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連心飯了,大家抓緊點,要遲到了。」2019年12月29日清晨,德江縣楠杆鄉樓房村石潮水組組長甘立分挨家挨戶上門通知。
當天樓房村組織全村群眾集中開展「迎新年、戰貧困、奔小康」幹群連心聯誼會。
1000餘名在家群眾齊聚天井小學操場舉行拔河比賽、文藝表演,歡天喜地迎新年,脫貧致富奔小康。
「加油、加油、加油!巖窩贏了。」活動現場,吶喊聲、歡呼聲,一片歡騰。
「駐村工作隊真是小到家庭衛生、孩子學習,大到身體健康、房屋修造,關懷無微不至,真心感謝他們。」大石板組貧困群眾曾芬激動地說。
說起村攻堅隊,現場群眾曾凡妮雙手舉得高高,隨口羅列出村裡的各項變化,產業發展起來,家家戶戶養成了講衛生,講文明的好習慣,村莊變靚了,房屋不透風漏雨了,各項政策都落實到位了,現場一片沸騰。
一類貧困村樓房村距離縣城46公裡,轄19個村民組。2018年整村脫貧出列,現有總人口618戶256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52戶650人。截止2019年底,已脫貧138戶616人。未脫貧14戶34人,貧困發生率1.4%。易地搬遷40戶178人。
自德江縣整縣脫貧摘帽戰役打響以來,樓房村攻堅隊按照「七個極」工作要求和「76554」工作方法,圍繞「一二三」標準和「三率一度」指標全面指導全村脫貧攻堅工作。
駐村幫扶工作實打實。2019年有駐村幹部共9人,幫扶幹部34人。「村支」兩委班子搭配齊全。主要幫扶單位有德江縣委宣傳部、德江縣融媒體中心、德江縣總工會。全體駐村幹部和幫扶幹部舍小家顧大家,「5+2」「白+黑」用心用情用力,把群眾當親人家人,把群眾事當成是自己事,急群眾之所急,想群眾之所想,全面掀起駐村幫扶工作熱潮。當起泥水工、木工、清潔工、搬運工,家庭主婦,幫助群眾發展生產、環境衛生整治、房屋維修、實施五改一化一維、教育醫療養老各項惠民政策落實,真真切切幫助貧困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
收入人人達標。全村共組建2個專業合作社,茂盛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和樓房大米種植專業合作社,貧困戶入社全覆蓋。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兩山種茶1480畝,大壩規模化、標準化進行農村產業革命,種植生態大米130畝、小米和南瓜370畝,農戶通過土地流轉有流轉金,在合作社務工有薪金,入股分紅有紅金。2019年累計務工500人次,支付勞務費用38000元。短平快吹糠見米產業鼓勵群眾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拓寬群眾增收渠道。養殖肉牛620頭、生豬466頭、山羊230隻、雞2000羽,實現年戶均增收3000至5000元。夏秋決戰中,該村結合500畝壩區建設發展蔬菜種植,由森德公司在火石壩區樓房村種植444.6畝脆美白菜苔,建設高標準示範區,促進群眾增收,確保貧困群眾增收有門路,脫真貧、真脫貧、不返貧。
吃穿人人不愁。在國家政策的扶持和幹部結對幫扶下,群眾不愁吃、不愁穿,四季有肉、米、油、雞蛋吃,四季有換洗衣物和被褥。2018年以來,全村共提升改造、新修水池12口。經德江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所有指標達標,並出具了檢測報告。實現戶戶有安全飲水,並建立了以水養水機制,運行正常。
住房教育醫療戶戶保障。2567名群眾都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100%,人人享受「三重醫療保障」,慢病證辦理應辦盡辦,保證了75名慢性病患者門診看病難題,此外,貧困戶籤約家庭醫生全覆蓋。無義務教育階段輟學生,貧困戶學生教育資助應助盡助,教育保障到位。自2014年以來落實危房改造130戶,五改一化一維391戶,透風漏雨整治191間,修建改造廚房178間,衛生廁所274間、圈16間,拆除老舊房123間。易地扶貧搬遷40戶178人,其中搬遷楠木園8戶36人,搬遷大龍32戶142人,已全部搬遷入住,人人住上安全房。
基礎設施建設大變樣。群眾要富離不開電水路,楠杆鄉圍繞通鄉油路、通村通組公路、產業路、連戶路和向外出境高速公路建設織密全村路網建設,村村組組通互連互通,家家戶戶通水泥路。「前些年到縣城的公路凹凸不平,顛顛簸簸2小時車程。」跑縣城到楠杆鄉村客運師傅楊愛苦不堪言,一個月就要換一次輪胎,車輛消磨特別大,十分考驗駕駛員的技術。
「油路通後,到縣城縮短為1小時車程,方便快捷。」楊愛肺腑之言。車輛整潔多了,跑起車來心情舒暢多了。
家住白巖腳組冉龍嬋感受特別深,前些日子,路不通,修建房屋從山腳搬運建築材料到山頂,一點一點肩挑背馱,肩膀都磨了幾層皮。
冉龍嬋興奮地說,「黨的政策好,小車可以開到家門口了,出門腳不沾泥,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成為過去。」
如今,全村共修建通村通組公路6條22千米、連戶路13千米,安裝路燈150盞。組組通網絡,戶戶通廣播電視,新一輪電網提升改造全面完成。小學、幼兒園、衛生室、廣場、公廁公共服務一應俱全,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產業發展上規模。產業是群眾增收致富重的要渠道。村裡圍繞油茶、南瓜、生態大米、肉牛養殖、果蔬種植髮展生產,特別今年夏秋決戰樓房、火石、大龍500畝壩區大壩規模化發展產業,增加群眾收入,讓全村貧困群眾穩定脫貧。
村莊人居環境大提升。樓房攻堅隊把19個村民組的村莊環境衛生分成四個片區,由尖刀班成員、幫扶幹部、包組幹部、村民組長組成突擊隊,從村莊公共區域到農戶家庭,來一場農村環境衛生革命。全村設立垃圾箱6座,2019年轉運垃圾42次。修建排汙溝9200米,室內及庭院硬化9200平米。2019年召開文明衛生之家評比活動21次,發放獎品、獎金共計價值10000元,群眾良好衛生習慣養成,村莊乾淨整潔,舊貌換新顏,人人有精神。(李潤)
來源:銅仁日報
(責編:郜林筱、陳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