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這一寄託千萬家庭和考生希望的所在,之所備受高度重視,根本原因就在於其激烈的競爭屬性,總有上百萬的考生無緣於高等教育。而這一問題的背後,是國內高等院校的嚴重不足。
據有關部門統計,2018年國內共有普通高校2663所,其中有本科院校1245所,有高職(或者專科)院校1418所,參加高等教育的還有815個研究生培養單位,這些培養單位在校大學生達3833萬人。
但是,如此多的普通高校,相對於千萬級的高考生,仍然是杯水車薪,遠遠不能滿足廣大考生的熱切期待。試想,如果有一天我們國內的高校,能夠完全容納下千萬考生,那麼高考還會那麼「火熱」嗎?不用想,答案當是否定的,現在的高考選拔機制將被註冊制所取代。
基於此,一些地方把籌建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納入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工作,廣東省中山市就是如此。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山市明確提出「爭取啟動香山大學建設」「積極籌備省市共建中山科技大學。」
據中山市教體局領導介紹,中山科技大學主校區初步選址翠亨新區,佔地約三千畝,辦學規模初步計劃一萬人,研究生、本科生培養比例確定為6:4。經過十個月的努力,中山科技大學籌建工作順利推進,申報材料在幾個月前已經提交到廣東省教育廳,籌建辦公室已經成立,相關的教學管理以及科研人才團隊已啟動全球招募計劃。
按照規劃,中山科技大學將突出理工學科,兼顧文商學科,在學科專業設置上將積極對接中山市以及珠江西岸產業發展,涵蓋先進裝備製造、智能製造以及生物醫藥等領域。
大學除了有全稱之外,人們往往還賦予其一個簡稱。比如:上海交通大學簡稱「上交」,浙江大學簡稱為「浙大」,電子科技大學簡稱「成電」,中國科技學術大學簡稱「中科大」,中國科學院大學簡稱「國科大」或「果殼」等等。
中山科技大學建成後,將為中山市再添一所高水平綜合性大學。有網友戲稱,中山科技大學按照人們的習慣,將簡稱為「中科大」,成為第二所「中科大」。乍一看,網友們說得也不無道理。這樣的簡稱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所國內頂尖的理工高校齊名,相當於直接拔高了其在國內高校中的知名度。
不過,高校的名稱歷來都是有講究的,教育主管部門都要進行必要的統籌。即使是高校的簡稱,也不可以隨意而為之。所以,挖挖機個人認為,中山科技大學不會隨意地簡稱「中科大」。至於中山科技大學具體簡稱什麼,那是籌建辦和教育主管部門思考的問題。
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來說,期待籌建更多像中山科技大學一樣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不斷發展壯大國內高校的總量,為更多有高等教育意願的學子,提供更豐富更優質的高等教育資源,讓大家有大學可讀、有學問可做。
(圖片源於網絡,若有不妥,聯繫速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