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女兒出生已一個多月,苟先生一家卻遲遲未上醫院給孩子辦理出生證。不去辦證並非忙得無法脫身,而是苟先生一家覺得,苟姓在溫並不常見,怕孩子今後生活尷尬,家人商量著給孩子改姓「敬」,但改姓並非易事。昨天,記者從醫院、公安等部門了解到,苟先生這個意願並不符改姓條件,孩子可隨母姓張,或隨祖父母姓、外祖父母姓。
父母
擔心女兒生活遇尷尬
來自甘肅的苟先生是我市某國企中層,來溫後由於其特殊姓氏,生活中難免發生一些尷尬事。比如同事、客戶之間見面打招呼,叫小苟感覺不合適,直呼其名又顯得沒禮節,稱呼苟經理又有點怪異。如今,大家都以名字+職務相稱。
「戀愛期間,親友知道他的姓氏後很好奇,問以後孩子怎麼取名。」張女士說,自從和苟先生相戀後,丈夫姓氏成了身邊人關注的話題,但這並不影響兩人交往結婚。
今年年初,張女士懷孕。孕期,夫妻倆曾就孩子姓氏有過討論:丈夫是北方人,又是獨子,孩子隨她姓的可能性不大;但隨父姓又擔心孩子上學被人取綽號、工作後難免尷尬。
「雖然苟姓在丈夫老家很普通,但在溫州卻少見。如是男孩反倒好些,但女孩總有些擔心。」張女士說,因姓氏關係,直到10月16日女兒出生,家人還沒給孩子取出適合的名字。出院前,張女士就此事諮詢了分娩醫院的工作人員,得到新生兒都隨父姓或母姓的回答。
「我們不是隨便改第三方姓。」張女士說,聽說苟姓是由「敬」姓演變而來,所以長輩們同意改「敬」姓。
醫院
出生證幾乎都隨父母姓
上周五,記者聯繫了張女士分娩的市人民醫院分娩室護士長陶潔靜。陶護士長表示,根據有關規定,嬰兒在出生30日內,由嬰兒母親向嬰兒出生地管理機構首次申領《出生醫學證明》,但辦理出生證前須事先商定嬰兒姓名。按戶口登記規定,嬰兒可隨父姓或隨母姓。《出生醫學證明》一經列印,信息不能更改。
「雖然沒有明文規定孩子不能登記第三方姓,但我們平時都建議孩子隨父母姓。」陶潔靜表示,其任職多年來,從未碰到過出生未隨父母姓的嬰兒。如果要用其他姓氏,一般會要求孩子父母徵求公安機關意見,以免在辦理戶口登記時遇到問題。
公安部門
除父母也可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姓
孩子是否只能隨父母姓?
浙江省公安廳於2008年頒布的《浙江省常住戶口登記管理規定(試行)》第十七條這麼規定:戶口登記的姓名,應當使用規範漢字,符合公序良俗,可以隨父姓或者隨母姓。
「『規定中可以』的意思,是孩子可隨父姓,也可隨母姓,但只能選擇父母姓氏當中的一個,不能選擇除父母姓氏之外的姓。」市公安局基層基礎支隊二大隊副大隊長朱克凡表示,不過2015年,關於公民姓名權,最高院司法做出解釋,除了隨父母姓,還可隨祖父母姓或外祖父母姓。
對於苟先生提出的改「敬」,朱克凡表示,按規定,如苟先生的父母、嶽父母任何一方有姓「敬」,那麼孩子可姓「敬」;如無,苟先生女兒則無法改「敬」姓。
市民改名改姓需要什麼條件?
朱克凡介紹,每年我市警方都會受理一批改名、改姓申請,並助一些申請人成功改名、改姓,但前提是符合更改條件。
據悉,根據《浙江省常住戶口登記管理規定(試行)》,只有符合姓名或者姓名的諧音違背公序良俗的;姓名或者姓名的諧音易造成性別混淆、他人誤解或者傷及本人感情的;名字中含有冷僻字的;公安機關認定確需變更名字的其他特殊情形等情形之一,可由公民本人或者監護人申請變更名字,申請變更姓名,應當提供變更理由和相關證明材料,經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調查核實,縣級公安機關審批後,給予更改。
如未成年人變更姓名,應經父母雙方或監護人協商一致;10周歲以上未成年人變更姓名,還應徵得其本人的同意。十八周歲前,想要改名字的市民需由監護人提出申請;十八周歲後則由本人提出申請,但也不是想改就能改,需有「過硬」理由。如名字中有生僻字、電腦無法識別、重名等等。不能是「不喜歡」、「算命說不吉利」等原因。
另外,如要改姓氏,還得符合以下情形,因血親關係在父姓和母姓之間變更的;因收養關係變更姓氏的;因父母離婚或者再婚未成年子女變更姓氏的;公安機關認定確需變更姓氏的其他特殊情形等情形,可由公民本人或者監護人申請變更姓氏。
不過,警方表示,改名一定要慎重,如改名涉及自己的學籍、銀行卡、社保等一系列問題,一定要處理好,不然會產生許多麻煩。
相關連結
苟姓來源
史料記載,北宋時期有個大臣叫文彥博,祖上本來姓敬,他的曾祖父曾在後晉政權中為官。當時掌握政權的是後晉高祖石敬瑭,由於「敬」字犯了帝諱,高祖石敬瑭下令,但凡姓「敬」者殺無赦。為保留「敬」姓血脈,「敬」姓大臣含淚招來宗族親人,忍辱減「文」留「苟」,或者減「苟」留「文」,並連夜讓家人逃往各地。
河南村民
集體改「苟」姓成功
在河南滎陽市城關鄉雷垌村,苟姓族人因姓名和狗諧音,時常被外姓人取笑。2008年,村民決定集體改姓,在經歷了派出所及上級公安分局嚴格審批之後,最終村民們成功將苟姓修改為敬姓。之後,陝西、甘肅、河北、瀋陽、黑龍江、重慶等地的很多苟姓人,紛紛改姓「敬」,也有部分人隨母姓或故意念成「勾」音。
來源:溫州商報
記者:李楊慈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