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服裝學院邀請東華大學張瑞雲教授作高端學術報告

2020-12-17 青島大學新聞網

新聞網訊 8月26日,應紡織服裝學院邀請,東華大學紡織學院張瑞雲教授在騰訊會議為全體師生作了題為「紡織品顏色數位化技術研究與應用」的高端學術報告。報告會由田明偉副院長主持,90餘名師生在線參加。

紡織智能化和數位化是突破傳統紡織產業轉型升級和實現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策略。報告中張教授介紹了將顏色數位化技術引入紡織面料顏色設計和生產過程,針對紡織面料的顏色精準測配、面料紋理精細再現、面料影像化與智能檢索、數位化雲平臺構建、跨區域在線傳輸等進行研究、融合創新,將面料研發、生產和管理水平推入了全新發展軌道。同時全面細緻的介紹了面料的精準測色技術,提出測色系統精準測色條件。研製了高精度多光譜成像顏色測量裝備,突破了顏色測量時樣品的數量限制,實現了微量樣品精準測色;構建了智能、高效、精準的測配色系統,自主建立了高覆蓋配色色域資料庫,開發色紗和面料的全信息資料庫,可以實現面料顏色配方的智能檢索配對和精準配色功能。面料顏色與紋理綜合外觀效應的高仿真技術獲得突破,實現了面料在屏幕和紙卡上的精細仿真效果。對面料影像採集技術進行研究,開發出影像化面料效果與實物顏色、紋理特徵高度一致的影像採集系統。

本次報告內容全面深入,讓師生對紡織品顏色數位化研究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紡織品顏色數位化的開發有了全新的理解和思考,大家感到受益匪淺。

張瑞雲教授一直致力於紡織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開發工作,先後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其他國家和省部級項目5項,目前分別作為課題負責人和項目骨幹承擔國家「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項,承擔企業項目60餘項;申請專利40餘件,獲發明專利授權20件,獲實用新型專利授權3件,發表研究論文120餘篇,其中SCI等檢索論文40餘篇;獲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及山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5項(其中排名第一和第二各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排名第一)。近些年獲江蘇省六大高峰人才、宿遷市創業創新領軍人才、山東省淄博市科技創新英才、江蘇省吳江市科技領軍人才等稱號,2019年被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授予「福建新華源」非棉纖維應用「火炬手」。在教書育人工作中,培養了碩士和博士研究生50餘名,指導本科生大學生創新項目和畢業論文的學生70餘名。承擔教育部教學項目1項,上海市教委高校本科重點教改項目1項,合作編寫書籍5部,獲上海市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

相關焦點

  • 紡織服裝學院邀請東華大學王雲儀教授作高端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8月28日,應紡織服裝學院邀請,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王雲儀教授在騰訊會議為服裝設計與工程專業師生作了題為「服裝的功能構成與工效學評價」的高端學術報告。服裝舒適性與功能一般將「人-服裝-環境」視為研究的系統,王教授基於數十年的工作經驗和學術研究,創新性地提出了「人-服裝-環境-活動」的著裝系統功能分類,並分別從舒適、防護、效率三個方面提煉和總結出了各項影響因素、性能評價手段以及詳細分析。在全面而系統的理論框架之後,以「老年人火災逃生服的功能設計」企業合作項目為例,闡述了服裝功能設計的通用五步法流程。
  • 紡織服裝學院邀請東華大學王建萍教授作高端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8月26日,應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邀請,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博士生導師王建萍教授,在中心校區東12教206教室為紡織服裝學院服裝工程專業全體本科生、工業設計工程和服裝工程碩士研究生及部分教師作了題為「智能製造創新技術與應用」的高端學術報告。
  • 紡織服裝學院邀請袁金穎、隋曉鋒教授作高端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12月11日,應紡織服裝學院邀請,東華大學隋曉鋒教授和清華大學袁金穎教授在會議中心分別為我校師生作題為「廢舊纖維素紡織品高附加值綜合利用」和「二氧化碳刺激響應聚合物」的高端學術報告。紡織服裝學院院長許長海主持報告會。
  • 東華大學張瑞雲團隊獲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東華大學紡織學院張瑞雲教授科研團隊《紡織面料顏色數位化關鍵技術及產業化》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想認識獎項幕後的團隊嗎?  快隨小編一起來看看~  這項技術破解紡織行業全球性難題  讓顏色擁有可全球通行的數字「身份證」  ——記2019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獲得者、  東華大學紡織學院張瑞雲教授團隊  中國紅、蒂芙尼藍、星巴克綠……這些大家熟知的顏色已經成為消費者心中的品牌認知。
  • 機電工程學院邀請西北工業大學餘隋懷教授作高端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9月3日上午,應機電工程學院邀請西北工業大學機電學院餘隋懷教授在浮山校區博遠樓101教室作了題為「設計中的文化傳承」的高端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王德昌主持,學院工業設計等相關專業師生、紡織服裝學院工業設計工程碩士研究生及教師180餘人參加了報告會。
  • 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 | 錦繡紡織 經緯天下
    三、名師薈萃 學術引領  匯聚了 「雙聘院士」、國家特聘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教授、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山東省中青年學術骨幹等一大批紡織學術帶頭人及紡織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 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學院導師介紹【含聯繫方式】
    、後任項目經理,2009年至2015年在東華大學紡織學院針織工程與服裝系任職講師、副教授,2015年調入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任副教授,從事教學與科研工作。成功入選「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揚帆計劃」、「第20屆陳維稷優秀論文獎」、「2019年恆逸基金優秀學術論文二等獎」、「《紡織學報》2019年度優秀論文獎」、「東華大學學術之星」等。受邀及參加國內外學術會議10次,獲得優秀學術論文獎5項。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上海交通大學王開學教授作高端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8月28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王開學教授應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在博知樓102教室為我校學生作了題為《多孔材料在儲能領域的應用》的夏季學期高端學術報告,報告由副院長李洪亮教授主持。王教授著重介紹了納米孔材料的基本概念,製備方法以及在各種領域(吸附、氣體分離、催化以及新型的二次電池等)的重要應用,展開介紹了近些年組內優秀成果。報告內容精彩豐富,展示的圖片精美絕倫,語言通俗易懂,將晦澀的專業理論知識淺顯的表述出來。在報告中對老師和同學們的提問知無不言,營造了一個較為舒適的學術交流氛圍,讓大家暢所欲言,給在場的師生們上了生動且極具意義的一課,讓與會的師生們收益頗豐。
  • 東華大學張清華教授應邀來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做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12月8日,東華大學張清華教授應隋坤豔教授邀請前來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進行學術交流,並做了題為「聚醯亞胺高性能纖維:製備、結構與性能」的學術報告,報告由叢海林院長主持,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等學院的老師、研究生及本科生參加了此次報告會。
  • 第十二屆亞洲紡織會議在上海東華大學召開
    、亞洲紡織學會聯盟指導,中國紡織工程學會主辦,中國紡織服裝品牌創業園、山東如意科技集團、卓郎紡織機械有限公司特別支持的第十二屆亞洲紡織會議暨2013中國紡織學術年會在上海東華大學拉開帷幕。本次會議圍繞紡織業的先進技術進行探討,參會者不但能了解到新技術,還能結交新朋友,建立新的合作關係,通過這一高端平臺實現極大收穫。張勤在發言中說,本次大會的舉行對研討世界各國紡織新工藝、提升亞洲紡織行業的整體水平具有積極作用。
  • 2016年「國際生物醫用紡織材料論壇」在東華大學召開
    (東華大學卿鳳翎副校長致辭)東華大學卿鳳翎為大會致辭,他代表東華大學對與會人員表示熱烈歡迎,並介紹了學校近年發展情況,對會議舉辦的意義給予充分肯定,並強調了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   教授解讀了今年論壇主題「生物醫用紡織品:完整的產品生命周期」的涵義及八個主要研究方向,介紹並誠摯邀請大家參加明年的MedTex2017 & 2017 IFBMTM。
  • 音樂學院邀請中央音樂學院張徵教授作高端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9月4日下午,中央音樂學院張徵教授應邀在我校音樂學院德雅樓103排練廳作高端學術報告,報告會講座題目《音樂與鋼琴即興課程簡介》。本次學術交流活動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音樂學院組織的第一場現場報告會,副院長王文俐教授主持了會議。
  • 武漢紡織大學服裝學院導師介紹---陶輝
    陶輝 女,69年生,黨員,教授,西安工程大學服裝設計學士學位,北京服裝學院設計藝術學碩士畢業 江南大學服裝博士研究生,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大學訪問學者,國家精品課程《服裝結構設計》負責人,服裝學院副院長。曾到瑞典斯德哥爾摩,澳大利亞雪梨進行學術交流,受邀參加香港第86屆世界紡織服裝大會作專題發言,作為特邀嘉賓參加中韓服飾論壇並在大會發言。
  • 東華大學11項「高科技」亮相中國工博會
    (合作企業面料館部分顏色樣品展示)面對紡織企業普遍存在的這一難題,紡織學院張瑞雲教授團隊開始在色紡紗配色、面料仿真和面料資料庫領域開展科研攻堅。(張瑞雲與學生在一起)張瑞雲教授認為,紡織面料顏色數位化關鍵技術的突破不僅僅是紡織領域的技術革新,更離不開紡織染整、紡織品設計、計算機圖形圖像處理和雲平臺技術等各個領域的創新「加持」。
  • 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趙國春教授來東華理工大學學術交流
    中國教育在線訊 11月16日,應東華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邀請,香港大學地球科學系趙國春教授在南昌校區數字國土重點實驗室301會議室為東華理工大學師生作了「超大陸演化與全球性地質事件」學術報告。
  • 東華大學,紡織行業的龍頭老大
    ,1985年更名為中國紡織大學,1999年更名為東華大學。該校位於上海,是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建設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在2016年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該校名列中國大陸高校第34位、上海高校第6位。有松江校區、延安路校區和新華路校區,分別位於松江區和長寧區,佔地面積近2000畝,建築面積78萬餘平方米;學校設有18個學院(部),本科專業55個,學科涉及工學、理學等十大學科門類。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復旦大學王永剛教授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2020年9月1日上午,復旦大學王永剛教授應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為我校師生作了題為《有機物在能量存儲與轉化中的應用》的夏季學期學術報告。會議採用線上方式進行,報告由材料學院副院長李洪亮教授主持。
  • 物理科學學院邀請天津大學陳亞楠、胡適教授作學術報告
    新聞網訊 8月21日下午,天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陳亞楠教授、化學系胡適研究員應邀來物理科學學院,在博逸樓401會議室分別作了題為《Extreme-environment enabled advanced nano-manufacturing and energy applications》
  • 電子信息(微納技術)學院邀請韓國首爾大學教授李信鬥作學術報告
    日期:2019-08-29      來源:電子信息學院(微納技術學院)      作者:姚釗     編輯:張傳亮       閱讀:1 新聞網訊 8月23日下午,首爾大學教授李信鬥應電子信息(微納技術)學院邀請出席學院巴丁論壇
  • 「紡織之光」赴東華大學回訪考察,紡織教育事業發展再譜新篇章
    11月18日,「紡織之光」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教師獎、學生獎及紡織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項目回訪考察會議在東華大學舉行。 廖麗金在介紹東華大學情況時表示,東華大學作為新中國第一所紡織高等學府,經過近70年的建設和發展,已經從建校之初的一所紡織專科院校,發展成為工、理、管、文、藝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有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