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楊芳 羅章莉 記者 仲茜)「詩詞是一劑良藥,熨帖著無盡的情緒;閱讀,是對自己作為『人』這個個體的拷問;公號和知乎,則是溝通交流和展示的平臺……」6月7日,南京工業大學第四屆校園達人秀線上開幕,來自外國語學院的大二女生、00後吳思雨,從諸位選手中脫穎而出,圈粉無數。「她不僅愛閱讀、會寫詩,還開知乎、寫公號,會烹飪、擅編織,會彈奏尤克裡裡,是一位『文藝達人』,很好地展現了當代大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和文化藝術內涵。」大賽中,評委這樣點評說。
△吳思雨照片
書是一把通向「美」的鑰匙,詩詞則是一劑熨帖心靈的良藥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生活中的吳思雨,是一個長發飄飄、群裾輕揚的女孩。她喜歡在和風輕拂的清晨,在校園鏡湖邊,懷抱一把尤克裡裡,淺吟低唱自己填詞的新詩。她喜歡閱讀,喜歡寫詩,一年讀書近百本。此外,她運營了一個8000+粉絲的知乎帳號、800+的微信公眾號。
△吳思語的詩詞截屏
「我熱愛閱讀,是想去尋找、去認識隱藏在字句之間的另一個自己。」吳思雨認為,書籍是通向「美」的一把鑰匙,是她當下諸多愛好中的摯愛。她堅持購買紙質書享受閱讀的快感,堅持做閱讀筆記來來擴充、鞏固知識。吳思雨涉獵的書地域寬泛,除了中國、歐洲的,還有拉美的,閱讀的內容更是從文學、心理學、哲學、社會學到藥學。在閱讀的過程中,她不斷地成長,也不斷地成熟,她學會了思辨,學會了包容。
△吳思雨摘抄一瞥
「詩詞是一種介質,能給人帶來悲喜,更能給無處安放的情緒以熨帖。」吳思遠說,「我是泥古派的,注重融入意境去體悟古人的思緒。」她初二時開始填詞,初始是依照格式填字,初三時自學了《詞林正韻》開始注重平仄格律。《夢江南》《蝶戀花》《南鄉子》等詞牌漸漸地熟稔於心。「尋南浦/浦外暝雲低/煙鎖湖光春跡褪/柳眠空翠舊時衣/長信問歸期」她曾與高中一同學以《夢江南》為詞牌三次互和。
開知乎、寫公號,她愛交流展示也愛「庖廚」
「詩肩偶墜清詞雪,夢筆時浮冷月風。閒來無事,可觀拙詞;偶有失眠,宜讀閒章。」這是吳思雨公眾號的推介語。打開其以「解佩令」命名的公眾號,可見隨感、詩詞,可更多的是書評、詩論方面的感悟與思考。她還會定期地列出閱讀書單,以此結識有共同興趣的人。一次,她在知乎上用自身年少時的懵懂之愛,對「聽過的最委婉,最含蓄的一句詩詞」提問的回答,被知乎日報收錄,人氣飆升、吸粉數千。
△吳思雨知乎帳號
不過,書本帶給人的美的感受和體悟是單一的,吳思雨還選擇現場觀摩攝影、繪畫、雕塑等視覺藝術,身臨其境地和作品安靜對話。她愛好旅遊、觀展,也會縫製娃娃,並給她做上一套精緻的衣服。「我喜歡煙火氣息濃厚的三尺灶臺,喜歡聽砧板和刀相碰撞時,發出的摩擦細音。」吳思雨認為「君子近庖廚」,才能真正地享受生命的美。她還會腳踩縫紉機給自己做條曳地長裙,用毛線給自己織件毛衣,用螺絲扳手、鑽孔機、噴漆槍改造家具。
△吳思雨書櫥一隅
△吳思雨所讀書目節選
「以一種文藝而又鄭重的儀式來迎接成年。」十八歲時,吳思雨推出個人詩詞集《荏苒集》,300本在校園內一搶而空。「教師是盞燈,燭照著學生前行的路。」九月份即將讀大三的她,對未來也已有了規劃,她打算畢業後爭取讀對外漢語教育專業的碩士,將來出國訪學,在交流互鑑中講述中國的文學和文化。
責任編輯:向勤如(EN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