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人生路,從蘇子詩詞中感悟人生旅途的清風明月

2020-12-19 無憂的雜貨鋪

有人說,大漠孤煙,長河落日,豪邁壯闊的邊塞才是風景;也有人說,千山橫斷,萬川並流震撼激昂的山水才是風景;更有人形容秋風蕭瑟,枯葉凋零的肅殺是風景,而我,卻獨愛那清風徐徐、明月皎潔的靜謐夜晚。

每當我置身於清風明月之中,內心便生出無限感慨:高山有靈,大海有靈,清風明月有靈,萬物皆有靈。大自然的靈氣無處不在,而清風明月之靈讓喜歡它的人流連忘返,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能讓人切身感覺到它的存在。古代的大文豪們都能與大自然進行心靈溝通,因此詩仙李白吟出了「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的名句;宋代大學士蘇東坡以清風明月為載體寫出了《赤壁賦》那樣的千古絕唱。

寂寞沙洲冷

蘇東坡曾在他的詩中寫道:「清風明月乘扁舟,蕩槳搖櫓江上遊。直至中流風浪起,何時回棹泊沙洲。」詩中的意境清新明快:在清風之中、明月之下,乘一葉小舟搖蕩於江水之上,無比愜意。在月白風清的夜晚,我也經常一個人漫步在山坡或湖畔,在沒有網絡、沒有手機和任何電器的環境之中吟詩唱歌,仰望長空。那樣的時刻,仿佛自己的精神與靈魂融入天地之間,與老子和莊子坐而論道,與李白和杜甫把酒共舞,與陶潛和蘇軾品茗吟詩。內心深處沒有對紅塵人世的任何留戀,輕鬆自在,笑談人生。那樣的良辰美景猶如夢中仙境,讓我親身感受到身在紅塵、心在方外的喜悅與灑脫。

在清風明月中散步,我的腦海中出現次數最多的古人便是蘇軾。細思他的人生,少年得志,被文學大家歐陽修賞識,一舉成名於科場,驚動朝廷。年輕時的蘇軾,事業幾乎一帆風順,然而中年之後,運氣逐漸不佳,仕途極端坎坷,先不容於新黨,後又得罪於舊黨。放逐貶謫坐監,堪稱蘇大學士後半生的職業。他屢貶屢赦,最後竟然去了地處天涯海角的儋州,即今天的海南。在當時,那裡是絕對的蠻荒之地。直到蘇軾生命的最後一年,他才從海南回歸中原,並得到平反昭雪。他的後半生,因為外任和貶謫放逐太多,所以有後人稱其為「歷典八州,行程萬裡」。

有道是「詩人不幸詩家幸」,烏臺詩案後的蘇軾,詞創作風格有了非常大的變化,他寄情於山水,展開臂膀,安睡在大自然的懷抱裡,而大自然像一個溫柔的母親,熨平了他那痛苦的心靈。

也無風雨也是晴

每當我手捧《赤壁賦》,就會暗自感嘆蘇軾寬宏的心胸和豁達的性情。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管走到什麼地方都能隨遇而安,心靈悠然自得。「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把他人生的淡定與安然寫進詩文中,也融進繪畫之內。即使只是觀賞他的書法,也能感受到他雄渾大方的氣度,既非顏真卿的端莊豪邁,亦非柳公權的斬釘截鐵,而是他特有的舒展自如、不拘小節的一派豪氣。在他的作品之中,藏巧於拙,刪繁就簡,遠看似有笨重,細觀卻能見其空靈。猶如笑口常開的彌勒佛,只一笑,天地佛理盡在其中;只一拙,靈氣風骨盡含其內。他的作品豪氣幹雲,可稱得上千古奇觀,使人百讀不厭。

小時候,我曾聽老人們講過蘇軾與佛印和尚的故事,人們把他們各自將對方比喻為鮮花與牛糞的故事引為笑談。末尾還有一句話:心中有佛,看人即佛。然而,蘇子的晚年,內心必定有佛;對於神佛的認識,必有自己的大徹大悟。因為只有這樣,他才能寫出清秀的文字、優美的詩詞和瀟灑的書法。

清風與明月是蘇軾詩詞的載體,清風明月雖不見其形,卻有其靈若隱若現。天遠地寬、心胸開朗和大徹大悟的精神境界,不僅成就了蘇軾雄渾豪放的千古之作,同時也成就了他豁達豪放的性格,以及在兩袖清風和一輪明月之間所鑄就的豪邁人生。

遠是一種美麗

晉代田園詩人陶淵明的一首非常著名的飲酒詩,前四句是:「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能何爾?心遠地自偏」。 臺灣作家劉墉深得其中況味,他說:「遠」這個字,實在有很深的哲理。畫,放遠看,常更美;山,站遠看,常更幽;對名利看得遠,就能洞觀事物本體;將心放得遠,能少去許多。人生在世,近朱墨、近聲色,都容易,最難得還是個遠字。

蘇東坡有詩曰:「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學過藝術的人都知道這個道理:距離就是美。劉墉說畫是遠看美,山是遠看幽。下棋的人容易犯當局者迷的錯誤,皆在於思維於紛爭,不能跳出局外將思想放遠,生活中的許多事也是這樣適時地轉換角色,高瞻遠矚,才會得到更好的結局,很多時候我們或受制於權勢,或誘於聲色,或礙於面子聲望,或因為貪慾、懶惰自私我們不停地追逐,不停地索取、不知道滿足不懂得讓步因而煩惱叢生。

每當十五月圓,我總要捧一杯香茗在田野中欣賞那一輪明月。遠觀高掛枝頭的皎潔圓月,感受微風拂面的輕柔,將繁雜的內心撫慰平靜,將思想放空、思緒放遠,遠離那喧囂繁雜塵世,去追求那種「閒看庭前花開花落,漫隨天外雲捲雲舒」的境界,遠離塵囂,成為解脫了利器。

明月寄相思

青年讀書時的我,經常會想,天邊斜掛的一輪圓月,乏味無趣卻為何千百年來賺足了文客騷人的筆墨,惹盡了紅顏佳人的風流?年少的我不懂詩仙李白的「舉杯望明月,對影成三人」,不解詞聖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蘊含的深意。直到離家求學,他鄉定居生活後,在四野無聲的夜裡,煢煢孑立形影相弔之時才明白,只有家鄉的明月才是我腦海中最美、最圓、最亮的那一輪。

月光照在大地上留下斑駁的影子,我常常在夜深人靜時,抬頭望向星空,和遠方的家人共賞同一輪明月,這個時候的月亮是我們思念家鄉親人的傾聽者,是我們懷念已逝故人的寄託者。

特別是每當我頭頂明月,身披繁星,拖著一身疲憊步行回到自己溫馨小屋的路上,水銀般的月光籠罩著我,我在想,月光一定把我對他們的思念照進了母親和父親的夢中。

小結

漫步清風明月,感悟蘇子人生。我最為嚮往的人生境界就是身在塵世,心在方外。在夜深人靜之時,我的快樂就是與清風明月對話,把方外的遐思撰寫成一篇篇小文。又或在雨夜月暗之際,挑亮一盞孤燈,手捧一卷唐詩或宋詞,如品仙茗,忘卻所有紅塵俗世之中的煩惱與牽絆,使心靈沉浸在古典的文字之中,蕩漾在清風明月之間。

心在方外,就可以遠離世間的紛爭、遠離是非的漩渦、遠離人間的爾虞我詐、遠離束縛心靈的名韁利鎖,保持一顆非常純淨與正直的心。念在方外,就可以讓生命超脫塵世,尋找內心深處的一份恬靜。

相關焦點

  •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詩詞中的15個「人生」名句,說盡人生百味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今天來讀詩詞中的15個「人生」名句,說盡人生百味。1、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清代·納蘭性德《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與意中人相處應當總像剛剛相識的時候,是那樣地甜蜜,那樣地溫馨,那樣地深情和快樂。但你我本應當相親相愛,卻為何成了今日的相離相棄?
  • 這幾首關於人生感悟的詩詞你都知道幾首呢
    明天會發生什麼我們誰也不知道,人生世事無常,聚散離別是人之常情。人從出生的那刻就註定了,只有自己可以面對生活中的所有事,別人誰也幫不了你。古代有很多詩人把人生感悟寫進詩詞裡,今天就讓我們來看看這些詩詞有哪些吧。
  • 詩詞中的人生絕句:李白的灑脫,解不開李煜的憂愁
    人生是一場漫長的旅行,應該在意的,不是目的地,而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不同的人,經歷不同,性格不同,看風景的心情不同,感悟到的人生也就不同。這一點,在名人詩詞中,有著最直觀的體現。一、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出自唐代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大意是:人生在世,得意時就要盡情享受歡樂,不要讓酒杯空對著皎潔的明月。
  • 【人生感悟】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作者 | 思夢  諸葛亮在《誡子書》中說:「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蘇子在《赤壁賦》中說:「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他心性寧靜淡泊,雖遭遇官場與文場一齊潑來的汙水,但仍能意氣風發。
  • 九首風月詩詞:醉擁清風,靜賞明月,是最浪漫的事
    在《赤壁賦》中,蘇軾與友人泛舟赤壁之上,蘇軾心情極好,他說: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江上泛舟,友人在旁,共享江上清風、山間明月,真是超凡脫俗的悠閒生活。
  • 八首孤獨詩詞:人生,終究是一個人的旅途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說到底,人生,終究是一個人的旅途,過程未知,結局已定,不過是塵埃落定,永離凡塵。1.《秋夜寄僧》——唐·歐陽詹尚被浮名誘此身,今時誰與德為鄰。 遙知是夜檀溪上,月照千峰為一人。
  • 詩詞隨心,生活隨意。淡淡人生感悟,缺少詩詞的生活失了幾分色彩
    原創詩詞、短句、感悟隨筆,僅供欣賞,杜絕抄襲盜用!也許會讓雲海泛濫壞壞的表情可能會使風雨凝聚不知以一顆怎樣的心待你裝的風輕雲淡也磨不過流言蜚語只好把你藏在心裡清風吹進喜歡歷史,愛好詩詞。每天為您帶來不一樣的歷史,不定期,同您分享原創詩詞!喜歡就加個關注吧!
  • 古文| 惟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
    讀書時,有許多名篇背得滾瓜爛熟,而心間記得最深的,仍是那一句:惟江上之清風,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詩詞古文名句之美正在於此!每每當我被大自然的美所震撼而感覺語句匱乏,無法描述的時候,我都會想起東坡的這句。
  • 《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西江月——辛棄疾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幼時讀詩詞,偏愛朗朗上口的句子,像這首詞裡的「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與山前」,彼時是極喜歡的。從中能感受到一種歡快俏麗的節奏,愜意在心底如水漾開。
  • 在人生的旅途中!
    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最初遇到的是給我們生命的那兩個人,他們給我們這一生最大的依賴和呵護,但是通常她們無法陪我們走完全程,這就是人生旅途中的最親的父母。在這個過程中,上學與工作的這個階段,也許你會碰到一兩個知己,與你一起分享快樂與生活,但他們只能陪你特定的這一程,最後將各自走上完全不同的路;然後,可能會遇到一個她,一個我們夢寐以求的知心愛人,我們渴望相濡以沫共度一生的人,但在這個快節奏、變幻莫測的年代,「執子之手,與子皆老」太像一個遙不可及的愛情童話,因難求而變成了一種奢望
  • 漫步人生路:長者人生回顧小組 | 案例
    (一)小組名稱:「漫步人生路」—人生回顧小組案例(二)活動對象:退休教師協會60—70歲退休教師(三)參與人數:6人老年人生活得幸福安康與否,不僅關係到個人與家庭,還關係到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老年人的健康包括生理、心理與社會三個層面,但目前,很多老年人的生活狀況令人擔憂,尤其是心理與社會層面存在許多問題。缺乏社會支援網絡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
  • 蘇軾感悟人生的10句經典詩詞,字字珠璣,美得讓人心醉!
    蘇軾(1037-1101年),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號東坡居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詩詞豪放,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共有詩文3637篇。下面我給大家梳理一下蘇軾感悟人生的10句詩詞名句,美得讓人心醉!1.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 激流之中才知人生深淺
    生活的苦難鑄就了蘇東坡深刻遼遠的人生經歷,詩詞書畫則成了他記錄人生抒發情感的載體,於是作為一個幸運的後世人,我們可以從很多不同的角度認識他,走入他的內心世界,千年時空的隔閡雖然不能徹底消失,但蒙紗看燈也不算錯過。
  • 8句感悟人生的經典詩詞:迷茫時,向先賢借一點智慧
    8句感悟人生的經典詩詞:迷茫時,向先賢借一點智慧。1. 閒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唐·元稹《遣悲懷三首》。君,指亡妻。亦,也。百年,代指一生。此寫對亡妻的深切思念之情與人生苦短的感慨。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桑蠶又插田。2. 人生識字憂患始,姓名粗記可以休。——宋·蘇軾《石蒼舒醉墨堂》。憂患始,憂患的開始。此言人只要粗識自己的姓名就可以了,不必多學,學習從一開始就不是什麼好事。3.
  • 讀了這三首詩詞,才明白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兩個字
    這首詩是其中的第九首,應該是李白晚年所作,那時的他經歷了賜金放還和流放夜郎等一系列的變故,對於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在他看來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活著的人便是旅途中的行人過客,逝去的人則是回返虛無的歸人罷了。人生苦短,千百年來有多少人曾為此嘆息。
  • 2018對人生感悟的句子勵志精選,學會欣賞學會感悟人生!
    捨棄不必要的執著和妄想,獲得自在輕鬆的人生,放下複雜,過一種簡單快樂的生活。生活是減法不是加法,減去煩惱和憂患,減去累贅和負擔,保持一種零的狀態,超越得失,超越苦樂,享受幸福的人生。下面來看看2018對人生感悟的句子勵志精選,學會欣賞學會感悟人生!
  • 蘇軾這八首詩詞,道盡悲歡離合,戳中你我人生,教會從容生活
    蘇軾是妥妥的「夢控」,關於夢的詩詞汗牛充棟。比如,《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的「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西江月平山堂》的「休言萬事轉頭空,未轉頭時是夢」,《行香子 一葉舟輕》「君臣一夢,今古虛名」,《永遇樂明月如霜》的「古今如夢,何時夢覺,擔憂舊歡新怨」等。
  • 說說心情短語人生感悟
    9、踏月隨風,研相思入墨,執筆落花,填半卷清詞,在花箋掠影中,任思念繾綣,讀你千遍,隔著歲月的窗,將眷戀輕描。一程山水,會因一個人而豐盈 ;一段時光,會因一場相遇而蔥蘢,清風繞過處,心如素雅的青蓮,將一湄如水的清韻,散發出明媚悠遠的清寧,塵封住,初識的那一眼凝眸。
  • 人生旅途選擇之路
    人生該如何選擇走的路,是走前人開拓的大陸,還是走少有人走的路呢?「少走的路」是什麼意思?它實際上不是一條道路,而是一個人們選擇行駛的方向。這是一個選擇。這是關於一個人如何選擇過自己的生活的想法。無數個較小的選擇支持一個人的主要選擇或人生目標。
  • 讓人百讀不厭的人生感悟短語,經典走心,品味十足
    一 *人生百態,有千滋百味。有些人,有些事,成為鏡花水月;有些人,有些事,卻成為我們內心中最美麗的風景。放棄應該放棄的,珍惜應該珍惜的,未嘗不是一種智慧和人生之美。二 *清晨的風,驅逐煩躁的心情;清晨的霧,阻擋憂傷的腳步;清晨的露,譜寫快樂的音符;清晨的祝福,指引幸福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