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經典懷舊詩詞,少年人讀不懂,讀懂不再是少年

2020-12-16 草夕寸品文史

同一個地方,當你再去的時候有沒有不同的感受呢?隨著年齡的增長,看問題的方式有沒有改變呢?年少時讀的詩詞和書籍,是不是到了不同的年齡再看又有不一樣的理解呢?今天就和小編一起看三首懷舊詩詞,感受不一樣的情懷。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這個主題第一個就想到了這首詞,每次讀來都有不一樣的感受,與其說這是一首懷舊的詞,不如說他是懷念曾經年少的自己無憂無慮,強說愁的那個年代。年少的時候總喜歡把自己裝成很拽、很酷的樣子,和自己反差越大越好,年齡增長了反倒願意做回自己。就像這首詩,不懂愁的時候強說愁,隨著歲月蹉跎,見識過愁了,反倒不願意多說了,或者說對於愁已經麻木了,不想再提起來。這首詞真是一首絕妙好辭,道出了一個千百年來不變的規律,不管什麼樣的人都能從這首詞中找到同感,都會引發共鳴。生活的苦難一點都不會少,心靈上的和身體上的,無論什麼時代,都會體會到生活的艱辛與不易,「愁」早就見怪不怪了,識盡千百般「愁滋味」,才真正明白了「欲說還休」的無奈,相信不同的人與這首詞的感受一定不一樣吧。

《唐多令·蘆葉滿汀洲》宋·劉過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繫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劉過,字改之。二十年前曾經來過的地方,二十年後再次重遊究竟是一種什麼心情,劉過的這首詞就表達了自己的這種感受,看了這首詞讓人唏噓不已。想要找尋曾經的美好卻發現早就物是人非,即使同樣的景同樣的人,但都不是從前了,畢竟變得最多的是自己,是自己的心境,是自己的閱歷。一句「舊江山渾是新愁」,帶來了無盡的憂傷,原來懷舊是這樣的折磨,新愁舊愁一股腦的都席捲而來,想要「欲買桂花同載酒,」喝酒忘卻痛苦煩惱一醉方休,但是卻發現,「終不似,少年遊。」少年時的豪邁早就不存在了,年紀大了顧慮的多,少年時的意氣風發而今都變成了憂愁與煩惱。這首詞本身極具意境,如果聯繫當時詞人所處的大環境就更加耐人尋味了。劉過重訪南樓,距上次登覽幾二十年。而當時南宋朝廷軍備廢弛,國庫空虛,將才難覓,一旦挑起戰爭,就會兵連禍連,生靈塗炭。詞人劉過以垂暮之身,逢此亂局,雖風景不殊,卻觸目有憂國傷時之慟,他也將這種心境深深地反映到他的詞中,憂國憂民的感情和個人的境遇相結合真是滿滿的感觸。

《虞美人·聽雨》宋·蔣捷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一個不是很著名的詩人,卻用一首首詞讓人永遠記住了他。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心情,哪怕是同樣的聽雨,感情都不相同,少年,壯年,到如今,三個人生的不同時期,三個不同的畫面,每一幕如同親眼所見,經歷的多了,人生閱歷豐富了,看到的想到的就不一樣了。「歌樓、客舟、僧盧」不同的地點,讓我們也看到了詞人的人生縮影,經歷過太多的人世滄桑,悲歡離合,我還是我,卻有又不是我了。因為這一首詞,記住了蔣捷這個不是很著名的詩人。

又是一年辭舊迎新時,你有哪些懷念的人或事呢?歡迎大家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關注,分享!小編每天都會更新不同的內容,您的鼓勵就是我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十首經典詩詞:年少不懂詩中意,讀懂已非少年人
    年少時讀詩,對於有些詩詞,覺得很美,有些詩詞,覺得很怪,當我們長大後,經歷了世事,了解了人情,再回頭讀這些詩時,才明白其中真意。下面十首經典詩詞,年少不懂詩中意,讀懂已非少年人。《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
  • 5000年來最精彩的一首詩詞,年少不懂蘇東坡,讀懂已經不再是少年
    在中國的文化史上,詩詞佔有了濃墨重彩的篇章。無數的文人騷客留下了一篇篇詩詞佳作,給予了我們關於愛、關於美、關於生命的豐富體驗。蘇東坡是我國北宋的大文豪 ,他詩詞俱佳,留下許多名作。他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一詞,相信很多人都會背誦,也經常引用其中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無畏和淡然,很多人認為這是5000年來最精彩的一首詩詞。年少時喜歡一蓑煙雨任平生,後來懂得也無風雨也無晴。
  • 少年不識愁滋味:年少不懂詩,懂詩已中年
    少年不識愁滋味,年少不懂詩,懂詩已中年。從小到大,我們都曾接受過傳統文化與詩詞的薰陶,對於那些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早已熟悉到不能再熟了。小時候我們讀詩,也就按老師要求背了,根本沒有讀懂那些詩詞。但當你讀懂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上了一定年紀,因為有了生活經歷,所以才會讀懂。也許這就是年少不懂詩,懂詩已中年。下面為大家分享三首詩詞,當你老了,可以帶著這三首詩詞,重溫少年。《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 傷心的時候,不要讀這三首詩詞,否則會越讀越傷感
    下面給大家分享三首較為典型的多愁善感的詩詞,但在傷心的時候,不要讀這三首詩詞,否則會越讀越傷感。如果反覆讀的話,就會感到一種婉轉悽楚,好像有人在哭泣。《青玉案·絲槐煙柳長亭路》(宋·惠洪)絲槐煙柳長亭路,恨取次、分離去。
  • 辛棄疾最經典的三首中秋詞,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中秋節源於唐代賞月玩月的習俗,而在宋代時在民間盛行,成為頗有盛況的節日。因而宋詩宋詞中有很多描寫中秋節的詩詞。最為經典的莫過於蘇東坡的《水調歌頭》,可謂曠世絕唱。蘇東坡的《水調歌頭》固然經典無可比擬,但兩宋也還有許多中秋詞佳作,雖無法超越東坡詞,卻也各具風騷,值得一讀。尤其是兩宋存詞最多的詞人辛棄疾,一生寫過很多首中秋節佳作。
  • 這7首詩詞,年輕時不懂,讀懂時已不再年輕
    人生就像一首詩,當我們年輕的時候,往往讀不懂它。 只有等我們經歷過世間滄桑,經歷過和那些詩人相似的經歷時,才能真的讀懂。 《醜奴兒》 宋·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 少年詩詞已讀透,唯今已不再少年
    「少年詩詞已讀透,唯今已不再年少」,如何不叫人感慨系之?世間之事,大多都是如此,越是回顧過往,就越是不滿於當下,而才疏智乏,又無可奈何,唯有越發悲嘆。就好像猶記得曾有一個對的人,在最合適的年齡裡遇到了,彼此心存好感,一切看起來都是冥冥中的安排,是月下老人有意牽橋搭線。
  • 懷念三毛:年少讀不懂三毛,讀懂已不再少年!
    年少時,讀三毛的文字,只是喜歡。進入中年,再讀三毛,才讀懂她,讀懂人生。愛情,如果不落實到穿衣、吃飯、數錢、睡覺這些實實在在的生活裡去,是不容易天長地久的。長大後,身邊的環境不再單純,此時,守住本心,多麼難得。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動人的,任他是誰。——《撒哈拉的故事》三毛給撒哈拉女子講課,當赤腳醫生給婦女兒童看病,無論軍人、小偷、奴隸,都懷著最真誠美好的心善待每一個靈魂。
  • 《背影》年少讀不懂背影,讀懂不再是少年
    《背影》這篇散文第一次讀還是初中的課本上,當時只覺得是為了完成老師布置的課業要求,沒有太多去領會這背影之後深藏的故事。背影《背影》是朱自清先生1925年10月在北京創作的,通過背影,朱自清帶我們走進了他與父親之間的故事,現在再去讀它,已是另外一番感受。
  • 《詩詞大會》選手不懂鋤禾日當午?評委失望搖搖頭:不止她不懂
    《中國詩詞大會》曾經出了這麼一道看圖猜詩的題目:以上畫面用哪句詩形容最貼切?顯然是她不懂"鋤禾日當中"中的"鋤禾"的意思,而事實上,不止她不懂,不懂的人大有人在。當選手給出這樣的答案之後,評委蒙曼老師直接就懵了,她失望搖搖頭:"沒有下過鄉的孩子吧!"事實上這是一首簡單的小詩,無論是誰都很有必要讀懂這首詩。
  • 詩歌是要讀出來的!推薦三首適合朗讀的冷門詩詞
    今天為大家分享三首酒築在上學時特別愛誦讀的三首冷門詩詞,它們將是你沒見過的全新版本!做好準備,開始今天的詩林之旅吧~詩詞是由語言的高度凝練與精妙排列所塑造的藝術,而誦讀將會令詩的精魂在朗朗書聲中再次復活。在上學時,酒築最喜歡在每天早自習時,拿出記著詩詞的筆記本,翻開那一篇篇或激昂或婉約的詩詞曲賦,抑或只是斷章,默吟高誦,齒頰生香。
  • 「辨音韻,讀詩詞」
    進一步推動「詩詞六進」工作的開展,提高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水平,豐富學生文化生活。2018年1月18日,棗莊市詩詞聯賦家協會在薛城區舜耕中學舉辦「辨音韻,讀詩詞」主題公益講座,協會副主席秦奮應邀出席授課,來自舜耕中學的30多位老師及詩詞愛好者聆聽了講座。
  • 三首經典詩詞,帶給你唯美的享受,令人沉浸在這恬靜的田園生活中
    ——魏晉·陶淵明《飲酒·其五》陶淵明的這首《飲酒》可謂是田園詩的經典之作了,人生在世,總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不然身體和精神都會感到疲累不堪,對於自己這是一種十分大的傷害,也是一種很深的遺憾。——宋·辛棄疾《清平樂·村居》這首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的知名度不如陶淵明的那兩首詩,但是這首詞中所描繪的生活方式讀來也是十分讓人嚮往的,既寫出了春日裡農村富有生機、情趣的一面,又形象鮮明的寫出了農村中的一些人物形象,使這首詞中所刻畫的恬靜閒適又溫馨有情趣的農村生活躍然紙上
  • 納蘭性德三首跟雪有關的詩詞,又冷又美
    中國的詩詞晶華都在唐朝和宋朝,故有唐詩宋詞之稱,但是清朝的納蘭性德絕對是詩詞大家,他是典型的婉約派,他留下了很多非常細膩的詩詞,現在已經是寒冬了,估計很多地方已經下雪了,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三首他的跟雪有關的詩詞,請您欣賞。
  • 【青春課堂】黃卿 在苦難中放聲歌唱 ———九年級上冊詩詞三首整合複習課
    本課整合《行路難》《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水調歌頭》三首詩詞,聚焦三位詩人面對苦難時的樂觀豪邁心態,在複習中了解詩人的磨難,品味中感受心情,誦讀中感悟人生,從而引導學生詩詞學習不僅僅是背誦,更是要學會從其中找到精神補給,能夠從容面對今後的生活,在困難裡樂觀看風景。
  • 如何讀懂哲學?二:為何能讀懂小說卻讀不懂哲學?障礙物:術語。
    從我們能讀懂的小說開始分析。同樣是文字與詞句,由它們所組成的小說故事或是新聞報告之類的作品我們就能夠讀懂,而也是由它們組成的哲學理論著作我們卻讀不懂?原因究竟何在?接下來讓我們逐步探討。那麼在我們讀懂(但什麼是閱讀呢?這是一個大問題,這裡暫且置之不論)這些文字時的情形如何呢?可以這樣說,當我們讀懂這些文字時,文字本身卻消失了!
  • 少年不懂孔乙己的痛,讀懂已是書中人,這也許就是成年人的悲哀
    少年不懂孔乙己的痛,讀懂已是書中人,這也許就是成年人的悲哀#文化#初讀《小時候不懂孔乙己,只覺得大家都笑,說不定是個可憐人,但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孔乙己的結局是因為偷竊亂棍打死,也有可能是因為饑寒交迫凍死在街頭,這些我們不知道,但是孔乙己的悲慘,也是因為自己的好吃懶做形成的。
  • 三首經典詩詞,有帶給人自信的力量,適合用來鼓舞自己
    三首經典詩詞,有帶給人自信的力量,適合用來鼓舞自己。大家好,我是小編木婉,專注給大家分享好段、好句、好詩,有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你們的支持就是小編前進的最大動力,謝謝!大丈夫一定不可輕視少年人啊。」2.「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邑中園亭,僕皆為賦此詞。一日,獨坐停雲,山生水色,競來相娛。意溪山欲援例者,遂作數語,庶幾仿佛淵明思親友之意雲。甚矣吾衰矣。
  • 領悟穿越千年的詩詞之美:讀詩的最高境界,其實就是讀人!
    曾記得還是頑童的我,在清輝滿地的庭院之中品讀詩詞之美,在那個時候就有一種對詩詞的嚮往之情。嗟因循、久作天涯客」,此時的我瞬間感覺到不再孤獨,原來這樣的心情,千百年前的古人就曾經有過!是啊,我們在漫漫的人生路中,總會在某個時刻與我們曾經讀到的詩詞重逢。當我們處在相似的情景之下,才會和作者產生心靈和情感上的共鳴,也會明白詩詞之妙。
  • 何時讀?讀什麼?讀多少?如何讀?關於詩詞誦讀的秘訣都在這場分享會...
    他們從《中華經典古詩詞誦讀寶典》中精心挑選了適合低學齡兒童誦讀的詩歌進行學習,並朗誦了《江畔獨步尋花》《暮江吟》《春曉》《梅花》《山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憶江南》《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八首經典古詩,稚嫩的童音迴蕩全場。活動特別邀請到了《中華經典古詩詞誦讀寶典》主編劉明華擔任主講嘉賓。劉老師圍繞 「何時讀?讀什麼?讀多少?如何讀?」四個「讀」,與大家分享了經典詩詞的誦讀要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