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由莊文強導演和編劇的影片《無雙》,絕對算得上近十年來最好的港片之一。
影片在金像獎破紀錄的獲得17項提名,最終獲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在內的7項大獎,抽絲剝繭的劇情推進,直至最後令人窒息的峰迴路轉,彰顯出莊文強強大的編劇功力。
其實早在2002年的影片《互動殺人事件》中,作為本片編劇的莊文強就已經證明了其實力,他以傳統警匪片類型為基礎,同時融入偵探、懸疑等類型元素,將原本單純的警匪對抗揉捏成更為複雜刺激的推理緝兇。
正如影片上映時打出「全民參與緝兇」的口號,影片將細節和線索草蛇灰線般散落在故事的各個角落,讓觀眾深度參與劇情中,和片中的警方共同尋找這起撲朔迷離的案件真相。
01、細節控莊文強
翻開莊文強作為電影編劇的履歷,我們可以看到其中不乏一些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從《竊聽風雲》系列到周杰倫主演的《頭文字D》,最知名的莫過於《無間道》系列,直接奠定了莊文強在香港影壇的不二地位。
莊文強是一個很會講故事的人,就像有篇採訪中提到的,他就是「故事的操縱者」,操控著故事裡的角色,也操控著銀幕外的觀眾。
本片以樂壇天后ANNA被綁架的一段影像作為故事的開場 ,ANNA驚恐的表情,以及陰暗環境中綁匪JASH若隱若現的身影,奠定了影片充滿懸念和灰暗的基調。
JASH在電子郵件中告訴警方,如果想知道後續如何發展,那就把編號PC3946的前刑警倪武找來;在此後的案件調查中,闊別警隊多年的倪武作為警方的核心成員,開始了與JASH驚心動魄的「貓鼠遊戲」······
影片在懸念埋設中做的最絕妙的一點,就是對於角色「身份」的隱藏和轉換,這一特點從《無間道》到後來的《無雙》,似乎已經成為莊文強編劇作品的一個獨特標識。
直到影片結束前10分鐘,片中每個角色的身份和結局似乎都已經塵埃落定,但莊文強卻將之前許多細枝末節的碎片拼湊在一起,還原出令人愕然卻又合乎情理的真相,回過頭細細咂摸這些細節,讓人不禁產生一種閱讀推理小說的快感。
「細節」是莊文強編劇最注重的一點,片中很多細節看上去和案件無關緊要,也不容易引起注意,卻是拼湊出真相的重要一環:比如掛在倪武車上的那隻布偶老虎,比如靈異女孩SHANA的粉色手錶,甚至是JASH這個名字,都包含著與案件相關的重要線索。
還有那道FBI關於變態性格的測試題,雖然和主線情節關聯不大,但卻成為不少人對這部影片最深刻的記憶點之一,有趣的是,幾年後的《武林外傳》中也有這道題出現,不知是不是受到了本片的影響。
片中JASH有一段獨白,其中有一句是「每次魔鬼被消滅後,上帝都會做出另一個更可怕的魔鬼」,到影片的最後,隨著真相大白,這句話似乎真的成為了現實,JASH死了,但邪惡卻不會消失······
02、導演已於2020年去世
提到《互動殺人事件》,不得不提到本片的導演鄧衍成。
就在去年7月,69歲的他因病突然去世,引發了影壇諸多人士以及很多資深港片影迷的扼腕和緬懷。
熟悉香港電影的觀眾對於鄧衍成並不陌生,很多人都將他與邱禮濤並稱為香港cult片的兩大幹將,在人們的印象裡,他的作品總是與「血腥」、「陰暗」、「暴力」等詞彙密不可分。
早期的鄧衍成作品充斥著極端的暴力行徑,有著極為殘酷冷峻的人性刻畫,比如《羔羊醫生》裡總是在雨夜殺人的「雨夜屠夫」任達華,其癲狂到極致的兇手形象,至今想起都讓人毛骨悚然。
但鄧衍成並不只是局限於變態殺手這一類影片,比如《互動殺人事件》就是他在新的商業創作環境下,將個人風格與主流商業類型較為成功的一次融合。
尤其是近年來他的風格更為多變,既有古裝武俠題材的《陸小鳳傳奇》,也有民國背景的偵探題材《火線追兇》系列,都取得了不錯的口碑,可見其在商業片領域的駕輕就熟。
03、鄭中基顛覆性飾演變態殺人犯
片中的兩大核心角色,無疑是許志安飾演的倪武和鄭中基飾演的殺手JASH。
但對比兩人的表演,許志安只能說完成了他的角色任務,表演上卻鮮有亮點;反觀飾演變態殺手的鄭中基,卻在本片中貢獻了幾乎是「影帝級」的驚豔表演。
在觀眾的印象中,鄭中基常常在《行運超人》、《百星酒店》、《花田喜事2010》等「爛俗」喜劇中飾演各種無釐頭角色,但卻鮮少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但本片裡鄭中基的表演一反滑稽的喜劇形象,顛覆性的飾演了一個「極度反人性」的殺人狂,其醜陋猙獰的形象塑造,讓人依稀看到導演之前的作品裡那些變態殺手的影子。
特別是在影片的後半段,臉色慘白、頭髮凌亂的JASH對著鏡頭髮表「殺人宣言」,他的眼神中透著的那股瘋狂和興奮,讓人感覺這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瘋子,一個狂妄無度毫無人性的魔鬼。
JASH這一角色是鄭中基令人刮目相看的顛覆性嘗試,但可惜的是,執著於喜劇的鄭中基並未繼續「顛覆」下去,而是繼續在喜劇之路上一條道走到黑,但始終難以得到大眾的認可。
多年後,本片的導演已經不在人世,曾經被寄予厚望的鄭中基逐漸默默無聞,曾經的「男神」許志安成了被唾棄的「渣男」,世事的無常不得不讓人心生感嘆。
但讓人欣慰的一點是,雖然如今很多人都在扼腕「港片已死」,但從《除暴》、《拆彈專家2》等警匪片的市場表現力來看,優質的港片對於觀眾仍然有著很強的吸引力,港片遠遠未到「死」的地步。
即便港片式微不復往日輝煌,但其成熟的類型規範,以及港式人文情懷的精神內核都不會消失,都會在當下的電影創作中得到延續。(撰文:皮皮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