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這兩個字,就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2020-12-15 騰訊網

文/飛魚

人活一世,總是需要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才會看透人生,看清現實,讓自己的內心恢復平靜,從而達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人生來此世一趟,總會經歷過困難、挫折、酸甜苦辣等等,無常是人生的常態,什麼金錢,權力,富貴,地位,事業,不過是過眼雲煙。看透得失,坦然面對,改變不了環境,就改變自己的心態,這樣才能好好地活在當下,參悟人生。

所以,看透,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讀懂這兩個字,便讀懂了人生。

看透人生無常

《紅樓夢》中有著名的《恨無常》一曲:「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

人這輩子,只有明白了無常,所有的榮華富貴也不過如此。只有看透了,才能讓心自在。

《紅樓夢》中有一個人,他的生活雖然不是很富裕,卻也是一個望族,衣食無憂。這個人就是甄士隱。

其實他的人生,也是非常慘的,面對失女之痛,又面臨一場火災,把自己的家產燒個精光,急得他長嘆,又偏偏遇到旱災,滴雨不下,連糧食都沒有了,還難以安身。於是狠心變賣田產,去投奔自己的嶽父。

而嶽父卻是一個非常勢利的人,瞧不起他那落魄的樣子,還騙走了他僅剩的銀兩。於是就挖苦他,辱罵他,這樣寄人籬下的他,看到了生活的絕望。

他遭受了妻離子散,連家也沒有了,讓他陷入了絕望和沮喪之中,後來他在大街上,看到了一個道人,聽到道人唱了一段《好了歌》,於是非常有感觸,覺得道人的話點破了他,什麼人間的榮枯、貧富、得失、生死都拋於腦後,化為烏有。所以,看破了紅塵,看破了人生的無常。

最後,他跟著道人一起走了,不回家了,飄飄然而去……

人生,如果沒有看破無常,那麼必然會被富貴,功名利祿所困,也會被人的七情六慾所迷惑,更加解不開人生的聚散離合。

要知道,無常才是人生的常態,人生有得必有失,很多事情也是造化弄人,唯有看破了,不在意了,才能讓餘生活得瀟灑。

其實甄士隱除了失去這些,他還遭遇了忘恩負義,因為以前他資助過一個窮學生讀書,贈送他五十銀兩和兩套冬衣上京趕考,那個人中了進士之後,當了縣太爺,如果沒有甄士隱的資助,說不定已經餓死在路上了。

在甄士隱的女兒被人拐去的時候,曾經求他幫忙,而他因為攀附權貴,出爾反爾,態度冷漠,讓甄士隱看清了這個人的不厚道,也讓自己心寒。

在甄士隱的眼中,遭遇了這麼多,世態炎涼,僕人跑了,妻子病死了,女兒下落不明,人情薄如紙,從興盛到衰敗,唯有看破才是最好的解脫。

所以,甄士隱選擇了修道,看破了紅塵,在後面他與賈寶玉的相遇中,話中有話地道出了賈寶玉後面的境遇。

因為賈寶玉在面對賈府的衰敗之後,也是選擇了出家,選擇了看破,不再在乎榮華富貴,靜靜活下去。

一生悲歡離合,樣樣嘗盡。面對無常,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看透權貴地位

風光得意總有時,跌宕起伏是人生。無論人生多坎坷,隨遇而安對無常。沒有誰一生幸福,悲歡離合時常有。面對無常心不驚,花開花落雲舒捲。一切都順其自然,心平氣靜心安寧。不執著圓滿月缺,對待無常好狀態。

《燕雲臺》中的只沒,因為自己年輕氣盛而犯下了錯誤,遭遇了皇帝和皇叔的陷害,失去了一隻眼睛和生育能力。

他經過了一番思考之後,才明白為了權貴地位而爭,爭來了又能怎麼樣呢?傷好了,他也看破了,決定不爭皇位了,任憑誰去爭,都無所謂了。

而他最大的錯誤就是愛上了一個貪心的女人,這個女人之前是皇帝的侍女,就是因為愛上了她,所以被皇帝知道了,懲罰了他。

畢竟是皇室宗人,所以,皇帝也放過了他,而他還是娶了那個女人,想不到這個女人當了王妃之後,還是不安分,勾結皇叔,陷害他的親哥哥,還參與了造反,最後是他自己親手了斷了她。

他是真心喜歡她,什麼都可以給她,但是唯獨這樣對他的哥哥,絕對不允許。

那一場混亂之後,他在哥哥的期許之下,選擇活下去,不過他已經不是以前那個他了,現在的他,看破了紛爭,看破了權貴,只願吃齋念佛,什麼都不想要了。

當你看透一切時,你也就看透了人生,你才明白活著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這個世上再多的錢財富貴,再高的名利身份,都變得微不足道,所有的勾心鬥角都變得渺小可笑。

相關焦點

  • 讀了這三首詩詞,才明白人生的最高境界,就兩個字
    人生很短,沒有必要浪費時間去糾結、執著,凡事看淡一點,便會豁然開朗。1.看淡生死: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這一句出自李白的五言古詩《擬古十二首》。這首詩是其中的第九首,應該是李白晚年所作,那時的他經歷了賜金放還和流放夜郎等一系列的變故,對於人生有了更深的感悟。在他看來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活著的人便是旅途中的行人過客,逝去的人則是回返虛無的歸人罷了。人生苦短,千百年來有多少人曾為此嘆息。
  • 職場鐵律:同事相處,最高的境界是這兩個字,那就是……
    同事相處,最高的境界是這兩個字,那就是……雙贏。先來看一個寓言故事:一頭小鹿在外出時,被一頭狼和一頭獅子同時盯上了,狼和獅子商量,一起前後堵截抓到小鹿。這兩個動物實力強大,配合默契,很快將小鹿堵到了絕境,然而,當狼把小鹿撲倒時,獅子卻起了貪念,一口咬死小鹿後,不僅不想和狼分食,還想把狼給吃掉,狼自然是拼死反抗,雖然最終還是被獅子咬死了,但獅子也是受了重傷。獅子固然實力強大,但如果能與狼共享小鹿,那就不至於受到重傷了。這則寓言故事所反映的其實就是博弈論中的「零和遊戲」,就是「你死我活」式的「單贏」。
  • 爺爺告訴我:一個人最高的境界,就藏在這兩個字中,不要錯過了
    爺爺曾告訴我說:一個人最高的境界,其實就在這兩個字中,世人都知道,但能做到的,卻是鳳毛麟角。一、度在凡塵俗世中,為人處世是一門學問,心比天高註定一事無成,恃才傲物之人也必然被扼殺在搖籃中,再多的才華也比不上在社會上懂得一個「度」字。
  • 《道德經》的核心思想就兩個字,讀懂了這兩個字,也就讀懂了人生
    然而「無為」這兩個字被很多人誤解,他們認為所謂的「無為」就是佛系,什麼都不要幹,因為幹了也沒有用,很多東西都是命中注定的。因此有人認為老子的思想是消極避世的世界觀,這真是大大曲解了《道德經》的真正內涵。在《道德經》中,老子提倡的「無為」是不妄為,即不要憑自己的想像胡亂作為。
  • 10種人生最高境界
    生命的最高境界!人生的最高境界:忙中不說錯話,亂局不看錯人,複雜不走錯路。自律的最高境界:無功不受大祿,無助不受大理,無能不得大位。事業的最高境界:愛崗盡職無憾,養家小康無憂,自己開心無悔。榮譽的最高境界:你已遠離江湖,江湖還有你的傳說。
  • 人生的最高境界:上善若水,厚德載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各人有各的看法,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其實,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古人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清華大學的校訓就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上善若水,厚德載物。這八個字也出自老子《道德經》。其意就是最美好的品格,高尚的情操、應像水一樣,水滋養萬物,造萬物卻與事無爭,水總是處於人們所不願處的地方,潔身自好,故達到美好的境界,符合自然法則。這就是厚德載物的品質。
  • 蘇軾的這首「感悟詩」,短短28個字,卻道出了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我們每個人都在糾結如何才能不渾渾噩噩地度過這一生,誰都希望自己的一生活得精彩一些,那麼,不妨來讀讀蘇軾臨終前寫的這首涵蓋其一生思想的詩吧,雖然只有短短28個字,卻道盡了人生的三大境界。蘇軾晚年寫下的這首詩,短短28字,卻是成年人的人生境界!
  • 過了三十,女人最高的境界:大氣
    終其一生,我們追求的就是如何活得有意義,女人,該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一生過的精彩?這也可以說要達到哪種境界。那一個女人最高的境界是什麼?其實就是這兩個字:大氣。大氣的女人身上有一種獨特的魅力,會不自覺地讓人想要靠近,想要跟她相處。
  • 做人做到恰如其分,是最高境界!(句句在理)
    中國人一直很講究一個「度」,常說的過猶不及就是這個意思,多了少了都不好。所以說萬事須講「度」,率性而為不可取,急於求成事不成,心慌難擇路,欲速則不達,過分之事,雖有利而不為,分內之事,雖無利而為之,是為「度」。這個「度」其實就是分寸,也是人生當中最難把握的兩個字。 人,更應該懂得分寸。
  •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孔子的這七個字:「從心所欲不逾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孔子的這七個字:「從心所欲不逾矩」何謂「從心所欲不逾矩」呢?這句話出自孔子的《論語·為政篇》,所謂「從心所欲」,說的就是,要以一顆真心做人,順從自己的心意和愛好,做一個真實坦率,無所偽飾的灑脫之人;所謂「不逾矩」,指的是堅守自己的底線,遵循法理人心,遵循倫理良知,再瀟灑也不能損害他人或者社會的利益。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就是強調,人要順心而為,這並非是做思想上的奴隸,而是明心見性,順乎自然。
  • 人生追求的三個最高境界!(不可不知)
    這樣的人生,又有什麼意義呢?人生追求的三個最高境界:精神自由,財務自由,時間自由!只要你朝著這三個最高境界去努力,你會發現,你想要的一切,都會慢慢實現,所有的美好,都會與你不期而遇!我所理解的含義,就是不用再為錢而煩惱,凡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再是問題。我想,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應該都想達到財務自由吧,至少,我一直都走在追求財務自由的道路上,雖然我知道這條路十分艱難,但我從未放棄過。
  • 馮友蘭:人生的境界
    這並不意味著他必然是不道德的人。他可以做些事,其後果有利於他人,其動機則是利已的。所以他所做的各種事,對於他,有功利的意義。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說的功利境界。還有的人,可能了解到社會的存在,他是社會的一員。這個社會是一個整體,他是這個整體的一部分。有這種覺解,他就為社會的利益做各種事,或如儒家所說,他做事是為了「正其義不謀其利」。
  • 什麼是自律的最高境界?
    什麼是自律的最高境界?什麼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呢?從佛教的角度來說就是證悟妙如來藏真如自性就是自律的最高境界,也是守持戒律的最高境界!自律是靠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所學習來的道德禮儀道德規範來約束自己!不論是戒律也好,還是自律也好,都是走向君子的一個方便法門,但是它們都不是無上智慧的法門和最究竟的法門,把它們做到最好,也不過是人生的低修為低境界!
  • 《道德經》: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就是「無知」!
    從《道德經》的根本來看,老子想要人們做到的,就是無為。比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其中,老子最看重水的品質,認為天底下沒有任何東西,能代替水。因為水「利萬物而不爭」,由此,得出了「上善若水」的結論。
  • 人生的最高境界:獨處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獨處。人這一生,不需要太多朋友,學會獨處,才是最重要的修行。路人指指點點,這女人太不像話了,居然讓男人給他牽驢。妻子聽了不好意思,於是和丈夫換了位置。 結果沒走幾步,又有人說:你看,這男的真不像話,讓自己老婆牽驢,大男子主義。這下丈夫又臉紅了,他們決定夫妻一起騎驢。 兩人騎著驢,又沒走幾步路,路人指指點點的更加厲害了:像什麼樣子?兩個人騎這一頭小毛驢,這分明是虐待動物。
  • 愛情的最高境界,就這兩個字!(太對了)
    我們每次談到逝去的感情都會想到一個詞,那就是「珍惜」。珍惜一段感情意味著你會很小心地呵護它。因為珍惜,你會包容,會理解,會在每一次你想發脾氣的時候,忍下來,好好溝通,然後去解決問題。我們不會讓一時的氣憤毀了愛情本身的美好,除了原則底線問題,愛情裡吵得所有架都屬於小打小鬧,都只為了教會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學會珍惜」。
  • 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就四個字!
    人生是一個漸進漸悟的過程,見自我、見天地、見眾生的三重境界都蘊藏著許多快樂,自我的安心與滿足,天地的神奇與精彩,眾生的互暖與普渡,與此對應的恰好是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能修到哪個階段,能擁有怎樣的快樂,既取決於你又不是你能完全左右。走走停停,看看想想,選擇了什麼,將承載什麼。
  • 人生最高境界:放手和放下,一「放」心底無私天地寬
    其實,從馬雲的放手,使我們也悟出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和智慧來,人生只要做到放手和放下,就能活得坦然而精彩。01、做父母的最高境界,當是要學會放手。做父母的誰不期盼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成鳳,每個家長都是愛自己孩子的,可是要知道什麼是真愛,什麼是溺愛,分清楚這兩點很重要。真愛就要學會放手。
  • 各行都有最高境界,你知道商人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嗎?用兩個字解釋
    各行各業都有一個最高的境界。那麼,商人最高的境界的境界是什麼呢?今天咱們以古代最成功的商人之一,晉商中的傑出代表喬致庸為例子來進行分析。喬致庸是一代傳奇。以喬致庸為原型拍攝的電視連續劇《喬家大院》,風靡全國。現在的商人我們尊稱他們為企業家,為「老闆」。
  • 這,才是失敗的最高境界(講得真好)
    然而,從對失敗的態度中,更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未來前景與人生的最高境界。那麼,究竟怎樣才能稱得上,失敗的最高境界呢?它與成功,與美好的生活,有著怎樣戚戚相關的聯繫呢?失敗的最高境界有其下四種。敗而不餒。面對失敗要有一種敗而不餒的精神,這是造就成功的一種韌勁。敗就敗了,但是沒有必要耿耿於懷,更沒有必要一蹶不振。如果因為失敗一次而氣餒不前,喪失生活的勇氣,那麼以後的道路,就會無以面對,而會在灰心喪氣中,困擾不前,躊躇不振。而敗而不餒,則是面對失敗的一種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