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會現場。 南方+客戶端 圖
廣東近期有多個地市在高等教育領域發力,最新消息來自中山市。
據《中山日報》消息:「中山科技大學已成立籌建辦,面向全球招聘校長。」7月22日上午,中山市教育和體育局召開建議提案辦理對話會。市教育工委書記、教體局局長李嘉穎在會上透露,中山正在推動建設兩所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目前相關工作已取得明顯進展。
李嘉穎介紹了目前中山市正在籌備中山科技大學和香山大學這兩所大學的進展。其中,已在6月中旬向省教育廳提交了中山科技大學申報材料,且成立了籌建辦。根據規劃,中山科技大學將建設成為立足理工學科,兼顧文商學科的高校。這所大學建成後將成為整個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才池」和「科技創新引擎」,因此在學科設計上,將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產業需求。
今年3月,新華社刊文《大灣區規劃綱要激發珠三角興起粵港澳合作辦學熱》提到,廣東省正積極探索新機制,高起點籌設大灣區大學、中山科技大學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教師教育學院,籌劃碧桂園機器人學院等高水平應用型本科高校,探索建設國科大廣州學院、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學。
除了中山市以外,深圳市、東莞市近期都在高教領域持續披露新消息。
例如,據南方+新聞客戶端報導,2018年12月28日,深圳市規土委(市海洋局)黨組成員、海洋局副局長李喻春在全球海洋城市新聞通氣會上解讀《決定》時曾透露,為彌補海洋教育研究短板,深圳將選擇與歐洲的著名海洋高校合作創辦海洋大學。
澎湃新聞此前報導,2018年12月,教育部致函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建立深圳技術大學。《教育部關於同意建立深圳技術大學的函》教發函[2018]149號文件指出,根據《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設置暫行條例》、《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有關規定以及第七屆全國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會評議結果,同意建立深圳技術大學,學校代碼為4144014655。
另據南方網今年5月20日報導稱,5月19日,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加強高校建設方面,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肖亞非介紹,不久前,國家已經初步同意,在東莞濱海灣新區設立一所高質量、高水平的大灣區大學,目前相關籌設工作正在抓緊推進。東莞還計劃引進香港的大學到東莞設立校區,同時大力提升東莞理工學院的辦學水平,推動區域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