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上一年級,聽孩子說「不想去學校」就頭疼,有三句話千萬不能問

2020-09-26 糖果媽媽

巴普洛夫說,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從幼兒園成功「升級」上小學,是寶寶學習生涯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同時也是爸爸媽媽的一大挑戰。

儘管寶寶很少會像剛上幼兒園時,動不動就哭鼻子,但是突然換了環境與學習模式,一旦寶寶不能很快適應,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

媽媽隨口一個問題,讓一年級的女兒鬧起了情緒

小慧的女兒前些天剛上了一年級,小慧非常擔心女兒,畢竟小姑娘曾經有過在幼兒園連哭七天的「最高紀錄」。

幼兒園還能緩兩天再去,小學的學習進度一旦受影響,底子打不好可就糟了。

每天小慧在學校門口翹首以盼接女兒放學,回家路上自然免不了問東問西。前三天還好,很快寶寶對上學的的「三分鐘熱度」就「冷卻」了。

媽媽再和她討論學校的話題,她的狀態明顯要差許多,這天小慧照例問寶寶:「喜歡上學嗎?」

沒想到寶寶委屈著鬧起了情緒:「我要回幼兒園,我不想去學校,我想和以前的同學在一起。」

寶寶「突然的自我」讓小慧一時沒反應過來,自己只不過是問了一句稀鬆平常的話,怎麼孩子就會說出「不想去學校呢?」

也許媽媽的一句話,就會勾起孩子的厭學情緒

我們平時常說「語言的魅力」「有效的溝通」,其實與孩子交流的時候,語言同樣會發揮重大作用。

著名心理學家巴浦洛夫認為,當孩子在心理上認可了父母的語言,想法與行為就會逐漸向上靠攏。

相較於大人,寶寶更敏感,更單純,因此也許媽媽的一句話就會勾起他們厭學的情緒。

在幫助寶寶快速適應小學生活的過程中,爸爸媽媽與孩子的溝通方式尤為重要。不同的說話方式,可以給孩子積極暗示,也可以勾起孩子的負面情緒。

聽孩子說「不想去學校」就頭疼,有三句話千萬不能問

1. 你喜歡上學嗎?

還記得那個小故事嗎?兩家相鄰的早餐店,但第二家總是比第一家銷售額高許多。

原因在於,第一家的服務員會在點餐時問:「要不要雞蛋?」,第二家服務員問的則是:「你要一個蛋還是兩個蛋?」

人們在回答一個問題時,思維往往會被問題中的關鍵詞所限定,被第一信息所支配,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沉錨效應」。

「你喜歡上學嗎?」,孩子會去思考是喜歡或不喜歡,這時那些不好的印象、不愉快的記憶就會被重新喚起。

2. 老師喜不喜歡你?

一個班級裡學生有幾十個,老師不可能把注意力都放在一個孩子身上,表現出色被表揚、被選為班幹部的孩子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孩子只有羨慕的份兒。

因此這句話最好不要問出口,容易加重孩子的挫敗感,甚至產生「老師不喜歡我」的想法。如果孩子被表揚,他一定會主動告訴你。

3. 在學校哭了嗎?

媽媽出於對孩子的關心,很想了解孩子的動態,但是這句話一問出口,90%的孩子都會委屈得撇嘴,甚至直接掉下「金豆豆」。

寶寶適應一個陌生的環境需要一個過程,偷偷哭泣也是有可能的,爸爸媽媽就不要撥動他們的敏感神經了。這樣反而會加深孩子對上學的恐懼和牴觸。

想讓寶寶主動背上小書包,聰明的媽媽這樣問

1. 在學校發生什麼好玩的事啦?

孩子們對上小學的感覺可謂是「又愛又恨」,「恨」的是不適應陌生環境,「愛」的是這一切都很新奇。

媽媽時常問問寶寶學校裡每天發生的新鮮事,可以讓寶寶沉浸在快樂的心情中。

如果寶寶向媽媽描述其他小朋友的糗事,媽媽可以藉機教育寶寶,遇到同樣的情況怎樣處理是對的。

2. 今天老師教了什麼?

媽媽問了今天的學習內容後,寶寶想回答媽媽勢必會回憶一番,並組織好語言,這樣相當於寶寶粗略複習了一遍,可以幫他加深印象。

3. 今天交到新朋友了嗎?

小朋友上了一年級後,新的班級裡通常會有幾個「老同學」,但是我們要鼓勵孩子擴大交際圈,結交新朋友,大家熟悉起來,才能更快適應小學生活。

問孩子有沒有交到新朋友,也能對孩子的日常活動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糖果媽媽叮囑:鼓勵寶寶遇到問題要告訴媽媽,而不是將自己的焦慮傳染給孩子。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夫妻吵架在所難免,女人不想後悔,這三句話千萬不能說
    夫妻吵架在所難免,女人不想後悔,這三句話千萬不能說婚後生活中,夫妻吵架總是避免不了的,女人吵架的原因總是因為想要的得不到。看著曾經的閨蜜花錢如流水,自己也想擁有這樣奢侈的生活,但是自己偏偏是個家庭主婦,而丈夫也不像別人那樣有出息。
  • 突然不想去幼兒園的二寶,讓我們兩口子頭疼的不行
    上了一個星期課的二寶,突然不想去幼兒園了,天天鬧著不上學,讓我們兩口子頭疼的不行。我家二寶是個女孩,今年三歲多了,上半年的時候本來是在門口的一個幼兒園上的小班,但是因為這個幼兒園需要中午接送的,嚴重捆綁了妻子的時間,最後我們兩個一合計,秋季開學的時候,
  • 寶媽剛生完孩子要及時問醫生這「三句話」,就算再累也不能忽視
    可是家長們往往忽略了一些小細節,要知道當寶媽生下孩子的那一刻,不管多累都要問問醫生這三句話,事關孩子以後的安全。寶媽剛生完孩子要及時問醫生這「三句話」,就算再累也不能忽視1、登記了嗎?當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一定要問孩子登記了嗎?
  • 孩子不想寫作業,怎麼說也不聽?這位「硬核媽媽」的做法很有效果
    「當我還是一個學海遨遊的孩子時,作業經常是我最頭疼的事,每天都有作業,每科都有作業,無休無止,真恨不得一把火把他們燒光!」「畢業了,工作了,作業的噩夢也就隨之遠去了。但等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他開始上學、開始有作業,噩夢再度歸來,只不過換了一個原因:孩子老師不想寫作業,怎麼破?!」一位家長的獨白,引起了無數家長的共鳴,孩子不想寫作業,怎麼說也不聽,陪(監)伴(督)孩子寫作業成了家長們最可怕的噩夢,真是分分鐘要氣出心臟病、腦溢血。
  • 孩子不想繼續去學校,三步接住這個「大禮包」
    前兩天,孩子不想去學校,說是學不到什麼,傻傻地聽老師講一整天。當時覺得原因沒這麼簡單,但我們還是同意了孩子,這周在家學。儘管接納了孩子不願上學的決定,然而我們沒有放任孩子的學習不理。1一探再探原因起初聽到孩子不想去學校時,我是有些驚訝的,因為前不久問他覺得上課怎樣,他回答挺好,課堂上還有遊戲環節,也經常得到老師表揚。但是,我和隊友都沒有生氣,很平靜地問他什麼原因。他說的如開頭那樣。
  • 這三句話千萬不要跟領導說,能力再強也不行,一說工作就容易黃
    之所以他會頻繁被辭退,原因就是他總是在職場當中,說出那三句不該說的話。很多剛畢業的大學生可能和阿山一樣,並不能分清職場和學校之間的差別。哪怕是到了職場當中,他們依舊隨心所欲的說話,不考慮有的話是不是不太該說。而在職場當中,不管你的工作能力怎麼樣,這三句話是一定不能說得,一說不僅暴露你的低情商還容易被辭退。
  • 孩子上幼兒園後,家長問的這些話會增加孩子入園阻礙,最好不要問
    貪玩兒可以說是三歲小孩的共性,所以,在幼兒園裡面很少有小孩能夠乖乖聽老師的話。,比如:媽媽們最喜歡問孩子,在學校表現的好不好,有沒有受老師批評等等,確實孩子回到家的時候,媽媽們應該多和孩子溝通,了解在學校的情況,可是千萬要記住,有些問題是萬萬不能問的。
  • 去理髮店的時候,這三句話千萬不能對理髮師說,否則哭都來不及!
    女孩子都喜歡做愛美是天性,小編身邊的朋友們都愛去做頭髮,但是經常做完頭髮,對著小編抱怨,理髮師把她的頭髮剪壞了,太醜了。其實呀,有的時候也不一定是理髮師的錯。去理髮店的時候,這三句話千萬不能對理髮師說,否則哭都來不及。各位小主子們,看看自己有沒有中招。
  • 心理學碩士強調:這幾句經常讓孩子聽,會毀了孩子的未來
    心理學碩士強調:這幾句經常讓孩子聽,會毀了孩子的未來強強已經是個三年級的小朋友了,學校老師給他的期末評語一直都是「安靜」。受性格影響,強強在學校裡幾乎沒有什麼存在感,也交不到好朋友。在課堂上,強強也從來不會主動舉手回答問題,偶爾被老師點名時,會非常的緊張,支支吾吾的根本說不出完整的話。看到這樣的強強,班主任非常擔心,於是還多次家訪,和強強的父母溝通,告訴他們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非常內向,很不自信,希望家長能好好引導孩子。
  • 孩子剛上一年級,丟的36支鉛筆、十幾塊橡皮去哪了?有人把案破了
    而跟別的家長交流的過程中,說起來這個事情,大家都有同樣的見解:孩子剛上一年級,就是容易丟三落四,沒有幾個不丟的,那丟失的這些玩具都去了哪裡呢?大概有這幾個地方:掉在地上也懶得撿剛上小學的孩子,家長都會幫著他把文具準備好,但是孩子可沒有養成自己的東西自己收好的習慣,以前在家的時候東西掉在地上還不想撿呢,更別提到了學校沒人監督,東西掉到地上就拿新的用,更不會撿了。
  • 一些孩子患上學校恐怖症 一說開學就頭疼胃疼
    一些孩子患上學校恐怖症 一說開學就頭疼胃疼   撒潑哭鬧不願上學,稱頭疼胃疼懇求父母向老師請假。更有學生一聽開學就馬上發起高燒,甚至還有人上吐下瀉。昨天,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就迎來了一批這樣的學生患者,專家表示,這是孩子患上了學校恐怖症。  昨天,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內,初二學生濤濤正愁眉苦臉地坐在醫生面前。原來,濤濤整個寒假都生龍活虎的。在開學前兩天,出現頭昏頭暈,噁心嘔吐的症狀。帶到醫院檢查,各項檢查結果均正常。聽媽媽說給他請病假,很快頭暈嘔吐的症狀就消失。
  • 張彩虹:實操案例:如何通過三句話讓孩子乖乖去洗頭
    在愉悅感上,針對孩子洗頭這件事的具體步驟是:第一步、三句話提醒+可選擇的具體的截止時間創造愉悅感的最基礎的感受之一就是,減少嘮叨。所以給自己約定,不超出三句話提醒的標準,約束自己只能提醒孩子三次,並且給出具體的截止時間。
  • 去東北旅遊,在當地這句話千萬不能亂說!尤其對父母,東北人都懂
    引言:「去東北旅遊,在當地這句話千萬不能亂說!尤其對父母,東北人都懂」歡迎收看本期本期內容,小編在此感謝觀眾大大們的賞臉,小編致力於傳播最優質的旅遊內容,讓你足不出戶,看遍世界!但是真正讓我們所有國民都記住東北的原因,是因為他們獨特的發音,他們的發音字正腔圓,十分的渾厚,但是有十分的滑稽有趣,很有魔性,聽過一次的小夥伴們,都不會不自覺的說上一兩句。在網上就有這麼一句玩笑話,如果一個班內有一個東北人,這個班就算是廢掉了,因為所有人的說話方式都會被帶跑偏!東北人說話方式極具特色,猶如一門藝術,就比如說,「我們幾個去吃點燒烤吧!」
  • 孩子從幼兒園就上「雙語學校」,確有必要嗎?聽過來人的經驗之談
    為了能夠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君君夫妻倆給孩子選擇的是雙語學校,想讓他從小能多學一點。每天接送孩子的時候,君君看著「高大上」的幼兒園,都對孩子的未來充滿了信心。於是每天回家都問孩子:今天在幼兒園幹了什麼?學了哪些什麼英語?說給媽媽聽聽。
  • 一年級小學生,開學第一個月很關鍵,父母「三抓三放」幫孩子適應
    開學第一個月是適應期小寶上一年級了,開始兩天特別的開心,覺得自己長大了是小學生了,但是緊接下來情緒就低落了,回到家和媽媽說我不想上學,我明天不要上學校了,每天早晨上學的時候情緒也很低落,爸爸媽媽要做很長時間的工作,孩子才肯去學校。
  • 孩子說:媽媽,我不想去幼兒園,怎麼辦?
    孩子已經入園了,這兩天是不是都在經歷孩子前兩天還興致勃勃,今天死活不去學校的場景?我想跟大家說,別慌,這屬於正常現象。因為孩子從小就沒有離開過媽媽,猛然間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裡,需要一個適應期。有的孩子適應能力強,可能一兩天,一星期,有的孩子適應能力差,可能要很久一段時間。那,該怎麼辦呢?今天我來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希望可以幫到您!
  • 一年級班主任發現:很多孩子不在學校上廁所
    本周,錢報記者在杭城部分小學和幼兒園採訪發現,這一現象在低年齡段的孩子身上的確比較普遍。隨後在錢報教育微信公眾號「升學寶」上進行的隨機調查,也印證了這一點。  一年級男生肚子疼 去廁所兩次就是拉不出  事情的起因是,某天班裡有個男生告訴王老師,自己的肚子有點疼。  「要不要去廁所?」王老師問。男生點頭,去了廁所。
  • 與領導相處「三種事不能問、三種話不能接」,說的太對了
    小編給的建議就是以不變應萬變,先要管好自己的嘴,平時工作把握好分寸,少管閒事,牢記下面一些基本原則,有些事不要問,明白就行,有些話不要去接,心裡有底就可以了。一、有三種事不能問:1、領導正在惱火的時候不能問。
  • 「媽媽,我不想去學校了」,這位媽媽的回答很聰明,值得學習
    文|文兒每一年到了九月開學季,各大學校門口總能看到愁眉苦臉的學生們,尤其是剛剛上了幼兒園或者小學的,鬧著彆扭不肯去成了常態。我同事婷婷就遇到了這種情況,有天她剛到公司就接到老公電話,說孩子在家胡鬧不肯去學校,急的老公只好電話求救。
  • 剛上一年級的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與孩子家長的對話
    剛上一年級的男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幼兒園就這樣,軟硬皆施也沒有什麼效果,昨天開學第一天就被同桌回家告狀要換位置,不願意和我兒子坐了,上課影響他還為了爭位置推推搡搡,其他課也一樣被老師點名批評了,坐不住也不聽,我都氣哭了不知道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