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學費全免,每年最多還可拿到9.6萬元的獎學金!記者獲悉,從今年9月1日起,武漢大學新的研究生基本獎學金設置比例及標準開始實施。有考生掐指一算,只要「術業有專攻」,幾乎相當於找到一份高薪工作,收入甚至超過一些教授。
這則新聞傳遞的信息,讓人既喜又憂,喜的是我國大學開始回到培養博士生的正途上,而憂的是,較之博士的高額獎學金,教授的待遇問題並沒有得到解決,以至於媒體把博士的獎學金與教授的收入進行對比。按照教授的薪酬,就是給予博士生高額獎學金,恐怕也難培養出高質量的學生來。
在國外大學,讀博享有全額獎學金(涵蓋學費和生活費),相當於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是十分普遍的,這可以讓博士生全身心投入攻讀博士學位中,而不是花時間到兼職打工上。同時,由於有獎學金支撐,博士生並不急切地想著完成學位論文儘快畢業,而是以做出高質量的博士研究為讀博的目標,五六年才完成博士學位的大有人在。
與博士全額獎學金對應,大學教授的收入也是頗為體面的——在美國,一名大學教授的收入,基本可以維持一家4口過不錯的生活——在年薪制和終身教授制度之下,大學教授普遍珍惜自己的職業聲譽,也安心進行教學和學術研究。
但在我國,一直以來,讀博是十分寒酸的,很多在讀博士生面臨學業和生活的雙重壓力,一方面,為儘快畢業找工作,不少博士生陷入學業焦慮,另一方面,為減輕家庭負擔(還有的博士生已經成家),不少博士不得不兼職打工。這種狀況,也製造了博士生和導師的矛盾,直接影響我國博士培養質量。
就是這次武漢大學實行新的博士獎學金制度,相比以前是很大的進步,可大多數博士獲得獎學金還是不高的,根據規定,全日制普通類博士每年最低可獲獎學金1.8萬元,平均每人每年都可拿2.4萬元獎學金。從媒體報導的消息看,學生獲得的獎學金是要衝抵學費的,衝抵完學費也就所剩無幾了。按照武大的新規定,博士生的生活費並沒有提升多少。而在法國,除免學費外,博士生每人每月的生活補貼800歐元,在德國,博士生每人每月的生活補貼1200歐元。美國博士生的生活費則在每月1500美元到2000美元不等。換言之,博士不交學費,有的每年還有2萬多美元的生活費。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我國有的大學在做研究生獎助學金的加法,但採取的方式是導師資助制,其基本操作是,教授薪酬為「基本工資+津貼」,基本工資保持不變,要求教授自己掙津貼,同時對學生進行資助,這樣一來,大學教授只有想方設法申請課題,再想方設法把課題經費變現。那些沒有課題的教授,於是艱難生存,收入確實還沒有學生獎學金高,而那些課題多的教授,則遊走在違規的邊緣,最近,浙江大學一教授貪汙1000萬課題經費令人震驚,而廣州市副市長稱,高校科研經費,只有四成左右被用到真正的學術研究中,五六成則花在開會、出差等方面。
這與我國教育和學術資源的整體配置由行政主導有關,大學的錢,並沒有完全用到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改善學校辦學環境的刀刃上,而是太多被揮霍到製造政績工程、形象工程,以及迎來送往之中。客觀而言,國家近年來對大學的投入大為增加,但這並沒有帶來學校教育和學術水平的快速提升,這需要全面改變我國教育和學術經費投入體系。
冰啟(上海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