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於甜甜 青島報導
榮獲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一等獎;青島市信息化教學比賽獲教學設計賽項一等獎;組織開展數學應用案例研究和教改實驗項目研究,均在青島市獲獎;《幾何畫板學數學》被評為青島市精品課程,等等。這是來自青島高新職業學校的李建國老師多年來播種無私愛的累累碩果,他用愛心喚醒愛心,用朋友般平等而真誠的心去關懷和呵護學生,用堅持做一位有情懷的教育者。
24載匠心沉澱育職校新「工匠」
「學科教研組組長」「綜合高中教研室主任」「青島市教學能手」「最美教師」......李建國老師是青島高新職業學校的一名數學教師,擔任從教24年來,始終工作在教育教學一線。說起做老師的初 心,李老師向記者說道「在我們那個年代當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做醫生,一個是做人民教師,在報志願的時候也是受到自己的老師影響,選擇了師範專業做一名教師。在大學時老師對『師範』兩字的解釋——『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也是今天對教師教書育人的基本要求,這就成了我為師的座右銘,時刻警示著我。作為一名老師,始終感到責任重大,唯有在學習培訓、教學研究和課堂教學上盡心盡力,捨得投入,不斷提升自己,方感心安。「
雖然數學是一門嚴謹的科目,但在學生的眼裡李老師卻是一位和藹的老師。在高新職業學校當教師已經是第18個年頭,其中也做過10年的班主任,對待職業學校的學生李老師也有自己一套相處之道。「職業學校的學生各有各的特點,較普通高中的孩子來說學習更吃力一些,但是 「金鳳凰」要愛,「醜小鴨」更要愛。」尊重孩子,並且一視同仁,是他一直堅持的準則。
用「責任心」把好關 用「愛心」盡好責
李老師雖然不善言談,但是一名有愛心的責任心的老師,在2006屆李老師還做班主任的時候,有一名來自貴州孩子因為父母來青島務工,所以孩子就在青島上學,李老師向記者說到「這個孩子如果在貴州上學可以上普高,但是來青島這個分數只能上職校,但是他在數學方面特別的入迷,他對數學所提出的問題比其他孩子都多,下課也會追著我提問,知道他的家庭情況對他在學習和生活上更加的關心照顧,省外的孩子不能參加春季高考,回去後得知參加自學考試考上了大學選擇了數學系,到現在一直都有聯繫。」在李老師的心中所有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他用愛心、責任心因材施教,用心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正確看待學生的差異,既看到學生的閃光點,又對學生的改變有耐心,關愛每一名學生。
李老師從來不是一位嚴厲的老師,他對學生對自己孩子最大的期望都是品德端正,身體健康這兩點要求。在疫情期間,從大年初三開始,作為數學教研組組長,李老師在家帶頭研究錄課直播課方式方法,帶領小組成員開會根據學生的學情從新制定教學計劃。家裡電腦設備比較老舊,孩子也需要在家使用電腦上網課,只能等孩子晚上不用電腦時研究,不會剪輯的他,為了讓整個課程順暢有連續性不耽誤學生的實踐,錄課初期一節課錄製三遍是常有的事情。
24年如一日的耕耘在教學一線,不為名利,服從安排,平凡中孕育偉大。他遵循著「學高為師 身正為範」的座右銘,默默地用愛心點亮學生心靈的明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