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剛出生那會,說實話我特別懵,只是傻傻的看著,覺得孩子可愛。後來婆婆和隔壁鄰居經常來看我和寶寶,經常給我傳授育兒經,我半信半疑,每天邊看手機學習育兒知識,邊應對鄰居每天在耳邊不停的叨叨。
現在回想起來,在他們的影響下,我還真踩了不少坑。
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媽媽就叮囑過,孩子不要一哭就抱起來,這樣以後,你要一直抱著,你要累死,不能這樣慣著。
後來回婆婆家做月子,鄰居也這樣說,網上育兒公眾號也這樣說,於是寶寶每次哭的時候,就餵奶,要麼看拉了沒有,這些情況都沒有孩子還哭就不理他。
還好自己那時心軟,哭過幾次後忍不住要抱起來,累是真的累,每次胳膊都抱的發麻,酸痛的睡不著。儘管這樣,每次看到寶寶笑嘻嘻的看著媽媽,什麼都忘記了!
事實是,寶寶剛出生那會是需要媽媽全力滿足的,只有被滿足的寶寶才最有安全感,這時的寶寶也不會被寵壞。
哭只是寶寶的表達方式,媽媽們要學會正確分辨。寶寶為什麼哭?餓了?拉了?或只是想媽媽抱著?在寶寶不會用語言表達的時候,哭是他們最直接的表達,媽媽們一定不要嫌煩,要正確接收。 只要正確滿足寶寶,寶寶知道只要媽媽隨時隨地都會出現,有了安全感,寶寶就會乖乖的睡覺了。
媽媽們要正確對待孩子的哭,不能簡單粗暴的對待孩子。很多孩子3歲後,孩子無理取鬧,愛發脾氣,其實,是早年在養育孩子的時候,你簡單粗暴的對待孩子,沒有耐心理解孩子的想法。
媽媽要允許孩子哭。自己帶孩子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只要聽到孩子哭,就會特別煩躁,恨不得立即想個辦法或把奶嘴放進他嘴巴裡,讓他停止哭泣。這種是非常錯誤的做法,孩子哭的時候也是在表達自己的情緒,如果不允許孩子哭,孩子以為外界不接受自己的情緒,會壓抑自己的情緒。特別是負面情緒,以後在處理情緒的時候,壓抑就是他的處理方式。
孩子滿月後,婆婆的妹妹拿來好多自己孫女的衣服給我,說人家的孩子穿過的舊衣服,洗了很多次,不怕過敏,沒有化學保留物,衣服也柔軟,再說孩子前3個月長的快,還可以省點錢。
我挑了幾件看著還乾淨的給孩子穿,那種很髒的都沒有要,再加上人家是女孩,我家是男孩,其他都扔了。婆婆的妹妹還想再送來,被我拒絕了,為此,她還不高興。
後來才知道,一定不要給孩子穿舊衣服,長期穿舊衣服,會影響孩子的自信。想想我們小時候,家裡孩子多,小的經常要穿老大的舊衣服,很多人回憶起來心裡很是心酸,甚至有的長大後變成心裡陰影。
小孩子的衣服上有奶漬,尿漬,總會有一些殘留物,其實,上面有很多細菌,有的還放了好幾年,真的不適合給小寶寶穿。幸好那時只是出於面子,選了兩件乾淨的,還特地用開水泡過,再給孩子穿,因為我很不喜歡用別人的舊東西,穿了幾次就扔了,也沒再接受她再次送來的衣服。
孩子小的時候,多買點全棉的衣服,不會有化學殘留的,穿的也舒服。孩子的皮膚非常嬌嫩,也非常敏感,全棉的衣服是孩子最好的選擇,特別是貼身的衣服,一定要選全棉的。
如果怕孩子長的可以在買衣服的時候,買大一兩個號。這樣孩子穿著舒服,也不用穿一個季度就要換。當然不要買太大,太大穿在身上很空,很大,孩子也不舒服。其實,衣服的好壞除了影響心理,也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孩子不舒服就會鬧情緒,媽媽也會情緒不好,是相互影響的!
熬過了全母乳期,終於可以加輔食了,一開始輔食應該要少,不能吃太稠,太硬。只是一個適應期,每次我弄來很稀的米糊的時候,鄰居就會湊過來說「你搞這麼稀,孩子怎麼吃的飽。」
我解釋完後,他我解釋完後,他們不以為然,非要說他們的寶寶是怎麼吃的,養的多好多好,餵一次,說一次,婆婆見狀,也不停的嘮叨。說的多了,就覺得特累,自己也沒有跟著育兒知識裡一步一步的來。
育兒過程中真的不要聽別人說,還是應該硬氣拒絕別人,自己的孩子自己做主。科學育兒才是王道有人不停對你叨叨的時候,用力反擊,不要給他們再多嘴的機會。這樣既可以減少自己的焦慮,也可以有耐心的餵養孩子。
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不管是吃喝拉撒,還是生活習慣上,你怎麼養的,他就會變成什麼樣。所以一開始就給孩子養成好的習慣,根據孩子的情況調整孩子吃的食物,慢慢總結孩子的一些行為習慣,再調整,帶孩子就會是媽媽得心應手的事了。不盡信書,也不信別人,根據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來養孩子。
雖然育兒過程中踩了不少坑,有過很多焦慮,可能為了孩子多喝一頓奶,多吃了一口菜,就急赤白臉,但總算孩子現在健康可愛。
孩子讓媽媽操碎了心,也給媽媽帶來了溫暖滿足,和充實。我是軒媽,是一個2歲男孩的寶媽,育兒路上你們踩了哪些坑,一起來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