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不識愁滋味:年少不懂詩,懂詩已中年

2020-12-16 詩詞風月樓

少年不識愁滋味,年少不懂詩,懂詩已中年。從小到大,我們都曾接受過傳統文化與詩詞的薰陶,對於那些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早已熟悉到不能再熟了。

小時候我們讀詩,也就按老師要求背了,根本沒有讀懂那些詩詞。但當你讀懂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上了一定年紀,因為有了生活經歷,所以才會讀懂。也許這就是年少不懂詩,懂詩已中年。下面為大家分享三首詩詞,當你老了,可以帶著這三首詩詞,重溫少年。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導讀】這首詞相信很多人都讀過,即使沒讀過也聽過,尤其是「少年不識愁滋味」與「為賦新詞強說愁」這兩句。這首詞通過秋天的氛圍來表達詞人自己的思緒,就像秋天一樣哀愁悵惘。也許這首詞年少時讀不出其深意,但當你上了年紀和有了一定經歷,詞中的意思自然而然就懂了。

《小重山》(宋·章良能)

柳暗花明春事深。小闌紅芍藥,已抽簪。雨餘風軟碎鳴禽。遲遲日,猶帶一分陰。

往事莫沉吟。身閒時序好,且登臨。舊遊無處不堪尋。無尋處,惟有少年心。

【導讀】這首詞是作者故地重遊時,由所發的感慨而作。作者在外做官多年,到了中年再回來家鄉看的時候,卻發現物是人非,已不再是童年的那般情景。當作者踏上故鄉的舊路時,能找得到的,只有自己那顆少年心。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常年在外打工的人多得是,過年回去時,難免也會感慨物是人非,尤其是自己少年的模樣。

《唐多令·蘆葉滿汀洲》(宋·劉過)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二十年重過南樓。柳下繫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舊江山渾是新愁。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導讀】這首詞是作者間隔了二十年後再次重遊故地所作。上闋描寫了秋天中秋節的氛圍,下闋則通過物是人非來表達無限感慨。我們每年都會過中秋節,但很多人每年過中秋的心情都會不一樣吧?

少年是走過的路,做過的事,過了幾年,或十幾年,再次重溫時,難免會有所感慨。少年讀過的詩詞,再到中年讀的時候,也難免會有一番新的感悟。當你老了,可以帶著這三首詩詞,重溫少年。

相關焦點

  • 十首經典詩詞:年少不懂詩中意,讀懂已非少年人
    年少時讀詩,對於有些詩詞,覺得很美,有些詩詞,覺得很怪,當我們長大後,經歷了世事,了解了人情,再回頭讀這些詩時,才明白其中真意。下面十首經典詩詞,年少不懂詩中意,讀懂已非少年人。《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
  • 賞古詩學英語《少年不識愁滋味》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識愁滋味Song of Ugly Slave辛棄疾Xin Qiji少年不識愁滋味,While young, I knew no griefI&39;d like to go upstair為賦新詞強說愁。To write new verses with a false despair.
  • 少年不識愁滋味
    宣布分班消息的那一天,我在日記裡用了很濃縮的情感,用了很帶情感的語句,誤打誤撞,拼出一首「詩」。雖然是不經意寫的,可它信息量感人:包括了中秋佳節卻逢分別,數學考試不足40,軍訓時唱的《軍中綠花》……老師第二天當堂念,說,特別,嗯,是特別有感覺。還說,我總是很有詩意地表達情感。那時候,情感很真實。 從那開始,我就開始了寫詩的生涯。
  • 這7首詩詞,年輕時不懂,讀懂時已不再年輕
    人生就像一首詩,當我們年輕的時候,往往讀不懂它。 只有等我們經歷過世間滄桑,經歷過和那些詩人相似的經歷時,才能真的讀懂。 《醜奴兒》 宋·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 辛棄疾最經典的一首詞,少年不識愁滋味,當懂已不再是少年!
    辛棄疾的詞總有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無論是他早期的作品,還是晚期的作品,那都是有一種憂愁之感,這也正是辛棄疾詞作最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而且讀他的作品,也最是能夠感受到憂愁也何滋味。《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朝: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 年少不懂詩中意,再讀已是詩中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即使喜歡詩詞,也可能只是喜歡那種淺顯的韻律美,或者那首你喜歡的詩詞能讓你產生「共情」,但這種「共情」很多情況下也是似懂非懂,隱隱約約覺得有點味道卻說不出來為什麼好,為什麼讓你感動。不曾哭過長夜的人,不足以語人生,要想真正懂得一首詩,需要時間的打磨,歲月的歷練,加上一點可遇不可求的運氣。
  • 年少不識愁滋味,成年方知閏土難!寒門真的再難出貴子嗎?
    初看覺得魯迅在追憶故鄉的點點滴滴以及與故鄉有關的風土人情,如今再看卻突然明白——年少不識愁滋味,成年方知閏土難——很多人希望活成小說中少爺的樣子,最終發現自己其實和閏土一模一樣。,然後又從熟悉的異鄉到了陌生的故鄉,兒時的玩伴都已成家,為生活奔波也好,為事業努力也罷,從你們開始選擇不同的道路那一刻起,彼此的人生就已經像兩條平行線一樣,雖然都在無限的延伸,但是卻幾乎再也不會相交。
  • 這9首詩詞,年少時讀不懂,中年再讀卻淚流滿面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年少時不懂憂愁的滋味,總是喜歡登高遠望。為了寫出新詞,無愁卻勉強說愁。如今嘗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說不出。只能說:「好一個涼爽的秋天呀!」2.《虞美人·聽雨》蔣捷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 年少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多年以後,我終於明白了這些
    年少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如今嘗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很早就喜歡辛棄疾這首詞,發現每長一歲,對這首詞總有不同的感受,理解和解讀。希望有一個願得一心人,白首不相離的伴侶,既懂你的欲言又止,又懂你的言不由衷。可以幫你分憂解難,陪你哭陪你笑,滿眼裡心裡都是你的人。不用像20歲剛涉足社會,可能會因為社會經驗、能力不足而到處碰壁;人心難測,分不清那些虛情假意的鬼臉,處處要學會容忍,學會如何去適應這個社會;學會如何去偽裝自己,不被別有用心的人傷害。
  • 三首經典懷舊詩詞,少年人讀不懂,讀懂不再是少年
    年少時讀的詩詞和書籍,是不是到了不同的年齡再看又有不一樣的理解呢?今天就和小編一起看三首懷舊詩詞,感受不一樣的情懷。《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 他用酒化解離愁,他在寒風中把痛和苦深藏卻是一樣的詩境詞意
    唐代有位詩人叫於武陵,關於他的記載我們現在能看到也不多,只知道他應該也是仕途不順,一生漂泊,他的作品都被收錄入全唐詩中。雖然無法對他的人生軌跡有太多了解,但不妨礙我們從他的詩作中引發感情的共鳴。於武陵有一首詩《勸酒》:勸君金屈卮(zhi),滿酌不須辭。 花發多風雨,人生足別離。詩中的金屈卮是古代的一種酒器。這首詩不華麗,就好像是幾個老朋友聚在一起勸酒時說的溫潤卻隱含哀愁的話語。人生最多的就是風雨和別離所以不需要多言,還是將杯斟滿把愁緒和著美酒一起吞下搏它個一醉方休好了。
  • 年少不知詩中意,再讀已是詩中人
    縱然歲月流逝,奈何情深不滅。即使千年已過,我們仍舊感慨萬千。 惟願我們常懷詩心,有詩可以抒志,有詞可以言情,目光所至皆詩意。  但有些事,笑著笑著,就看淡了;有些苦,熬著熬著,就過去了; 雖然行至中年,終不似,少年遊,但願我們還有,載酒買花的少年意氣。
  • 【國學】年少不懂孟浩然,再讀懂時已惘然
    年少不懂孟浩然,再讀懂時已惘然  他一生未仕,身在江湖山林之間,卻心系官場起伏。  他家喻戶曉,就連三歲小童也能嘟著小嘴,背出那首朗朗上口的《春曉》。少年詩文不知愁  大唐正值盛世,孟浩然出生一個薄有恆產的書香之家。
  • 【請您欣賞】7首歲月詩詞:年少不知詩中意,讀懂已是雪滿頭(附:蘭臺言檔之六)
    7首歲月詩詞:年少不知詩中意,讀懂已是雪滿頭滄海摘自詩詞指南微信號
  • 詩詞|少年不知詞中意,再讀已是詞中人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詩人說,他年輕的時候不懂憂愁的滋味,就喜歡登高遠望。為了寫出新的詞,沒有憂愁而硬要說有「愁」!直到現在,嘗盡了憂愁的滋味,想說卻說不出,只能嘆聲說道:「好個涼爽的秋天呀!」其實,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的呢!
  • 少年不識愁滋味?才怪!看《突然好想大哭一場》如何治癒
    辛棄疾他老人家在一首詞中寫道:「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說的時間久了,看到哪個孩子說煩道惱,大人就會覺得可笑,甚至有老人笑罵:「一邊玩兒去,小孩子哪有什麼愁事?!」少年除了學習就真的沒有什麼憂愁嗎?如果真是這樣,就不會有跳樓自殺的孩子、不會有抑鬱的少年,更不會有《少年的你》那部電影了。
  • 孩子「少年早識愁滋味」,媽媽從三個方面開導孩子
    媽媽開導笑笑,「少年不識愁滋味,不要為賦新詞強說愁哦」,可是笑笑說,「媽媽,我真的是煩呀......」以前,媽媽和笑笑無話不談,媽媽從心裡成為了笑笑的「好朋友」,因此媽媽了解到笑笑煩惱的好多原因,「班裡的新同學喜歡我嗎
  • 古代關於愁的詩詞,愁是什麼?有形狀,還有詩情畫意
    2.李清照告訴你,愁的重量武陵春·春晚 李清照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愁的長度知道了,李清照告訴你愁的重量,「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舟太小,愁太重,只怕船都無法承載,善於使用誇張手法的女詞人,告訴大家愁這種無法估量的情感,對於她來說有千斤之重。
  • 李白的愁有多愁 這首詩告訴你 他因愁而生的白髮最長無人能超越
    中國的古詩詞裡,有很多傷春悲秋的詩句,其中關於寫愁的頗多。「愁」是一種很抽象的情感,不少文人墨客將心中的愁寫得悽美動人。高適說「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他詩裡雖有愁字,卻顯得雄壯豪邁,沒有纏綿憂怨的老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