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級政府可制定更嚴格風險管控標準

2020-12-20 中國人大網

    法制日報北京12月22日訊 記者蒲曉磊今天上午,土壤汙染防治法草案二審稿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審議。

    一審稿第十條、第十六條對土壤汙染防治標準和規劃作了規定。有的地方和社會公眾提出,土壤汙染具有地域性,制定標準和規劃應當體現這一特點。有的常委會委員、代表、地方、專家和社會公眾提出,土壤汙染防治情況複雜,實踐中主要採取用途風險管控標準,建立標準體系不具備條件,行業標準也難以操作執行;同時,我國地區差異較大,土壤汙染防治要發揮地方的主動性,建議增加有關省級政府可以制定更嚴格風險管控標準的規定。

    對此,二審稿作出修改:刪去有關土壤汙染防治標準體系、行業標準和跨省(區、市)規劃的規定;增加規定省級政府可以制定地方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

    有的常委會委員和地方提出,土壤汙染具有隱蔽性,應當加強監測工作,掌握土壤汙染狀況,提高防治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對此,二審稿作出修改:規定對產出的農產品汙染物含量超標、作為汙水灌溉區、規模化養殖、曾作為工礦用地等農用地地塊,對曾用於生產、使用、貯存、回收、處置有毒有害物質,曾用於固體廢物堆放、填埋,曾發生過重特大汙染事故等建設用地地塊,進行重點監測;規定土壤汙染重點監管企業應當對自行監測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負責。環境保護主管部門發現土壤汙染重點監管企業自行監測數據異常,應當及時進行調查。

    一審稿第三十九條至第四十一條對農用地風險管控和修復作了規定。有的常委會委員、地方和專家提出,農用地風險管控不應僅由農業主管部門組織實施,汙染責任人也應採取相應措施,建議按照「汙染擔責」的原則,明確汙染責任人在農用地風險管控中的責任;同時,修復活動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應當加強監管,確保修復質量和效果。

    對此,二審稿作出修改:規定對安全利用類和嚴格管控類農用地地塊,土壤汙染責任人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以及風險評估報告的要求,採取相應的風險管控措施,並定期向地方人民政府農業、林業主管部門報告;規定對需要實施修復的農用地地塊,土壤汙染責任人應當編制修複方案,報地方人民政府農業、林業主管部門備案並實施;規定土壤汙染修復活動完成後,土壤汙染責任人應當另行委託有關單位對修復效果進行評估,並將評估結果報地方人民政府農業、林業主管部門備案。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農用地、建設用地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有...
    《農用地標準》針對土壤汙染與農產品質量安全之間關係複雜的特點,根據劃定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類別,將農用地劃分為優先保護類、安全利用類和嚴格管控類,實施農用地分類管理的管理思路,創造性提出了兩條線(即篩選值和管制值)的標準修訂思路。《建設用地標準》根據我國國情,為防止濫用風險評估方法、隨意放寬修複目標值,分別制定篩選值和管制值,對建設用地進行風險篩查和風險管制。四是科學合理。
  • 生態環境部法規與標準司有關負責人就《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答...
    省級人民政府對國家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對國家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於國家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的地方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地方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應當報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是強制性標準。
  • 政府將對留學生採用更嚴格的英語語言標準
    (Sources: smh.com.au)Morrison政府重新當選後準備收緊對留學生英語語言標準的規則以及提高對留學生身心健康的保護。 教育部長Dan Tehan指示其部門制定一系提案,維護澳大利亞留學英語語言的高標準不受影響,並且確保學生獲得適當的關注。
  • 關於印發加強全市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繪製安全風險分布圖的工作...
    《加強全市企業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繪製安全風險分布圖的工作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各地切實履行安全生產屬地監管和行業監管職責,細化工作方案,明確目標任務,督促本轄區企業全面開展安全風險辨識,科學評定安全風險等級,嚴密制定風險管控措施和隱患排查清單,實施安全風險公告警示,有效管控安全風險和隱患治理,
  • 安徽省構建「六項機制」強化安全生產風險管控工作實施細則
    第五章  風險防範第二十二條  各地區、行業、單位根據風險研判結果,依據國家標準、規範及有關規定,制定、完善風險防範措施,並嚴格組織落實,實現風險可控。應針對高危工藝、設備、物品、場所和崗位,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從組織、制度、技術、應急等方面,制定並落實相應風險級別的具體風險防範措施,通過隔離風險點、實施個體防護、設置監控設施等手段,達到消除、降低風險的目的。在風險點醒目位置設置安全風險告知卡,標明主要安全風險、可能引發的事故隱患類別、事故後果、管控措施、應急措施及報告方式等內容。
  • 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
    第二十二條制定行業型或者綜合型汙染物排放標準,應當反映所管控行業的汙染物排放特徵,以行業汙染防治可行技術和可接受生態環境風險為主要依據,科學合理確定汙染物排放控制要求。制定通用型汙染物排放標準,應當針對所管控的通用生產工藝、設備、操作過程的汙染物排放特徵,或者特定汙染物、特定排放方式的排放特徵,以汙染防治可行技術、可接受生態環境風險、感官閾值等為主要依據,科學合理確定汙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 最嚴謹的標準 最嚴格的監管
    食品安全標準水平進入世界前列,產地環境汙染得到有效治理,生產經營者責任意識、誠信意識和食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明顯提高,經濟利益驅動型食品安全違法犯罪明顯減少。食品安全風險管控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監管體系運行有效,食品安全狀況實現根本好轉,人民群眾吃得健康、吃得放心。
  • 國家環保標準《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徵求意見...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徵求意見稿)》並公開徵求意見,詳情如下:關於徵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各有關單位:為貫徹落實《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我部組織制訂了《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
  • 國務院安委會:2017年度省級政府安全生產工作考核細則
    9月14日,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發布《2017年度省級政府安全生產工作考核細則》,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認真貫徹落實。  考核細則,包括責任落實、依法治理、體制機制、安全預防、基礎建設、事故情況、加分項、否決項等8大部分,共44條。
  • 瀋陽:對所有風險人群和風險管控場所採取最嚴格防控措施
    中證網訊(記者 宋維東)12月24日下午,瀋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發布會。發布會透露,在出現確診病例後,瀋陽市對所有風險人群和風險管控場所採取最嚴格防控措施。據悉,患者曾到過秀水診所、瀋陽譜康醫院、沈醫二院北院區、瀋陽市四院、中國醫大一院等5家醫療機構就診。
  • 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就《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答記者問
    省級人民政府對國家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對國家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於國家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的地方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地方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應當報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標準是強制性標準。
  • 環境部發布《生態環境標準管理辦法》【山西藍天郎鳳娥 環保廳頭條...
    省級人民政府依法制定地方生態環境質量標準、地方生態環境風險管控標準和地方汙染物排放標準,並報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備案。機動車等移動源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由國務院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統一制定。地方各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組織實施生態環境標準。
  • 這些嚴格管控
    一、加強規劃管控。加快推進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壓茬開展專項規劃和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修編工作,到2022年實現控制性詳細規劃全覆蓋,推動城市品質顯著提升。推進村莊規劃編制,實現應編盡編。進一步優化土地集約利用,嚴格落實建設用地管制要求,推進和規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形成城鄉統籌協調、城市高質量發展、鄉村繁榮振興的新格局。
  • 浙江省企業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建設實施指南(試行)發布
    化工、醫藥及危險化學品企業可以參照《重點監管危險化學品安全措施和事故應急處置原則》《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治理導則》《化工和危險化學品生產經營單位重大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判定標準(試行)》等,制定安全檢查表。對於複雜的危險化工工藝和化工裝置可採用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法(HAZOP)、LOPA分析法等方法進行辨識。
  • 全方位落實責任,全過程管控政府投資
    政府公益建設項目的投資者是政府,建設者是業主,政府是委託人,業主是代理人,從理論上說,業主應當對政府負責。但在實際操作中,政府與業主的法律責任關係卻不夠明晰,業主對項目投資、進度、質量、安全、運營等需承擔何種責任,政府如何對項目績效進行評價、對業主進行考核,都缺乏嚴格的可操作的規定。項目業主負責制、項目法人負責制和終身責任制沒有相應地建立健全,責權不統一,出現管理碎片化,帶來履職缺位。
  • 淺談土壤汙染風險管控技術之制度控制
    《汙染地塊風險管控與土壤修復效果評估技術導則(試行)》(HJ 25.5-2018)和《汙染地塊地下水修復和風險管控技術導則》(HJ 25.6-2019)中均提到,制度控制與工程控制一樣均屬於風險管控措施範疇,但上述導則均未對制度控制措施如何實施展開具體說明。
  • 安徽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實施 「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通知
    該區域突出空間用途管控,以嚴格保護生態環境為導向,依法禁止或限制大規模、高強度的工業開發和城鎮建設,確保生態環境功能不降低。(二)重點管控單元。三、建立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基於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依據現有法律法規、政策標準和管理要求等,銜接區域發展戰略和生態功能定位,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從空間布局約束、汙染物排放管控、環境風險防控和資源利用效率等方面明確生態環境準入要求,建立「1+5+16+N
  • 廣東出臺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辦法,紅、橙、黃、藍代表四種風險
    ,經廣東省人民政府同意,省應急管理廳最近印發《廣東省應急管理廳關於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辦法(試行)》,將風險等級從高到低劃分為重大風險、較大風險、一般風險和低風險四個級別,分別用紅、橙、黃、藍四種顏色標示。
  • 泉州市創新「五個三」機制 全面開展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
    立足全市安全生產工作實際,突出區域屬地、監管部門、企業「三位一體」,整體統籌13個縣(市、區)、39個市直行業安全生產主管部門,組織制定各級各行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明確以「一個目標(力爭至2018年底,全市各類企業基本建成較為完善、有效運行的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體系)、三大任務(突出 「建立完善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制度規範、全面開展企業安全生產風險辨識、建立健全企業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預防機制
  • 濰坊學校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有了新標準
    附:《關於推進學校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建設的意見》濰教函〔2017〕146號各縣市區教育局,市屬各開發區教育局(公共事業局、教體局、文教局、社管局),各直屬學校:近年來,國務院、省市政府及其安委會推動構建安全生產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建立「兩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