子走向正途。李玫瑾教授說的是吃飯時哪幾種表現呢>有一些被父母關懷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會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比如將自己喜歡的菜挪到面前,不讓別人吃自己喜歡吃的菜,用自己的筷子在菜裡扒拉等做法,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表現,這不僅說明了孩子情商低和不講禮貌,更加是在暗示孩子以後的性格走向。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而她曾在一次講座中,特意提到過孩子的餐桌禮儀,並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而且孩子沒有分享的意識,自己喜歡就不在乎周圍人的感受,這明顯是情商低的表現,小時候雖然會佔一些小便宜,但是當孩子長大後將會很難找到朋友,過於小氣在工作上也不會太順心如意,因此家長要早日幫忙整改。
  • 李玫瑾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平時會有這5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我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一次育兒講座中就曾說過:3-6歲是孩子們的性格和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發現孩子有以下幾種表現,就說明孩子的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發現並糾正孩子,以免孩子形成習慣了之後就改不掉了。
  • 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低,吃飯時會有這3種行為,家長要及時糾正
    一會東跑跑,一會吃飯又挑三揀四,父母稍微有點生氣,孩子就會反過來大發雷霆。那次宴席,基本上都沒人願意和那個孩子的家長說話,而是和表現乖的孩子的家長聊的起勁,甚至因為有個孩子表現的乖巧禮貌,被推薦參加市電視臺的一檔節目,剛好他就有電視臺的朋友。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從小就有4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情商低」的孩子,從小就會有4種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情商低」:1、 說話負能量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沒有一點波折的,我們的人生發展完全取決於我們面對挫折的態度!
  • 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需要趁早糾正
    對孩子日常的表現,李教授也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需要趁早糾正雖然現在大多數家庭吃飯時不會要求所有人都閉嘴不言,但是出於基本的禮貌,吃飯時還是不應該大聲說話或者有太大幅度的動作。情商高的孩子出於好的行為習慣和自我控制的意志力,吃飯時是不會大聲喧譁的。家長如果不及時制止孩子這樣的行為,孩子今後與其他人吃飯時很容易被嫌棄,到時候的影響可就大了。
  • 「情商低」的孩子,在吃飯時通常有這3種習慣,家長要及時糾正
    我們在公共場合吃飯的時候,其實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是否有禮貌,將來是否能成大事。前幾天我去參加婚禮同桌有一個奶奶帶著孫子來參加,上菜的時候上了一個肘子,這個就嚷著要,後面奶奶直接給孩子端了過來,讓在座的人的都不舒服。那道菜剛剛上所有人都沒動,就直接被端走了。
  • 李玫瑾建議: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認真培養
    李教授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認真培養第一種:孩子吃飯時大聲叫嚷情商高的人是懂得如何去愉悅其他人,而不是引起其他人的反感,還記得上一次我去餐點吃飯,有兩個六七歲的孩子吃飯時大聲喊叫,還時不時的亂跑亂跳,旁邊吃飯的人都面露嫌棄的表情,但孩子的爸爸媽媽卻習以為常。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可別縱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注重孩子情商的發展了,每位家長都想要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這樣不僅生活中招人喜歡,就算步入社會也對發展有很大好處。老話說:想要看一個人情商高不高,在飯桌上就有體現,這對於孩子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從簡單的吃飯,就能看出這個孩子的情商未來高不高。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一般有這三種表現,要及時改正
    對此,李玫瑾教授曾經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在飯桌上大多有三種表現這樣的人一般都是很受他人喜歡與尊重,是情商高的表現。而有的情商低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會大聲喊叫,全然不顧忌他人的感受,有時候還會跑來跑去。父母確認為孩子還小,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這類孩子父母要及時教育了,不然以後長大吃虧的是自己,只顧自己不懂別人的感受。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從餐桌禮儀就能看出來,家長要及時糾正
    所以,家長在在家裡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因為這些行為習慣,完全可以反應出對這個孩子的教養,而餐桌禮儀可以很好的鍛鍊出孩子的情商。李教授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1.吃飯聲音大吧唧嘴很多孩子吃飯,會發出很大的吧唧嘴聲音,甚至家長覺得在自己家裡沒關係,這樣也顯得吃飯香,可是如果出門在外,吧唧嘴就是很沒有禮貌的表現。
  • 孩子吃飯有這些「臭毛病」,是「情商低」的表現,父母要及時糾正
    在生活當中很多的小事情都能夠顯示出孩子情商低的表現,而其中表現最多的就是在飯桌上,而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飯桌上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在吃飯時候的舉止表現往往都可以體現出這個人的修養。曾經一位長期研究犯罪心理以及青少年心理的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說過:「情商低」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會有這些「臭毛病」,父母要及時糾正。
  • 「情商低」的孩子,從小會有這4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智商是先天遺傳的,而情商更多的是後天的培養,如果家長能抓住機會,培養孩子的情商,那麼孩子未來的路會更好走。,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曾經說過:「孩子心理的表現都有滯後性質,成年後情商高不高,完全在於早年的心理撫養,「情商低」的孩子,從小會有這4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孩子吃飯時的這4種表現,應及時糾正,不然將來難有出息
    這樣的孩子,就算長大了,往往也都很難有出息。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吃飯時,如果有這3種表現的話,家長要及時糾正才行。不然的話,孩子長大以後是很難有大出息的。:孩子吃飯時的這4種表現,應及時糾正,不然長大後難有出息1.
  • 李玫瑾:長大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要及時管教
    李玫瑾是我國中國公安大學的兒童心理學教授,她的很多育兒觀念受到很多家長的追捧以及效仿。在一次採訪中,她談到孩子的性格問題時這樣說道:「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及時管教,不然會有大影響」。對於這樣的情況家長應該及時糾正,告訴他們吃飯時不能吵鬧的重要性。2、桌上的菜亂翻亂攪中國吃飯講求團圓,因此大家都是在同一張桌子上夾菜,認為能夠拉近相互之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