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步|替代空間:7月上半月各地活動推薦

2020-12-22 澎湃新聞
初夏至,有地悶熱,有地多雨,還有的地方即將經受颱風考驗。在一些事情將定未定之時,給自己放個短暑假,也許能更好地面對變化。

///特別推薦///你的街道你做主——北京老城工作營高校團隊招募

本次工作營將招募10組(或更多)高校師生團隊,通過眾包模式,完成街巷創意地圖、街巷故事的採集和街巷打點記錄。相關成果將會收錄進「北京老城保護數位化平臺」,並在崇雍客廳(雍和宮大街165號)面向公眾展示。

招募對象:10組(或更多)高校師生團隊,團隊由3-5人組成(導師除外),參與高校每校1-3組團隊。

活動時間:2019年7月8日-7月14日

報名截止時間:2019年7月4日 17:00

詳情請關注

規劃中國

微信公眾號

《盲國薩滿》系列放映和講座

為紀錄一個尼泊爾西北部邊遠地區的宗教習俗的基本特徵,電影跟蹤拍攝超過十八個月。毋庸置疑,這部電影是迄今德國民族志電影中最重要的一部。

7月放映行程:南京,7月2日、3日;武漢,7月4日;昆明,7月6日;成都,7月20日;北京,7月25日

詳情請關注

西天中土

導筒

後窗

等微信公眾號

地理媒介:網絡化城市與公共空間的未來

著名媒介文化學者、澳大利亞國家榮譽院士Scott McQuire教授將攜《地理媒介:網絡化城市與公共空間的未來》中文版,與嘉賓們展開深度對話,並期待與公眾一起,共同探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地理媒介激發城市公共文化實踐的多重路徑和多元價值。本次活動為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切問近思半月談」系列對談之一。

時間:2019年7月2日14:00-16:30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市花園港路200號)3樓小劇場

詳情及報名請關注

復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

微信公眾號

三明治×徐匯區圖書館:公益寫作工坊

本次工坊學習內容包括學會觀察,如何寫出一個吸引人的開頭,找到故事最打動人心的部分,挖掘故事對城市的意義,最終寫下一個完滿的故事。項目由三明治和徐匯區圖書館聯合發起。

招募對象:

1、文字愛好者,有學習寫作技能的意願;

2、有渴望表達的心願,願意用文字記錄並分享自己的故事;

3、有恆心、毅力和時間,能保證四節課程場場不落,並按時完成作業。

授課時間:自2019年7月14日-8月4日,持續4周,每周日下午2-4點。

詳情及報名請關注

三明治

微信公眾號

///上海·展演///上海藝術電影聯盟「建國70周年」展映:7月排片

7月將展映《我們夫婦之間》、《萬紫千紅總是春》、《周末情人》等多部國產經典佳作,也期待資深影迷的映後講解。

地點:天山電影院(天山路888號)及全市指定影院

詳情請關注

電影山海經

微信公眾號

百物曲

以劇場表演為入口重新審視人類的行為,透過觀察世界舞臺上不同的文化和知識系統,討論殖民時代早已消亡的當下,一幕幕保護文化異質性的抗爭如何仍在上演。

展期:2019年6月22日-8月25日

地點:上海外灘美術館(虎丘路20號)

詳情請關注

上海外灘美術館

微信公眾號

斯蒂文·霍爾:建築創作

回顧斯蒂文·霍爾近四十年的職業生涯並展示他近期的工作成果,是繼韓國首爾崇實大學、南京四方美術館之後《建築創作》巡展的亞洲第三站,也是內容最全面的一次,其中的6個設計項目檔案及相關水彩創作將通過本次展覽在中國首次展出。展覽期間還將邀請建築學者、知名建築師和霍爾北京公司合伙人進行多場公教活動。

展期:2019年6月29日-10月7日(周三-周日,11:00-18:00)

地點:Fab-Union Space(徐匯區龍騰大道2555號11棟),梓耘齋藝術空間(徐匯區龍騰大道2555號15棟)

詳情請關注

FabUnion

微信公眾號

鬱郁乎文哉——園林大師陳從周文獻手稿展

本展內容曾在解放日報大樓呈現,本次在楊浦區圖書館更可借到陳從周先生的多本著作。

展期:2019年6月28日-8月11日

地點:楊浦圖書館一樓展廳(長海路366號)

詳情請關注

上海市楊浦區圖書館

微信公眾號

///上海·講談///三方對談:空間中的女性

本期沙龍對話將以作品《廚房裡的符號學》與展覽《甜蜜的家》為基礎,延伸和討論關於女性、家庭(社會組織單位)和空間(存在命題或工具)之間相互建構的動態關係。

嘉賓:

鄧圓也,《Wallpaper*卷宗》中文版編輯總監、建築學與人類學青年學者

林琳,ArchiTemp 合伙人/主持設計師、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博士候選人

張騰,寫作者

時間:2019年7月6日14:00-16:00

地點:和集·例外(上海市徐匯區淮海中路999號環貿iapm 3F312-313)

詳情請關注

衡山和集TheMixPlace

微信公眾號

城市文化講壇:守護城市「動脈」 譜寫人生華章

上海屬於軟土地質,容易出現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影響地鐵運營安全。每當夜幕降臨,就是何小玲和她的團隊開始忙碌的時候,每一個日夜,她行走在城市地下,為地下交通安全保駕護航、默默守護,讓我們共同聆聽「夜行俠」何小玲的故事。

嘉賓:何小玲(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地基基礎公司維保事業部經理上海地鐵維保應急救援隊技術負責人黨的十九大代表)

時間:2019年7月5日13:30-15:30

地點: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西樓三樓報告廳(南京西路325號)

詳情請關注

上歷博上革博

微信公眾號

文化項目需要怎樣的建築?——二十一世紀美術館

政策專家、建築師、美術館館長關於中法未來美術館議題的討論。演講嘉賓包括:孟憲偉、陳晨、田霏宇、李虎、布魯諾·朱利亞、鄭時齡、王澍、克裡斯·德爾康、龔彥等。

時間:2019年7月5日(周五),11:00–17:15;2019年7月6日(周六),14:00–16:00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上海市花園港路200號) 3F劇場

詳情及預約請關注

煙囪PSA

公眾號

Open MUJI 說弄堂,遊弄堂

聽資深攝影師壽幼森講一講黃浦區的老弄堂。

時間:2019年7月6日14:00-15:00

地點:無印良品上海淮海755店(黃浦區淮海中路755號3F)

詳情及預約請關注

無印良品MUJI

微信公眾號

建築學者與藝術家訪談:建築代謝

本次藝術家對談中將邀請到藝術家崔潔及香港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周穎,二人將共同探討崔潔過去的兩個個展以及當下正在進行的藝術創作,並從她們各自的視角分享現代城市的高速度和大尺度對於人們的空間感知所產生的變化和思考。

時間:2019年7月5日 19:00 - 20:30

地點:上海外灘美術館一樓(虎丘路20號)

詳情及預約請登錄

外灘美術館官網

江陰路花鳥市場的故事

聽江陰路老土地講花鳥市場。

嘉賓:顧家明

時間:2019年7月7日14:00-16:00

地點:中區廣場米域

詳情請關注UrbanNetworkOffice微信公眾號

///全國各地///北京|四季影展2019夏「水邊的納西索斯」

本期影展以「反思自戀以及重新審視自我」為主題,片單包括阿涅斯·瓦爾達的《阿涅斯的海灘》,園子溫的《園子溫就是我!》,戈達爾《我略知他一二》,金基德《阿里郎》,國內導演邱炯炯的《姑奶奶》等。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影像機構Image Forum提供的四部藝術家作品也將在此次影展中亮相。由韓馨逸策展。

展期:2019年6月28日-9月8日

詳情及排片請關注

VCD影促會

微信公眾號

北京|替代空間的替代生命

泰康空間的「51平方」展廳將被用來呈現12個曾發揮重要作用,目前已暫停、關閉或處於休止狀態的替代空間的個案,另一展廳則將引入藝術家和小組的場地特定裝置,現場創作,以及同機構批判、空間實踐、替代精神相關的作品和項目。替代空間檔案包括:A307、Action Space、Arc Space、回聲書店+蛋生空間、ding-ding-fing! 合作社、分泌場、華茂一樓、灰空間、iGallery 、Park19、我們說要有空間於是就有了空間、揚子江論壇。

展期:2019年6月27日-8月24日(星期二至星期六 10:30 - 17:30)

地點:泰康空間北京市朝陽區崔各莊鄉草場地藝術區紅一號院B2

詳情請關注

泰康空間

微信公眾號

北京|NCAF當代影像放映月:這個世界會好嗎?

當代中國的魔幻現實、異託邦和精神家園。

時間:2019年7月3日-7月31日(周二-周六12:00-17:00)

展映片目:

7月3日-7月11日:楊福東《竹林七賢》(四)

7月12日-7月20日:曹斐《霾》

7月23日-7月31日:陳軸《模仿生活》

地點:新世紀當代藝術基金會(北京朝陽區798藝術區797東街A05)

詳情請關注

新世紀當代藝術基金會

微信公眾號

北京|清影工作室2019屆畢業作品展映

工作室師生主創的紀錄電影《大河唱》正在影院熱映,而清影畢業季也又一次誕生了一批佳作。

時間:7月1日、7月4日、7月5日三個晚上

地點:清華大學未來媒體實驗

活動免費,無需報名,約60個座位先到先得

詳情請關注

 {文津·清影·放映--以影像溫暖世界}

豆瓣小站

寧波|拉黑個展:羅福平

攝影師拉黑出生於贛南山區寺背村。父親為其取名羅福平。13歲時,他給自己改名羅鑫。在過去的幾年,他不斷以攝影的方式探討羅鑫與羅福平兩種城鄉身份間的關係。

展期:2019年6月29日-7月20日(10:30—17:30,周日閉館)

地址:假雜誌圖書館二樓展廳(寧波市江北區八號公園三號樓)

詳情請關注

假雜誌圖書館

微信公眾號

杭州|絲路歲月:大時代下的小故事

展覽分為序章、草原絲綢之路、沙漠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四個大塊共14個單元,系統全面地展示絲路沿線人們的生活百態,以及由此所反映的中西文化交流。

展期:2019年6月21日-9月8日

地點:中國絲綢博物館時裝館一層臨展廳&銀瀚廳(杭州市玉皇山路73-1號)

詳情請關注

中國絲綢博物館

微信公眾號

長沙|相形詩意:布魯諾•赫基亞

布魯諾·赫基亞是法國現代攝影藝術奠基人之一。他善於捕捉了事件的一瞬,並對空間構圖有種敏銳感知,尤其是在建築的組合上有罕見而嚴謹的掌控。

展期:2019年7月6日-10月13日

地點:謝子龍影像藝術館湖南省長沙嶽麓區洋湖街道瀟湘南路一段387號

詳情請關注

謝子龍影像藝術館

微信公眾號

大連|城市考古研學:南山疊翠洋槐香——日本風情街

找一找散落在民間的名人舊居:張本政舊居、邵慎亭舊居、周善培舊居、孫傳芳舊居、河本大作舊居、楊鳳鳴舊居、蔣輯五舊居、美國領事官邸等等。

時間:2019年7月13或14日14:00-16:00

詳情請關注

海南丟的大連街

微信公眾號

廣州|1200讀書會56:共讀孔飛力《叫魂》

本次讀書會討論的問題包括但不限於:

為什麼鍍金盛世的背後隱藏著一場危機?

普通民眾為何厭惡「流動」?

如何理解「江南是問題的關鍵」?

試著理解皇帝和地方官僚的權力狀態?

為什麼叫魂會變成一場底層的狂歡?

時間:2019年7月11日19:30-22:00

地點:1200bookshop體育東店(廣州市天河區體育東路27號)

詳情及報名請關注

1200bookshop

微信公眾號

廣州|硬奶油

香港藝術家陳泳因儀式性地將「持家」的反覆勞動與創造植於黃邊站挑高、非常態的「居家」空間中,借用日常生活的材料、聲音與光線對空間感受進行著縮放、切割與關聯,在以創作介入空間的同時,亦回應著香港城市侷促又充滿應變的居住體驗。展覽由瞿暢策劃,為陳泳因及瞿暢於黃邊站2019年研究項目的工作呈現。展覽由香港Para Site藝術空間與黃邊站共同製作。

展期:2019年6月22日-8月18日(逢周三四五六日 下午2:30 -下午6:30)

地點:黃邊站(廣州市白雲區黃邊北路向榮街338號,時代美術館一樓全家便利店轉角後)

詳情請關注

黃邊站HBSTATION

微信公眾號

香港|尋林覓趣夏日計劃

超強颱風「山竹」在2018年9月吹襲香港,摧毀大量樹木。《尋林覓趣》正受此事所啟發,以藝術展覽、一系列音樂活動、社區工作坊和生態導賞團等節目,探討樹木本地文化、歷史和環境的重要性。

展期:2019年7月6日-9月8日

地點:亞洲協會香港中心(金鐘正義道9號)

詳情請查閱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官網

香港 | 偷單車的人

這次展覽關注偷盜與分享之間那條細細的界線。

展期:2019.6.29 - 9.1

地點:Para Site藝術空間

策展人:張涵露

詳情請查閱

ParaSite藝術空間

微信公眾號

(如果你也想推薦自己所在城市的漫步、講座、展覽或活動主辦方,歡迎致郵shenjw@thepaper.cn)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城市漫步|別樣紀實:6月上半月各地活動推薦
    城市漫步|別樣紀實:6月上半月各地活動推薦 王越洲 等 整理 2019-06-01 15:15 來源:澎湃新聞
  • 城市漫步|未能實現的城市:9月上半月各地活動推薦
    上街漫步之時,也拍拍照吧。///特別推薦///但因為種種原因,我們眼下的城市生活正愈發喪失活力,變得單調乏味。我們希望通過探討上海這座城市的空間形態,視覺藝術對現下空間形態的再現,以及建築設計實踐對這種空間形態作出的創新和突破,來檢視城市公共生活中未能實現的可能性。
  • 城市漫步|宇宙空調:8月上半月各地活動推薦
    儘管各地氣候有所不同,卻也有不同的花可以欣賞。關心垃圾,關心低碳,和關心藝術,關心思想一樣,都有可能是生活的一部分。///特別推薦///上海書展主題活動去年上海書展創新推出「國學七天七堂課」,第一次把同一類別圖書的閱讀活動進行優選後設計整合成一個系列,在書展的7天裡每天舉辦一場,大受歡迎。
  • 城市漫步|踏青識舊:4月上半月各地活動推薦
    ///特別推薦///城市漫步·你的地方:嘉定老城/秋霞圃提起嘉定,你首先想起的是汽車、新城還是郊野公園?在嘉定還有一片城市布局百餘年未曾大變的老城區。秋霞圃 周仰 圖本次漫步,我們將從地鐵11號線嘉定西站出發,逐步走近嘉定老城。你將會看到因寺而興的嘉定西大街、嘉定外城牆、內城河遺蹟,親身體驗嘉定河道周邊的空間變化,以及與古典園林對話的全新法門。
  • 城市漫步|以幻解幻:12月上半月各地活動推薦
    ///特別推薦///步履不停:1995-2019年中國當代藝術的城市敘事展期:2019年10月18日—12月15日 10:00-18:00(周一閉館,17:30 停止入場)地點: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上海市虹口區多倫路27號)策展人:吳蔚
  • 城市漫步|他者所見:5月上半月各地活動推薦
    詳情請關注McaM上海明當代美術館微信 ///上海·漫步/// 「趣友集」城市行走 主題:「正在消失的城市」系列 - 百年老西門 時間:2019年5月4日10:00-12:00
  • 城市漫步|共同的節日:10月上半月活動推薦
    本次活動徵集嘉定環城河步道公共空間的城市家具設計方案,主要包括:座椅、垃圾桶、指示牌及照明燈等。提交截止時間:10月12日詳情請關註上海嘉定微信公眾號展覽期間還將舉行老電影、百貨公司等主題的城市行走和講座等公眾活動,10月5日將特別組織貴州路街區行走。
  • 城市漫步|野生設計:3月上半月上海及各地活動一覽
    如果你的城市沒有合適的活動,考慮換個地方待著或在你的地方創建一個自己的據點。///特別推薦///上海:McaM 社區劇場|「閘(Jìng)北(ān)遊戲」簡介:今天的明當代美術館及周邊街道曾屬於上海閘北區,現稱靜安區。
  • 城市漫步|誰主沉浮:7月下半月各地活動推薦
    ///特別推薦///澎湃市政廳×三輝圖書|上街:城市漫步(之一)作為媒介的城市借兩本新書面世,集三至四人對談。澎湃市政廳×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城市獨立空間實踐:假雜誌圖書館「城市獨立空間實踐」又回來了!
  • 城市漫步|人間自然:4月下半月各地活動推薦
    ///特別推薦///市政廳主辦|城市漫步·你的地方:探訪即將消失的南市老城廂老南市喬家路地塊徵收範圍公布,老城廂棚戶區終將消逝。「自裡更生」金友裡:居民自組織的可能性市政廳主辦|社區更新觀察團·第一場城市漫步&討論活動:「自裡更生」金友裡:居民自組織的可能性時間
  • 城市漫步|南方以南:11月下半月各地活動推薦
    那裡不僅將是這個冬季國內的藝文重心,也關乎小鎮風土、摩登都市,還有隱沒於高樓中的野生空間。///特別推薦///楊浦七夢·活動|城市字體觀察:店招考現楊浦區舊日有許多工廠。那些廠名當年的模樣,翻遍網上的老照片,也難得一見。
  • 以幻解幻:12月上半月各地活動推薦
    寶山眾文空間周圍是一個綠地公共廣場,廣場另一頭就是廟行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心。這也是本次展覽之所以命名為「藝術地帶」的緣由,希望通過同時在寶山眾文空間和廟行鎮社區文化活動中心舉辦展覽,把廟行鎮的周圍綠地和整個文化板塊都聯動起來,從而形成一個區域的文化藝術活動地帶。
  • 城市漫步|飢餓地理:12月下半月各地活動推薦
    而對話的另一方,則是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攝影大賽徵集到的150餘幅作品。這些影像傳達著經歷城市更新後的楊樹浦煥發出的獨特活力。展覽期間也將舉辦各種有關楊浦的對話活動。在每年辭舊迎新的節點上,正適合對這片地方整理記憶,以及構思未來。
  • 城市漫步|步履不停:10月下半月各地活動推薦
    ///特別推薦///市政廳主辦 | 楊浦七夢·展期活動影音漫步工作坊招募活動時間:2019年10月27日楊浦七夢「音樂之夢」的成員打算發起一次漫步工作坊活動一:從城市空間藝術季到復興島集合時間:上午10點集合地點:報名成功後另行通知路線安排:以2019上海城市空間藝術季主場館為起點,一路向東,穿插於濱江和楊樹浦路兩邊。中午抵達楊樹浦路2000號綠之丘「楊浦七夢」展場,下午經定海橋前往復興島。
  • 城市漫步|9月上海活動推薦_市政廳_澎湃新聞-The Paper
    特別推薦/Featuring愚人書市集結本土多家獨立書店及私人書房,定期策劃二手書市集、文創展覽、講座等活動,將文字和語言歸還給「文學」,將閱讀歸還給「書籍」,將聲音歸還給「自己」。PSA+UNO「摩登漫步」系列活動法租界線路步行/WalkPSA+UNO「摩登漫步」系列活動PSA目前正在展出「覺醒的現代性——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中國第一代建築師」,通過歷史文獻的呈現方式,帶領觀眾們回溯至20世紀初期中國現代建築的崛起與發展。
  • 城市漫步︱8月上海活動推薦_市政廳_澎湃新聞-The Paper
    >8月4、10日:秘境跑馬場(夜線)8月11日:情迷法租界8月1、4、11日:羅曼蒂克消亡史8月4日:西區故事 | 貴族西區的娛樂生活與朋友圈報名及了解更多稻草人城市漫步信息,請關注「稻草人旅行」官方微信微旅行欄,或訪問「稻草人旅行」官方網站收地介。
  • 12月上半月全國空氣品質以良為主 部分城市可能出現重度汙染
    京津冀及周邊區域:12月上半月,區域大部空氣品質以良至輕度汙染為主,首要汙染物為PM2.5。其中,1-2日,河北中南部、山西中南部以輕度至中度汙染為主,部分城市為重度汙染,山東西部和河南大部以中度至重度汙染為主;5-6日,區域大部以輕度至中度汙染為主,部分城市可能出現重度汙染過程。
  • 7月8日下午,「城市漫步」活動從戶外轉移到室內,臺灣建築師賴伯威...
    7月
  • 生態環境部:12月上半月全國大部地區空氣品質以良為主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信消息,生態環境部12月1日發布12月上半月全國空氣品質預報會商結果。12月上半月,受多股冷空氣影響,全國大部地區擴散條件總體較好,空氣品質以良為主,首要汙染物主要為PM2.5。其中,1-2日,京津冀及周邊區域中南部可能出現PM2.5中度至重度汙染過程。
  • 都市映像:一周城市生活_城市漫步_澎湃新聞-The Paper
    除了參加文化活動,我們也可以回首相關書籍,從而了解城市的形成過程。當我們再次行走在同一座城市之中,卻能擁有不同於以往的視角。上周我們推薦了講述城市與人的故事的書籍。本周,我們聚焦城市本身,主要以視覺文化的角度選擇了近年出版的有關城市字體、路牌、地圖、建築等主題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