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姚莉萍
時間似水也如梭,警校培訓課程已經過去大半。如果問我印象最深的是哪課,那一定是水上基本技能訓練課。它吸引我的不僅僅是大家學習遊泳的熱情,更是那些認真教導的「小老師們」。
在訓練課程開始之前,學校教學團隊老師們對全體學員進行了水平摸底測試,並根據結果進行了分組。課上,老師明確地指出了大家的問題所在,也清楚告訴大家,光憑教師團隊幾個人是沒有辦法教會所有人的,主要還是靠優秀的學員帶領大家一起學習。雖然老師沒有指定人選,但是每個組的優秀組員立刻變身成為「小老師」。
這不,八組的張譯丹做為「小丹老師」已經上崗了。雖然緊張,但是她立刻就開始了她的「教學課程」。一開始的水中漂浮訓練非常順利,這讓小丹老師充滿了信心。隨後,手部划水、腳部蹬水動作也如期完成了學習。但當進行到手腳結合的時候,正在學習的小姚卻怎麼也沒有辦法結合起來,大家頓時一籌莫展。這個時候,張譯丹沒有放棄,她立刻找到駱思茵老師,向她請教如何才能找到組員出現的問題的關鍵點,如何更好更快的糾正動作,幫助小姚儘快渡過這個尷尬期。很快,在駱老師的指導下,丹丹老師迅速上手,很快就幫助了小姚調整自己的泳姿,順利的進行下個階段的訓練。在兩周一次的考核中,小姚成功遊完了50米全程。課程中,像張譯丹這樣的小老師不止一位,他們為此為全體學員的遊泳技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在我們日常的工作學習中,這樣的朋輩教育模式是非常常見並且有效的。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們常常都在強調要虛心向他人學習,但是卻也容易忽略在別人需要我們幫助的時候,是否能夠站出來呢?水上訓練課上的這些「小老師們」,他們其實和你我一樣都是普通的學員,但是他們在接受指導他人的任務時候,並沒有推脫,而是認真教學、用盡心思,為了更好指導別人自己利用課餘時間觀看教學視頻糾正自己的泳姿,一遍又一遍陪著不會的夥伴在25米長的泳道來回走,看到小夥伴遇到瓶頸時他更著急、當你成功後他更加興奮。親愛的「小老師們」,謝謝你們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