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臺抗疫大作戰!黑蒜頭、黑蒜精成熱門商品

2020-12-22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2月2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型肺炎疫情升溫,民眾提升自體保護力的意識大為提高。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為十大健康食物之首的大蒜,證實能促進身體健康。因此,自從疫情爆發以來,相關黑蒜頭產品瞬間成為熱銷商品,不僅黑蒜頭、黑蒜精熱銷,還有餐飲業者推出各種黑蒜頭鍋物料理!

  據報導,以「聖德科斯」中區9家分店為例,黑蒜頭、黑蒜精銷售量,近月來暴增三成至一倍!雲林生產黑蒜精的詠統生物科技,因此加開生產線量產,以期能供應市場需求。

  聖德科斯中區顧問林巨閔表示,自從疫情爆發後,聖德科斯中區9家分店相關抗菌商品、業績明顯大幅成長,尤其是黑蒜頭、黑蒜精的銷售量突然提高很多,各分店長們紛紛調貨,迫使聖德科斯緊急跟工廠下訂,才得知原來在各通路的黑蒜相關產品也都被掃購一空。

  詠統生物科技總經理張雅萍表示,目前工廠已加開生產線積極生產中,預計黑蒜精3月初就能正常供貨、上架販賣,民眾可先向通路預定,到貨時就可取貨!

  近年竄起的黑蒜頭,有專家學者針對黑蒜頭進行研究,認為黑蒜頭是用帶皮的新鮮大蒜經過低溫熟成而成,營養價值和保健功效都高於普通大蒜。

  詠統生技位於雲林縣莿桐鄉,莿桐鄉主要生產農作物大蒜,佔全臺的2成以上。張雅萍表示,詠統長期與雲林縣在地蒜農契作,實行產銷履歷從源頭控管,通過SGS470項農藥無殘留及重金屬檢驗,除了保障農民之外,更能擁有高質量的蒜頭來製作黑蒜頭。

  張雅萍強調,詠統採用100天低溫熟成,保留完整活性,獨家擊破細胞壁淬取技術,將黑蒜全果精粹成小分子液體做成飲品黑蒜精,富含人體必需胺基酸、SOD-Like、維生素、微量元素,對於增強體力、滋補強身效果佳。

  張雅萍還說,黑蒜精有多項食用選擇,除可一天一瓶直接飲用、還可做料理入飯、入菜燉湯,讓全家人都能享用美食外,還能照顧到全家人身體健康。

 

責任編輯:侯哲

相關焦點

  • 黑蒜精酵素——養生之寶
    具有抗氧化、抗酸化的功效。 那麼黑蒜精酵素又是什麼呢?我們知道大蒜經過一次發酵變成黑蒜,其營養價值有了顯著了提升,把經過發酵的黑蒜再經過第二次發酵,獲得的就是黑蒜精酵素,它的營養價值更是比黑蒜高出了幾個檔次。 既然黑蒜精酵素的營養價值比黑蒜還高,那麼我們自己把黑蒜再發酵一次不就得了,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 耗時「500」天的臺灣黑蒜精, 讓你的心血管更健康..
    ◆選自臺灣雲林紫皮大蒜 ,一年出一季、即365天◇高科技研發,低溫恆溼,自然熟成發酵,耗時120天◆引進生物科技,全果萃取,製成促進吸收飲品,約15天 過程中每天都有技術員帶著面具、穿著隔菌衣進入熟成室進行操作。
  • 不要看少黑蒜頭 與新鮮大蒜食療功效雷同 很多人不會吃
    除了白色的生蒜頭,坊間近年也出現一些黑蒜頭(黑大蒜),它是新鮮大蒜經過熟成一段時間後所製成,它少了刺鼻的蒜味,當然更不乏食用黑蒜頭能夠保健的種種說法,黑蒜頭與一般蒜頭到底有何差別?蒜頭(garlic)是大蒜(Allium sativum)的地下鱗莖,由多片蒜瓣(鱗芽)集合成一個蒜球,經加工熟成後製成黑蒜頭,是近年市面上被熱捧的保健食品之一。
  • 金門"點蒜成金" 研發"黑蒜頭"期成觀光新賣點
    金門"點蒜成金" 研發"黑蒜頭"期成觀光新賣點 2008年06月12日 12: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金門技術學院今天發表研發新產品「黑蒜頭」,將論斤買賣的生蒜頭,經過科技熟陳,將成為論顆發售最夯的健康食品,縣長李炷烽希望加以推廣,成為金門觀光新賣點。  據「中央社」報導,金門研發「黑蒜頭」計劃,是由金門縣府輔導,金門技術學院等單位合作,今日由計劃主持人金門技術學院助理教授李欣玫說明黑蒜頭研發成果。
  • 高貴黑蒜頭 論顆賣
    金門縣農會發表生蒜加工發酵熟成「黑蒜頭」綠色食品。記者李木隆/攝影 金門縣農會與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共同研發「黑蒜頭」新產品,將以往論斤買賣的生蒜頭,變成論顆賣的綠色食品,已成為金門的「黑金」農產品。「黑蒜頭」研發計劃由金門技術學院食品科學系助理教授李欣玫擔綱,昨天舉行新產品發表會時,金門縣長李炷烽、金門技術學院校長李金振、縣農會理事長陳國強、常務監事蔡水遊以及多名蒜農,都親臨現場共享研發成果。
  • 全場景抗疫,蘇寧如何做到更高效更精準?
    全面抗疫,一線後方齊發力  企業抗疫有兩大方向,一方面保障湖北抗疫一線的物資需求,另一方面還要穩定全國後方的生活物資供給和物價水平。自疫情爆發以來,蘇寧在這兩方面同時發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線抗疫方面,最緊缺也是最直接的就是醫療物資。
  • 「黑蒜精」三高人群,及免疫力低下,看過來!
    黑蒜精的由來在這個看臉的時代,顏值很重要,不管是人,還是食物。而且中國人飲食一向講究色香味俱全,倘若沒了「色」,食物的「香、味」就下降了一半。黑蒜(black garlic),又名發酵黑蒜,是用新鮮生蒜,帶皮在發酵箱裡發酵60~90天後製成的食品,能夠保留生大蒜原有成份,並且黑蒜中的微量元素含量較高,味道酸甜,無蒜味,具有抗氧化、抗酸化的功效,特別適合
  • 【健康感動生命】廈門琨氏家黑蒜精——獨一無二、珍藏獻禮!
    公司擁有長期的經營實踐經驗,銷售多種商品,涵蓋臺灣食品,臺灣水果等商品。公司本著分享健康,散播愛心,造福社會的慈悲心,為公司的經營理念,擁有健康才是人這輩子最出色的成就。下面通過一個簡單的視頻讓我了解一下【琨氏家】黑蒜精
  • 大陸金獎得主,臺灣「黑蒜精」 "蒜酒" 幫你顧好下半生..
    科學家用黑蒜進行體外細胞實驗或動物實驗,發現它可能具有調節血脂、血糖、抗炎症、抗腫瘤等多種效果。點擊下面圖片,直接進入健康養生專區取適量的韭菜籽,研成細末,加入白糖,用陳米湯調服,就可以治療腹瀉;如果把白糖換成紅糖,可以治療腹瀉便血。2.治腎虛陽痿、早洩、腰膝酸軟、夜尿多一提到韭菜,人們就會聯想到壯陽,現在可以告訴大家,真正壯陽的是韭菜籽。
  • 2852臺美的電暖器火速直達湖北抗疫醫院最前線!
    2月2日晚,美的集團旗下安得智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夥伴們頂著寒風,將一臺臺充油式電暖器裝上貨車。這批美的電暖器共100臺將在今晚由安得智聯從倉庫直接運送到湖北抗疫最前線之一的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在寒冷的冬天為醫護人員和患者帶來溫暖。
  • 德國人,大蒜抗疫?
    上個月月底,德國最大連鎖超市集團REWE的發言人證實,全國各分店,人們開始增加購買食品和罐頭類的商品;另一家大型連鎖超市Lidl也證實,部分地區的分店銷量上升,尤其是罐頭食品、義大利麵條、衛生紙、消毒劑等類型的商品。
  • 嵐縣:百萬元功能營養食品送往湖北抗疫一線
    導語:為了保障湖北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營養供給,近日,由國家有關部門和貴州一家企業訂購的嵐縣老磨坊粗糧八寶粉功能營養食品順利完成生產交付,緊急運往湖北抗疫一線
  • 「雲觀展·童抗疫」少年兒童美術書法作品線上展
    為配合此次展覽,江蘇省美術館公共教育部以此契機面向社會推出「雲觀展·童抗疫」為主題的線上少年兒童美術書法作品徵集和展示活動,用兒童喜歡的繪畫方式,帶著孩子去認知疫情,用孩子們自己的創作向世界傳遞溫暖與友愛。
  • 【文藝抗「疫」】眾志成城戰疫情(詩詞楹聯作品選登)
    (何飛雄) 全民抗「疫」 雨點聲聲心坎慌,病毒感染勢無疆。 圍城堵疫施強策,哨崗值村免禍殃, 四海猶存拒狼跡,千秋尚記鬥魔雄。
  • 抗疫小妙招:「金點子」催生家門口「菜柜子」
    抗疫小妙招:「金點子」催生家門口「菜柜子」 2020-02-26 11: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殊榮:黑蒜精產品榮獲「第十七屆品牌玉山獎」
    琨氏家黑蒜精的製造商:臺灣永統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席了由臺灣企業競爭力發展協會及國家品牌玉山獎甄選活動委員會,在臺北主辦的國家品牌玉山獎頒獎典禮,榮獲「2020國家品牌玉山獎」。       玉山獎是臺灣最具公信力和指標性的優質傑出企業評選,能榮獲本年度三項殊榮,是市場對黑蒜精過去十幾年來的肯定和認可。
  • 養生防疫要吃「黑蒜頭」!用電鍋就能輕鬆自製~
    導讀:養生防疫要吃「黑蒜頭」!用電鍋就能輕鬆自製~全世界都在對抗疫情,除了配合政府措施,民眾也要注重健康,才不怕疾病上門,建議從飲食下手,在家做些「防疫料理」,好好增強抵抗力。這次介紹比一般白蒜頭更滋補的「黑蒜頭」,單吃、入菜都很有效喔!黑蒜頭是什麼?黑蒜是一種加工過的大蒜食品,將一般的白色大蒜,靜置在60~90℃環境下10~30天,使之受熱發生梅納反應,讓色澤變深、香氣更濃。黑蒜也是西方非常搶手的食材之一,經常用來製作高檔美食。
  • 同心抗疫 懶人聽書上線多部防疫有聲書
    為更好地幫助用戶了解疫情、防範疫情,近日有聲閱讀平臺懶人聽書聯動出版社、媒體、主播、線上資源上線硬核抗疫專題和免費聽書活動,傳遞權威防疫知識,倡導宅家抗疫,傳播戰「疫」正能量,用有聲的力量為公眾構築一道健康防疫牆。
  • 「2020年北京市商業連鎖企業抗疫事跡展覽活動」在北京工藝美術...
    為記載這場具有歷史意義的特殊戰役,弘揚北京商業連鎖企業的責任擔當精神,傳承敢於應戰迎接挑戰的拼搏意識,12月4日下午,由北京市商務局支持、北京市連鎖經營協會主辦、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承辦的「2020年北京市商業連鎖企業抗疫事跡展覽活動」在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揭開帷幕,北京市連鎖經營協會七十餘家會員單位參加活動。
  • 中國赴菲醫學專家在線講座 抗疫「功夫」操受熱捧
    中國赴菲醫學專家在線講座 抗疫「功夫」操受熱捧 2020-04-12 22:45:5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羅攀 責任編輯:羅攀     4月12日下午,中國赴菲抗疫醫學專家組舉行在線視頻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