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初中生不能復讀,得從九年義務教育說起。1986年4月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是我國首次把義務的教育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規定適齡的「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9年的義務教育,但也是要交費的。到2006年9月1日起全國實行免費九年制義務教育,隨著免費義務教育的實施,公立學校不再允許初中畢業生復讀,但也沒有嚴格的規定,只是存在一些限制。
一、公立學校不允許辦補習班
免費義務教育實施之前,那個時期初中畢業生沒有考上高中或者中專,是可以任意復讀的,甚至有專門為復讀而成立的補習班,就像現在的高三補習班一樣。實施免費義務教育之後,公立學校不再允許設補習班,這樣讓想復讀的畢業生也沒有了機會。
二、義務教育階段,復讀佔用國家資源
既然是義務教育階段,是不允許留級的,復讀就相當於留級,佔用了國家免費的教育資源,這是國家不允許的,而且對於應屆生不公平。在上個世紀可以無限制的復讀,有的復讀次數達到七八次,能升學的基本是復讀生,這樣就在循環的復讀中升學,對整體教育是不利的,對應屆生是不利的。假如現在允許無限制復讀的話,大量的畢業生都想進重點高中,不想進普通高中,造成普通高中名額的浪費。差一點點分數就復讀一年,下一年進重點高中,由於受到復讀生的衝擊,原本可以考上的學生,會被復讀生擠下去了,這是非常不公平的。
三、發展職業教育
從2002年開始,我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但任然處於薄弱環節,2005年之後發展職業教育加大了力度,也相繼出臺了很多優惠政策,比如免學費、國助金等。也隨著製造業的興起,需要更多的有素質的技術工人。這些技術工從哪裡來,當然就是從中職學校、中專學校、技校等。發展職業教育基礎要有生源,當然生源就來源於初中畢業生,必須有一部分初中畢業生讀職校,才能發展中等職業教育。
四、考不上高中學生本身的原因
初中課程的內容,如果智商沒問題,成績不會太差,知識都能掌握,考高中對知識的要求也是重基礎。沒有考上高中的,多數是學習態度問題,自身就不想學習。這樣的學習態度復讀一年進步也不大,已經沒有復讀的意義。有些復讀只是家長的一廂情願,學生本身根本不想再復讀,以其浪費時間和資源,還不如早點學點技術掙錢。
五、復讀方式
有部分學生,學習態度非常端正,因為某些原因,中考失利,但分數差得也不多,這種情況下要放棄讀高中覺得可惜,還是可以選擇復讀。既然政策也沒有嚴格規定,每年的公立學校初中畢業班都會插入一兩個復讀生(當然這得靠事在人為了)。另外一種復讀的渠道就是選擇私立學校,因私立學校本身就要交費的,就可以直接去讀。
初中復讀考高中學籍也不受影響,高中學籍的申報只需要曾經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即可,與復讀沒有關係。只要有想讀書的決心和態度,總會有機會的。
喜歡此文,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抄襲不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