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寶寶從1歲左右就開始往外「蹦字」了,但有的孩子卻遲遲不肯說話,並且發音還含糊不清。
許多家長第一反應是擔心孩子語言發育有問題,但也有必要考慮到是否是聽力存在問題。
雖然如今新生兒聽力篩查得到了有效普及,但孩子生下來聽力正常並不能代表以後聽力就不會出現問題,特別是出現遲發性聽力損失的情況。
遲發性聽力損失指出生時聽力正常,在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出現的永久性聽力損失。遲發性聽力損失的發病年齡不一致,有的發生在出生後半歲左右,有的發生在一兩歲,也有的在三四歲才出現。
有人覺得既然是有聽力損失怎麼能學會說話呢?這也是許多人存在的誤區,認為孩子能聽見就是聽力沒有問題,其實聽力障礙也有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的區分,聽力損失不代表完全聽不見聲音。
除了遲發性聽力損失,還有可能是後天造成的聽力損失,孩子對此並不了解,很多家長也難以察覺,但只要發現孩子存在聽力問題,家長就一定要引起重視,儘管是輕度聽力障礙,也不能放棄幹預和治療,可以通過人工耳蝸或者是助聽器等聽力輔具幫助為孩子提供聽力輔助。
事實上即使是最輕微的聽力障礙對於孩子的影響也不容小覷,不只是學說話晚、發音含糊不清的問題,如果聽力一直無法得到合理幹預,孩子長大了後在學習、生活上都會造成不利影響。
溫馨提示:
發現寶寶聽力下降或助聽器佩戴不適,請及時聯繫有優質售後服務的專業聽力中心或機構,有資深的聽力師幫助您檢查、驗配並調試助聽器!
只有及時的幹預、科學的選配、並在專業的指導下堅持佩戴適合自己的助聽器,您才能擁有更好的聆聽效果!
如果您有任何關於孩子成長、多動問題、語言問題、注意力等相關方面的問題想要諮詢,歡迎關注:兒童康復指導金老師,下方留言或評論,會儘快幫您做專業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