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故事 | 珠江啤酒:40個家庭的「連心飯」

2020-12-19 澎湃新聞

扶貧故事 | 珠江啤酒:40個家庭的「連心飯」

2020-11-26 19: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扶貧故事

決勝全面小康,展現國企擔當。即日起,「廣州國資」微信公眾號開設「扶貧故事」專欄,通過扶貧一線鮮活的感人故事,展示廣州國資國企精準扶貧、合力攻堅的進展與成效、亮點與經驗。

第4期

2016年5月6日,天氣晴朗,一個90後精神小夥子踏上了梅州市梅縣區畲江鎮鹹和村的土地,「首先去村委會報到,漏水、破舊、雜草叢生,晚上一片漆黑,整夜都聽到青蛙、昆蟲的叫聲。」睡在村委會的第一晚,他感受到了「聽取蛙聲一片」的熱鬧,他也思索著,如何能讓這個小鄉村「稻花香裡說豐年」。就這樣,珠江啤酒的駐村幹部鄭海榮開啟了他的扶貧之旅。

基礎設施大提升

鄉村「舊貌換新顏」

「村委會是村裡學習辦公和集體活動的重要場所,反映了一個村的精神面貌,不需要富麗堂皇,但一定要乾淨整潔、生氣勃勃」。鄭海榮在廣州市駐村工作隊和梅縣區工作組的各級領導的詳細指導下,積極組織協調,公司的幫扶資金快速到位,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幹」,迅速開展村委會修繕工作,辦公環境好了,村幹部上班更有幹勁了。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本著以文化為鄉村鑄魂的初衷,使用扶貧資金先後修建了「珠和文化廣場」、圖書室等公共活動文化中心,讓村民的精神樂起來,鄉村振興戰略才能真正實現。現在村民也喜歡過來辦事交流了,每天早晚組織打籃球、跳廣場舞等,村委會成為了最受歡迎和最熱鬧的地方。

隨後,鄭海榮還牽頭在村主幹道建設路燈,推進平安鄉村視頻系統建設和網絡建設,實現全村6公裡範圍的網絡信息全覆蓋;完成16戶危房改造、舊房加固等,村容村貌持續改善、公共安全不斷提升。

一頓「連心飯」

真心真情扶真貧

扶貧工作對鄭海榮來說是陌生的領域,剛駐村的時候,雖然白天走訪貧困戶得到了一些基礎的信息,但是每戶的走訪時間有限,簡單的問答形式也使得雙方難以詳談,至於這些貧困戶究竟有多麼貧困,「窮根」在哪裡,他感覺還沒摸清楚。

有一回,他到貧困戶家裡送慰問品,看到戶主在準備晚飯,他走進廚房幫忙,發現裡面就是一些自家種的蔬菜和雞蛋,沒有一點肉。想到他們家裡還有正在長身體的孩子,營養供給遠遠跟不上。那一刻,他感到有些心酸。晚上,他把自己的所見所感寫進了日記:「我想,扶貧工作不只是簡單地提高他們的收入,改變一時的情況,更應該嘗試融入到他們的家庭當中,去傾聽背後的故事,全方位地幫助他們創造更好的生活。」

後來,鄭海榮經常下班後自己掏錢買些豬肉到貧困戶家下廚做飯,有時還帶上兩瓶啤酒,和他們在飯桌上拉拉家常。通過這樣的方式,他摸清了鹹和村全部40戶貧困戶86人的情況,也讓自己成為了他們的「家人」。

為貧困戶做一頓飯,看似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這「連心飯」是紐帶,拉近了他與貧困戶的距離,是掌握真實情況最有效的調研,也讓幫扶更加有溫度。脫貧攻堅路上的「連心飯」,讓他發現教育、醫療是最迫切要解決的問題。鄭海榮積極落實「三保障」政策,全部貧困人員參加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享受大病保險及醫療救助政策,減輕了因病致貧的風險。扶貧先扶志 、扶貧必扶智,他積極落實獎助學金工作,通過公司平臺積極發動社會資源,開展珠江啤酒VIP客戶梅州扶貧捐資助學活動,確保「教育一個都不能少」。

笑對生活

傳遞脫貧正能量

林勝華是個天生的聾啞人,至今為止不識字、無職業,其母患有糖尿病,弟弟還是高中生,家中依靠種植水稻為主和一些零工散活度日。在多次無聲的交流下,得知他在用打田拖拉機為其他村民打田,自家也有近十畝水田。為了和他交流,鄭海榮自學了一點手語,逐漸地能夠讀懂對方的意思。

「無聲的世界是黑白分明的,但他的心態很好,經常掛著笑容,我非常敬佩他。跟他交流是很有趣的事情,有時比劃看不懂,我們互相都會笑,他的意思是種地是他的根本,我鼓勵他說自身努力才是根本。」鄭海榮在日記中寫道。

鄭海榮通過為林勝華母親爭取疾病救助,降低了每天打針造成的經濟負擔;幫助他建立家庭養殖基地,養殖家畜提高收入;參與光伏發電項目和分紅;鼓勵其參與和擴大種植紅米16畝,成為了村裡的種植紅米的先進模範。聽說林勝華家今年春季的紅米收入就高達30000多元,弟弟的大學學費不愁了,鄭海榮高興地為他豎起了大拇指。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鄭海榮都一一記在他珍貴的日記本上,他為自己的扶貧系列日記命名為40個家庭的「連心飯」,公司同事、駐村同行和其他村民聽到他分享的身邊貧困戶脫貧攻堅的小故事,都深受感動。

鄭海榮說:「扶貧路上最美的風景就是貧困村民一張張的笑臉。我會堅持用真心和真情去扶貧!也把收穫到的幸福和正能量帶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來源:珠啤股份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扶貧故事 | 珠江啤酒:40個家庭的「連心飯」》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廣州國資國企十大感人扶貧案例出爐!快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注入強大精神動力在經過網絡投票和綜合評比後廣州國資國企十大感人扶貧故事案例脫穎而出現在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珠江鋼琴:奏響扶貧抗疫協奏曲 珠江鋼琴集團在助力對口幫扶村扶貧抗疫奔小康的致富路上奏響了廣州國資企業對口幫扶的樂章。
  • 扶貧故事 | 廣州交投:扶貧路上的夫妻檔
    一場充滿能量的家庭會議 在村幹部家庭的長大藍智賢,從小受到爺爺和父親勤奮耕耘、服務村民的影響,對鄉村振興工作有著別樣的情懷。儘管如此,2016年5月,藍智賢第一時間收到集團指派人員對接扶貧工作的通知時,他還是猶豫了,自己才32歲,留在廣州專心做好本職崗位也許更有前途,離家人也更近一些。
  • 扶貧故事 | 珠實集團:情系貧困村,責任扛上肩
    「這生活怎麼過啊,必須重點幫扶」,劉志立即組織村幹部討論研究幫扶方案,寫申請打報告,為她爭取4000元精準扶貧資金。同時,他將陳雲英家庭實際情況向鎮裡匯報,鎮婦聯獲悉後立即上門慰問並送上了5000慰問金。「劉書記啊,你真是我家的大恩人啊!」 陳雲英激動地握住劉志成的手說。在劉志成和大家的努力下,她順利達到退出相對貧困戶行列。
  • 扶貧故事 | 廣州發展:像釘子一樣「釘」在扶貧路上
    即日起,「廣州國資」微信公眾號開設「扶貧故事」專欄,通過扶貧一線鮮活的感人故事,展示廣州國資國企精準扶貧、合力攻堅的進展與成效、亮點與經驗。以黨建引領精準扶貧工作全面展開,先後幫扶4個村小組完成新建飲用水工程項目、6個村小組完成改造飲用水工程項目,實現3.7公裡村道硬底化、2.9公裡村道擴寬工程,新建村希望小學公廁、大竹山等4個村小組垃圾填埋場、66KW光伏發電項目、村級農技服務站及農產品大棚項目,安裝了111盞太陽能路燈,全力推進10個村小組的新農村示範村建設項目、3個村小組特色村建設及2500畝土地整合整治等工作。
  •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楊禹:與聯心村的連心之路
    【我的扶貧故事 我的脫貧故事】楊禹:與聯心村的連心之路 2020-11-06 11: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同行脫貧路·心連心共敘黨恩情|三寶街道組織幹群共吃連心飯...
    10月27日,晴隆縣三寶街道以社區為單位,組織幫扶責任人、網格員與群眾「共吃連心飯」活動。當天一大早,三寶街道新塘社區、新寶社區、新坪社區幹群就分別在各社區的廣場上擺滿了圓桌,邊上做菜的幹部和群眾也已經忙得不可開交。
  • 德江泉口鎮:幹群同吃連心飯,連心連志連發展
    從吃穿住行、人居環境、社會風氣、幹部作風等方面來今昔對比一下,談談脫貧攻堅以來的變化和成效,也給我們提提建議……泉口社區是大家的家,只有連心連志連力,同心同向同行,才能實現共建共治共享,才能把它建設的更好……」德江縣泉口鎮洋巖片區「四個好」宣傳暨「連心飯」活動現場
  • 南召縣喬端鎮:同吃連心飯 共敘幹群情
    河南經濟報記者 張治中 通訊員 周坤一桌同心餐,幹群心相連,一頓連心飯,濃濃幹群情。連日來,南召縣喬端鎮黨委努力踐行扶貧「六個一」,組織幫扶人到貧困戶家中吃上一頓連心飯,在寒冬裡溫暖著貧困群眾的心。說到今年的收入,王申平高興地向宋生細數扶貧車間務工收入、公益性崗位收入、兒子外務工收入、母親的低保和殘疾人補貼等等情況。」宋主任,真是得感謝政府的好政策,您的勤幫扶,讓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 ,扶貧車間一個月能幹20天活,我還是村裡的護林員,能在家照顧老母親,賺錢顧家兩不耽誤,感謝政府的好政策、宋主任的勤幫扶,才會有現在的好生活啊」,王申平感慨又感激的說著。
  • 同吃連心飯 共話幫扶情(組圖)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省委、州委、縣委工作安排,11月10日,保靖縣委常委、縣委辦主任龍文斌深入陽朝鄉陽朝村督導脫貧攻堅戰,走訪慰問困難群眾,與貧困戶吃連心飯。走訪中,龍文斌每到一戶都詳細詢問生活、身體、子女上學、就醫等情況,認真查看「一超過兩不愁三保障」落實情況,向他們宣講黨的扶貧政策,並召集保靖縣委辦班子成員、鄉鎮幹部、駐村工作隊員、村組幹部一同與貧困戶吃連心飯,拉近了幹部群眾的距離,增進了感情。隨後,針對當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龍文斌召開座談會,組織相關幹部認真研究,及時解決。
  • 貴州沿河:幹群同吃連心飯共謀發展話小康
    連日來,貴州銅仁市沿河自治縣各鎮、街道和村(居、社區)脫貧攻堅指揮部組織群眾開展吃「連心飯」活動,大家聊村情、講政策、談發展、話扶貧、說將來、頌黨恩,共謀發展話小康。席間其樂融融,拉近了幹部與群眾的距離,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
  • 沿河踩經村 :「連心飯」真貼心
    沿河踩經村 :「連心飯」真貼心 發布時間:2020-08-24 11:38:14      來源:銅仁日報   8月22日下午,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夾石鎮踩經村的廣場上人頭攢動
  • 黔東南劍河縣溝洞村幹群同吃「連心飯」
    黔東南劍河縣溝洞村幹群同吃「連心飯」 發布時間:2020-01-09 12:24:10      來源:黔東南日報   2019年12月28日
  • 同吃連心飯,共敘幫扶情——貴州榕江縣管理部國慶期間深入幫扶村...
    經濟視野網10月13日電(潘廣金)2020年10月5日至8日,中共黔東南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榕江縣管理部黨支部(以下簡稱榕江縣管理部黨支部)全體結對幫扶幹部深入幫扶村榕江縣三江鄉斷頸龍村開展搶收稻穀、宣傳脫貧攻堅政策、環境衛生整治、秋冬種宣傳動員、與貧困群眾吃連心飯等系列活動。
  • 九九重陽 情滿長流|晴隆縣長流鄉開展重陽節「同吃連心飯、共敘...
    為了進一步弘揚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認真做好「三個一」目標任務,切實提高人民群眾的滿意度、認可度,確保脫貧攻堅「成色足、質量高」,10月25日,晴隆縣長流鄉開展重陽節「同吃連心飯、共敘幫扶情」主題活動。據了解,活動以村指揮所為單位,組織幫扶責任人、網格員與群眾同做一頓飯,同吃一桌席,歡聚一堂,共慶重陽佳節。
  • 貴州紅花崗區:小小連心袋 濃濃扶貧情
    原標題:小小連心袋 濃濃扶貧情2018年12月22日,冬至,遵義市紅花崗區金鼎山鎮的銀江村一幅田園風光。按照當地習俗,很多農戶從冬至起開始殺年豬。紅花崗區委宣傳部幫扶幹部李如敏腳步匆匆。她告訴記者:「要去花園組的貧困戶楊明強家裡,了解一下他家的豬是否有了買主?」
  • 同吃「連心飯」共謀脫貧路
    「吃連心飯了,大家抓緊點,要遲到了。」2019年12月29日清晨,德江縣楠杆鄉樓房村石潮水組組長甘立分挨家挨戶上門通知。 當天樓房村組織全村群眾集中開展「迎新年、戰貧困、奔小康」幹群連心聯誼會。 1000餘名在家群眾齊聚天井小學操場舉行拔河比賽、文藝表演,歡天喜地迎新年,脫貧致富奔小康。 「加油、加油、加油!
  • 鄉寧:同吃連心飯 共敘檢民情 齊心助脫貧
    為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進一步夯實幫扶責任,2020年9月2日、3日,鄉寧縣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郭兆利帶領班子成員、部門主任和檢察幹警深入關王廟鄉北村,開展脫貧攻堅「五個一」暖心活動,在幫扶村「同吃一餐連心飯,共談一次脫貧事,組織一次愛心助農,進行一次志願服務,資助一批貧困對象
  • 榕江崇義鄉:幹群同吃連心飯 決勝脫貧奔小康
    連日來,崇義鄉各村駐村幹部、網格員以及結對幫扶幹部召集群眾同吃連心飯、共敘幫扶情。在崇義鄉崇義村,一大清早,駐村網格員和村幹部們早早就到村裡帶領群眾們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大家紛紛打掃房前屋後,重點清理村裡環境衛生死角。
  •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精準發揮專業優勢,健康扶貧搭起「連心橋」
    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湧現出一批又一批的先進事跡和故事,激勵廣大幹部職工以必勝的決心和信心投身扶貧工作中,堅決如期高質量完成任務,打贏脫貧攻堅戰。通過精準發揮專業優勢,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為得榮縣病患群眾搭建起來的「連心橋」不是個例。針對得榮縣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的客觀條件,通過選派的駐村工作隊員進村入戶宣講衛生知識、為因病致貧的建檔立卡戶建立臺帳,聯繫醫療隊,為當地的病患搭起了直通城市三級甲等醫院的健康扶貧綠色通道。
  • 天柱紅衛村:開展感黨恩活動 幹群同吃連心飯
    近日,天柱縣社學街道紅衛村開展感黨恩系列活動,通過幹群同吃連心飯、文藝活動等形式,增近幹群關係,拉進鄰裡和諧,攜手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活動當天,雖然細雨飄飄,寒意漸濃,但在村委大院裡卻是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廚房裡村民們各自正在忙碌著,準備豐富的菜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