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有力地支持了實體經濟發展,小微企業普惠性減免政策等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為促進企業發展、激發市場活力注入源源不斷的動能,減稅降費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企業和納稅人帶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八廓街上的減稅降費「民生經」
歷史在時間的累積中沉澱,古街則承載著一個地方最深沉的底蘊。在日光之城拉薩,就有這樣的一條古街——八廓街,朝拜的信徒,熙攘的人群,琳琅的店鋪......處處散發著雪域高原獨有的魅力,吸引著無數中外遊客。
八廓街自公元7世紀松贊幹布時期隨著大昭寺興建而形成,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不同民族不同國界的人們聚集在這裡,用辛勤和汗水澆灌著這片土地。
街中,一棟三層小樓已佇立近百年。它親歷了八廓街的滄桑繁華,並被授予「拉薩市文物保護單位」,它就是——瑪吉阿米。瑪吉阿米已經成為了藏族餐飲業著名的品牌,也是率先進入內地市場的藏餐連鎖企業,成為了藏餐文化的代表。
瑪吉阿米餐廳負責人澤科介紹,現在大家都能使用電子稅務局和手機APP辦稅,八廓街的商戶基本足不出戶就能辦理各項涉稅業務。
「今年減稅降費政策實施以來,我們節省了三萬多元的稅款,這筆錢正好用於購買消防器材、組織消防培訓,能讓我們守護好這棟古建築,留下更多的文化和精神財富。」澤科說。
古街裡,一位精神矍鑠的尼泊爾商人正在打理店鋪,店內牆上掛著祖輩和毛主席握手的照片,陳舊卻一塵不染。夏帽嘎布尼泊爾手工佛像店店主是最早一批到八廓街經商的尼泊爾商人,祖輩作為尼泊爾商會代表曾被毛主席接見過,現在的店主熱特納·古瑪吐拉達哈已經是第四代傳人。
2017年,尼泊爾加入「一帶一路」倡議以來,中尼兩國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貿易等多方面的合作取得長足進步。
夏帽嘎布尼泊爾手工佛像店店主熱特納·古瑪吐拉達哈介紹道:「我們祖輩四代都在這裡經商,親歷了西藏拉薩的變化。以前我的父輩辦稅時,得到大廳排隊辦理,現在大部分業務可以在網上和手機上辦理。稅務局還經常組織專項培訓,上門輔導。減稅降費政策實施後,我的店子也免稅了,我也決定在這裡定居了。很多尼泊爾做生意的朋友特別羨慕我,感謝中國政府。」
2019年減稅降費各項政策措施實施以來,在八廓街上的個體工商戶成為了最大受益人群。據統計,在八廓街最核心的地段有218家商戶,大部分是個體商戶,已經全部實現免稅,減稅降費為全體商戶帶來超過500萬元的政策紅利,有效激發了市場的活力,吸引更多國內外商戶入駐,為老社區注入了新活力。
如今,日光依舊傾城,青石板鋪成的古路袒露著歷史的縱橫,見證了時代的發展,更見證了拉薩稅收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這條古街在減稅降費的春風下,以更盎然的姿態延續著人們勤勞致富的夢想。
減稅降費擦亮欒川旅遊名片
近年來,河南省欒川縣稅務部門積極助力旅遊產業發展,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為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積蓄動能。今年實實在在的減稅降費紅包、不斷加碼的稅收優惠政策,給欒川旅遊經濟發展注入了更多的活力。
減稅降費,讓景區發展的後勁更足了。在今年的企業大走訪調研時,欒川縣稅務部門了解到河南省老君山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即老君山景區)因建築物修繕、景區索道建設等購進了一大批固定資產,在增值稅進項抵扣方面,存在諸多困惑和疑慮。於是,稅務人員實地幫助企業分析疑點、疏通難點問題,輔導其進行納稅申報。老君山景區僅2019年7月應享受待抵扣不動產進項稅額轉入一次性抵扣2.2萬元,應享加計10%抵減6.2萬元。
減稅降費,讓民宿老闆的腰包更鼓了。依託豐富的旅遊資源,欒川縣城內的民宿行業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小而精」是當地民宿的主要發展模式,新興民宿多以小微企業和個體戶為主。「現在稅收政策一年比一年好啊!今年,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起徵點由月銷售額3萬元提高到10萬元,僅僅這一項政策,每個月都能省出一大筆錢。這是黨和國家對老百姓實實在在的關照啊!」說到減稅降費政策,欒川縣陶灣鎮西溝村元居花拾民宿的老闆張陸喜笑顏開。
減稅降費,讓產業發展的鏈條更長了。普惠性減稅降費政策不僅促進了欒川旅遊的蓬勃發展,也為旅遊衍生經濟增添助力,帶動了旅遊產業鏈條的延伸。據了解,欒川縣獅子廟高山漁村漁產品、白土無核柿子醋、三川高山玉米糝等頗具地域特色的旅遊農副產品都已經創出了品牌,真正讓外地遊客留下了「鄉愁」、帶走了「鄉味」,促進了產業附加值的增長。
瑞沃食品加工廠位於欒川縣獅子廟鎮朱家坪村,專門從事柿子醋、高山冷水魚等旅遊農副產品加工。該企業負責人嚴一博說:「今年國家出臺的減稅降費政策力度這麼大,無論是小微企業普惠性所得稅減免,還是幾個地方稅種的減半徵收,對我們來說都是極大的利好,也給我們發展企業帶來了更大的信心。我打算把減下來的『真金白銀』用於增加生產設備,擴大生產能力。」
減稅降費撬動「幸福經濟」
微涼的秋風拂過,片片綠葉舞動,賀家莊的山間綠蔭中傳來陣陣歡聲笑語。家庭近郊遊正在進行著,父母、孩子齊動手,採摘著新鮮蔬果,呼吸著大自然的芬芳,感受著綠水青山帶來的樂趣。
賀家莊位於大連市金州區七頂山街道,是一家集種植、生態遊、培訓等為一體的綜合型農業生態山莊。「從荒山到山莊,一步步走來離不開國家利企惠民政策的支持,離不開稅務部門的定期、耐心輔導。」山莊經營者叢舉清走在山莊的小路上感觸頗深。
瓜果飄香的山莊,每年固定的收益,一切看來都是別人羨慕的「人生贏家」,但是叢舉清卻有著自己的「小心願」。「山莊需要經營、員工需要工資,每年結餘的錢都從『直接效益』出發,購進果樹、蓋房子。」山莊經營者叢舉清坦言,「但是我很想改變大家一提農業旅遊就是『燉菜、熱炕、摘水果』農家樂的刻板印象。」減稅降費政策實施以來,當地稅務所的稅務幹部針對該山莊的經營內容,開展上門輔導,減稅降費政策讓賀家莊省下2萬餘元的稅款。
叢舉清用這筆稅款「小試牛刀」,建了圖書室、休閒吧檯,還開闢了供兒童親近自然、了解自然的學習樂園。現在,來到山莊的客人不僅能吃到地地道道的大連美食,還能一邊呼吸綠蔭中的新鮮空氣,一邊看書、品嘗山莊自釀的葡萄酒。小朋友更可以近距離接觸小羊、小孔雀等動物,學習花生等農作物種植、採摘的相關知識。
山莊在「小試牛刀」後更具人文特色,遊客的體驗感更多元,讓叢舉清朝著「改變農家樂刻板印象」的「小心願」一步步靠近,也使賀家莊開始「農業生態遊向農業文旅遊轉型」。「我今年60多歲了,又趕上了國家的好政策,有奔頭、心氣兒足,我覺得自己還能繼續幹下去,把賀家莊建得更好,成為大連旅遊閃亮的『名片』。」 叢舉清對未來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