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菊小醫育兒,原創好文,歡迎轉發分享。
我朋友家兩個女兒,老二沒出生的時候,老大可是備受寵愛,大家都認為老大聰明又機靈,可是自從老二的降生,老大就再也沒有那麼「優秀」了。漸漸地,我朋友和她老公以及家中長輩對老大的情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甚至有時候,朋友會向我訴苦說:「感覺大號都練廢了!」然後我會開玩笑地回道:「大號練廢了,練小號!」她其實也很討厭自己這樣子,感覺太傷害老大了!
你有沒有發現,一般二胎家長,老二會比較受寵愛,而多個孩子的家庭,一般最小的孩子最受寵愛?都說「老大傻,老二精」,「皇帝愛長子,百姓愛么兒」,完美呈現了二胎家庭中老二更得大人歡喜,多孩家庭中最小的孩子最受寵的事實。
我要告訴你,其實你認為最聰明、機靈的孩子可真不一定長大就有出息。而且,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1、二胎家庭中,老大老二誰更有出息?
很多人都認為兩個孩子的家庭,一般老大都老實巴交,而老二更聰明機靈。實際上,真實情況也許跟你想像的完全相反。
(1)老大更聰明。2007年挪威有一項25萬人的大樣本量統計數據表明,二胎家庭中老大的智商平均比老二的要高出2.5分以上。因此,我國民間所說的「老大傻,老二精」不是真的,可能只是父母偏愛老二的一個藉口。
(2)老大更努力。上文說到老大實際上要比老二還要聰明,其次老大因為是家中長子或長女,最先出生也最先得到父母和長輩的寵愛,為了能重新獲得寵愛,TA會更加努力,成為家中懂事的好孩子、班級中的尖子生。
(3)老大更有責任和擔當。因為是家中的老大,所以哥哥或者姐姐會自發地去照顧弟弟或者妹妹,因為TA們認為這樣就能獲得父母的認可和肯定,這樣父母就會像以前一樣愛自己。長此以往,老大就養成了責任和擔當。加之很多家庭中「長兄如父」「長姐如母」的思想觀念,老大從小被家族寄予厚望,必然會更有責任感和領導氣質。不過,老大也是最可能循規蹈矩和墨守陳規的一個孩子。
反觀老二,習慣了毫不費勁就能享受到父母的寵愛,而且也習慣什麼事情有老大照顧,所以老二性格上一般偏向於退縮而且沒什麼擔當,這樣只會阻礙未來個人發展。因此,二胎家庭老大長大後更可能有出息一些。
2、多孩家庭,誰最有出息?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在多個孩子的家庭中,排在中間的孩子(老二)往往會被父母無視,而年紀最大和最小的孩子則可以得到父母的關注和重視。當然這可能不是每個家庭都會這樣,但確實是一個普遍現象。
但因為老二在家的地位很尷尬,既沒有父母這個靠山,也沒有老大的力氣和老么的運氣,所以只能更懂得隨機應變和靈活變通,處理好與兄弟姐妹、父母之間的關係,這樣才能在家中站穩腳。這就是為何多個孩子的家庭裡,老二總是給人感覺比較機靈和精明。加之,老二相對老大來說,來自家族的壓力更小,所以行事上會更加自由和果敢,更多奇思妙想,更有創新精神。
美國心理學家凱文·李曼在《排行的秘密》一書中也寫道,出生順序對每個孩子有著不同影響,從而造就不同的性格。老大一般性格成熟穩重,有格局、有遠見,老二圓滑機敏,和誰都相處得來,而老三性格最快樂,但如果在家中太受寵,也可能發展成傲慢自大、自私自利、貪圖享受的性格。比如:馬雲就是典型的老二代表,他上有一個哥哥,下有一個妹妹,家中三個孩子就屬他最有出息。當然,不是每個家庭都是這樣,但在多孩家庭中高情商的老二大概率是最有出息的。
3、二胎、多孩家庭應多關注被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
儘管前文中寫道,二胎家庭中老大更容易有出息,而多孩家庭中老二往往更容易有出息。但是,並不代表父母不管不問,孩子就可以自己長大成材,孩子是否成材還是主要看父母是否用心澆灌。
生了二胎後,老大會因為弟弟或者妹妹的出現而出現「危機感」,心想爸爸媽媽再也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了。所以老大乖巧懂事的同時,也會有一些「怪異」的行為。建議二胎家庭的父母一定要做到這三點:
(1)多重視老大的感受。雖然父母因為老二的來到變得更忙,但是請別忘了預留一些單獨陪伴老大的時間,讓大寶撒撒嬌、訴訴苦的機會,讓大寶感受到沒有弟弟妹妹時父母對自己的狀態。
(2)讓老大多參與。多數媽媽生二胎前都會徵求大寶的意見,讓大寶一開始就參與到家庭的決策中來。等老二出生後,讓老大學會照顧弟弟或妹妹,在照顧的過程,老大不僅學會了承擔責任,也促進了兄弟姐妹之間的感情。再大一點,就鼓勵老大去教弟弟妹妹,這也是增加老大參與感的重要部分。
(3)給兩個孩子平等的愛。很多父母習慣性認為老大年齡大些,就應該讓著弟弟妹妹,這是典型的父母偏愛年齡小孩子的行為。給孩子平等的愛和尊重,才能促進手足親情。
在多個孩子的家庭中,往往父母特別寵愛最小的孩子,並把所有的責任都交給老大,中間的孩子(老二)就往往在無視中長大。因此建議多孩家庭中父母應注意平衡一些。
(1)維護老二的自尊心。與年長的孩子相比,第二個或中間的孩子會更容易自尊心受挫。如果他是家中的淘氣鬼,你無意中也會告誡他要向哥哥姐姐學習,這無形中的比較會讓老二變得嫉妒和難以親近。因此,最好不要將孩子們進行比較,這不僅會讓孩子不被兄弟姐妹喜歡,還會導致自尊心受挫,變得自卑。
(2)給老二同等的關注。中間的孩子往往會變得毫無目標,沒有前進的動力和目標。因為他們的父母更關注年長或年齡小的兄弟姐妹,缺乏關注會使他們漫無目的,並缺乏社交能力。如果可以,儘可能給每一位孩子同等的關注。
(3)多給老二參與感。因為中間的孩子沒有得到過父母的關注和肯定,也沒有享受過與父母獨處的時間,於是他們會覺得家人對他們沒有任何期望,進而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更不會主動承擔任何家庭責任。因此,建議父母多讓老二參與到家庭的決策中去,可以和老大一起照顧和教育弟弟或妹妹,另外父母也應該預留一些和老二單獨相處的時間。
你家是幾個孩子呢?你有沒有更偏愛誰?你認為你們家哪個孩子長大會更有出息?期待你來分享育兒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