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清華大學首次在線直播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並MOOC在線選課

2020-12-25 清華大學新聞網

從論文答辯開始 讓大學隨時在線

——記清華大學首次在線直播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並MOOC在線選課

記者 劉蔚如

  6月5日,「學堂在線」MOOC(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平臺上,一門名為「清華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集錦」的課程上線了。在開放選課短短4天時間裡,有近千名「在線學生」選修了這門課程。這是一門獨特的課程,在鏡頭前侃侃而談的都是清華大學即將畢業的研究生,他們講述的是自己研究生生涯中最為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學位論文,而他們面對的則是自己的學位論文答辯委員會的成員們。沒錯,這門課程的內容就是他們的碩士或博士學位論文答辯。

圖為在線直播王鑫博士論文答辯。崔 凱

  在這門MOOC課程中第一個上線的,是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博士生王鑫的答辯視頻。5月27日下午,他的博士論文答辯第一次以在線直播的方式,呈現在清華師生面前。在一個多小時的直播中,數百人次在線觀看了這場答辯。

  這一切得益於清華大學研究生院推動的一項創新舉措:從本學期始,研究生院聯合在線教育辦公室、清華電視臺、電教中心、信息化技術中心,從各院系申請碩士、博士學位的論文答辯中,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學位論文答辯進行網絡直播或錄播,這些視頻都將陸續在「學堂在線」MOOC平臺的「清華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集錦」課程中上線。觀眾們不僅可以在清華電視臺網站收看直播,還可以在「學堂在線」MOOC平臺隨時觀看視頻。

  從5月27日至6月9日,來自清華大學建築學院、環境學院、計算機系、自動化系、航天航空學院、工程物理系、物理系、化學系、地學中心、交叉信息研究院、經管學院、五道口金融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人文學院、社科學院等16個院系的31位研究生參與了論文答辯的在線直播或錄播。

保障和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

  化學系李亞棟院士的兩位博士生都參加了論文答辯的直播。談起這種全新的嘗試,李亞棟說:「有人認為這種方式是對師生的不信任,但我認為這其實是一件好事,有利於倡導大家共同努力,抓好研究生的培養工作。」在李亞棟看來,學位論文答辯的過程展示了學生對學術的理解和追求,需要學生有理有據、邏輯嚴密地講述自己的研究工作和成果,對於學生各方面能力的訓練和發展都非常有益。

  學位論文答辯是研究生培養的重要一環。相比本科生,研究生培養的課程環節所佔比重較小,其餘大量的環節都是在進行學術訓練,而學位論文是其中甚為重要的一項。以往,論文答辯的信息多是通過張貼海報的形式,感興趣的師生可以通過海報獲知答辯時間和地點,前去答辯現場觀看。今年,研究生院在校園網站上開闢了「論文答辯預告」的專欄,並建立了「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信息發布平臺」,把所有公開論文的答辯會信息在線公布,方便師生們獲知。而在線直播或錄播為師生們提供了一種更為便利的方式,不僅可以足不出戶地觀看答辯現場的實況,就算錯過了時間也沒關係,還可以在MOOC平臺上隨時、隨意地觀看答辯視頻。

  經管學院的白重恩教授是王鑫的導師。在他看來,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答辯的時候同學會對自己的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清晰的講述,還有提問和回答的討論互動,這個過程對於其他同學也會有幫助。在線直播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看到這一過程。」

  的確,為了撰寫學位論文,學生們需要在長時間內對一個特定問題進行專門的研究。清華大學研究生院院長楊斌認為,一篇合格的學術型研究生學位論文,大致應該滿足「文獻掌握全面、選題具有創新性、研究方法規範、所得結論有理論貢獻」等幾方面的要求,「這樣的一篇論文進行答辯,如果只有幾位答辯委員會成員能夠看到,目的只是看看是否達到授予學位的資格,會讓答辯過程中所包含的大量的知識被浪費,學位論文答辯作為一個重要的培養環節的功用也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楊斌說。

  正是為了進一步發揮學位論文答辯環節的育人作用,挖掘這些以往被忽視和浪費的隱藏在課堂之外的知識資源,清華大學研究生院積極推動學位論文答辯的直播和MOOC在線選課。楊斌說:「在研究生教育中,我們絕不認為課程是知識傳遞和創造的最主要場合。相反,像論文答辯、小型研討會、小組討論會等充滿了交流和互動的場合,通常蘊含著更多的知識和創新。因此,我們把學位論文答辯搬到網上,讓它在線,正是重視它作為知識傳播、分享和累積的場合與機會的價值。」

搭建更廣闊的學術交流平臺

  雖然清華大學的學位論文答辯在線直播才剛剛起步,但不妨讓我們來暢想一下未來的某次答辯:在清華大學的教室裡,答辯的學生在講臺前做著陳述,他面前坐著的卻只有兩位答辯委員會成員,其他的答辯委員會成員分別在美國和歐洲,他們都是該研究領域的知名學者,正通過視頻直播同步參與答辯,而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都可以通過網絡觀看這場答辯。

  其實,依靠現有技術手段,想要實現這樣一場答辯並不困難,然而,要真正搭建這樣一個學術交流的平臺,卻並非一日之功。在楊斌看來,研究生院推動的學位論文答辯在線直播和MOOC在線選課,正是在搭建更廣闊的學術交流平臺的道路上邁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萬事開頭難。研究生院在一開始就預估了推動這樣一種全新方式的難度,於是他們開始有針對性地從各院系申請碩士、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學生中選取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出乎他們預料的是,大多數學生都對這種方式表示了認同和歡迎。

  交叉信息研究院博士生吳成鋼是參與論文答辯視頻MOOC在線選課的學生中,第一個使用全英文答辯的學生,因為他的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中有三位外國科學家。談到參與答辯錄播的原因,他說:「學位論文答辯是我好幾年研究成果的一次展示,MOOC無疑為我提供了更大的、更廣闊的平臺來展示。」據悉,吳成鋼的學位論文答辯視頻還將在由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聯手創辦的國際最流行的MOOC平臺——edX上線。

  對於參與答辯的教師們來說,這也是一個新的同行交流的平臺。梁君健是新聞與傳播學院的教師,他參與了幾場碩士論文答辯的直播,他說:「這種方式很好,這樣我就可以和其他學校、機構的同行們分享學生答辯的情況,我們就可以更好地討論對於學生作品的觀點和對學生培養的想法,在線直播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交流方式和平臺。」

  師生們的想法也正是楊斌的期待,他說:「任何人創造的知識成果,一定都希望能與更多的同行進行交流,得到更多人的點評。否則,不僅是個人的損失,也是整個學術共同體,甚至整個社會的損失。」因此,楊斌也期待著越來越多的師生願意以這種方式,共同搭建更廣闊的學術交流平臺,延伸學術的影響和魅力。

打造高知識含量的創新社群

  作為學位論文答辯在線直播和答辯視頻MOOC在線選課這兩項創新舉措的提出者和重要推動者,楊斌一直強調,這只是一個開始。在他看來,在整個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有太多環節的知識財富長期以來被忽略和浪費,比如各類講座、學術論壇、研討會,甚至課題組的討論會等,這些環節是非常寶貴的知識資源,應該得到重視和更加充分挖掘。而在線教育就是對這些知識資源加以充分挖掘利用的有效途徑。

  「在線教育的本質建立在兩個基礎之上:一是知識,二是社群。」楊斌說,「從論文答辯開始,我們希望能夠讓各種各樣的知識資源在線,讓所有人都可以方便地為社群貢獻知識,同時也能輕鬆地獲取和學習各種知識,並進行交流和討論,通過大家共同的努力把清華打造成為高知識含量的創新社群。」

  當前,論文答辯的在線直播和答辯視頻MOOC在線選課還需要學校多個部門的配合,需要專業的設備和工作人員。而未來,楊斌期望能夠藉助更普通的設備和工具,通過更簡易的方法實現知識的在線、分享和創造。「在線與離線、線上與線下的完全融合,才是未來在線教育更為自然而然的模式。只有大家從技術上能夠輕鬆便捷地實現在線學習和交流,從文化上接受在線學習和交流是一個共同參與、共同創造的過程,才能真正地打造有利於創新的環境。」楊斌說,「即使是課程教學,在線教育也不該把它作為一個知識單向傳播的過程,這不僅僅是說在線教育應該增加而非減弱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更是說在線教育的課程教學,也應該是個知識創造的過程,或者所有『學習社區』成員聯合創造新知識的過程,這才是2.0的在線課堂的本質和應有之義。」

  大學本就是一個高知識含量的社群,在線教育的發展使得在這個社群裡,知識的傳播、分享和創造都有了全新的方式和途徑。我們期待著會有越來越多的師生加入,從論文答辯開始,讓大學隨時在線。

 (清華新聞網6月10日電

編輯:蕾 蕾

相關焦點

  • 清華在線呈現博士學術評價 論文答辯開啟直播模式
    在這裡,清華大學首次在線直播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全過程。1個多小時的直播中,清華校內有數百人次在線觀看了答辯視頻,並小範圍嘗試了線上與線下的互動。  別看互動規模不大,意義可不小。這不僅打破了以往慕課(大型開放式在線課程)只對教學過程進行線上呈現的傳統,實現了評價與考核環節線上呈現零的突破,也對博士論文答辯的質量提出了不小的挑戰。
  • 你想知道的交大研究生在線教學與學位答辯安排,都在這裡!
    >在線課程安排學校將依託在線教學平臺,針對絕大部分理論教學課程,開展直播授課、錄播授課、慕課授課、研討授課等多種形式的線上教學活動。學生應及時登錄研究生教育信息管理系統(http://www.yjs.sjtu.edu.cn/ssfw/login.jsp)查看2020年春季學期的在線教學課表(僅供課表查詢用,個別課程安排如有微調,以系統查詢信息為準,請務必登錄查看最新安排),同學們可以查詢到每門課程的授課形式與上課時間,通過直播教學、錄播教學、慕課教學等教學方式授課課程的ZOOM「會議號、參會密碼」等,
  • 全票通過:她是清華大學首位「在線論文答辯」的博士,分享這些經驗!
    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清華大學提出了「服從大局、精心指導、按時畢業」的畢業工作原則,為畢業生提供了在線答辯的方案。「每臨大事有靜氣」,解汶汶仍從容地推進自己的學術進度。2020年2月27日,解汶汶完成清華大學首次博士生在線學位論文答辯,成為清華首位採用在線方式答辯的畢業生。
  • 山東大學博士生在線學位論文首次雲答辯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全國開始有高校陸續開展學位論文「雲答辯」,山大的首場答辯活動順利開展,機械工程學院博士畢業生高翔獲得了全票通過!論文線上答辯同學觀看答辯過程截圖本次博士論文的線上答辯的組織和開展凝聚著學校、學院老師們的心血。
  • 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成功舉行首期博士學位論文在線視頻答辯
    管理學院急學生之所急,按照學校研究生院發布的《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研究生學位授予工作的通知》的有關要求,在嚴格熱行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畢業論文正式答辯標準的前提下,師生共克時艱,高質量的完成了首期博士學位論文在線視頻答辯。  經研究生院批准,2月14日下午14:00-18:00,管理學院成功舉行了田高良教授指導的封華、李君豔兩位同學的博士學位論文在線視頻答辯。
  • 恭喜你,通過答辯!南大首次舉行博士生在線畢業答辯
    2月20日11點至13點,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博士生徐曉茜使用在線會議的方式,在家裡順利通過了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因此她成為南京大學在疫情期間首個順利通過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案例,同時她也成為江蘇首個通過在線答辯完成博士畢業的學生。
  • 哈工大博士研究生在線答辯「首戰」告捷
    這兩份「大禮包」是《哈爾濱工業大學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研究生學位論文過程管理及學位授予相關工作預案》(以下簡稱:《預案》)《哈爾濱工業大學博士研究生在線答辯實施細則(試行)》(以下簡稱:《細則》)。
  • 清華大學舉辦在線論文答辯 並新增8月份畢業批次
    來源:清華大學官博為保障2020年度學生畢業工作有序開展,根據清華大學疫情防控期間教學管理工作相關安排,制定本工作方案。2.各院系應做實做細學生畢業工作,對擬畢業學生儘早啟動學位論文進度跟蹤、畢業資格審查、畢業事項提醒等,根據學生個體情況及學位論文(本科綜合論文訓練)進展,一人一策,做好畢業支持工作。3.研究生指導教師應根據《關於加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研究生指導工作的通知》,加強對擬畢業研究生的指導。
  • 北大開設在線課程3202門,超21萬名學生在線選課
    目前,共開設在線課程3202門,授課教師2836人,選課學生21萬8853人次。在畢業生畢業工作方面。北大一方面加強畢業論文指導。通過線上答疑、遠程答辯等方式有序開展畢業論文選題、開題、指導、答辯等環節工作。開放上線「學位管理系統論文線上送審」功能模塊,靈活安排線上、線下送審方式,盡最大努力保障學生順利畢業。
  • NPU研究生學位答辯操作指南來了!
    我校研究生學位申請審核工作都可利用「研究生教育綜合管理系統」實現,學生在線上提交答辯申請,導師、學院、學位分會、學位辦在系統中進行審核。所以不會影響學生的申請工作,只要與導師確定答辯時間和地點後,登錄「研究生教育綜合管理系統」——「答辯申請」模塊申請學位論文答辯。需要進行論文答辯的研究生可利用釘釘會議或者微信會議進行視頻答辯。
  • 華北理工大學博士研究生遠程視頻在線答辯
    3月14日,華北理工大學舉行礦業工程學科博士研究生遠程視頻在線答辯會。圖片來源:華北理工大學官網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王育民 通訊員戴國輝)3月14日,華北理工大學舉行礦業工程學科博士研究生遠程視頻在線答辯會。這是河北首場以遠程視頻在線方式舉行的博士研究生畢業答辯,也是華北理工大學積極響應教育部號召,率先嘗試博士研究生「雲答辯」的一項改革舉措。答辯會上,由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應急科學研究院齊慶傑教授任主席的5位博士生導師組成答辯委員會。
  • 華北理工大學舉行首場博士研究生遠程視頻在線答辯
    河北新聞網(通訊員董康成)3月14日,華北理工大學組織舉行礦業工程學科博士研究生遠程視頻在線答辯會。此次答辯是河北省首場以遠程視頻在線方式舉行的博士研究生畢業答辯,也是省屬地方骨幹院校響應教育部號召,率先嘗試博士研究生「雲答辯」的一項改革舉措。
  • 西北大學首場研究生學位論文「雲」答辯順利舉行!
    5月25日,西北大學首場研究生學位論文視頻答辯正式舉行,藝術學院11名學術學位研究生及41名專業學位研究生完成了「雲」端學位論文答辯。本次答辯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答辯專家們在答辯會議現場聽取研究生闡述學位論文及提問,研究生同學們在線上報告學位論文主要內容並回答委員們的提問。研究生教育質量督導組組長梁忠民教授、研究生院院長任保平教授、副院長張瑞教授和研究生院相關工作人員在第二會場進行了督導和巡查。
  • 受疫情影響 多所高校開啟畢業論文網絡答辯
    同時,清華大學新增8月份畢業批次。教育部官網公布,2月1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舉行發布會稱,教育部門對疫情防控期間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會根據疫情的變化,適時做出有關高校畢業論文、畢業設計和答辯時間的相關要求和具體安排。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月28日新聞發發布會內容顯示,研究生畢業答辯、學位審核適當延長,應屆畢業生身份保留兩年。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20屆研究生在線畢業答辯
    新京報訊(記者 戚望)4月16日,記者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獲悉,該校2020年上半年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工作將通過遠程視頻形式開展。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要求,學校各培養單位根據研究生論文評閱與寫作的進展情況,自主確定論文答辯的時間安排,於2020年5月29日前完成論文答辯工作。如學生確因客觀原因存在遠程答辯困難,學校要求各培養單位及時匯總情況並報學位辦公室。據了解,目前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暫未對本科生畢業答辯方式發出通知。
  • 受防疫影響,西安交大兩位博士生視頻在線通過學位論文答辯
    2月14日,西安交通大學有兩位博士生通過在線視頻方式完成了學位論文答辯並達到學位要求。據《三秦都市報》消息,受疫情影響,2020年春季開學時間成為高校師生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已經開啟畢業流程,計劃學位論文答辯的同學更為關切。
  • 華北理工大學探索研究生學位論文遠程視頻答辯會——
    研究生王一惠在自己家裡,通過在線視頻回應楊濤教授提出的問題。  疫情防控,延遲開學。對於研究生畢業論文答辯,華北理工大學創新形式,師生在線上進行遠程視頻答辯。本次首場共有管理學院40名碩士研究生分4組參加。
  • 受疫情影響 清華等多所高校開啟畢業論文線上答辯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清華大學、中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南京大學等多所高校調整畢業考核方式,開啟畢業論文的線上答辯模式。同時,清華大學新增8月份畢業批次。教育部官網公布,2月1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舉行發布會稱,教育部門對疫情防控期間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會根據疫情的變化,適時做出有關高校畢業論文、畢業設計和答辯時間的相關要求和具體安排。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月28日新聞發發布會內容顯示,研究生畢業答辯、學位審核適當延長,應屆畢業生身份保留兩年。
  • 清華大學線上答辯 新增8月畢業批次
    清華大學線上答辯 新增8月畢業批次疫情防控期間各院系靈活開展學術活動來源:《北京日報》3-2 任敏「很幸運成為疫情期間全校第一個進行在線答辯的博士生,這個特殊的經歷讓我終生難忘!」清華航天航空學院博士生解汶汶在聽到畢業答辯全票通過的消息後,開心極了。
  • 學位論文如何答辯?學位申請如何提交?安排來了!
    研究生:1、學位論文評閱方式與原要求一致。2、未使用凡科和系統送審的學位論文,學院應組織學位論文評閱書(專家)上傳、評閱結果錄入工作。5、按照答辯時間,答辯秘書召集答辯小組成員、答辯學生登錄到視頻會議軟體,答辯流程與原線下相同。6、畢業設計(論文)電子版通過管理系統在線提交,紙質版存檔由學院統一辦理。研究生:1、學位論文答辯全部採用遠程視頻答辯方式進行,各學院成立視頻答辯工作組,制定視頻答辯工作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