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淳,江蘇南通市海安人,出生於一個工薪階級家庭,父母都有穩定的工作,吉淳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父親吉清萍在上海一家機械廠工作,母親則在一家工藝編織廠給人打工,父母的學歷都不是很高。
吉淳的高考不是一帆風順的,就在她參加高考數學時,在進考場前突然流鼻血,把隨行的老師都給嚇壞了,吉淳的班主任王躍進用涼水給她拍額頭,一直到最後一刻才強行將血止住,不過好在最後她的數學考了141分,看來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從這裡也看得出吉淳的心理素質很強。
吉淳在參加高考語文考試中,在看到高考作文是有關青春不朽的話題時,她突然聯想到東漢的一首詩——《古詩十九首·驅車上東門》的「浩浩陰陽移,年命如朝露」兩句,並以此寫了一個僧人的故事,寫一個僧人為年輕時的行事懺悔,意識到青春的一切都不是不朽的,而在青春不朽中形成對生命對人世間更深層的悲憫。
2014年高考,吉淳沒有辜負老師和家長的期望,最終以總分410分的優異成績一舉奪得2014年江蘇高考文科狀元,其中她的語文考了134分、數學考了141分、英語考了95分、語文附加分35分,小高考加5分、政治、歷史雙A+。
高考成績出來以後,對於該選擇哪個學校,吉淳一直都沒有下定主意,由於她的父親在上海工作,一直希望她能上復旦大學,而吉淳本人自己則有點想上南京大學,高考成績剛一出來,清華和北大的招生組老師就一直在做吉淳的工作,兩個大學都搶著要她,由於選學校太過煩惱,吉淳直接跑回學校騎自行車散心。
關於如何才能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吉淳在跟學弟學妹們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時說道:
刻苦不是我的全部,我覺得我比較善於總結改進學習方法,比如,對於語文,我就反覆總結答題技巧,我會抓緊每一分每一秒的事件,把書本上有價值的文字摘錄下來。對於英語,則是提高閱讀速度和能力,提高正確率。
進入高三後,可以準備基本數學錯題本,按函數、解析幾何、三角、導數等板塊進行分類整理,將自己在練習過程中做錯的題目收集起來,並在旁邊標註出是否是易錯題,這樣可以提醒自己考試中易犯的錯誤。語文閱讀重在積累,我自己在做閱讀訓練時,會專門對照答案來尋找自己的思維漏洞,在此基礎上總結同類問題的答題方法。
最終,吉淳選擇了北京大學中文系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家對吉淳怎麼看,也可以在下方進行留言或評論,喜歡的朋友也可以在下方點一下關注哦!
他是陝西高考狀元,理綜只被扣1分,經常熬夜學習到一兩點
他是浙江省高考狀元,家庭教育堪比孟母,3個字拒絕清華招生邀請
他是安徽高考狀元,高中三年沒考過第一,結果高考拿了個狀元
她是廣西高考狀元,語數英三科均超140,成績一出拿到10萬元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