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11點至13點,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博士生徐曉茜使用在線會議的方式,在家裡順利通過了博士學位論文答辯。因此她成為南京大學在疫情期間首個順利通過博士學位論文答辯的案例,同時她也成為江蘇首個通過在線答辯完成博士畢業的學生。
就是這間不到10平米的臥室,兩天前徐曉茜完成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博士生線上答辯。徐曉茜2014年南京大學本科畢業後,選擇留下繼續深造,是一位五年制直博生。2019年底和學院商定了2月20日答辯。然而由於疫情影響,學院鼓勵她申請學校的在線答辯。當她開始著手準備的時候發現,制定方案容易,實施起來並不簡單。
徐曉茜說:「包括我的導師、答辯委員專家、答辯秘書,還有我的教務員、我的輔導員,研究生院分管這塊的老師,每天都要和各種人商量對策,熟悉這個流程,包括預演,每天都要開會。」
當天答辯利用騰訊會議遠程視頻技術平臺進行。答辯委員會主席由南京大學胡文兵教授擔任,委員由南大、東大、南林的教授組成。他們有的在南京家中,有的在學校辦公室,還有的在無錫、深圳等地。因為首次舉行在線答辯,吸引了很多人旁觀。原定答辯時間開始後,虛擬會場瞬間湧進了100多人,導致部分答辯委員會的老師無法進入會場。
徐曉茜說:「每個人都可以共享自己的屏幕,每個人也都可以打開自己的麥克風講講話,就導致我沒有辦法一直控制我的PPT在屏幕上,而且我自己講話,大家也聽不清楚,當時我是非常慌亂和緊張的。」
經緊急磋商,委員會重新申請了會議室,並將原定於9:30開始的答辯會推遲到11點舉行,過兩小時的緊張答辯,答辯委員線上討論,投票表決,一致認為徐曉茜博士研究生的研究成果、學位論文和答辯過程達到了博士學位要求,建議授予博士學位。
(黃迪 史斌燕 報導)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