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保密工作》2017年04期
作者 | 文川
世界上不光有黑與白, 還有深深淺淺的灰。在我黨情報工作史上, 既有錢壯飛、蔡和森這樣的英雄, 也有顧順章那樣的人民死敵, 但還有一部分人, 他們被時代潮流裹挾, 在敵我之間徘徊, 成為無根的浮萍, 雖未身死, 卻始終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 一生搖擺, 無法落定——費俠就是其中的一個。
費俠是湖北鍾祥人, 自幼聰明好學, 多才多藝, 且相貌出眾, 有極好的口才和交際能力。她曾經留學蘇聯, 在那裡受到共產主義氛圍的感染, 自願加入中國共產黨。能講一整套布爾什維克理論的她, 翻譯過多本進步書籍。「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 費俠參加中共特科, 到上海共產黨地下機關工作, 通過參加中統舉辦的無線電培訓班而打進中統內部, 還擔任過中統的機要員, 期間為共產黨提供過許多有價值的情報。
1931年, 顧順章被捕後, 很快便帶領中統特務橫掃上海、南京等地的中共地下交通站, 費俠因此被捕。在顧順章的軟硬兼施、賣力說服下, 費俠等人紛紛變節投敵, 這群叛徒圍繞在中統特務頭子徐恩曾身邊展開工作, 開始對曾經的信仰——中國共產黨大肆打擊。
費俠雖然沒有正式加入過中統特務組織, 卻實際地參與了很多中統的日常工作, 甚至曾經專門負責策反留蘇學生。1948年, 她成為國民黨立法委員後, 更經常來往於南京、上海之間, 因與徐恩曾的特殊關係, 她接觸到不少被捕的先進人士, 並成功策反了其中的一些人。
徐恩曾遇到費俠前, 曾經娶過兩任妻子, 他好色的名聲在外, 但出人意料的是, 徐恩曾竟然會和這個中共的叛徒白頭偕老,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 他日後的倒臺也和這段姻緣有著直接的關係。
費俠投敵後, 徐恩曾對她一見鍾情, 兩人很快同居了。他們不僅成為生活上的伴侶, 還在事業上相互照拂, 頗有夫妻伉儷的意思——雖然徐恩曾此時還沒有離婚。相處時間越長, 徐恩曾就越下定決心, 要把費俠娶到手。
當時的徐夫人王氏性格潑辣, 為了和她離婚, 徐恩曾不得不付出大量經濟成本。但是, 他遇到的阻力不光來自於老婆, 更來自於國民黨高層。因為費俠是中共叛徒, 人又聰明靈活, 有人便懷疑她是共產黨派來的雙面間諜。徐恩曾的表兄弟陳果夫和陳立夫尤其認為此事不妥, 希望他放棄這個念頭, 但徐恩曾這次卻怎麼都不肯聽話了。
幾次勸說無果, 蔣介石竟然親自出馬, 找到徐恩曾訓話, 希望他能和費俠劃清界限。但徐恩曾信誓旦旦地保證, 費俠早已和共產黨一刀兩斷, 如果再不同意這門婚事, 自己就辭職!蔣介石沒有辦法, 只好默認了。
1938年, 徐恩曾和費俠在漢口正式結婚。但婚事的落定並沒有給兩人帶來安穩生活, 蔣介石雖然表面上默許了兩人的關係, 內心卻和徐恩曾有了芥蒂。為了安撫前妻王氏, 徐恩曾吐口, 允許其借自己的名義出面活動, 當時徐恩曾任交通部次長, 王氏以此為依仗, 用自備的火車走私進口大量藥材、布匹等稀缺戰略物資, 這無疑給蔣介石的心情「火上澆油」。蔣介石勃然大怒, 痛斥徐恩曾放縱王氏大發國難財, 不久就將其「撤去本兼各職」, 並下令「永不錄用」。
可以說, 徐恩曾的倒臺, 其實與費俠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即使主動投誠, 甚至後來成為中統「第一夫人」這樣的角色, 尷尬的身份仍然是變節者生活、立足、求榮的巨大阻力。
1949年3月, 眼見國民政府已無翻身的可能, 徐恩曾想到自己反共的一生, 不禁又慌又亂, 匆忙帶著費俠奔赴臺灣。本來, 費俠的名字也應該隨著徐恩曾的淡出而退出歷史舞臺, 但她與中國近代史上另一個敏感人物的密切關係, 卻使她的身影時常乍現。
此人就是姚文元。而姚文元和費俠的故事, 還要從其父姚蓬子說起。
姚蓬子出身文學界, 1927年加入共產黨, 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任黨組宣傳部部長, 和魯迅、茅盾、丁玲等人都是故交, 此時的他追求進步, 思想活躍, 1933年, 他已當上「左聯」常委, 並且參加黨的地下工作, 擔任中共特科河北省交通聯絡員。然而, 當年冬天, 他即被叛徒出賣, 在天津被中統特工逮捕, 押往南京關進看守所。
起初, 徐恩曾對姚蓬子百般折磨, 時常密令幾個在押犯對他尋釁、打罵、罰跪, 姚蓬子這顆文人的孤高之心飽受折辱, 可謂吃盡了苦頭。
回家後, 徐恩曾在費俠面前誇耀起自己對付姚蓬子的手段, 卻引起了費俠的不滿和同情。原來, 費俠留學回來後, 仍然對外國文學有著濃厚興趣, 她曾經讀過姚蓬子翻譯的《屠格涅夫散文選粹》《可愛的朋友》等書, 相當欣賞他的才華。於是她再三勸徐恩曾對姚蓬子網開一面, 予以善待, 徐恩曾瞻前向後, 竟然真動了惻隱之心, 於是他改變態度, 親自找姚蓬子談話, 軟硬兼施, 表示自己實在不忍看到姚蓬子落得像其他被捕「左聯」作家那樣被處決的下場, 況且他與姚蓬子都是浙江同鄉, 又是世交……姚蓬子想了又想, 終於屈服了。出獄後, 他被安排在國民黨管轄的刊物任副主編, 拿著一份不菲的薪水, 徐恩曾還安排部下把姚蓬子的妻兒從上海接來團聚。
1934年, 姚文元過3歲生日。令人沒想到的是, 當天晚上徐恩曾就和費俠一起來到了姚宅, 看望過姚文元後, 兩人直誇這孩子富態乖巧, 並留下一個紅包和一對銀手鐲。姚蓬子在南京的朋友不多, 自從在報紙上刊出《姚蓬子脫離共產黨宣言》後, 他更是被曾經的戰友當作異類, 因而徐恩曾的舉動令他感動不已, 此後與徐恩曾夫婦私下來往愈發頻繁。久而久之, 費俠便認了姚文元當乾兒子, 徐恩曾順從夫人意願, 成為姚文元的乾爹。
多年以後, 姚文元成為「文革」幹將, 在南京的那段童年回憶自然成為他的「雷區」。
免責聲明(內容轉自網絡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版權歸原作者,網絡其他素材無從查證作者,如有侵權煩請後臺留言馬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