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姓父親欲給女兒改姓「敬」 公安表示不可以

2020-12-23 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女兒出生已一個多月,苟先生一家卻遲遲未上醫院給孩子辦理出生證。不去辦證並非忙得無法脫身,而是苟先生一家覺得,苟姓在溫並不常見,怕孩子今後生活尷尬,家人商量著給孩子改姓「敬」,但改姓並非易事。昨天,記者從醫院、公安等部門了解到,苟先生這個意願並不符改姓條件,孩子可隨母姓張,或隨祖父母姓、外祖父母姓。

  父母

  擔心女兒生活遇尷尬

  來自甘肅的苟先生是我市某國企中層,來溫後由於其特殊姓氏,生活中難免發生一些尷尬事。比如同事、客戶之間見面打招呼,叫小苟感覺不合適,直呼其名又顯得沒禮節,稱呼苟經理又有點怪異。如今,大家都以名字+職務相稱。

  「戀愛期間,親友知道他的姓氏後很好奇,問以後孩子怎麼取名。」張女士說,自從和苟先生相戀後,丈夫姓氏成了身邊人關注的話題,但這並不影響兩人交往結婚。

  今年年初,張女士懷孕。孕期,夫妻倆曾就孩子姓氏有過討論:丈夫是北方人,又是獨子,孩子隨她姓的可能性不大;但隨父姓又擔心孩子上學被人取綽號、工作後難免尷尬。

  「雖然苟姓在丈夫老家很普通,但在溫州卻少見。如是男孩反倒好些,但女孩總有些擔心。」張女士說,因姓氏關係,直到10月16日女兒出生,家人還沒給孩子取出適合的名字。出院前,張女士就此事諮詢了分娩醫院的工作人員,得到新生兒都隨父姓或母姓的回答。

  「我們不是隨便改第三方姓。」張女士說,聽說苟姓是由「敬」姓演變而來,所以長輩們同意改「敬」姓。

  醫院

  出生證幾乎都隨父母姓

  上周五,記者聯繫了張女士分娩的市人民醫院分娩室護士長陶潔靜。陶護士長表示,根據有關規定,嬰兒在出生30日內,由嬰兒母親向嬰兒出生地管理機構首次申領《出生醫學證明》,但辦理出生證前須事先商定嬰兒姓名。按戶口登記規定,嬰兒可隨父姓或隨母姓。《出生醫學證明》一經列印,信息不能更改。

  「雖然沒有明文規定孩子不能登記第三方姓,但我們平時都建議孩子隨父母姓。」陶潔靜表示,其任職多年來,從未碰到過出生未隨父母姓的嬰兒。如果要用其他姓氏,一般會要求孩子父母徵求公安機關意見,以免在辦理戶口登記時遇到問題。

  公安部門

  除父母也可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姓

  孩子是否只能隨父母姓?

  浙江省公安廳於2008年頒布的《浙江省常住戶口登記管理規定(試行)》第十七條這麼規定:戶口登記的姓名,應當使用規範漢字,符合公序良俗,可以隨父姓或者隨母姓。

  「『規定中可以』的意思,是孩子可隨父姓,也可隨母姓,但只能選擇父母姓氏當中的一個,不能選擇除父母姓氏之外的姓。」市公安局基層基礎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朱克凡表示,不過2015年,關於公民姓名權,最高院司法做出解釋,除了隨父母姓,還可隨祖父母姓或外祖父母姓。

  對於苟先生提出的改「敬」,朱克凡表示,按規定,如苟先生的父母、嶽父母任何一方有姓「敬」,那麼孩子可姓「敬」;如無,苟先生女兒則無法改「敬」姓。

  市民改名改姓需要什麼條件?

  朱克凡介紹,每年我市警方都會受理一批改名、改姓申請,並助一些申請人成功改名、改姓,但前提是符合更改條件。

  據悉,根據《浙江省常住戶口登記管理規定(試行)》,只有符合姓名或者姓名的諧音違背公序良俗的;姓名或者姓名的諧音易造成性別混淆、他人誤解或者傷及本人感情的;名字中含有冷僻字的;公安機關認定確需變更名字的其他特殊情形等情形之一,可由公民本人或者監護人申請變更名字,申請變更姓名,應當提供變更理由和相關證明材料,經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調查核實,縣級公安機關審批後,給予更改。

  如未成年人變更姓名,應經父母雙方或監護人協商一致;10周歲以上未成年人變更姓名,還應徵得其本人的同意。十八周歲前,想要改名字的市民需由監護人提出申請;十八周歲後則由本人提出申請,但也不是想改就能改,需有「過硬」理由。如名字中有生僻字、電腦無法識別、重名等等。不能是「不喜歡」、「算命說不吉利」等原因。

  另外,如要改姓氏,還得符合以下情形,因血親關係在父姓和母姓之間變更的;因收養關係變更姓氏的;因父母離婚或者再婚未成年子女變更姓氏的;公安機關認定確需變更姓氏的其他特殊情形等情形,可由公民本人或者監護人申請變更姓氏。

  不過,警方表示,改名一定要慎重,如改名涉及自己的學籍、銀行卡、社保等一系列問題,一定要處理好,不然會產生許多麻煩。

  相關連結

  苟姓來源

  史料記載,北宋時期有個大臣叫文彥博,祖上本來姓敬,他的曾祖父曾在後晉政權中為官。當時掌握政權的是後晉高祖石敬瑭,由於「敬」字犯了帝諱,高祖石敬瑭下令,但凡姓「敬」者殺無赦。為保留「敬」姓血脈,「敬」姓大臣含淚招來宗族親人,忍辱減「文」留「苟」,或者減「苟」留「文」,並連夜讓家人逃往各地。

  河南村民

  集體改「苟」姓成功

  在河南滎陽市城關鄉雷垌村,苟姓族人因姓名和狗諧音,時常被外姓人取笑。2008年,村民決定集體改姓,在經歷了派出所及上級公安分局嚴格審批之後,最終村民們成功將苟姓修改為敬姓。之後,陝西、甘肅、河北、瀋陽、黑龍江、重慶等地的很多苟姓人,紛紛改姓「敬」,也有部分人隨母姓或故意念成「勾」音。

  來源:溫州商報

  記者:李楊慈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常被叫"老苟"太尷尬,焦作"苟"姓男子要給女兒改姓!
    △苟先生的大女兒改成了"敬"姓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呂高見(受訪者供圖) 核心提示: "我姓苟,想把二女兒的姓名改成『敬』姓。"苟先生告訴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苟姓改為敬姓,並不是沒理可據,之前滎陽等地也聽說過,他的大女兒、家族中本家兄弟、哥哥的孩子都由苟姓改成了敬姓,沒想到這一次卻遇到了難題。苟先生說,女兒出生的醫院不開具新生兒出生證明,稱得先讓派出所出相關證明,而他到派出所戶籍室時對方表示這樣不符合規定,也無法出具。"這該咋辦?"
  • 父親要給女兒改姓,只因這姓太尷尬!
    苟先生告訴記者,苟姓改為敬姓,並不是無理可據,之前滎陽等地也聽說過。他家族中本家兄弟,哥哥的孩子,以及他的大女兒也都由苟姓改成了敬姓,大女兒是在2014年左右改的姓,當時有苟姓改敬姓政策。由於當時苟先生在外打工,因此未能改姓。苟先生說,沒想到這一次卻遇到了難題,女兒出生的醫院不開新生兒出生證明,稱要先讓派出所出相關證明,而他到派出所戶籍室時對方表示這樣不符合規定,也無法出具。「這該咋辦?"苟先生犯了難。隨後,多次找相關部門解決此事,目前也一直沒有任何結果。
  • 別跟我姓!這位父親執意給自己女兒改姓,原因竟是這個……
    河南焦作溫縣的苟先生最近喜得愛女,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的姓氏——.姓「苟」,叫起來不太好聽,他決定給自己的女兒改一下姓。
  • 別跟我姓!河南男子執意給親生女兒改姓,原因出乎意料…
    他說,他的姓氏叫起來不太好聽,給其工作、生活帶來很多不便,甚至有時遭遇尷尬那是常有的事。為了讓下一代不重蹈覆轍,決定為女兒改姓。苟先生告訴記者,經過大河報報導後,溫縣人民醫院和屬地派出所、公安部門都很重視,及時和他取得了聯繫,進行協調處理此事,幫助他解決了女兒的戶口問題。【追問】是什麼原因讓苟先生為女兒成功改姓?是什麼原因讓苟先生二女兒苟姓改成了敬姓?
  • 【薦讀】別跟我姓!男子執意給自己女兒改姓,原因很無奈…
    河南焦作溫縣的苟先生最近喜得愛女,但卻高興不起來。因為他的姓氏——姓「苟」,叫起來不太好聽,他決定給自己的女兒改一下姓。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這個姓氏讓自己在平時的生活中遇到了不少尷尬,改姓是為了讓女兒以後不再遇到這些不必要的麻煩事
  • 父親姓「陽」女兒想改回祖姓「歐陽」 杭州市民遭遇改姓難
    【摘要】他家原本祖上姓「歐陽」,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老家安徽公安部門登記出錯,很多鄉親都姓了「陽」或「歐」。陽先生目前在杭州落戶,他想讓女兒姓回「歐陽」,卻遭遇了改姓難。但由於小茜雅和父母不同姓,至今上不了戶口。  女兒為什麼改姓歐陽?陽先生解釋,他們家原本祖上姓「歐陽」,但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老家安徽太湖公安部門登記出錯,很多鄉親都姓了「陽」或「歐」。  陽先生目前在杭州落戶,女兒出生後,他想讓後代姓回「歐陽」,卻遭遇了「改姓難」。
  • 產房,剛出生的新生兒,可以姓第三方姓嗎?
    ;《婚姻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可以隨母姓。」。也就是說,剛出生的小寶寶,原則上只能隨父親的姓,或者隨母親的姓。除了父母的姓,另外起一個姓氏,行不行呢?也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滿足一些具體的條件。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對《民法通則》第九十九條第一款、婚姻法第二十二條作出立法解釋,就規定,公民原則上應當隨父姓或者母姓。
  • 「法律冷知識」:公民可以給自己取姓嗎?
    俗話說,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子隨父母姓是中國的一項傳統,也是很多人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情。那麼從法律的角度說,公民可以給自己取姓嗎?估計很多人說不清楚。本文讓我們結合兩個案例,以及最新《民法典》的相關規定,一起聊聊這個問題。
  • 比起狗年,我害怕姓「苟」, 更害怕給「苟」孩子取名字
    比起狗年, 我害怕姓「苟」, 更害怕給「苟」孩子取名字苟在百度百科上第四個基本釋義是姓。轉而又在百度百科上查了一下苟姓,苟作為姓的發音還是念gǒu,從春秋戰國開始延續到現在,主要分布在四川、陝西、甘肅、湖北四省,四川相比其他省更多。苟姓大多來自黃帝和舜帝的後人。有一位姓苟的先生姑且叫他苟先生,他中年得了二女兒,可是平時別人都稱呼他「小苟」或者「小苟」,他不願意自己的寶貝女兒以後的生活也受到這樣的困擾,想給女兒改成敬姓卻遇到諸多阻撓,最後和上級部門的溝通協調,問題還是得到了完滿的解決。
  • 【姓氏文史】姓氏最早不是一回事:姓別婚姻 氏別貴賤
    一個是被確定為「姓氏改革」 試點縣的安徽長豐縣將掀起性別平等的「姓氏革命」,孩子出生後如果隨母親的姓氏,可以獲得1000元獎勵;另一個是陝西商洛市商州區以及河南鄭州、滎陽等地很多姓苟的人因為自己的姓氏尷尬不斷,連遊泳都被嘲笑為「狗刨」,甚至有人聲言「寧可不給孩兒上戶口,也不能讓他姓苟!」
  • 威海:不少人想給孩子改姓 理由多成功者少
    原標題:威海:不少人想給孩子改姓 理由多成功者少 一市民帶著戶口本來到所在轄區派出所諮詢給孩子改姓事宜。 記者 薛航 攝  近日,一市民欲將兒子的姓改回祖姓,為此到戶政管理部門詢問是否可以。
  • 貴姓尊名:姓、氏、名的「前世今生」
    這個時候,家庭中的子女們為了相互區別,一般在姓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用以表示老大、老二、老三、老么這種排行,如孔仲尼、曹孟德。女子也一樣,如孟姜、仲子、叔姬,意即姜家的大女兒,子家的二女兒,姬家的三姑娘。哭倒長城的孟姜女並不姓孟,而是姓姜,是姜家的大女兒。
  • 離婚以後孩子可以改姓、改名嗎?
    按照中國的傳統,孩子一般隨父姓,但生活中夫妻雙方離婚後,由女方撫養孩子的不在少數。離婚後因為情緒、照顧孩子心情、避免尷尬等各種原因,很多人想給孩子改隨母姓。這隨之而來就會產生諸多問題,比如是否可以給孩子改姓?如何才能改?男方不配合是否還可以改?已經想辦法改了姓,孩子父親現在提異議,會被改回去嗎?
  • 兒子姓「苟」,5歲後堅持要改名,父親隨口一改,兒子:好名字!
    起的名字即希望能夠響亮而且還不庸俗,希望他能聽起來特別有文化,最好能帶點墨香。在我們那邊就有一個五歲孩童,因為名字的問題不停的和父母苦惱著,甚至哭著講要父母把自己的名字改成母親姓,那麼究竟是因為什麼呢?是怎麼樣的名字會讓一個五歲孩童如此地哭泣?在鹿泉市公安局。
  • 《精英律師》:離婚後對方不讓看孩子合法嗎?可以給孩子改姓嗎?
    孩子母親阻止父親探望孩子,在男方不知情的情況下還把孩子的姓給改了,這樣做在法律層面上是正確的嗎? 01. 離婚後可以給孩子改姓嗎? 因此,離婚後孩子改姓,不經過對方同意,撫養孩子一方是無權單獨更改的,就算更改了,對方也有權利起訴變更。 02. 離婚後孩子改姓,另一方不給撫養費等可以嗎?
  • 律師提醒:離婚後可以給孩子改姓嗎?如何改?
    一、離婚後可以給孩子改姓嗎?我國《婚姻法》第16條規定是這樣的: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另一方不給撫養費等可以嗎?離婚後孩子改姓,另一方不給撫養費等可以嗎?關於子女生活費和教育費的協議或判決,不妨礙子女在必要時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過協議或判決原定數額的合理要求。這就是說,無論孩子跟誰姓,父母任何一方都要承擔撫養未成年子女的義務,不能以離婚後孩子改姓就不給孩子撫養費。如果孩子由父姓改為母姓,而父親不給撫養費的,作為孩子的母親可以先和孩子父親商量,協商不成,可以去法院起訴孩子父親支付孩子撫養費。
  • 單親媽媽想給孩子改姓隨自己?須過這一關!
    金羊網 記者董柳廣州市民劉女士近日遇到一個難題:離婚後取得女兒撫養權的她想給孩子改姓讓孩子隨自己姓,但遇到了困難。問題:單親媽媽想給孩子改姓遇困難家住廣州市天河區的劉女士,是個單親家庭,帶著4歲的女兒。她表示,早年之所以離婚,是因為丈夫出軌,後來她與丈夫協議離婚,孩子歸自己撫養。隨後,她一直帶著孩子在廣州生活。近來,她想給孩子該姓,讓孩子隨自己姓。但諮詢一些人後,她得到的答案是:「想單方改變很困難」。
  • 離婚後可以給孩子隨意改姓嗎?看完全明白了!
    導讀:離婚後孩子改姓是可以的,但是要經對方同意。不經過對方同意,撫養孩子一方是無權單獨更改的,就算更改了,對方也有權利起訴變更,到時候還得改過來。離婚後可以給孩子改姓嗎?我國《婚姻法》第16條規定是這樣的: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一般而言,子女出生後,其姓名是經父母雙方協商一致後確定的,因此孩子姓名的變更,也應由父母雙方協商一致。父母離婚,任何一方無權擅自更改孩子的姓名。
  • 離婚後可以給小孩改姓、遷戶口嗎?
    離婚後孩子改姓是可以的,但是要經對方同意。不經過對方同意,撫養孩子一方是無權單獨更改的,就算更改了,對方也有權利起訴變更。一、離婚後可以給孩子改姓嗎?我國《婚姻法》第16條規定是這樣的: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