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經濟報記者 張治中 通訊員 周坤
一桌同心餐,幹群心相連,一頓連心飯,濃濃幹群情。連日來,南召縣喬端鎮黨委努力踐行扶貧「六個一」,組織幫扶人到貧困戶家中吃上一頓連心飯,在寒冬裡溫暖著貧困群眾的心。
「宋主任,你幫扶我們三年了,從來沒有在家喝口茶,今天你來家裡吃頓飯,我心裡可高興了,看看現在的好生活,感謝黨的好政策,我們全家感激不盡啊!」喬端鎮大竹園村脫貧戶王申平的老母親坐在餐桌前感激的說道。
吃飯期間縣人大副主任宋生與王申平拉起了家常,關切地詢問他最近的收入情況、老母親的健康狀況,兒子在北京務工是否順利,生活中是否還有急需解決的困難。「說到兒子的工作,更得感謝政府組織的技能培訓和組織的招聘會了,今年4月份在咱政府免費學了半個月的電焊工,然後又參加了招聘,現在一個月收入4000塊,這過年回來都敢給他說媳婦了「,王申平樂呵的說到。說到今年的收入,王申平高興地向宋生細數扶貧車間務工收入、公益性崗位收入、兒子外務工收入、母親的低保和殘疾人補貼等等情況。」宋主任,真是得感謝政府的好政策,您的勤幫扶,讓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 ,扶貧車間一個月能幹20天活,我還是村裡的護林員,能在家照顧老母親,賺錢顧家兩不耽誤,感謝政府的好政策、宋主任的勤幫扶,才會有現在的好生活啊」,王申平感慨又感激的說著。宋生鼓勵王申平要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相信在黨的帶領下,今後的生活會越過越好。
「宋主任,黨的恩情說不完也感激不盡,我這老太婆也沒有啥回報,平日裡臥床也起不來,給您納了雙新鞋墊,你一定要收下,以後還要常回來吃飯」王申平的母親遞給宋生一雙鞋墊,宋生深切的說到:「我一定常回來看您,咱脫貧不脫政策,脫貧不脫我們幫扶人的責任,咱們永遠都是一家人」。
在白水河村脫貧戶王玉奇的家中,一樣的連心飯,也吃出了深厚的幹群情。王玉奇是一名退伍軍人,家中十分貧寒,上有老人要照顧,下有孩子要撫養,但是生活的艱難並沒有打到他,當初納入貧困戶的時候,他都在心裡暗自發誓要早日脫貧,對得起自己脫下的綠軍裝。
「生活上有什麼困難嗎?你外出務工這一年賺了多少錢?」副縣長宋興哲坐在飯桌上親切的問到,「現在生活沒有困難了,住上了新房子、該享受到的政策我們都享受了,兒子和我都學到了新技能、去年政府免費培訓的泥瓦匠裝修技能,兒子和我都去學了,今年在外務工十個月,拿回來三四萬,很滿足啊!要不是扶貧的好政策,我去哪兒學這個技術,學會都有人來招聘直接上崗了!」王玉奇開心的說到。
說到下一步打算,宋興哲對王玉奇說:「脫貧了也要規劃好以後的生活、規劃好發展方向,以後你有什麼打算啊?」王玉奇說:「我還能幹,我要帶著兒子繼續外出務工,還幹裝修,現在這一行也很缺人,我回來準備動員動員其他的貧困群眾跟著我一起幹,我也免費的教他們,帶他們一塊發家致富,幸福的生活要靠雙手幹出來啊」聽了王玉奇信心百倍的回答,宋興哲才放心的點點頭。
喬端鎮開展扶貧「六個一」以來,積極組織全鎮267名幫扶責任人深入到各村與貧困群眾同吃「連心飯」,再次對貧困群眾進行政策宣講,對戶明白人進行再培訓、對戶容戶貌進行再提升。
喬端鎮黨委書記餘春來說:「開展一次與貧困群眾的餐敘,不僅僅是吃一頓飯那麼簡單,更是對扶貧成果的一次鞏固、重要的是真實的摸透群眾的生活狀況、切實的感受到群眾的冷暖,拉近了與貧困群眾的感情,做群眾的貼心人、知心人和親人,這樣我們的幫扶才有力度和溫度,幫扶成效才能更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