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首經典詩詞:年少不懂詩中意,讀懂已非少年人

2020-12-16 古典文學與詩詞

年少時讀詩,對於有些詩詞,覺得很美,有些詩詞,覺得很怪,

當我們長大後,經歷了世事,了解了人情,再回頭讀這些詩時,才明白其中真意。

下面十首經典詩詞,年少不懂詩中意,讀懂已非少年人。

《渡漢江》

唐·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小的時候,回到家鄉,是令人歡快和興奮的事情,不理解為什麼為「近鄉情更怯」。

長大之後,滿面風霜,回到家鄉,家人還好嗎?他們會為我的歸來而高興嗎?一連串的對家鄉家人的掛懷,使人越接近家鄉,內心就超害怕。而這都是源於內心對家鄉對家人愛與掛懷。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宋·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初讀這首詞,自以為理解了其中含義,少年的愁,愁在「欲說還休」。直到離開學校幾年後,被社會磨平了稜角,識盡千百般「愁滋味」,才真正明白了「欲說還休」的無奈,莫名有些羨慕當初那個「強說愁」的自己。

《夜雨》

唐·白居易

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我有所感事,結在深深腸。

鄉遠去不得,無日不瞻望。

腸深解不得,無夕不思量。

況此殘燈夜,獨宿在空堂。

秋天殊未曉,風雨正蒼蒼。

不學頭陀法,前心安可忘。

小的時候,以為有些人會永遠在一起,永不分離。

長大後,我們天各一方,再也沒有見面的因由,再也沒有相守的機會。曾經那份真摯的愛戀只能埋藏在心底。當某個月夜,想起這一句詩:我有所念人,隔在遠遠鄉。

《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父母在,不遠遊,但世界這麼大,怎能放棄向前邁出的腳步。我們走了,離開了被稱為家的地方,昂首闊步,一往無前。直到有一天,我們回到家鄉,曾經意氣風發的父母,早已不復當年模樣。

小的時候,以為外面是我的全世界,長大後,才明白,爸爸媽媽才是我的全世界。

《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別苦》

清·王國維

閱盡天涯離別苦,

不道歸來,零落花如許。

花底相看無一語,綠窗春與天俱暮。

待把相思燈下訴,

一縷新歡,舊恨千千縷。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

小時候的我們,總盼望著時光早點過去,我們下課嬉戲,我們奔向遠方。

長大後,這一切如願以償,可卻盼望時光,慢點吧,再慢點吧,我寧願再好好學習,好好陪陪爸爸媽媽。

《獨坐敬亭山》

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年少輕狂,最耐不住寂寞,勞時勞力的爬山更是奢望,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次陪同家人去了趟黃山,過程雖然極其艱辛,但登上峰頂的剎那瞬間明白了這首詩,明白了其中的孤獨又高遠,灑脫而超然,然後就什麼都放得下了。

《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宋·劉過

蘆葉滿汀洲,寒沙帶淺流。

二十年重過南樓。

柳下繫船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

黃鶴斷磯頭,故人今在否?

舊江山渾是新愁。

欲買桂花同載酒,終不似,少年遊。

我曾為了夢想翻山越嶺披荊斬棘,跨過山和海,獨自度過黑暗,迎來晨曦,可當最終實現夢想,才發現當初的夢想已成為一份念想,所有的美麗和遺憾都不似昨日的深刻,原來這就是「終不似,少年遊。」

《虞美人·聽雨》

宋·蔣捷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

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因為這一首詩,記住了蔣捷這個不是很著名的詩人。「少年聽雨歌樓上」、「壯年聽雨客舟中」、「如今聽雨僧廬下」,三幅畫面互相映照,歲月匆匆,悲歡離合,經歷那麼多世事,我早已不是從前的我。唯有壺中日月,無今無古無休。

《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清·納蘭性德

誰念西風獨自涼,

蕭蕭黃葉閉疏窗,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

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

一直不理解這種悔意,最近這一年,因生活的一些事,頓悟到了。擁有的時候以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失去以後才知道,能夠遇見你,已經花光了我所有運氣。

當我失去你時,整個世界都在哭泣,那些曾經的美好,一去不復返,只留下深深地惆悵。

《逢入京使》

唐·岑參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鍾淚不幹。

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詩人34歲時,離家到邊塞任職,在路上碰到一個家鄉來朋友,沒有其它的言語,只求朋友給家裡帶一個平安口信。

小的時候,總想離開家,當我們漸漸長大後,不得不離開家時,卻也只能託人給家裡帶個口信說平安了。人生,總是無奈的離家。

相關焦點

  • 少年不識愁滋味:年少不懂詩,懂詩已中年
    少年不識愁滋味,年少不懂詩,懂詩已中年。從小到大,我們都曾接受過傳統文化與詩詞的薰陶,對於那些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早已熟悉到不能再熟了。小時候我們讀詩,也就按老師要求背了,根本沒有讀懂那些詩詞。但當你讀懂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上了一定年紀,因為有了生活經歷,所以才會讀懂。也許這就是年少不懂詩,懂詩已中年。下面為大家分享三首詩詞,當你老了,可以帶著這三首詩詞,重溫少年。《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 十首珍惜時光的詩詞,句句經典,值得收藏!
    十首珍惜時光的詩詞,句句經典,值得收藏!魯迅先生曾說過「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願意擠,總還是有的」,鼓勵年輕人應當珍惜時間,熱愛生命。從古至今,許多文人都對時間有著獨特的理解,那麼不同時代的詩人對時間有怎樣的感慨呢?
  • 三首經典懷舊詩詞,少年人讀不懂,讀懂不再是少年
    年少時讀的詩詞和書籍,是不是到了不同的年齡再看又有不一樣的理解呢?今天就和小編一起看三首懷舊詩詞,感受不一樣的情懷。《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辛棄疾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 年少不懂詩中意,再讀已是詩中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題記上學的時候背過的很多詩詞,由於閱歷和知識的不足,多是一知半解,囫圇吞棗而已。即使喜歡詩詞,也可能只是喜歡那種淺顯的韻律美,或者那首你喜歡的詩詞能讓你產生「共情」,但這種「共情」很多情況下也是似懂非懂,隱隱約約覺得有點味道卻說不出來為什麼好,為什麼讓你感動。
  • 【國學】年少不懂孟浩然,再讀懂時已惘然
    【導讀】世人只看到他在山水之間怡然自得的詩,卻看不到他曾經關於遠方的夢。年少不懂孟浩然,再讀懂時已惘然  他一生未仕,身在江湖山林之間,卻心系官場起伏。  他家喻戶曉,就連三歲小童也能嘟著小嘴,背出那首朗朗上口的《春曉》。
  • 一詩成佛,詩佛王維最經典的十首詩詞
    王維,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以山水詩成就最高。晚年的時候無心仕途,專誠奉佛,因此有「詩佛」之稱。下面小編就分享詩佛王維十首最經典的古詩詞,一起來欣賞下吧!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經典作品之一,這首詩寫的是在一座人跡罕至的空山裡,有一片古木參天的樹林,營造了一種幽深空寂的境界。這首詩的第一句寫的是空山的杳無人跡,表現出了山的清冷空寂;第二句則是反襯出一種全局的空寂;第三四句描寫的是空山傳語進而來描寫深林的返照。這首詩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的經典作品之一,是一首五言絕句。
  • 【請您欣賞】7首歲月詩詞:年少不知詩中意,讀懂已是雪滿頭(附:蘭臺言檔之六)
    7首歲月詩詞:年少不知詩中意,讀懂已是雪滿頭滄海摘自詩詞指南微信號
  • 年少不懂曲中意,聽懂已是曲中人
    年少的時候,我們看一部電視劇、看一本小說、聽一首歌,拿到現在重新再看、再聽,已經不再是過去的感覺了。隨著閱歷的增長,人生經驗的增加,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已經有了不一樣的看法。這就是所謂的年少不懂曲中意,聽懂已是曲中人。
  • 在孩子成長中你看見了自己:年少不解詞中意,讀懂已是詞中人
    1—9年級語文課本裡的詩詞,貫通其間的內在邏輯至少有三個表現:首先是適應性。舉例子說,從《詠鵝》到《長歌行》再到《竹石》,它們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的適應性並不是靠教學要求等外部力量來界定,而是由它們本身內在的特徵決定的。
  • 洞見|年少不懂古龍,讀懂已在江湖
    洞見|年少不懂古龍,讀懂已在江湖作者:洞見·不雨亦瀟瀟責備別人就是在為難自己。年少不懂古龍,讀懂已在江湖來自洞見00:0016:19「小李飛刀成絕響,人間不見楚留香。」腰間一壺酒,行俠天地間。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有一個俠客夢,而古龍便是當之無愧的「造夢者」。
  • 這7首詩詞,年輕時不懂,讀懂時已不再年輕
    人生就像一首詩,當我們年輕的時候,往往讀不懂它。 只有等我們經歷過世間滄桑,經歷過和那些詩人相似的經歷時,才能真的讀懂。 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年少時,意氣風發,縱情歌酒,中年時,失意低沉,患得患失。 到了暮年,把該放下的放下,該看清的看清後,才懂得,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悲歡離合自有天意。
  • 5000年來最精彩的一首詩詞,年少不懂蘇東坡,讀懂已經不再是少年
    在中國的文化史上,詩詞佔有了濃墨重彩的篇章。無數的文人騷客留下了一篇篇詩詞佳作,給予了我們關於愛、關於美、關於生命的豐富體驗。蘇東坡是我國北宋的大文豪 ,他詩詞俱佳,留下許多名作。他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一詞,相信很多人都會背誦,也經常引用其中的句子,來表達自己的無畏和淡然,很多人認為這是5000年來最精彩的一首詩詞。年少時喜歡一蓑煙雨任平生,後來懂得也無風雨也無晴。
  • 年少不知詩中意,再讀已是詩中人
    即使千年已過,我們仍舊感慨萬千。 惟願我們常懷詩心,有詩可以抒志,有詞可以言情,目光所至皆詩意。 驀然回首,卻已是物是人非,滄海桑田。 只希望,我們在對待事物時,能永葆初心。  ——崔護《題都城南莊》 這世上總有一些人,非要等到千帆過盡,才開始知道回頭;要等到流離失所,才開始懂得珍惜;等到物是人非,才會開始懷念。
  • 古體詩創作,凡塵雲仙組詩《天地萬物十首》,每一首都是經典
    組詩《天地萬物十首》作者:凡塵雲仙(李雲茂),當代1.組詩《天地萬物十首》,有《天地》、《陰陽》、《三界》、《四象》、《五行》、《六道》、《百族》、《八卦》、《九宮》、《十方》十首詩,包羅萬象,天地萬物盡在其中。作為古體詩集大成者,組詩《天地萬物十首》,價值極高,內容豐富,體裁多樣,從三言詩到十言詩,每種體裁都有,每一首詩都是經典之作,作為組詩,更是經典中的經典。
  • 中學課文《背影》:年少不懂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
    中學課文《背影》:年少時不懂書中意,再讀已是書中人;朱自清的《背影》:年少不懂背影意,及懂已成為書中之人了!近幾年《背影》又出現在大眾視覺裡,不過是因為那句「你就站在此地不要動」,一群仍擁有童心的中年人或少年人便在網絡上互相「」。
  • 最美兒童詩十首,讓童趣童真躍然紙上
    詩詞有著豐富的內容,深刻的內涵,動人的意境,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古詩詞中,有描寫各種各樣的事物以及人,其中描寫兒童的古詩詞也不在少數。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十首最美童詩吧!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楊萬裡寫的一首經典詩作,詩中兒童捉柳花,仿佛柳花也有了無限的童心一樣,在風中與兒童一起玩耍,時不時就傳來了笑聲,詩人正是被這笑聲叫醒的。這首詩不僅淋漓盡致的寫出了鄉村的那份恬靜,還抒發了詩人對鄉村生活的熱愛之情。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楊萬裡的詩作之一,是一首七言絕句。
  • 曹植十首經典詩詞,經久不衰,流傳千古
    曹植十首經典詩詞,經久不衰,流傳千古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三國曹魏時期著名文學家,曹操之子,曹丕之弟。他與曹操、曹丕合稱為「三曹」,王士禎曾稱把他與李白、蘇軾並稱「詩仙」。三、閒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語出戰國魏·曹植《雜詩》。終日無所事事,並非我的志願;在國家有難時,自己甘心為國效力。四、今日樂相樂,別後莫相忘。語出三國魏·曹植《悲歌行》。
  • 十首送別詩,見證李白驚世才華
    讓你寫出十首不同的詩。你肯定會說:太難了吧!可是,有一個人做到了,那就是李白。詩詞君總結了十首李白的贈別詩首首有新意,句句是珠璣。詩詞君佩服得五體投地,李白,你咋那麼有才?送友人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 十首關於春分的優美詩詞擷拾賞析
    面對明媚的春天,清新的氣息,美麗的花卉,翠綠的樹葉,文人墨客自然會詩意大發,因而古往今來詠嘆春分的詩詞也有很多,我們就從中擷取十首優美詩詞,略作賞析,以饗讀者。《賦得巢燕送客》【唐】錢起能棲杏梁際,不與黃雀群。
  • 《詩詞大會》選手不懂鋤禾日當午?評委失望搖搖頭:不止她不懂
    《中國詩詞大會》曾經出了這麼一道看圖猜詩的題目:以上畫面用哪句詩形容最貼切?三個選項的出處都是冷門詩,因此難度大大增加。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這幅畫面描繪的是豐收的場景,而選手卻選擇了鋤禾的過程,猜A或者B尚且可以理解,選C就有些說不過去了。顯然是她不懂"鋤禾日當中"中的"鋤禾"的意思,而事實上,不止她不懂,不懂的人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