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通常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2020-12-15 小風兒童心理學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成功,20%靠的是智商,80%靠的是情商。

當今社會,情商對人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即使你智商很高,但情商過低的話,未來走上社會也很難生存下去,因此,家長要從小對孩子進行情商教育,以免日後受挫。

李玫瑾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出色的育兒專家,她曾經在講座上提出很多關於孩子情商的問題,她認為孩子情商高低,我們從他小時候就能看出來。

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黃金期,是奠定未來情商的重要階段,所以,細心的家長可以從孩子日常表現,就能看出情商的高低。

什麼是情商?

情商又稱EQ,主要是指情緒商數,其中包含了人們自己的情緒、性格、習慣等等。

在某個場所中,當你你出現負面情緒時,能很好的調整自己的情緒,並與人和諧共處,這就是高情商的表現。高情商不僅體現在情緒上,最重要的是心理和思想上,而這都需要後天慢慢培養的。

「情商低」的孩子,小時候有以下特點

低情商表現一:

性格暴躁,亂發脾氣

生活中我們常常見到一些孩子,動不動就喜歡發脾氣、跟父母賭氣。

堆積木堆半天沒堆好,把積木都推倒、往地上一扔、開始發火;

逛超市時要買玩具大人沒買, 坐在地上哭鬧,怎麼勸都不聽;

和大人走在路上,有點什麼意見不合就賭氣往別的地方走,拉都拉不住······

許多人覺得小孩子任性,發脾氣是很正常的事情。然而一旦孩子習慣了這種模式,還沒遇到點不順心的事就喜歡發脾氣,會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他們長大後也容易隨便對身邊人發脾氣,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緒,很容易消耗周圍人對他的好感。

性格急躁,遇事缺乏耐心、沉不住氣,也做不成什麼大事。

低情商表現二:

以自我為中心,蠻橫霸道

現在很多的孩子都被家長慣壞了,全家人都圍繞著孩子轉,就像是家中的小霸王一樣。

長時間下去,孩子就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無論做什麼時候都裡只有自己,從來不在乎別人感受。

比如:

當孩子看到別人玩玩具,他就把玩具搶過來,自己拿著玩;

當排隊吃飯的時候,他總是插隊到第一個,還亂發脾氣;

在家吃飯時,必須自己吃獨食,別人都不準碰;

這樣的孩子,他們心裏面只有自己,永遠不懂得在乎別人,所以,常常做出傷害別人的事情。

低情商表現三:

孩子禁不起批評、輸不起、抗挫能力差

現在很多的家長都反應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差,平時哪怕你批評他一句,孩子就立馬陷入傷心的情緒,還有時候將自己關在小房間裡面,家長怎麼哄也哄不好。

還有的大人跟孩子玩遊戲時,贏了就很高興,但輸了就會哭鬧發脾氣。

孩子遇到困難就知道退縮,覺得自己無法面對,嚴重缺乏抗挫折的品質。

以上種種原因都是因為孩子無法控制內心的情感,過分的去在乎別人的評價。

這是被忽視的一種低情商表現。

如何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1、多接觸社會,經風雨見世面

有的父母平時很少讓孩子出門,總擔心他們摔著、碰著、不開心等等,導致孩子接觸的人很少,性格變得很敏感,比如看到陌生人就哭、退縮。

所以,我們需要讓孩子多接觸外面的社會,適應外面的生活環境,針對於性格內向的話,你要鼓勵孩子多與同齡人接觸,慢慢他們的情商就會提高了。

2、以身作則、成為孩子學習的對象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所有的生活性格都源自於父母。

我們經常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你的言行舉止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如果在生活中,你就是個斤斤計較、經常抱怨的人,那麼孩子也是如此,所以,為了培養孩子的高情商,家長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習慣,以身作則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3、繪本故事介入

家長想培養孩子高情商,還有一個很簡單、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利用繪本!

閱讀對人的幫助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這種高科技時代,讀書可以讓你擁有完整的知識體系。

現在很多家長都忙於工作,平時很少時間去培養孩子,因此,建議家長們每天抽出半個小時候的時間,給孩子講故事或者進行親子閱讀,孩子內心不僅能充滿安全感,還能培養高情商。

下面我為大家整理出國內頂級繪本大咖推薦的優秀繪本,值得家長收藏購買。

1、《歪歪兔情商管理》

《歪歪兔情商繪本》很適合3-6歲的孩子觀看,在過程中可以培養孩子好的情緒管理、行為習慣、好性格等,同時還能提高情商發展,書籍共分為8冊,內容貼近生活,很適合跟孩子進行親子閱讀。

書籍共有8個主題,分別從不同的角度闡述故事道理:情商、好性格、情緒管理、社交能力、逆商教育、性格教育、性教育、財商教育,陪孩子健康成長。

2、《怎麼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

《怎麼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是著名的育兒教授手繪設計繪本,書籍分為6冊,可以教會孩子:自尊心、自律能力、情緒能力、社交能力、親社會能力、積極主動性。

《怎麼樣培養孩子的關鍵社會能力》內容講述了孩子從出生到8歲的社會關鍵能力培養以及詳細的案例解讀,內容共有360幅全景漫畫,360個教育活用建議,讓家長們科學養育快樂、自信、能幹的好孩子。

相關焦點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平時就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非常火的育兒講座視頻,視頻中演講的人正是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李玉錦教授將孩子的人生分為的幾個重要階段,其中3-6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若在此時發現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咱們孩子的情商多半不高,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坦言: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及時糾正
    李玫瑾:孩子吃飯時的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糾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很多&34;,就算吃飯的時候也不能有一刻老實,總是大吵大鬧、到處亂跑,一點規矩都沒有,這些正是因為家長在平日裡的教育方式不當導致的。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著名的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一個人的成功有20%歸因於智商,有80%來自於情商。 情商高的孩子社交能力特別強;不會隨意的跟人計較;照顧對方的感受;幫助家長分擔家務。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從小就有4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我國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情商低」的孩子,從小就會有4種表現,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小時候有這4種表現的孩子,「情商低」:1、 說話負能量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沒有一點波折的,我們的人生發展完全取決於我們面對挫折的態度!
  • 「情商低」的孩子,從小會有這4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智商是先天遺傳的,而情商更多的是後天的培養,如果家長能抓住機會,培養孩子的情商,那麼孩子未來的路會更好走。,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曾經說過:「孩子心理的表現都有滯後性質,成年後情商高不高,完全在於早年的心理撫養,「情商低」的孩子,從小會有這4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平時會有這5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我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在一次育兒講座中就曾說過:3-6歲是孩子們的性格和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發現孩子有以下幾種表現,就說明孩子的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發現並糾正孩子,以免孩子形成習慣了之後就改不掉了。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些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孩子不僅情商低,還特別的沒教養,其根本原因就是家長沒有教育到位。李玫瑾是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名出色的育兒專家,面對孩子情商的問題,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情商低」的孩子,在吃飯時通常有這3種習慣,家長要及時糾正
    我們在公共場合吃飯的時候,其實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是否有禮貌,將來是否能成大事。前幾天我去參加婚禮同桌有一個奶奶帶著孫子來參加,上菜的時候上了一個肘子,這個就嚷著要,後面奶奶直接給孩子端了過來,讓在座的人的都不舒服。那道菜剛剛上所有人都沒動,就直接被端走了。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李玫瑾教授想必大家都是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心理學教授,專門研究青少年兒童心理學,在育兒方面也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而我們現在作為家長也要去教育孩子這些行為是不可以的,因為在外人看來,這些行為代表著這個人的家教不怎麼樣,因為孩子的一切都是從父母來的,也會認為這個孩子的父母不是很好。拉低別人對你的整體印象。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李玫瑾教授:孩子情商低,吃飯時會有這3種行為,家長要及時糾正
    一會東跑跑,一會吃飯又挑三揀四,父母稍微有點生氣,孩子就會反過來大發雷霆。那次宴席,基本上都沒人願意和那個孩子的家長說話,而是和表現乖的孩子的家長聊的起勁,甚至因為有個孩子表現的乖巧禮貌,被推薦參加市電視臺的一檔節目,剛好他就有電視臺的朋友。
  • 「情商低」的孩子,通常有這3種表現,家長發現了要及時引導
    有句老話說得好,智商決定著你的上限、情商決定著你的下限。一個人的成功,不光取決於他的智商,情商也是非常重要的!智商是父母遺傳的,而情商則需要後天培養出來的,如果你家的孩子從小情商就很低,那麼將來可能無法在社會中立足。
  • 李玫瑾教授:"情商低"的孩子,餐桌上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注意
    很多家長可能會疑惑,不就一頓飯嗎?為何&34;的娃一眼便能認出,李玫瑾也給出了自己的見解,餐桌上的表現根本藏不住。:&34;的孩子,餐桌上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注意1、吃飯時說不恰當的話古語有言:食不言、寢不語。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從餐桌禮儀就能看出來,家長要及時糾正
    李教授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1.吃飯聲音大吧唧嘴很多孩子吃飯,會發出很大的吧唧嘴聲音,甚至家長覺得在自己家裡沒關係,這樣也顯得吃飯香,可是如果出門在外,吧唧嘴就是很沒有禮貌的表現。
  • 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需要趁早糾正
    對孩子日常的表現,李教授也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會有這3種表現,家長需要趁早糾正雖然現在大多數家庭吃飯時不會要求所有人都閉嘴不言,但是出於基本的禮貌,吃飯時還是不應該大聲說話或者有太大幅度的動作。情商高的孩子出於好的行為習慣和自我控制的意志力,吃飯時是不會大聲喧譁的。家長如果不及時制止孩子這樣的行為,孩子今後與其他人吃飯時很容易被嫌棄,到時候的影響可就大了。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可別縱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注重孩子情商的發展了,每位家長都想要培養出一個高情商的孩子,這樣不僅生活中招人喜歡,就算步入社會也對發展有很大好處。老話說:想要看一個人情商高不高,在飯桌上就有體現,這對於孩子也是如此,我們可以從簡單的吃飯,就能看出這個孩子的情商未來高不高。
  • 李玫瑾建議: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認真培養
    李教授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認真培養這樣的孩子到了未來肯定會因此吃虧的,因為他們只顧著自己的開心快樂,從而忽略了其他人的感受,這於是一種自私自利的行為,如果你家孩子也是這樣,家長要及時改正,要不然吃虧的可是孩子。
  • 李玫瑾教授: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長大後多半沒出息,要及時糾正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就曾經說過,如果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有這幾種表現,長大後就沒有多大出息,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孩子,指導孩子走向正途。>有一些被父母關懷的孩子在吃飯的時候會以自我為中心,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比如將自己喜歡的菜挪到面前,不讓別人吃自己喜歡吃的菜,用自己的筷子在菜裡扒拉等做法,都是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的表現,這不僅說明了孩子情商低和不講禮貌,更加是在暗示孩子以後的性格走向。
  • 李玫瑾提醒你: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通常會有這「3種表現」
    李玫瑾提醒你:長大沒本事的孩子,吃飯時通常會有這「3種表現」我們想知道一個人有沒有教養,你只要跟他吃一頓飯就能看出來,雖然吃飯是最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從其中你能夠看出深刻的含義!作家韓寒說過:帝給人一張嘴巴就是用來吃飯。連飯都不能好好吃,你還能做好什麼事?
  • 長大後沒出息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而她曾在一次講座中,特意提到過孩子的餐桌禮儀,並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而且孩子沒有分享的意識,自己喜歡就不在乎周圍人的感受,這明顯是情商低的表現,小時候雖然會佔一些小便宜,但是當孩子長大後將會很難找到朋友,過於小氣在工作上也不會太順心如意,因此家長要早日幫忙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