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資訊| 博士收入有多少?

2022-01-03 易科學

 藍藻能源  能源行業觀察家:

看了那麼多人的答案及薪資,實在是羞愧不已,結合對其他行業朋友的了解,我在博士大軍裡面的工資應該是墊底的存在了。先含淚說說自己,讓大家高興高興吧。

上乾貨:鄙人石油行業,211的本碩博,985的學科,北京「三桶油」之一的研究院工作,畢業後第二年,經常加班,年薪(加年終獎)12w,福利基本沒有(沒有購物卡,沒有灰色收入,分房子?。。做夢吧),除了部分高校教書的同志們(但人家不靠工資吃飯,科研經費瞬間秒殺我幾倍),沒有比我再低的了吧。

再說說體會吧,留著高校教書的博士,一般都差不多。留在一線城市的好學校教書,一般不會分房子或太多的安家費,但科研平臺大,有大牛導師帶著的話,項目多,成果出的也快,科研經費那是不用愁啦。

在二三線城市的高校教書的,一般會給安家費和啟動經費,前幾年經常送房子,現在估計也少了。總之高校的薪資雖然不是很高,但有科研經費的支撐,無論在哪個高校混,都不錯。

去企業工作的博士。不同專業差別很大,另外頂尖名校和一般211學校差別也很大。首先專業吧,金融、計算機、網際網路,年薪25w+的比比皆是,工作個兩三年,漲薪幅度還很快。工科類專業和傳統行業,會低一些,一般以15-20w為主,少數的在10-15w之間。去事業單位或公務員的博士,情況跟這差不多。

另外是國企和私企差異,國企薪資要比私企、外企低,至於哪個更累,那也是分情況,有些國企也累如狗,有些私企也可朝九晚五。可能編碼的行業普遍加班多一些,不過那工資也是令人眼紅。

最後是發展,跟股票一樣,強者恆強,弱者恆弱。薪資起點高的,漲薪也是嗷嗷的,像我這薪資墊底的,每年漲個200塊錢給誰看?據說我們的行業,熬幾年,評個高工,也能15-20w,以後撐死也就那樣了。

當然,這些只是普遍情況,能力強的例外(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自己選的路,也沒啥可抱怨的,本來想著知識改變命運(現在讀博的,以家境偏差的居多),能混個安穩日子。現實是革命離成功尚有很大距離,仍需努力啊。

 羅思揚  中國科學院高級工程師 凝聚態物理博士:

不同行業、不同背景的博士,收入千差萬別。其實一個人的收入高低,很重要是依賴於能力與平臺。所以,泛泛地比較博士收入沒有意義。我僅根據博士剛畢業找工作的情況來談,這樣會稍微具備可比性。

首先,不同專業有很大差別。金融、房地產、計算機、網際網路等熱錢流入的領域,相關專業博士找工作普遍收入更高,年薪25萬+。如華為2017年在清華招博士,公開給出的年薪30萬+,而給計算機專業博士更開出45-50萬的高薪。

而一些金融公司會給的更多,50萬+,上不封頂。目前,金融領域因為高薪水,正吸引著大量非金融專業博士。很多博士拋棄學習了近十年的本專業,擠破頭想鑽入金融精英的行列。所以,清華大學副校長施一公才發出感慨:「不是說金融不能創新,但當這個國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轉的時候,這個國家出了大問題。」

反之,專業面向傳統行業的博士,收入水平則差強人意。物理、化學、材料、工程等,好一些的公司年薪能給到20萬+,大多數博士進企業第一年的收入為15-20萬。如果進高校或研究所,會比企業更低一些,工作頭一年大概10-15萬或更少,我了解到最低的情況大概只有5萬。

不同專業領域導致的收入差距巨大,不僅我國有這個現象,美國其實也一樣。我有朋友在美國數學博士畢業後進入金融行業,年薪50萬美元;而另一個學材料的博士,畢業後進入一家生產型企業,年薪大約8萬美元。中美兩國博士收入唯一不同的專業是醫學博士,美國醫學博士不僅高薪,而且極有社會地位,典型的高富帥形象。相比之下,中國學醫的博士們很苦逼,不僅辛苦,工資也不高,而且還有生命危險……

地域也是一個影響比較大的因素。在一線城市找工作的博士,普遍收入會更高一些,一般會以10萬為基準線。不過,對於北京、上海、深圳這幾個城市來說,戶口是個「奢侈品」。因此,一些事業單位工資雖低,但因能解決戶口,也讓許多博士找工作時趨之若鶩。目前,深圳市政府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博士畢業後去深圳工作,會有10-30萬的人才配套基金。所以,在北、上、深三個城市中,目前深圳是對博士最友好的城市。

處於我國中西部地區的博士,年薪會比北上廣深等城市低,但也分行業,以及具體的單位。比如,我了解有個清華博士畢業去了廣西的某汽車企業,年薪也達到25萬。如果博士畢業去了中西部地區的高校,雖然工資略低,但工作幾年後往往會有福利房,可以遠低於市場價的內部價格購買。解決了房子問題,生活也算安逸。

以上是我了解到的一些博士畢業後收入水平情況。工作以後的收入變化,就看平臺、機遇、能力,以及個人的奮鬥了。

網友一:

不同行業、不同背景的博士,收入千差萬別。其實一個人的收入高低,很重要是依賴於能力與平臺。所以,泛泛地比較博士收入沒有意義。我僅根據博士剛畢業找工作的情況來談,這樣會稍微具備可比性。

首先,不同專業有很大差別。金融、房地產、計算機、網際網路等熱錢流入的領域,相關專業博士找工作普遍收入更高,年薪25萬+。如華為2017年在清華招博士,公開給出的年薪30萬+,而給計算機專業博士更開出45-50萬的高薪。

反之,專業面向傳統行業的博士,收入水平則差強人意。物理、化學、材料、工程等,好一些的公司年薪能給到20萬+,大多數博士進企業第一年的收入為15-20萬。如果進高校或研究所,會比企業更低一些,工作頭一年大概10-15萬或更少,我了解到最低的情況大概只有5萬。

網友二:

作為某985高校剛畢業的博士生,鄙人想通過自己身邊同學的工作情況,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能給您帶來一點參考。在這裡只討論一般的城市,一般的博士,排除那些特別厲害的。

博士待遇得分就業領域,所學專業,在這裡主要介紹工科博士的情況。一般博士畢業主要有三種就業去向。

第一是去高校,在這裡只討論一般博士,排除那些牛逼的引進人才,如青年千人等。去高校的我覺得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去了一本甚至重點大學的,這類的博士生以後的待遇得看自己項目的多少,說白了,基本工資一個月也就4,5千,項目多的一年能有幾十上百萬,少的就只有基本工資。

另一類就是去一本以下的學校,這一類博士一年也有十來萬收入,而且相對輕鬆,沒有太多項目,也就沒有太多的壓力。

第三是去研究所,這佔了畢業博士絕大多數。去研究所的就得看單位的好壞了,好的一年有二十多萬,差的大概也有十來萬。最後是去企業的,身邊有一些同學一年40來萬,但是企業也有待遇比較差的,但是少也得有十來萬。

網友三:

不同專業,收入不一樣,正好我家在幾個大學之間,有接觸過。

一個是去年剛升本科的大學裡面的博士,在學校是電子工程類的專業,學校平時有各種項目的收入,還有和外面企業的合作,所以收入很可觀,家裡兩套房子,兩個孩子,車子是奧迪q系,一個留美讀高中,一個讀私立小學一年學費十萬左右。他老婆只是學校的普通工作,一家人一到寒暑假就滿世界旅遊,所以一年百來萬絕對是有的。

另一個是一個民族類大學的博士,藝術類專業,這個收入更高,大家都知道,現在家家的孩子都學點藝術類的東西,舞蹈,樂器,美術啥的不在話下,那些辦培訓機構的掛上他的相片,寫上他的頭銜名字,他空了偶爾去上一節課,日子不要太瀟灑。

還有一個是綜合類大學的博士,他的學校最好,相反,他的收入是這三人中最低的,他是文科類的,不過也比我們普通人強多了,也是有車有房,副業還開了小吃店。所以那些說讀書無用的可以歇歇了,那是因為他們自己沒本事上好學校。

網友四:

首先,不一定高學位就一定要高薪水!這個肯定根你所帶來的收益相關!這個學位本身所帶來的收益是你從事的職位不同,起步不同而已!為何現在的中國人都會認為讀書的最終目的是薪水成正比?!

第二,薪水的高低是和職位的取代行直接相關,如果一個普通研發類工作有另外一個人可以代替你來做,工資一般當然很正常。像管理層的職位總經理等這個取代性怕就沒那麼容易,當然薪水要高!你們所噴的演員,他的取代性就是唯一的,他所帶來的收視率是一個普通博士所不能取代的,當然會產生廣告效益,所以當然會有高回報!

 臭豬豬的香豬豬:


作為某985高校剛畢業的博士生,鄙人想通過自己身邊同學的工作情況,來回答這個問題,希望能給您帶來一點參考。在這裡只討論一般的城市,一般的博士,排除那些特別牛逼的。

博士待遇得分就業領域,所學專業,在這裡主要介紹工科博士的情況。一般博士畢業主要有三種就業去向。

第一是去高校,在這裡只討論一般博士,排除那些牛逼的引進人才,如青年千人等。去高校的我覺得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去了一本甚至重點大學的,這類的博士生以後的待遇得看自己項目的多少,說白了,基本工資一個月也就4,5千,項目多的一年能有幾十上百萬,少的就只有基本工資。另一類就是去一本一下的學校,這一類博士一年也有十來萬收入,而且相對輕鬆,沒有太多項目,也就沒有太多的壓力。

第二是去研究所,這佔了畢業博士絕大多數。去研究所的就得看單位的好壞了,好的一年有二十多萬,差的大概也有十來萬。

最後是去企業的,身邊有同學畢業去了華為,一年40來萬,但是企業也有待遇比較差的,但是少也得有十來萬。

 太陽出來暖洋洋張愛琴:

這個問題要看在哪個國家,從事什麼工作來說,國內如果從國外聘回來的教授,一年年薪六十萬人民幣,還給分房子。

在美國當教授可能年薪一年四十萬人民幣,稅收的多,在新加坡nus國立大學當個助教年薪和國內差不多。其它工作我不清楚。

普通的工資國內最高月工資二萬,一線城市月薪一萬,最低六千元人民幣。

  又是烏鴉的雜醬面:

我所了解的是傳統人文學科博士包括博導的收入 。985高校的文科博導,月收人不過一萬,年終績效什麼的有個五六萬不等。出行硬臥,軟臥不能報銷。科研項目經費最多也就三十來萬。國家社科重點項目不是誰都能拿,而且經費審核也相當嚴格。

普通文科博士,一般去二三線及以下的高校。不出意料都會分房,比市價低一半左右,但需要籤訂五年左右的合同。安家費和工科博士差距比較小,但課題上有較大差距。一般年收入十萬左右。所以,積極申報課題是文科博士的唯一出路。

想進好的高校,需要看個人實力。做師資博士後,但留下來很難。一般是預聘制,為了穩定,大部分博士還是選擇務實些的,畢竟要成家立業。能分房有安家費,且科研考核稍微寬鬆些的地方高校。

還有部分博士會為了留一二線城市,進獨立學院或三本,基本放棄科研,成為人肉播放器了,因為這些學校課時量很重。收入看個人付出了,一般12到15萬吧。

 140911601:

我老婆某牛逼醫學院碩士畢業,在醫院白天累成狗,晚上常值班,到手不到一萬,我某二流本科非金融專業畢業,從事金融業,平常到手一年20左右,好的年份40。朝九晚五雙休。這就是行業差距。

 寶寶的精彩影視分享:

不同專業,收入不一樣,正好我家在幾個大學之間,有接觸過。

一個是去年剛升本科的大學裡面的博士,在學校是電子工程類的專業,學校平時有各種項目的收入,還有和外面企業的合作,所以收入很可觀,家裡兩套房子,兩個孩子,車子是奧迪q系,一個留美讀高中,一個讀私立小學一年學費十萬左右。他老婆只是學校的普通工作,一家人一到寒暑假就滿世界旅遊,所以一年百來萬絕對是有的。

另一個是一個民族類大學的博士,藝術類專業,這個收入更高,大家都知道,現在家家的孩子都學點藝術類的東西,舞蹈,樂器,美術啥的不在話下,那些辦培訓機構的掛上他的相片,寫上他的頭銜名字,他空了偶爾去上一節課,日子不要太瀟灑。

還有一個是綜合類大學的博士,他的學校最好,相反,他的收入是這三人中最低的,他是文科類的,不過也比我們普通人強多了,也是有車有房,副業還開了小吃店。所以那些說讀書無用的可以歇歇了,那是因為他們自己沒本事上好學校。

 耕田有力量:

我姐夫,橋梁方面的博士,在我們這邊省級交勘院,半事業單位,幹了五六年了吧,年薪有二十幾萬,加上福利估計有三十吧。去高校的話一般分套房,合同期滿房子就屬於自己的了,還有研發資金什麼的。但是高校相對工資低一些。 

  yongjams74766510:

首先,不一定高學位就一定要高薪水!這個肯定根你所帶來的收益相關!這個學位本身所帶來的收益是你從事的職位不同,起步不同而已!為何現在的中國人都會認為讀書的最終目的是薪水成正比?!

第二,薪水的高低是和職位的取代行直接相關,如果一個普通研發類工作有另外一個人可以代替你來做,工資一般當然很正常。像管理層的職位總經理等這個取代性怕就沒那麼容易,當然薪水要高!你們所噴的演員,他的取代性就是唯一的,他所帶來的收視率是一個普通博士所不能取代的,當然會產生廣告效益,所以當然會有高回報!商品和利益社會,沒有那個老闆不願意掙錢,這個明星效應是博士帶不來的!

 世界大燴菜  教育問答達人:

行業不同沒有可比性。西部貧困地區的農民年收入和東部發達地區農民年收入能比嗎?任何脫離行業談收入都是耍流氓。

一個人能上到博士起碼來說是想搞學術的,至於在求學的過程中是不是因為其他原因改變目的就不懂了。不要總是用收入去衡量一個人,論收入,袁隆平是不是要羞困至死?但是袁老為國家做出的貢獻豈是用人民幣可以衡量的。

 鷗洋10:

這真的不能一概而論。有的博士確實收入不菲,可是有的博士也收入無幾,甚至找工作都有難度。只能這麼說,博士人群的平均工資比普通人高一些,我們可能這麼理解會比較順暢。不過,一個博士與另外一個普通人比較,並不一定就工資會高,因為博士也有工資低的人,普通人也有工資高的。

 若風不扶柳:

讀博士為賺錢就不要讀了。博士要在博學多才的基礎上再鑽研某一或幾個領域的最前沿知識,從而對世界有高於常人的認知能力和專業積累。大多數磕磕拌拌混個文憑的都不如本科以下生,要是在賺錢上再和低文憑的比較就更丟人了。博士應該屬於第三類人!

   在後臺回復,和小編聊聊你的辛酸苦辣!

本文轉載自今日頭條,學術志

投稿、授權、合作事宜請聯繫resource@yikexue.com

或微信ID: yikexue2015

長按二維碼識別,可以關注/進入公眾號進行回復。

相關焦點

  • 問答: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博士生,高學歷,也意味著有一份體面的工作,有一份不錯的薪酬,可這位博士生竟送起了快遞。給北大學子買豬肉有一拼。不過,這只是個案。近幾年,全國各大城市打響了人才爭奪戰,當然爭奪最激烈的還是碩士、博士等高學歷的頂尖青年人才。為爭奪頂尖青年人才,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都開出越來越高的薪酬。相對而言,博士生的收入還是最高的。
  • 博士收入 | 博士畢業後,一年能賺多少錢?
    博士也是分專業的,像是一些熱門專業或者擁有超高技術和理論成果的博士的收入會比其它冷門專業博士的收入高很多,所以博士的收入差距還是特別大的。想要了解博士的收入有多少,就要注意分類,因為不同專業的博士收入相差太大。根據美國進行的一項統計,發現了數學、計算機科學以及工程專業的博士收入最高。
  • 博士畢業之後,一年的收入有多少?
    其實一個人的收入高低,很重要是依賴於能力與平臺。所以,泛泛地比較博士收入沒有意義。我僅根據博士剛畢業找工作的情況來談,這樣會稍微具備可比性。 首先,不同專業有很大差別。金融、房地產、計算機、網際網路等熱錢流入的領域,相關專業博士找工作普遍收入更高,年薪25萬+。
  • 博士在就讀期間會有什麼補助?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博士在就讀期間會有什麼補助?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筆者在中國人民大學就讀,這所學校名氣還可以,不過博士生的收入實在是不敢恭維——走的是教育部最低標準。在施一公等先生的推動下,李克強總理的關心下,博士生的收入比以前好,教育部名人規定部屬高校博士生的一年的補助為15000元,這也是教育部的最低標準。在這個最低標準下,各個高校博士生的收入就要看每個大學的情況了。人民大學文科博士生一個月1500元,一年發十個月,一年就是最低標準15000元。
  • 博士一年的收入有多少?真實情況其實是這樣
    我有朋友在美國數學博士畢業後進入金融行業,年薪50萬美元;而另一個學材料的博士,畢業後進入一家生產型企業,年薪大約8萬美元。中美兩國博士收入唯一不同的專業是醫學博士,美國醫學博士不僅高薪,而且極有社會地位,典型的高富帥形象。相比之下,中國學醫的博士們很苦逼,不僅辛苦,工資也不高,而且還有生命危險……地域也是一個影響比較大的因素。
  • 中國目前有多少博士?收入真的像人們說的「年薪百萬」嗎?
    在我國學歷的等級分為四類,從低到高依次為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而博士是我國最高的學歷,有的人考上博士是為了以後更好的就業拿一份不錯的薪水,有的人考上博士則是為了更好的深造自己,證明自己的價值,那麼你知道目前我國有多少博士呢?他們的收入水平真像人們說的那樣「年薪百萬」嗎?
  • 博士一年的收入能有多少?
    博士學位,位居學位「金字塔」的最頂端。很多人心中估計都燃燒起好奇的「熊熊烈火」——博士一年的平均收入大概能有多少錢?估計這個問題很多人都不知道。首先,從學歷層次上看,博士的起始年薪比其他學歷的起始年薪要高。
  • 高學歷一定有高收入嗎?看看中國博士的工資收入,網友:不敢相信
    之所以博士在就業方面有很大的優勢,一方面是因為專業理論知識深厚,另一方面國家對於博士的畢業門檻也很高,所以能成為博士順利畢業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那麼作為高層次的人才,博士在我國的收入和工資水平怎麼樣呢?
  • 三十歲左右,博士畢業的你,現在收入有多少?答案很現實!
    如果和他們坐下來,每個人都有一段精彩的人生經歷,真所謂是感慨良多。有這樣的一批人,大學畢業並沒有進入社會大學,而是繼續學術的鑽研,一直到博士畢業。那一年,他們也是30歲,沒有你七八年的工作經驗,但是他們有著高學歷。畢業工作的起點很高。他們的工資有多少呢?
  • 國內每年有多少博士畢業?其中又有多少博士能達到「年薪百萬」?
    我們總能看到每年一到畢業季,就會有一大批媒體爭相報導,「今年又有多少多少大學生畢業?」,「今年大學生又將面臨如何程度的就業壓力?」。其實筆者每年看到這樣的報導之後,都會有一個疑問,作為「高等教育」的「學歷金字塔」——博士,這個算不上大學生的高學歷群體,每年會有多少人畢業?
  • 中國目前有多少博士?收入真的像人們說的年薪百萬嗎?
    理工科的博士收入要高於文科博士相對來說,理工科的博士收入要高於文科博士。如果進大學,現在top級別的博士,都進不了一本以上學校,只能去二三本大學;所以很多博士選擇企業就業,甚至去中學當老師,比如最近特別火的深圳某中學招了20個老師,19個是清北的,其中更有博士。如果博士在大學裡,年收入在10-20之間;去中學的話,20-30萬年薪;去企業的話,差別就大了,10-100萬的都有。
  • 高考:鄭州大學畢業能掙多少錢?高收入專業又有哪些?考生快看看
    可以問清華大學畢業能賺到錢北京大學畢業能能掙多少錢?復旦大學畢業能掙多少錢?藍翔畢業能掙多少錢?這都是廢話。一個大學裡面有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研究生,三個層次,肯定是博士整體掙得最多,本科掙得最少。否則大家怎麼會打破頭曲考研,去讀博呢?然後不同院校,不同專業,不同學歷收入都不一樣。高職高專收入專業高職高專各行業差別不是很大。
  • 我不太建議碩博士畢業後擠破頭進這一行,不光是因為編制和收入…
    我不太建議碩士畢業後擠破頭只選高校這一行,不光是因為編制和收入,雖然國家目前正在大力推進事業單位改革,高校、醫院等單位也正在逐步取消編制,但在很多時候,編制這個東西還是有著一些說不出道不明的優勢。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不妨看看圈內的這些資源。
  • 現在大學教授收入爭議很大,現在大學教授每月基本有多少收入?
    現在大學教授收入爭議很大,現在大學教授每月基本有多少收入?關於大學教授的收入,大家爭議很大。有的覺得大學教授收入很高,覺得很多大學教授年入百萬或者幾百萬,開著豪車,整天趕場作報告,有自己的公司,有很多項目,有大批博士碩士聽自己指揮,在自己開的公司裡承當廉價勞動力。有這樣的教授嗎?當然有,問題是多嗎,中國有多少教授,這樣高收入的教授佔比多少?至少在我工作的單位很少見,在自己讀過博士碩士的985大學也不多。
  • 【馬來西亞博士】馬來西亞登嘉樓大學(計算機科學)博士offer
    ,較後升級為博大的海洋研究所分院,並於2001年5月脫離博大,改名為馬來西亞科學與工藝大學學院 (KUSTEM)。大學成立於1979年,位於馬來西亞登嘉樓州首府,大學所設專業課程實際領域廣闊,包括:計算機科學、管理學、經濟學、食品科學、社會科學、海事科學、海洋科學等,其中管理、海洋科技等專業已經發展成為馬來西亞科研領域的優勢專業。 大學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不但為馬來西亞,同時也為東南亞乃至整個世界培養兩人一批又一批的優秀的管理和科研人才。
  • 中國大學教授的實際收入,到底有多少?
    中國大學教授的實際收入,到底有多少?相信很多小夥伴在上學時,都聽過這樣一句話,等你考上大學時,你就解放了,你就自由了。當時當人們考入大學以後才發現,還有更多作業在等自己。今日話題,在中國大學教授實際收入能有多少?大學教授可不是誰都可以當的。
  • 在讀博士多少補貼?實際到手一個月有多少錢?好好讀書真是王道!
    博士作為讀書讀到了頂層的人,我們不少人非常關心在讀博士收入到底怎麼樣?其實博士的收入有多種來源,編者就一一解答這個問題。也就是說博士的基本補助基本上就抵消了每年8000-15000的學費,而且一般都會有結餘的工資。獎學金博士說到底其實就是研究生的鑽研課題的一種深化,備命題、寫論文像吃飯喝水一樣尋常不過。
  • 「博士獎學金超教授收入」的喜與憂
    「博士獎學金超教授收入」的喜與憂 有考生掐指一算,只要「術業有專攻」,幾乎相當於找到一份高薪工作,收入甚至超過一些教授。  這則新聞傳遞的信息,讓人既喜又憂,喜的是我國大學開始回到培養博士生的正途上,而憂的是,較之博士的高額獎學金,教授的待遇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以至於媒體把博士的獎學金與教授的收入進行對比。按照教授的薪酬,就是給予博士生高額獎學金,恐怕也難培養出高質量的學生來。
  • 一位MIT博士的自述:我為什麼要讀博士
    雖然一開始看起來在經濟上會損失很大的機會成本,但實際上美國各種科學和工程科系的博士班都有獎學金(RA、TA、或fellowship),以MIT這種私立學校來說,一個教授每收一個人就要幫他付一年總共七萬美金的學費和生活費,當初我即使在竹科爆肝做不是很喜歡的工作,一年的收入也不會比七萬美金多多少。
  • 博士畢業後的薪資待遇有多少?
    我的收入分本職收入和額外收入,我本職就是一周三次專業課,其餘的工作或者開課都有收入,做不做全憑自己,覺的閒著慌就去申請一下,要是不想做就做好本職工作,當然會以收入形式體現出來。福利房什麼的就是想想就好了,幾乎沒有。公積金+補貼一個月將近3000,補貼給5年,評上副高多加3年,這些錢不買房取不出來。這些就是目前的狀態,沒有多好,只是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