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這三首詩詞,才明白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兩個字

2020-12-12 解憂詩詞

《菜根譚》裡有這樣一句話「遍閱人情,始識疏狂之足貴;備嘗世味,方知淡泊之為真」。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很累,是因為背負了太多東西。

我們都是俗人,無法像佛家所言「四大皆空」,但是我們可以修煉一顆淡泊心。

放下是一種解脫,看淡是一種灑脫。

走過時光的平平仄仄,驀然回首,才發現一切過往,好的,壞的,都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

人生很短,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去糾結、執著,凡事看淡一點,便會豁然開朗。

1.看淡生死: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

這一句出自李白的五言古詩《擬古十二首》。

李白的這一組詩和《古詩十九首》頗為相似,有表達相思離別之苦的,例如「去去復去去,辭君還憶君」;有抒發懷才不遇的,「世路今太行,回車竟何託」

相比《古詩十九首》李白的這組詩,又多了幾分豪放與瀟灑。

這首詩是其中的第九首,應該是李白晚年所作,那時的他經歷了賜金放還和流放夜郎等一系列的變故,對於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他看來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活著的人便是旅途中的行人過客,逝去的人則是回返虛無的歸人罷了。

人生苦短,千百年來有多少人曾為此嘆息。

月宮中的嫦娥雖獲得了永生,可是千萬年來,陪伴她的只有搗藥的白兔。

歲月無盡,寂寞無邊,再漫長的生命又有什麼歡樂可言呢?

人生不過一場大夢,無論我們經歷了什麼,到最後也不過一句「俱往矣」,既然如此又有什麼看不開,放不下的呢?

就像《古詩十九首》中所言「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2.看淡名利: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

這一句出自蘇軾的《滿庭芳》。

這首詞大概寫於1086,在他離開黃州之後。

1085年哲宗皇帝繼位,蘇軾受召還朝,擔任禮部郎中一職,後來又被任命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等等,這段時間算是他政治生涯的「東山再起」。

然而好景不長,他因看不慣舊黨盡廢新法,拼命打壓改革派,而飽受非議。

無論是新黨還是舊黨,都容不下他。

如果說被貶黃州時,他還心有不甘,對仕途仍抱有幻想,那麼經歷了此次的復出後,他對於官場、功名算是真正看淡,放下了。

所以他在這首詞的開頭才會說「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幹忙」

微小的虛名薄利有什麼值得費盡心機的呢?名利得失皆有定數,不過一場虛幻罷了。

人生在世,難免失望惆悵,何必將時間浪費在求不得的功名利祿中呢?

不如拋開束縛,放下名利,對著清風皓月,飲千鍾美酒,歌一曲《滿庭芳》。

看淡了名利,才會有真正的自在和寧靜。

3.看淡悲歡:歡也零星,悲也零星

這一句出自王國維的《採桑子》。

近現代也有不少人寫詩填詞,但是真正能得宋詞風韻的也就王國維一人罷了,這主要歸功於他對宋詞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他所撰寫的《人間詞話》是詞論界最有價值,也最具影響力的著作。

他的名句「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比起絕大多數的宋詞也不遑多讓。

這首《採桑子》寫於1905年,於無奈中看透人生的悲歡。

在他看來,人生就像風中翩翩起舞的飛絮,悲傷也好,歡喜也罷,最後都化作點點浮萍隨水而去。

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執著於悲歡呢?

就像陶淵明所言「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

讀了這三首詩詞,才明白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兩個字:看淡。

看淡生死,看淡名利,看淡悲歡。

世間浮華皆如夢,淡看浮雲是福人。

生命匆匆,放下了執念,看淡一切,才能心寬如海,風輕日暖。

餘生做一個淡泊的人,處繁華中守住本真,於紛蕪中靜養心性,在流年裡等待花開。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就點個關注哦。

相關焦點

  • 讀懂這兩個字,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活一世,總是需要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才會看透人生,看清現實,讓自己的內心恢復平靜,從而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來此世一趟,總會經歷過困難、挫折、酸甜苦辣等等,無常是人生的常態,什麼金錢,權力,富貴,地位,事業,不過是過眼雲煙。看透得失,坦然面對,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的心態,這樣才能好好地活在當下,參悟人生。 所以,看透,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讀懂這兩個字,便讀懂了人生。
  • 領悟穿越千年的詩詞之美:讀詩的最高境界,其實就是讀人!
    詩詞的力量,穿越千年後向我們奔騰而來,裡面有戰場上的金戈鐵馬,也有愛情裡的悱惻纏綿,有的是面對人生窘境後的痛飲三百杯,有的是峰迴路轉後的回首看人生。一首好的詩詞,足以讓我們沉醉其中,流連忘返,聊慰平生,我想,這就是詩詞的力量。
  • 傷心的時候,不要讀這三首詩詞,否則會越讀越傷感
    下面給大家分享三首較為典型的多愁善感的詩詞,但在傷心的時候,不要讀這三首詩詞,否則會越讀越傷感。【導讀】李清照是我國古代「四大才女」之首,這首詞可以說是她的代表作之一。詞的起句就以疊詞來渲染了一種悲傷惆悵的氣氛,為自己想表達的傷感情緒埋下了鋪墊。如果反覆讀的話,就會感到一種婉轉悽楚,好像有人在哭泣。
  • 三首宋詞,寫照人生三個階段,三種境界
    這是一個漸漸成長的過程,是一種從無知到有知的境界。筆者少年時代是真的多愁善感,大概和自己的生活環境和性格特質有關係。那時一旦心情鬱結就吟誦「少年不識愁滋味……」一誦到歇拍(闕尾)「天涼好個秋」心情就豁然開朗。這首詞筆者從少年時代一直喜歡到中年時代,因為詞中的意境太符合我們的人生境界了。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 三首經典懷舊詩詞,少年人讀不懂,讀懂不再是少年
    年少時讀的詩詞和書籍,是不是到了不同的年齡再看又有不一樣的理解呢?今天就和小編一起看三首懷舊詩詞,感受不一樣的情懷。《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 對活著最有用的古詩,寫出人生最高生活境界,一生至少讀一遍
    在筆者看來,應該是那些談到人生態度的詩歌。雖然這些詩歌離我們太過久遠,詩人在詩歌當中的環境我們也未必親身經歷,但他們對於獨特人生的感悟,卻能夠和今天的我們產生共鳴。不管古人還是今人,對於豁達、從容人生的追求從來沒有變。這種觀念通常在詩詞中展現出來,這也是中國古代為何把詩詞的地位如此推高的原因之一。
  • 爺爺告訴我:一個人最高的境界,就藏在這兩個字中,不要錯過了
    但是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世事無常,每個時間發生的每一件事都不是由我們能夠決定的,我們需要釋懷,需要接受,世事皆苦才是我們最終的歸宿。如若沉淪,終將萬劫不復,所以說越長大就越累,需要顧慮和思考的越來越複雜,曾經我們渴望成長,如今我們渴望曾經,人生如書,翻過一頁就註定是已經過去的故事,我們無法再啟乾坤。
  • 讀詩——詩詞的規矩有限,可詩詞的境界無限
    最後,誰敢解釋「無情」這兩個字那是一種不被理解、不被認可、不得其位、不能一展抱負之後的決絕!月是一種意象,是夜裡的光明、是黑暗中的聖潔、是時空、是家國、是情愛,最後詩仙「求之不得」而欲「捉」之化入了他心中的那輪明月!李白是「近天的」,他只能孤獨著與天地自然對話,塵世間,無有能與其語者。
  • 【青春課堂】黃卿 在苦難中放聲歌唱 ———九年級上冊詩詞三首整合複習課
    本課整合《行路難》《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水調歌頭》三首詩詞,聚焦三位詩人面對苦難時的樂觀豪邁心態,在複習中了解詩人的磨難,品味中感受心情,誦讀中感悟人生,從而引導學生詩詞學習不僅僅是背誦,更是要學會從其中找到精神補給,能夠從容面對今後的生活,在困難裡樂觀看風景。
  • 「三七開」才是生活的最高境界
    「三七開」就是生活的最高境界。人生三分選擇,七分放下生老病死,愛恨離別,求之不得,人生有許多事情,往往是讓人無能為力的。學會選擇,懂得放下,才能擁有海闊天空的人生境界。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難得糊塗」。很多時候,糊塗不是傻氣,也不是愚昧,而是一種氣度,一種修養,更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和家人糊塗,家庭合睦;和朋友糊塗,友情穩固;和同事糊塗,工作順手。做人做事,不斤斤計較,不患得患失,這是一種胸懷。
  • 王國維說詞有三種境界,是哪3種境界?讀懂這一句你就明白了!
    什麼是境界?但什麼是境界呢,王國維本人也沒說清楚什麼是詞的境界,他舉了許多例子,竟然都是詩,但詩詞分明是兩種不同的文學體式,普通愛好者讀來就難免一臉懵。比如「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是寫景吧,純粹寫景,但這句詞是有境界的,體現在一個「鬧」字,你若寫成「春意濃」、「春意盛」,意思不變,但意境就沒了;又如「雲破月來花弄影」,一句的境界體現在「弄」字。一個鬧、一個弄,說不出哪裡好,但是你讀來就覺得那種感受在心頭,所以在詞裡,一定要有這樣能準確地傳達出情感的字,才有境界。
  • 詩歌是要讀出來的!推薦三首適合朗讀的冷門詩詞
    今天為大家分享三首酒築在上學時特別愛誦讀的三首冷門詩詞,它們將是你沒見過的全新版本!做好準備,開始今天的詩林之旅吧~詩詞是由語言的高度凝練與精妙排列所塑造的藝術,而誦讀將會令詩的精魂在朗朗書聲中再次復活。在上學時,酒築最喜歡在每天早自習時,拿出記著詩詞的筆記本,翻開那一篇篇或激昂或婉約的詩詞曲賦,抑或只是斷章,默吟高誦,齒頰生香。
  • 南懷瑾:我把人生最高境界總結為三句話,若能看透其中,漸入佳境
    此為南懷瑾闡釋的人生最高境界;南懷瑾,中國文化國學大師、佛學師,常為眾人傳授佛學,修身養身之道。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一個完整的人,須有心、骨、表組成;也就是說,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三教合一,才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 「山月不知心底事」,讀了這三首詩才明白,原來暗戀可以這麼美
    罌粟很美,可當你服食下去後,才發現原來是致命毒藥,明白之後,才發現已病入膏肓。單相思的暗戀,就宛如罌粟,很美卻也帶著劇毒。然而情不知所起而一往情深,「情」之一字,最難控制。我喜歡你,只有風知道,三首詩詞帶你感受古人的暗戀情愫。
  • 崔顥寫下四句詩,戴建業:這才是最高境界
    戴建業老師更是稱此詩描述的才是中華民族男女談戀愛的最高境界。《長幹曲》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這一筆的翻騰有何等撼人的藝術感染力!欲言又止而又意猶未盡,含蓄矜持而又感情濃烈,中國式戀愛不正是這樣嗎?戴建業老師說這才是中華民族男女談戀愛的最高境界,的確所言不虛。唐朝是詩歌發展的頂峰,即使並非頂尖詩人,拿出來一首也是上乘之作,值得深深回味。
  • 一個人最高的境界:半
    >這一輩子逐漸明白,一個人最高的境界,是學會半這個字。很多時候,一半一半才是最美好的。人生,有一些遺憾,才是對自己最好的一種交代。世界哪有什麼十全十美,哪有什麼圓滿,一切不過都是騙人的罷了。人生之中,充滿著遺憾才是最完美的人生。
  • 這,才是失敗的最高境界(講得真好)
    然而,從對失敗的態度中,更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未來前景與人生的最高境界。那麼,究竟怎樣才能稱得上,失敗的最高境界呢?它與成功,與美好的生活,有著怎樣戚戚相關的聯繫呢?失敗的最高境界有其下四種。敗而不餒。面對失敗要有一種敗而不餒的精神,這是造就成功的一種韌勁。敗就敗了,但是沒有必要耿耿於懷,更沒有必要一蹶不振。如果因為失敗一次而氣餒不前,喪失生活的勇氣,那麼以後的道路,就會無以面對,而會在灰心喪氣中,困擾不前,躊躇不振。而敗而不餒,則是面對失敗的一種最高境界。
  • 10種人生最高境界
    生命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忙中不說錯話,亂局不看錯人,複雜不走錯路。自律的最高境界:無功不受大祿,無助不受大理,無能不得大位。事業的最高境界:愛崗盡職無憾,養家小康無憂,自己開心無悔。榮譽的最高境界:你已遠離江湖,江湖還有你的傳說。
  • 生命的最高境界(頓悟)
    來源:詩詞天地(ID: shicitiandi)一說到境界,我們就會想起:人生的境界,自律的境界,生活的境界,生命境界.不知不覺中,我們好像都在追求著某種境界。那麼,境界究竟為何物?這世上,有人冒領功勞,就有人無功不受祿;有人坑蒙拐騙,就有人拾金不昧。前者通常不會有好下場,而後者則會被人們紀念傳頌。所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便是這樣的道理。以自律之心對待一切誘惑,才是處世的最高智慧。 好友同行,親人在側,就是最好的人生。到了一定年齡,請遠離那些消耗你的人吧。
  • 人生的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各人有各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其實,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做人只有厚德才可以載物,也只有載物,才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強大!清華大學的校訓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也出自老子《道德經》。其意就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應像水一樣,水滋養萬物,造萬物卻與事無爭,水總是處於人們所不願處的地方,潔身自好,故達到美好的境界,符合自然法則。這就是厚德載物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