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苦不要去怨,一定要去服務別人,要去利益他人

2021-01-09 阿彌陀佛念我

1.黃柏霖警官:有苦不要去怨,一定要去服務別人,要去利益他人

一個人一定要有苦。佛陀給我們講,「以苦為師」。像我也會生病,我生病我還是承受,我生病到最痛苦的時候,我還辦齋戒大會,八百個人傳戒,我去當香積頭,我帶了香積團隊去做香積,包便當的、買菜切菜的、炒菜煮菜的,我在那邊指揮。行堂的,要過堂的,早齋要過堂的,午齋要過堂的。我手是癢得要死,癢得不得了,一直在那邊癢。法師覺得我好可憐,我說不可憐。他說:你回去就用熱水加醋,再下去燙,沒有用,燙得了表層,燙不了業力。我去給醫生看都看不好,現在好了,這業!「病由業起,業由心造」,你要了解,就是心的問題。

過去糊塗,過去不明白,過去造惡業,才會有今天這個果報,是自作自受,不要去怪別人,趕快去修就對了,做了就是,不要講那麼多。不要去拜,「地藏王菩薩,你都沒有給我保佑!」地藏菩薩也覺得說,「我是想給你保佑,可是你功課沒有做完。」你功課還有多少?但是地藏菩薩不能跟你講話,功課還很多!像我,我業障來的時候,我拜《無量壽經》,一字一拜,我穿海青拜,我那時候當維那,穿海青拜下去。以前喝酒,幹!幹!喝酒很好,喝到後來不行了,學佛的時候果報全部現前,皮膚會癢,刮痧,拔罐,兒子就從後面用針把它插破,水讓它流出來,很痛苦。

穿海青,拜《無量壽經》,帶人家拜,一字一拜。一字一拜,你們拜看看,一字一拜,消業障!我一共拜一部到二部。拜了以後回去,回去以後全身都是水泡,用水再把它衝下去,現在背部都好了,不會再癢了,也不要再拔罐,也不要再扎針。我是有經過那個過程的,我沒有經過苦難,我沒有經過這些菩薩行,你們不會這麼喜歡聽我講的,對不對?所以一定要去服務別人,要去利益他人,不要怕,去利益他人,菩薩會給你保佑,阿彌陀佛會支持你的,你就是阿彌陀佛的分身,你發一個大心、發一個大願,你就是地藏菩薩的分身,你就是觀音菩薩的分身。

等到你圓滿,你慈悲喜舍,觀世音菩薩代表大慈大悲,大勢至菩薩代表喜舍,你一定要有大悲心,你一定要有喜舍心,喜舍心就是放下。你做到圓滿,慈悲喜舍四無量心圓滿了,中間那個就是阿彌陀佛,平等心就現前,那就是西方圓滿功德。最後你就是阿彌陀佛的分身,到最後你就是釋迦牟尼佛的百千億化身,你可以幫佛陀救很多人。這個世間是苦難的世間,災難這麼多,沒有菩薩怎麼辦?一定要菩薩去救,一定要正法久住。老和尚法音宣流,這麼多人得度,如果沒有老和尚,萬古如長夜,多少人沒有辦法解決煩惱。你要曉得這樣,就必須要發大心、發菩提心。所以有苦不要去怨,有苦就去承受,總有苦盡甘來的一天。這樣各位懂嗎?

摘自 明因果 解業力 幸福圓滿人生  黃柏霖警官主講  (第四集)  2010/10/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2.

問:第十八個問題,弟子在工作生活的交往中常需面對酒肉宴席,深感苦惱,又無法離開。請問是否必須改變環境,修行才能成就?

淨空法師答:這沒有必要,可以在一起應酬,在應酬當中這機會教育,別人吃肉,你不吃就好了,一個宴席裡面不見得一個素菜都沒有。如果說一個素菜都沒有,你可以先到廚房交代一下,給你做個素菜,你就吃一個菜就好了,不必迴避。酒,你用茶代酒就好,他們喝酒,你喝茶,茶的顏色跟酒差不多,善巧方便。然後別人看到了,這學佛不錯,學佛也能應酬,你就可以跟他講講佛法,而且跟他講素食對身體健康的好處。廬江文化中心有這門課,你多聽聽、多學學,在這種場合當中就可以拿出來。素食對人體的健康,因為每個人都重視自己身體健康,你可以教導他們,將來的宴席當中可以一半葷菜,是一半素菜,逐漸去感化他,這就對了,不必退縮。

摘自 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九十四)  (共一集)   2008/4/25 講於 華嚴講堂

3.

問:底下一個問題,請問不能堅持每天念佛,屬自己的業障嗎?應如何克服?

淨空法師答:這確實是自己業障,克服一定要靠自己,用什麼方法把自己的道心激發出來,各人的緣分不相同。但是多分來說,如果你真正知道地獄苦,真正知道現實生活苦,這個地球現在社會動亂、災難頻繁,你還有興趣在這裡多住幾年嗎?如果你真正了解,像我我不想住了,為什麼?現在住在這地球上過的日子不是人過的。你說怎麼不是人過的?頭一個飲食,我們每天所吃的、所喝的水都有毒。吃肉食的,你去看那些動物怎麼長大的?植物,植物現在科學家把基因都改變了,雖然長得很好,樣子好看,不是味道。農耕,嚴重的農藥、化肥,所以農民自己他不吃,他自己吃的,他是另外種一小塊,自己吃的。這些用農藥化肥,他都賣市場,他曉得那個毒很重,但是他會不會中毒?我相信他會。為什麼?他把毒全賣去毒別人,這個果報不好!你害人,最後必定你自己要遭果報。

佐料醬醋油鹽裡面,統統加的化學東西,看得很好看,顏色很鮮明,味道不對了,多吃了都會致癌。所以現在癌症這麼多,癌的種類這麼複雜,怎麼會有這個現象?古人講的「病從口入,禍從口出」,吃出來的。你真正了解這些事實真相,這個世間不能住,道心就發起來了。這個世間不能住到哪裡去?到極樂世界去,念佛那就變成我們比什麼都重要的一樁大事。我們希望朋友、家親眷屬,希望我們的冤親債主一起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那邊環境才真正安全。

摘自 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九十四)  (共一集) 2008/4/25 講於 華嚴講堂

相關焦點

  • 「能幫助別人時,一定要去幫助別人」
    因為園區有很多老人,所以自始至終,我們都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帶著護目鏡。一些平常很簡單的動作,現在要花至少1.5倍的力氣才能完成。一天下來,每個人都是汗流浹背。除此之外,還要面對長者的誤解,及時安撫長者的情緒。
  • 最積陰德的十件事,一定要經常去做!
    聖賢的教育,就是要我們心存仁愛,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我們做一切好事,不需要別人知道,也不需要讓社會大眾表揚,這就是「陰德」。下面這十件事,要儘量去做!濟急如濟涸轍之魚,救危如救密羅之雀。遇到別人急難的時候,我們要及時伸出援手,就如同挽救即將乾渴乏水的魚兒;見到別人危難的時候,我們要挺身而出,就如同挽救被密羅網住的鳥雀。矜孤恤寡,敬老憐貧。對於那些孤兒、寡婦、貧窮之人,我們要同情體恤他們,儘量去關懷、照顧她們。見到老人,當生起尊敬和憐憫之心,不可生厭噁心,早晚有一天,我們也會變老。
  • 身材不好就去鍛鍊,沒錢就努力去賺;別把窘境遷怒於別人
    身材不好就去鍛鍊,沒錢就努力去賺。別把、窘境遷怒於別人,唯一可以抱怨的,只是不夠努力的自己。不要質疑你的付出,這些都會一種累積一種沉澱,它們會默默鋪路,只為讓你成為更優秀的人。要自由的人,其實要擔最大的責任,選別人少走的路的人,要背負最沉重的枷鎖,從來就沒有不需要抵抗重力的飛翔。要麼飛,要麼墜落,這是生命的規則。沒有一種不通過蔑視、忍受和奮鬥就可以徵服的命運。大多數人,根本還沒努力到無能為力,就提前感動了自己。於是他們總是輕言放棄,還怪自己時運不濟。懦弱的人只會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為燒身,只有真正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 不要羨慕別人的成功,我們要看到別人背後默默付出的努力
    當你戰勝失敗的時候,你會對成功有更深一層的感悟。每一個成功者都有一個開始。勇於開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這個世界,有淚自己流,有苦自己受,沒人理解,自己努力,沒人幫助,自己盡力,強者不是沒有眼淚,只是可以含著眼淚向前跑。懦弱的人只會裹足不前,莽撞的人只能引為燒身,只有真正敢的人才能所向披靡。
  • 職場人要記住,不要試圖去說服別人,做好自己才是王道
    在職場工作的這十年裡,我見過太多的是是非非,自己也吃過虧,也刁難過別人,也被別人刁難過。最終總結出一句乾貨:「在職場中,不要試圖去說服別人,做好自己才是王道」。就拿我自己來說,善於溝通,是個做實事的人,但有些強勢。遇到與自己意見不合的人,總是試圖用各種佐證和實踐來證明對方的觀點和行為是錯的。
  • 女性去寺廟拜佛,這些「禁忌」,一定要注意!
    寺廟是一個莊嚴而又神聖的地方,如果你是女性,進入寺廟時,這些禁忌,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因為無知而造下惡業。如果你是女性,去寺廟拜佛時,最好不要跟出家的師父走得太近,最好不要單獨交往,更不要進入僧人居住的寮房,那樣容易讓人產生誤會。女性去寺廟拜佛時,一定要穿著得體,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 美容院到底要不要去?去了有沒有壞處?
    所以女孩子護膚到底能不能去美容院? 如果去了要注意哪些問題?1)儘量少去美容院,如果去請選擇家附近至少5年以上的連鎖型店鋪。為什麼儘量少去,美容院會推薦很多項目,有時候不是自己護膚不好,而是美容院的很多新項目,把本身健康的皮膚折騰的不健康,最終導致皮膚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儘可能不去,如果一定要去,選擇連續經營五年以上的美容院,因為這樣的店鋪基本處於服務業務好,質量有保證,且老顧客多。
  • 不要讓孩子說別人壞話,要看到別人的優點,學習他人好的一方面
    1、不要詆毀他人孩子在學說話和學會說話的過程中,首先的老師就是父母了,他會根據父母的語氣和父母的語言,來充實自己的知識庫。如果父母經常當著孩子的面,用自己的想法去揣測他人並且詆毀他人,那麼孩子就會覺得父母這樣做是十分正常的。自己在日後不管遇到哪方面的不滿就可以這樣去說別人,是因為別人的原因才會導致自己出現不開心的。
  • 女性去寺院拜佛,這3點一定要注意!
    古來大德說:佛法從恭敬中來,一分恭敬得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所以學佛拜佛一定要有恭敬心,這樣才能真正獲得利益。很多人都喜歡去寺院燒香拜佛,從而求得福報增長,善願實現。尤其是女性朋友,在進入這男眾清淨修行道場時,除了需要帶有一顆恭敬禮佛的心外,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穿衣打扮。女性去寺院拜佛,這3點一定要注意!一、生理期可以禮佛不知從何時起,民間流傳出女性在生理期,不要去寺院禮佛的說法。
  • 事須躬親,莫怨他人 沒事什麼值得抱怨的,自己盡力就好!
    開始時候我也埋怨過這個社會,埋怨他人,但是後來我發現不論我怎麼抱怨生活,埋怨他人,時間他總會走,日子也總要繼續,人還是要往前看。很多人也有過這種想法,因此在最開始的埋怨,轉化到麻木,如果不甘於麻木,就痛並快樂的前行。為什麼說痛並快樂的前行呢?因為生活本來就是哭的,而那一顆糖,就是自己,入股自己都是苦的,那麼生活就沒有什麼甜頭了。
  • 佛曰:你要活得快樂,你一定要寬恕眾生
    佛說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永遠不要去責怪你生命中的每一個人,不管他對你做了什麼,你們之間又有怎麼樣的怨結。都要去原諒去諒解,不然你會活得很痛苦!好的人給你溫暖,不好的人給你經歷,每一個出現在你身邊的人都有其存在的意義,你要學會去原諒那些傷害你的人,看似傷害你的人說不定是在為你消除業障積累福報,要去寬恕和原諒他們,佛說越是傷害你的人越是對你的人生有很大的幫助,有些人就是來渡你的,只是渡化的方式不同罷了,就如觀音菩薩顯不同的身教化不同的人,傷害你的人是來幫助你的人,幫你驅除災難,你要感恩那些對你不留情面的人,傷害也是一種成長!
  • 喜歡一個人,一定要勇敢去追
    總有人在糾結,喜歡一個人的時候,要不要勇敢去追。想去追,又怕自己只是一廂情願,對方對自己並沒有什麼意思,這會讓自己陷入很尷尬的境遇。可不去追,又總覺得不甘心,不願意就這樣放棄,也根本就做不到釋懷。那麼喜歡一個人,到底要不要勇敢去追,當然要,為什麼不呢。身邊有個姑娘,她一直喜歡著她的鄰家小哥哥,但是又不好意思表白,怕自己一旦表白了,兩個人連朋友都做不成,只是她又很害怕,自己一直不表白,小哥哥會成為別人的。她思慮再三,最後終於鼓起了勇氣,跟那個小哥哥,說了喜歡他。
  • 充滿陽光的句子,只要認為是對的就去做,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
    三 * 只要認為是對的就去做,堅持去做,不要在乎別人的看法,哪怕是錯,至少你有去做過證明曾經你努力過。富人生活千姿百態,窮人大致相同。四 * 「如果事與願違,就相信上天一定另有安排;所有失去的,都會以另外一種方式歸來。」 相信自己,相信時間不會虧待你。
  • 不知他人苦,莫勸人大度!
    不知他人苦,莫勸人大度,你沒有經歷過別人的經歷,你沒有吃過別人吃過的苦,就別去勸人大度,因為,當你處在別人的位置的時候,你不一定能夠大度得起來。做人,要懂得換位思考,不要以自己的主觀臆斷和感受,去要求別人要如何大度,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經歷,也有自己的做人準則,你可以不認同,但要學會尊重。人活著要明白,有些事,不是你說大度,就能大度得起來,如果真的可以大度一點,誰又何嘗不想呢?誰又何必如此為難自己,還為難了他人呢?
  • 佛教:家中女性去拜佛,這「3點」要警惕,一定要提前知道
    如果我們去拜佛的時候,穿衣過於暴露,一方面是對三寶的不尊敬,第二方面就是我們來寺院拜佛的人非常有多容易引起他人對我們動起邪念。如果因為我們自己的衣著原因讓別人起了造業,破壞了別人的命運,那對我們自己也沒有好的結果。因此我們穿著不必華麗,但是要大方得體,儘量避免那些短的裙子,因為禮佛的時候會比較不方便。
  • 如何去指正他人的錯誤又不讓人誤解
    自己做的對不對並不是自己一個人說了算,也要聽聽別人的意見,那麼知道別人的錯誤自己很想指出,但是又怕他人誤會的時候我們該怎麼辦呢?要如何交流才能消除被人的誤會呢?善意的指出他人的錯誤,表現在自己的態度和交流的方式,雖然他人錯誤了但是也不能覺得別人就應該理所當然的去接受你的意見,如果要想不讓人誤解,那麼就必須很善意的去指出。
  • 去南陽出差,這些地方一定要去看看
    牆上還有要說的話,總體是個很有感覺的地方吃了兩次,感覺都不錯。肉很乾淨,而且這家店不是用紙烤,是真正的石板烤肉。服務員幫忙烤,烤完剪成剪成小塊,每烤完一樣食材就清洗一遍石板,看著很乾淨衛生,吃著也很放心。
  • 暗戀一個人會很苦,不如鼓起勇氣去表白心意
    但是也有一些人在與別人相處的時候,不太願意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告訴別人,擔心對方會做出一些傷害自己的事情,或者嘲笑自己。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多半是不能與別人維持好的關係的。你若是遇到了會用真心對待你的人,就要學會用心的去他們接觸,在與他們相處的過程中,儘量不要讓自己做一些傷害他們的事情。
  • 每個人都很勢利,去融入他們吧,但是一定要防範這種人
    對待勢利這個詞,我們得用旁觀者的心態去評價它。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會有勢利的標籤,你痛恨別人勢利,但是,但情況發生在你的身上時,也許你比他做得更過分。它代表著人性自我的保護,你別看別人勢利,但是他很強勢,一般人都不願意招惹他。
  • 不要隨便做事,要徵求本人同意,不然就是損害別人利益
    在我們維護一件東西的時候,身邊的人他們其實是不會隨便去動我們的東西的。因為他們知道這個東西的主人是誰,但是如果當我們一旦離開了呢?會不會有人特別的隨便。雖然我們不能夠預料到,但是我覺得肯定會有這樣不自覺的人的,這樣的人他們的隨便其實是體現在一些不同的情況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