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2020-12-16 騰訊網

著名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成功有20%歸因於智商,有80%來自於情商。

情商高的孩子社交能力特別強;不會隨意的跟人計較;照顧對方的感受;幫助家長分擔家務。

而情商低的孩子,他們不會與人相處,不能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長大後處處碰壁。

很多人說,一個孩子有沒有教養,從一頓飯上就能看出來,情商也是如此。

家長的教育方法,決定了孩子未來的教養!

在一次宴席上,一桌子人正在有說有笑的吃飯,聊家常。

其中有位奶奶帶著孫子來了,小孫子看上去特別調皮,蹦蹦跳跳的。

吃飯的時候由於小男孩夠不到喜歡吃的菜,他就直接站在了凳子上,拿著筷子在盤子中亂攪和,最後弄得旁邊都是,別人都沒法下筷了。

奶奶看到了之後,不僅沒有及時的管教,反而將桌子上的蝦都擺到了孩子面前,因為周圍都是人,客人也就笑笑就繼續吃了。

從這件事情能看出來,孩子不僅情商低,還特別的沒教養,其根本原因就是家長沒有教育到位。

家長平時一定要多注意,因為餐桌上的行為舉止,足夠反應出這個家庭的教養。

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名出色的育兒專家,面對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第一種:吃飯時喜歡不停地吧唧嘴

老話常說:「食不言寢不語」,在古代的餐桌上,吃飯是很忌諱說話的,雖然現在改變了很多,但基本的餐桌禮儀還是要遵守的。

很多孩子吃飯的時候,都會有吧唧嘴的情況,可能他們因為這樣的方式吃飯比較香。如果是自己一個人吃飯吧唧嘴是沒關係的,但出門在外,吧唧嘴是沒有禮貌的表現。

尤其是孩子吃飯不僅吧唧嘴,還不停的亂說話,這就是沒教養的表現,所以,家長發現這種情況要及時的阻止。

第二種:喜歡吃獨食、吃飯時大聲吵鬧

還有的孩子喜歡吃獨食,當看到喜歡食物就放在自己面前不讓別人碰一下,或者在吃飯時大聲吵鬧,一點規矩都不懂。

這樣的孩子在別人家吃飯或者晚宴上,如果將自己的壞習慣顯現出來,旁邊人不會批評孩子,反而在背後說家長沒有教養。

第三種:在別人家吃飯,說別人煮的飯不好吃

生活中有很多情商低的孩子,他們說起話來常常會給人留下很差的印象。

亮亮平時說話就很直白,有一次媽媽帶亮亮去朋友家吃飯,亮亮就說:「你做的飯菜太難吃了, 你自己吃吧!」這不僅令朋友很尷尬,媽媽也顏面無存。

亮亮之所以這麼沒禮貌,就是因為家長沒有教育好,孩子養成了隨心所欲的性格。

情商低的孩子怎麼救?

著名的成功學家卡耐基曾經說過:「成功是由15%的專業技能與85%的為人處世構成的。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專家胡鄧博士也認為:現代社會情商對成功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只有你擁有高情商才能承受壓力,有強烈的競爭精神,從而創造成功的機會。

我在走訪幼兒園的時候,很多班主任都有相同的感慨:班級中人緣好、受歡迎、威信十足的孩子,他們的情商都很高,因為他們知道如何控制情緒、包容別人、又有強烈的責任心,身邊從來都不會缺朋友,還能在人群中樹立威信。

熱心的幼兒園班主任,還推薦了培養孩子情商的繪本,下面為您挑選出適合3-6歲寶寶閱讀的3本情商書。

相關焦點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情商高的孩子社交能力特別強;不會隨意的跟人計較;照顧對方的感受;幫助家長分擔家務。而情商低的孩子,他們不會與人相處,不能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長大後處處碰壁。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名出色的育兒專家,面對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坦言: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及時糾正
    李玫瑾:孩子吃飯時的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糾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很多&34;,就算吃飯的時候也不能有一刻老實,總是大吵大鬧、到處亂跑,一點規矩都沒有,這些正是因為家長在平日裡的教育方式不當導致的。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平時就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非常火的育兒講座視頻,視頻中演講的人正是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李玉錦教授將孩子的人生分為的幾個重要階段,其中3-6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若在此時發現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咱們孩子的情商多半不高,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而我們現在作為家長也要去教育孩子這些行為是不可以的,因為在外人看來,這些行為代表著這個人的家教不怎麼樣,因為孩子的一切都是從父母來的,也會認為這個孩子的父母不是很好。拉低別人對你的整體印象。
  • 孩子吃飯有這些「臭毛病」,是「情商低」的表現,父母要及時糾正
    在生活當中很多的小事情都能夠顯示出孩子情商低的表現,而其中表現最多的就是在飯桌上,而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飯桌上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在吃飯時候的舉止表現往往都可以體現出這個人的修養。曾經一位長期研究犯罪心理以及青少年心理的公安大學,李玫瑾教授說過:「情商低」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會有這些「臭毛病」,父母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低,吃飯時會有這3種行為,家長要及時糾正
    一會東跑跑,一會吃飯又挑三揀四,父母稍微有點生氣,孩子就會反過來大發雷霆。那次宴席,基本上都沒人願意和那個孩子的家長說話,而是和表現乖的孩子的家長聊的起勁,甚至因為有個孩子表現的乖巧禮貌,被推薦參加市電視臺的一檔節目,剛好他就有電視臺的朋友。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從小就有4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情商低」的孩子,從小就會有4種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情商低」:1、 說話負能量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沒有一點波折的,我們的人生發展完全取決於我們面對挫折的態度!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情商低」的孩子,在吃飯時通常有這3種習慣,家長要及時糾正
    ,在吃飯時通常有這3種習慣,家長要及時糾正李玫瑾教授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大多有這三種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幫他們糾正。在我們爸爸媽媽那個年代吃飯的時候,如果發出了聲音,或者是做了一些不好的行為,都是會挨打的。而我們現在作為家長也要去教育孩子這些行為是不可以的,因為在外人看來,這些行為代表著這個人的家教不怎麼樣,因為孩子的一切都是從父母來的,也會認為這個孩子的父母不是很好。拉低別人對你的整體印象。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從餐桌禮儀就能看出來,家長要及時糾正
    所以,家長在在家裡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因為這些行為習慣,完全可以反應出對這個孩子的教養,而餐桌禮儀可以很好的鍛鍊出孩子的情商。李教授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1.吃飯聲音大吧唧嘴很多孩子吃飯,會發出很大的吧唧嘴聲音,甚至家長覺得在自己家裡沒關係,這樣也顯得吃飯香,可是如果出門在外,吧唧嘴就是很沒有禮貌的表現。
  • 李玫瑾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平時會有這5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我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一次育兒講座中就曾說過:3-6歲是孩子們的性格和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發現孩子有以下幾種表現,就說明孩子的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發現並糾正孩子,以免孩子形成習慣了之後就改不掉了。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一般有這三種表現,要及時改正
    對此,李玫瑾教授曾經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在飯桌上大多有三種表現這樣的人一般都是很受他人喜歡與尊重,是情商高的表現。而有的情商低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會大聲喊叫,全然不顧忌他人的感受,有時候還會跑來跑去。父母確認為孩子還小,愛玩是孩子的天性,這類孩子父母要及時教育了,不然以後長大吃虧的是自己,只顧自己不懂別人的感受。
  • 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需要趁早糾正
    情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很多家長卻在教育孩子時忽視了情商教育,孩子從小養成了低情商的行為習慣。對孩子日常的表現,李教授也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需要趁早糾正雖然現在大多數家庭吃飯時不會要求所有人都閉嘴不言,但是出於基本的禮貌,吃飯時還是不應該大聲說話或者有太大幅度的動作。情商高的孩子出於好的行為習慣和自我控制的意志力,吃飯時是不會大聲喧譁的。家長如果不及時制止孩子這樣的行為,孩子今後與其他人吃飯時很容易被嫌棄,到時候的影響可就大了。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而她曾在一次講座中,特意提到過孩子的餐桌禮儀,並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而且孩子沒有分享的意識,自己喜歡就不在乎周圍人的感受,這明顯是情商低的表現,小時候雖然會佔一些小便宜,但是當孩子長大後將會很難找到朋友,過於小氣在工作上也不會太順心如意,因此家長要早日幫忙整改。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可別縱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注重孩子情商的發展了,每位家長都想要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這樣不僅生活中招人喜歡,就算步入社會也對發展有很大好處。老話說:想要看一個人情商高不高,在飯桌上就有體現,這對於孩子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從簡單的吃飯,就能看出這個孩子的情商未來高不高。
  • 李玫瑾教授: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長大後多半沒出息,要及時糾正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經說過,如果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有這幾種表現,長大後就沒有多大出息,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指導孩子走向正途。李玫瑾教授說的是吃飯時哪幾種表現呢>有一些被父母關懷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會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比如將自己喜歡的菜挪到面前,不讓別人吃自己喜歡吃的菜,用自己的筷子在菜裡扒拉等做法,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表現,這不僅說明了孩子情商低和不講禮貌,更加是在暗示孩子以後的性格走向。
  • 李玫瑾建議: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認真培養
    李教授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認真培養第一種:孩子吃飯時大聲叫嚷情商高的人是懂得如何去愉悅其他人,而不是引起其他人的反感,還記得上一次我去餐點吃飯,有兩個六七歲的孩子吃飯時大聲喊叫,還時不時的亂跑亂跳,旁邊吃飯的人都面露嫌棄的表情,但孩子的爸爸媽媽卻習以為常。
  • 李玫瑾:孩子吃飯時的這4種表現,應及時糾正,不然將來難有出息
    這樣的孩子,就算長大了,往往也都很難有出息。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孩子吃飯時,如果有這3種表現的話,家長要及時糾正才行。不然的話,孩子長大以後是很難有大出息的。:孩子吃飯時的這4種表現,應及時糾正,不然長大後難有出息1.
  • 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就能體現,李玫瑾提醒:家長要好好培養
    因此,桌子上的一些行為可能反映了孩子的成長和情商,從而看出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因此父母要注意孩子的餐桌禮儀。李玫瑾教授,我想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她是公安大學的心理諮詢師。因為她已經研究青年心理學很長時間了,所以她總是可以在關鍵時刻說出孩子問題的真正根源。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通常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成功,20%靠的是智商,80%靠的是情商。當今社會,情商對人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即使你智商很高,但情商過低的話,未來走上社會也很難生存下去,因此,家長要從小對孩子進行情商教育,以免日後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