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地方,當你再去的時候有沒有不同的感受呢?隨著年齡的增長,看問題的方式有沒有改變呢?年少時讀的詩詞和書籍,是不是到了不同的年齡再看又有不一樣的理解呢?今天就和小編一起看三首懷舊詩詞,感受不一樣的情懷。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這個主題第一個就想到了這首詞,每次讀來都有不一樣的感受,與其說這是一首懷舊的詞,不如說他是懷念曾經年少的自己無憂無慮,強說愁的那個年代。年少的時候總喜歡把自己裝成很拽、很酷的樣子,和自己反差越大越好,年齡增長了反倒願意做回自己。就像這首詩,不懂愁的時候強說愁,隨著歲月蹉跎,見識過愁了,反倒不願意多說了,或者說對於愁已經麻木了,不想再提起來。這首詞真是一首絕妙好辭,道出了一個千百年來不變的規律,不管什麼樣的人都能從這首詞中找到同感,都會引發共鳴。生活的苦難一點都不會少,心靈上的和身體上的,無論什麼時代,都會體會到生活的艱辛與不易,「愁」早就見怪不怪了,識盡千百般「愁滋味」,才真正明白了「欲說還休」的無奈,相信不同的人與這首詞的感受一定不一樣吧。
《唐多令·蘆葉滿汀洲》宋·劉過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繫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劉過,字改之。二十年前曾經來過的地方,二十年後再次重遊究竟是一種什麼心情,劉過的這首詞就表達了自己的這種感受,看了這首詞讓人唏噓不已。想要找尋曾經的美好卻發現早就物是人非,即使同樣的景同樣的人,但都不是從前了,畢竟變得最多的是自己,是自己的心境,是自己的閱歷。一句「舊江山渾是新愁」,帶來了無盡的憂傷,原來懷舊是這樣的折磨,新愁舊愁一股腦的都席捲而來,想要「欲買桂花同載酒,」喝酒忘卻痛苦煩惱一醉方休,但是卻發現,「終不似,少年遊。」少年時的豪邁早就不存在了,年紀大了顧慮的多,少年時的意氣風發而今都變成了憂愁與煩惱。這首詞本身極具意境,如果聯繫當時詞人所處的大環境就更加耐人尋味了。劉過重訪南樓,距上次登覽幾二十年。而當時南宋朝廷軍備廢弛,國庫空虛,將才難覓,一旦挑起戰爭,就會兵連禍連,生靈塗炭。詞人劉過以垂暮之身,逢此亂局,雖風景不殊,卻觸目有憂國傷時之慟,他也將這種心境深深地反映到他的詞中,憂國憂民的感情和個人的境遇相結合真是滿滿的感觸。
《虞美人·聽雨》宋·蔣捷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一個不是很著名的詩人,卻用一首首詞讓人永遠記住了他。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心情,哪怕是同樣的聽雨,感情都不相同,少年,壯年,到如今,三個人生的不同時期,三個不同的畫面,每一幕如同親眼所見,經歷的多了,人生閱歷豐富了,看到的想到的就不一樣了。「歌樓、客舟、僧盧」不同的地點,讓我們也看到了詞人的人生縮影,經歷過太多的人世滄桑,悲歡離合,我還是我,卻有又不是我了。因為這一首詞,記住了蔣捷這個不是很著名的詩人。
又是一年辭舊迎新時,你有哪些懷念的人或事呢?歡迎大家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關注,分享!小編每天都會更新不同的內容,您的鼓勵就是我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