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最近,國家多部委在養老方面頻頻發力,強調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鼓勵各類民營企業參與公辦養老院改革,力推普惠養老。隨著老齡化的加劇,享受政策和資本的雙重關注,養老產業已經站在了下一個十萬億級的風口之上。當你老了,如何養老?
廣州市民:希望老的時候,就可以去外面多走一走,多看一看,就這種一邊遊玩一邊養老,可能會更好一點。
相對於年輕人喜歡旅居的浪漫養老方式,中年市民則更加務實一些。
記者:您了解到的身邊親戚朋友、家裡老人都是怎麼養老的?
北京市民:一般都是居家養老的,其他的,養老院的也有個別的,但很少。如果不是空巢的話,就是跟子女一塊住的多。通過什麼方式養老記者:家裡老人一般都是怎麼養老的?
北京市民:可能更多的是看看,養老院是不是人性化管理一些,然後就是離自己的居住環境,稍微近一些,不要太遠。
上海是全國最早進入人口老齡化的城市,也是老齡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2000年,60周歲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佔到上海戶籍人口的18.3%;到了2017年末,上海的老年人口總數達到483.6萬,佔戶籍總人口的33.2%。在虹口區,60周歲及以上老年戶籍人口約佔37.93%。這裡的老人對養老院養老方式接受度更高。
上海市民:身邊老人都是進養老院養老,因為養老院也有很多優點,一個是老人聚在一起,可以互相說說話,解解悶。老年人的活動,他們也可以一起參加一下,然後養老院有專門的護理,相對來說,對身體狀況什麼的,照顧得比較周全一點。
城企聯動:老年人「花得起」 企業「有回報」
根據國家發改委、民政部、國家衛健委三部門最新印發的普惠養老方案,將開啟城企聯動,城市政府提供土地、規劃、融資、財稅等一攬子的支持政策,企業則按約定承擔公益,提供普惠性養老服務。方案的重點內容就在於,激發社會資本參與進來,事實上,一些國有資本已經開始先行先試了,我們看看效果如何。
上海虹口區彩虹灣養老院是上海城區最大的公辦養老院,有860多個床位,而且它的食堂和康養設施器材可以輻射周邊5公裡範圍內的老人們共享。這裡多樣配置的套房,以及各種醫療康復設施,處處都體現出方便老人生活的設計特點。
央視記者古峻岭:我們到這個大套間來看一下,這是一個多人套間,中間是一個非常寬敞的大客廳,白天大家可以在這裡活動。
在這邊是一個雙人房,現在剛剛搬進來一對90多歲的老夫妻。我們再到這邊來看一下。
這是一個衛生間,我們看到這個衛生間的設計,高度都是按照輪椅的高度來的,即便是坐在輪椅上也非常方便洗漱。還有像這樣馬桶的旁邊也是安裝了方便起立的扶手。包括我們看到這裡洗澡的這個把手,專門有這種38度的恆溫設計,不用反覆去調熱水。像這樣的適老化設計,在這裡隨處可見。
第一批入住的阮綺壁老人已經92歲了,聽說她要來養老院,全家四世代人一起陪她過來,老太太對這裡的環境非常滿意。記者:阿婆,您今年高壽啊?
入住老人阮綺壁:我今年92歲。
記者:92歲啦,您看著像72歲。您到這兒來看了高興嗎?
入住老人阮綺壁:高興,這裡條件很好!
入住老人女兒:開始我爸媽來還有點顧慮呢。來了以後一看,這麼開心啊!開心地笑了,進來就笑了。
這個養老院是由上海虹口區政府投資建設,由央企國投集團和一家民企聯合運營。不只是國投,誠通集團、華錄集團等一批中央企業也正開始涉足養老產業。專家認為,通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實現企業建設運營成本和服務價格雙下降,既可以讓老年人購買服務「可承擔」,又可以使企業提供服務「有回報」,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加劇,養老產業正在迎來新一撥發展機遇。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