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群眾的實際困難要時刻掛在心上——訪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

2020-12-13 金臺資訊

嘉賓簡介

董振華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副主任,全國應用哲學研究會會長,出版《創新實踐論》《治國理政思想方法十講》等專著10多部。

「植根人民」回答了依靠誰的問題,揭示了黨的動力之源

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一旦脫離群眾,就會失去生命力。」為什麼這麼說?

董振華: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來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務人民,這是我們黨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的根本所在。其中,「來自人民」回答了來自誰的問題,反映了黨的本質屬性;「植根人民」回答了依靠誰的問題,揭示了黨的動力之源;「服務人民」回答了為了誰的問題,宣告了黨的奮鬥宗旨。

人民的擁護和支持是黨最牢固的執政根基。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始終是我們黨立於不敗之地的強大根基。人民群眾是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我們黨之所以能夠領導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成就,一個根本原因,就在於我們黨始終深深地紮根於人民群眾之中,人民群眾為我們黨提供了不竭的智慧和力量。歷史一再證明,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立黨之本,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取得革命勝利、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巨大成就的法寶。在河南蘭考調研時,習近平總書記這樣發問:「革命戰爭年代我們黨同敵人作鬥爭,一刻也離不開老百姓的保護和支持,黨執政了是不是能做到一刻也離不開老百姓?」他多次強調,任何政黨的前途和命運最終都取決於人心向背,人心就是力量,人心是最大的政治。

「民為邦本,未有本搖而枝葉不動者。」習近平總書記這樣告誡全黨、警醒全黨,「一個政黨,一個政權,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於人心向背。如果我們脫離群眾、失去人民擁護和支持,最終也會走向失敗。」「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那我們黨遲早會失去執政資格。」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人心是最大的政治」,這一科學論斷總結了人類社會千百年來治國理政的寶貴經驗,彰顯著共產黨人的使命意識、責任意識、擔當意識。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只要我們永不動搖信仰、永不脫離群眾,我們就能無往而不勝。這既是對黨的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又是對黨的未來走向的深刻揭示。

只有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才能與人民群眾同頻共振

問:新時代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繫群眾有何現實意義?

董振華:在新時代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密切聯繫群眾是我們一以貫之堅持人民立場的生動體現,是我們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生動體現,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首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堅持群眾路線、密切聯繫群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中國夢歸根結底是人民的夢,實現人民富強是中國夢的本質要求。我們只有密切聯繫群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努力使人民期盼與民族嚮往融為一體,才能使中國夢的實現成為可能。

其次,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需要堅持群眾路線、密切聯繫群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黨的奮鬥目標。黨只有密切聯繫群眾,才能知群眾之所需、想群眾之所想,在此基礎上,才能進一步解群眾之所難。此外,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一個不斷前進的過程,只有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才能與人民群眾同頻共振,不斷在發展中滿足人民的各項需求。

再次,堅持群眾路線、密切聯繫群眾還是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內在要求。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有利於夯實黨的執政根基、增強黨的執政本領;有利於實現人民對黨的監督,推動黨的自我革命;有利於保障我們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一個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問:當前,黨員幹部應該如何堅持群眾觀點、踐行群眾路線,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

董振華:一是引導黨員幹部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共識。價值共識是鼓舞中華民族奮力前行、開創美好未來的精神力量。凝聚起價值共識這一最大公約數,就為各級黨員幹部指明了奮鬥的方向。

要在工作中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揚人民首創精神,做到發展依靠人民、發展為了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要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切實改善人民生活、保障人民權益。

二是完善黨密切聯繫群眾的制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我國的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堅持人民當家作主,發展人民民主,密切聯繫群眾,緊緊依靠人民推動國家發展的顯著優勢。我們應當充分發揚這種制度優勢,增強制度意識,做到尊崇制度、執行制度、維護制度。制度建設具有管長遠管根本的作用,通過建立和完善黨密切聯繫群眾的制度,實現對黨員幹部的「硬約束」。

三是加強黨的作風建設。作風建設事關黨同人民群眾的關係,事關黨的執政基礎。各級黨員幹部都要十分注重自身的作風建設,努力增強群眾觀念和群眾感情,凡是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都要認真對待,凡是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都要堅決糾正。

要嚴格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之以恆反對「四風」,這樣,才能使我們黨在新時代永葆人民性,有效防範化解脫離群眾的危險。

紮根群眾、代表群眾利益,要具體落實到解決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問題上

問: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指出,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建立健全乾部擔當作為的激勵機制,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當前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決戰脫貧攻堅中如何克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董振華:形式主義的根源是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用轟轟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紮實實的落實,用光鮮亮麗的外表掩蓋了矛盾和問題;官僚主義的根源是官本位思想嚴重、權力觀扭曲,做官當老爺,高高在上,脫離群眾,脫離實際。

具體來看,之所以有些地方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決戰脫貧攻堅的過程中出現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的問題,是因為有的官員對群眾的理解停留在抽象的層面,而不是具體的、現實的層面。他們工作的出發點是自己臆想的群眾的需求或困難,而不是從現實中調查研究得來的現實的群眾需求和困難。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決戰脫貧攻堅中克服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第一,要堅守人民至上的執政理念。人民至上,不僅是一種政治立場、政治要求,也是一個以實現維護發展人民根本利益為具體內容的實踐過程。只有堅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讓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尊重和維護,人民至上才會有可靠的保障,否則就會流於形式、止於空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同其他政黨的根本區別;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是我們黨始終堅持的根本觀點。

第二,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更沒有決策權。」做好調查研究,才能深入了解事情的真相,才能準確把握事物發展背後的本質規律,從而得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舉措。僅有解決問題的辦法還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讓辦法能得到落實,落到基層才能讓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我們開展任何工作都要緊抓落實,讓好的政策在基層落地生根,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發展成果。

第三,要弘揚知行合一的實幹精神。紮根群眾、代表群眾利益,絕不是空洞的口號,必須十分具體地落實到解決群眾生產和生活的實際問題上。群眾利益無小事,凡是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的事情,再小也要盡全力去辦。要時刻把「人民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工作得失的唯一標準。對答應群眾的事,必須及時盡力去辦;對能解決的事,必須馬上解決;對群眾的實際困難,要時刻掛在心上。要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入手,下大氣力解決好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重點解決好關係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住房、醫療等問題,切實幫助群眾尤其是困難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努力使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王雅婧)

相關焦點

  •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新時代女性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辦
    12月2日,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新時代女性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辦。論壇由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婦工委與國際合作部、中國馬克思主義研究基金會聯合主辦,以「婦女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為主題,邀請了聯合國婦女署、全國婦聯、國務院扶貧辦、國家高端智庫專家學者、貧困縣縣委書記及婦女代表,共同探討和分享中國脫貧經驗。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甄佔民出席並講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婦工委主任、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曹立主持論壇開幕式。
  • 新時代黨校(行政學院)工作的基本遵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公開發布之際,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負責人就《條例》的制定和貫徹落實等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問:請您介紹一下《條例》出臺的背景和意義。
  • 2021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北京)
    5.2021年我校(院)計劃接收普通高校推薦免試生(以下簡稱推免生)的具體情況見《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2021年推薦免試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如推免生招生計劃沒有完成,剩餘推免生招生指標自動劃歸至統考招生指標。三、報名時間及有關手續2021年碩士研究生考生一律實行網上報名。
  • ...社會治理應做好「加減乘除」法——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
    原標題:夯實基層社會治理應做好「加減乘除」法——訪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康曉強本固才能枝榮,根深方能葉茂。「十四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要實現「社會治理特別是基層治理水平明顯提高」的目標。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學社會主義教研部教授康曉強說。「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康曉強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基層社會治理取得很大成就,比如基層社會治理精細化服務水平日益提高,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逐漸得以形塑,作為社會治理現代化突破口和切入點的市域社會治理正在加快推進。
  • 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
    原標題: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 在常學常新中加強理論修養 在知行合一中主動擔當作為 王滬寧出席  3月1日,2019年春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在中央黨校開班。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
  • 成秋林:要時刻把群眾冷暖掛在心上
    11月29日上午,東營區委書記成秋林現場調研城市供暖工作,要求時刻把群眾冷暖掛在心上,落實到行動上,紮實解決好城市集中供暖有關問題。東營區委副書記、區長燕雪英,區委常委、辦公室主任靳世國,副區長蔣峰參加。
  • 「一個制度好不好,要看它的實踐效果」——訪中共中央黨校(國家...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題:「一個制度好不好,要看它的實踐效果」——訪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謝春濤新華社記者曹典「我國之所以取得今天的一系列重大成就,跟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有密切關係。一個制度好不好,要看它的實踐效果。
  • 陳希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強調 領導幹部要...
    原標題:陳希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秋季學期開學典禮上強調 領導幹部要把以人民為中心融入精神血脈化為自覺行動 新華社北京9月1日電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1日舉行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典禮。
  • 電影《半條棉被》全國首映禮在中央黨校 國家行政學院舉行
    12月4日晚,為迎接中國共產黨誕辰100周年,講好習近平總書記點讚的「半條棉被」的溫暖故事,電影《半條棉被》全國首映禮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大禮堂隆重舉行。要用好這樣的紅色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搞好紅色教育,讓紅色基因代代相傳。」影片通過光影藝術再現三位女紅軍和徐解秀因被子結下的情誼,傳遞了共產黨人與人民群眾心心相連的魚水深情,表達了共產黨始終依靠群眾、始終為了群眾的初心和使命。
  • 朱虹:時刻將困難群眾放在心上
    朱虹:時刻將困難群眾放在心上 2021-01-11 20: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李毅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
    日前,中央黨校官網更新領導信息顯示,天津市委常委、秘書長李毅已接替王東京,出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現任領導李毅出生於1963年,天津市人,長安街知事注意到,他此前的學習、工作經歷基本都在家鄉,這是他首次離開天津工作。
  • 新組建的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部分領導班子成員公開亮相
    新的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組建後,部分領導班子成員已於近日公開亮相。據中共中央黨校主管主辦《學習時報》3月30日報導,3月27日晚,上海芭蕾舞團經典芭蕾舞劇《白毛女》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上演,此次演出是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組建後首場全校(院)性活動。
  •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舉行2020年秋季學期畢業典禮 陳希出席並為...
    新華社北京1月9日電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9日舉行2020年秋季學期畢業典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校長(院長)陳希出席畢業典禮,並為學員頒發畢業證書。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本期畢業學員1096人。畢業典禮上,8位學員代表發言。
  •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談與中央黨校合併:有利於兩校壯大 |政解
    新京報快訊(記者沙雪良)中共中央《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今天對外公布。方案提出,將中央黨校和國家行政學院的職責整合,組建新的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實行一個機構兩塊牌子,作為黨中央直屬事業單位。對此,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政治學教研部原副主任王偉教授認為,合併有助於兩校力量的壯大。對於院校合併的原因,方案提出,「黨校是我們黨教育培訓黨員領導幹部的主渠道」,合併是為了「全面加強黨對幹部培訓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統籌謀劃幹部培訓工作,統籌部署重大理論研究,統籌指導全國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工作」。
  •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2020-12-22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首先要讀懂這三大邏輯——專訪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一級...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一級教授韓慶祥「定位、定標、定法」是「十四五」規劃《建議》蘊含的框架邏輯。接受《瞭望》新聞周刊專訪時,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一級教授、中央黨校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韓慶祥表示,這一重要戰略蘊含三大邏輯,即定位、定標、定法的框架邏輯,主要矛盾、根本問題、工作重點的實踐邏輯,堅持系統觀念的方法邏輯。
  •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評估組來山東開展省級黨委黨校(行政學院...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1日訊 12月8日至11日,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副校(院)長李毅率評估組來我省開展省級黨委黨校(行政學院)辦學質量評估試點工作。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省委黨校(山東行政學院)校(院)長王可出席匯報會並致辭。
  •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報刊社招聘啟事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報刊社是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直屬單位,負責編輯出版《學習時報》《理論動態》《中國黨政幹部論壇》《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學報》《行政管理改革》《中共中央黨校報告選》等報紙、刊物,運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官網、理論網等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由於工作需要,現面向社會公開招聘12名編制外合同制人員。
  •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舉行2020年秋季學期第一批進修班畢業典禮...
    新華社北京11月25日電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25日舉行2020年秋季學期第一批進修班畢業典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校長(院長)陳希出席畢業典禮,並為學員頒發畢業證書。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本期畢業學員132人。畢業典禮上,3位學員代表發言。
  • ...學員熱議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 題:更好肩負起新時代的職責和使命——學員熱議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幹部特別是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勇於直面問題,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