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記者徐穎 通訊員孫江舒
10月16日下午,「楔子:傅中望」、「顯形——鍾飆的圖像世界」、「徐志偉鏡頭下的中國當代藝術1992-2002」和「隱真:郭子」四個展覽,同時在合美術館開幕。眾多藝術界嘉賓、批評家等齊聚合美術館,見證開幕。
開幕式嘉賓合影
「顯形——鍾飆的圖像世界」表現全球抗疫主題
「顯形——鍾飆的圖像世界」展廳作品
「徐志偉鏡頭下的中國當代藝術1992-2002」展之《徐冰印豬》
合美術館館長黃立平說,「楔子:傅中望」體現了湖北當代藝術的水準。楔子給我們帶來的重要啟示:擁有自我批判精神,這也是改革的一種理念。「徐志偉鏡頭下的中國當代藝術1992-2002」展覽從側面印證了這一理念。而「顯形——鍾飆的圖像世界」是一次中德藝術合作的標誌性文化項目,在今年的特殊情況下,展覽體現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彰顯武漢、全國乃至全球的抗疫主題。合美術館一直以來注重青年藝術家的推介,本次由傅中望先生推薦的展覽「隱真:郭子」帶給我們更多當代藝術家對這個時代不同的理解。
「徐志偉鏡頭下的中國當代藝術1992-2002」展之《嶽敏君在他與楊少斌合租的畫室》
「隱真:郭子」展之《雨季》
藝術家鍾飆發言說,展覽的相關創作及最終的成型歷程十分艱辛,疫情肆虐成為藝術家創作時一段不可磨滅的記憶,因此,展覽兼具一種嚴峻的時代使命:見證疫情時代中華民族乃至全球的抗疫成果。此外,展覽同名個展也在德國波恩當代藝術館與德國哈根奧斯特豪斯美術館同期展出。
老照片記錄上世紀90年代的圓明園畫家村、以及眾多著名藝術家的青澀時光
藝術家徐志偉發言表示,本次攝影作品無意中記錄上世紀當代藝術的發展,這些照片能夠成為當代藝術歷史的見證,得益於照片中的青澀藝術家今天在當代藝術領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這些老照片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圓明園畫家村漸漸形成,中外媒體競相報導,一時間成為社會熱點,徐志偉在這樣的情況下以一個媒體人的身份接觸到圓明園畫家村。在報社的工作完成之後,徐志偉仍然有興趣關注他們的狀況,於是便開啟了一段長達十餘年的攝影生涯——記錄在他眼中的當代藝術現場。
比如,他拍下了1996年「藝術家徐冰為了參加在西班牙一個展覽,要製作一個錄像裝置,來到北京永豐豬場,在豬身上的印文字」的照片,1993年「藝術家嶽敏君在他與楊少斌合租的畫室」,簡易的畫室牆上掛著的,正是嶽敏君標誌性的作品。
傅中望用榫卯表現「楔子」精神,強調人與社會的關係
傅中望的「楔子」與合美術館建築的結合
當天,藝術家傅中望解讀了他所要表達的「楔子」精神,他提到,在武漢的長期生活讓他與這座城市感情加深,這十幾年內,他從藝術家到管理者,身份不斷轉變,但依舊保持「楔子」精神。「楔子」不僅僅是簡單的木質結構,而是一種社會關係。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楔子,通過不同方式「楔」在一起,它也是一種對於我們所處時代階層的思考。
在合美術館的外牆、過道、展廳上到處可見楔子。楔子從榫卯而來,榫卯從中國建築最基本的元素中分離出,楔子匯集了中國傳統建築元素符號的精華。
【來源:楚天都市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