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 8月26日,應紡織服裝學院邀請,東華大學紡織學院張瑞雲教授在騰訊會議為全體師生作了題為「紡織品顏色數位化技術研究與應用」的高端學術報告。報告會由田明偉副院長主持,90餘名師生在線參加。
紡織智能化和數位化是突破傳統紡織產業轉型升級和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策略。報告中張教授介紹了將顏色數位化技術引入紡織面料顏色設計和生產過程,針對紡織面料的顏色精準測配、面料紋理精細再現、面料影像化與智能檢索、數位化雲平臺構建、跨區域在線傳輸等進行研究、融合創新,將面料研發、生產和管理水平推入了全新發展軌道。同時全面細緻的介紹了面料的精準測色技術,提出測色系統精準測色條件。研製了高精度多光譜成像顏色測量裝備,突破了顏色測量時樣品的數量限制,實現了微量樣品精準測色;構建了智能、高效、精準的測配色系統,自主建立了高覆蓋配色色域資料庫,開發色紗和面料的全信息資料庫,可以實現面料顏色配方的智能檢索配對和精準配色功能。面料顏色與紋理綜合外觀效應的高仿真技術獲得突破,實現了面料在屏幕和紙卡上的精細仿真效果。對面料影像採集技術進行研究,開發出影像化面料效果與實物顏色、紋理特徵高度一致的影像採集系統。
本次報告內容全面深入,讓師生對紡織品顏色數位化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紡織品顏色數位化的開發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思考,大家感到受益匪淺。
張瑞雲教授一直致力於紡織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開發工作,先後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其他國家和省部級項目5項,目前分別作為課題負責人和項目骨幹承擔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項,承擔企業項目60餘項;申請專利40餘件,獲發明專利授權20件,獲實用新型專利授權3件,發表研究論文120餘篇,其中SCI等檢索論文40餘篇;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及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其中排名第一和第二各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排名第一)。近些年獲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宿遷市創業創新領軍人才、山東省淄博市科技創新英才、江蘇省吳江市科技領軍人才等稱號,2019年被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授予「福建新華源」非棉纖維應用「火炬手」。在教書育人工作中,培養了碩士和博士研究生50餘名,指導本科生大學生創新項目和畢業論文的學生70餘名。承擔教育部教學項目1項,上海市教委高校本科重點教改項目1項,合作編寫書籍5部,獲上海市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