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是杭州市危重孕產婦搶救中心,成功搶救過各種情況危急的大肚婆。這裡見慣「大場面」的醫生們,說起上周出院的一位孕婦,還是心有餘悸——一顆智齒害得這位孕婦差點胎死腹中,自己也幾乎性命不保。
智齒幾乎人人都有,只是萌出時間不同。智齒拔與不拔,是很多人糾結不已的煩惱。這個由一顆智齒差點引發的血案,到底是警示了拔智齒的必要性,還是僅為個案不具普遍性?
最近幾天,我打電話請教杭城各大醫院的口腔科醫生,他們一聽我是來問智齒的問題,不約而同地向我推薦一個人——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浙大一院口腔醫療中心劉建華副主任。業內公認劉醫生是全杭州最會拔牙的醫生,據說他已經拔智齒超一萬顆了。
今天,我們和劉建華醫生一起把智齒的問題搞搞清楚。
順風順水懷到8個月
孕婦和寶寶突然岌岌可危
孕婦小林23歲,江西人,這是她懷的第一個寶寶,前八個月一直順風順水。半個月前,小林右側牙齒開始痛,懷了孩子哪裡敢隨便用藥,小林硬扛著。沒想到隨著時間推移,牙痛愈加嚴重,右邊臉蛋腫得像個大包子。
小林這才下定決心上醫院看牙,輾轉五家醫院都沒有好的解決辦法,最後她被轉院到杭州市一醫院。
杭州市一醫院口腔科段青雲副主任醫師是小林的主治醫生,段青雲醫生說,接診到林女士時,她臉部腫脹得連嘴巴都張不開,根本沒法吃進東西。長時間的飲食障礙,造成了營養缺乏、電解質紊亂,還並發了嚴重的低鉀、低蛋白血症,她和肚子裡的寶寶都岌岌可危。
段青雲副主任醫師根據病史以及臨床檢查,診斷孕婦小林是因右側「智齒」冠周炎引起的面部多個部位的感染,醫學上叫做面部間隙感染,是一種口腔、面部及頜骨周圍軟組織的膿性炎症。
在段醫師的病人裡,因智齒冠周炎引起進食吞咽困難並發低鉀、低蛋白血症的並不少見,甚至還有的病人出現了呼吸困難並發敗血症、海綿竇血栓性靜脈炎等。
有報告顯示,嚴重的病人甚至會出現腦膜炎,並造成中毒性休克乃至死亡。
「智齒也會要人命啊?這一點我哪裡想得到啊。」經過一周時間的搶救,孕婦小林病情逐漸得到控制,疼痛症狀消失,能開口說話也能吃飯了。上周小林出院的那天,她還在後悔,「早知道智齒害得我和寶寶吃盡苦頭,膽戰心驚,懷孕前就把智齒拔掉得了。」
智齒怎麼拔是一門大學問
杭州拔智齒的越來越多
有人住院專門為了拔智齒
業內公認劉建華主任是全杭州最會拔牙的醫生,就是因為他拔智齒又快又好。有一些例子可以佐證:
在杭州一些醫院拔不掉的困難智齒,往往會請劉建華主任去救救急。曾經有某家醫院拔了六個多小時拔不出的智齒,劉建華主任花了20分鐘拔好了。
大約20年前,當時還是主治醫生的他,對著鏡子,拔掉了自己的兩顆阻生智齒。
杭州某家醫院的院長,女兒在德國留學不久,智齒發炎了。這位院長叮囑女兒,先把炎症控制住,暑假回杭州後第一件事就去浙一找劉建華主任拔智齒。
「智齒下方有大血管和神經,拔得好不好除了和醫生技術及經驗是否豐富有關係,拔智齒的理念是最關鍵的。」劉建華教授主任說。
在1999年之前,劉建華主任也是習慣用錘子敲智齒分牙根的。1999年後,他因獲得洛克菲樂基金資助赴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進修後,學習了用牙鑽來分離牙根的技術。克利夫蘭醫學中心是美國頂尖的綜合醫療機構,全美第一例「換臉」手術就是這裡做的,「每個生命都應當得到世界級的關愛」是這家醫院的理念。在美國進修後,劉建華主任開始研究如何拔智齒讓病人更舒適,減少痛苦。
兩年前,我自己在劉建華主任這裡拔了一顆智齒,當時他是每周一專家門診,每周這天的上午可以約到他拔智齒。
最近幾年,劉建華主任每周有大量的口腔頜面部手術,還有繁忙的教學和科研工作,找他拔智齒已經越來越難了。
不過,昨天劉建華主任說,他希望今後用榔頭拔智齒的醫生越來越少,改用牙鑽拔的醫生越來越多。現在,他在浙一已經帶出了一個技術同樣好的徒弟,名字叫王偉國,用的也是他這套拔智齒的方法,每周一到周五都有門診的。
上個月杭州有一起拔智齒病例
一顆智齒掉進腦袋裡面了
因為智齒位置隱蔽,加上拔智齒的人多了,因拔智齒拔出的醫療事件也開始增多。上個月,杭州有一起拔智齒病例,一顆智齒掉進腦袋裡面了。
患者男性,三十出頭,因智齒冠周炎反覆發作,到杭州一家醫院拔智齒。
醫生用牙挺來撬智齒,因為用力過猛,這顆智齒從骨板穿了出去。醫生用器械想把智齒刨出來,結果越刨越深,這顆智齒慢慢就掉進頭顱底部的部位。因為這個部位很危險,不得不放棄,暫時把智齒留在那裡。
「智齒拔不好,最常見的是幹槽症,也有可能使智齒掉進咽喉部,甚至造成下頜骨骨折。」劉建華主任說,幹槽症是拔牙後常見的會嚴重疼痛的併發症,最常發生於下頜阻生智牙拔除後。國內報告下頜阻生智牙術後幹槽症發生率為4%—10%。幹槽症病人苦不堪言,拔牙後會劇烈疼痛,並可向耳顳部、下頜區、頭頂部發散且一般鎮痛藥物不能止痛。
醫學發展了這麼多年,拔牙依然讓人聞而生怖。
聽說老底子拔牙,一根棉線一頭綁住病牙,另一頭拴在門把手上,猛一關門,牙落血流。這牙已經松到快掉下來了。
現在,去很多醫院拔牙,醫生把錘子、鉗子等拔牙器械在病人面前一攤開,許多病人立即把拔牙的念頭嚇回去一半。
智齒作為拔牙中的難中之難,拔智齒拔得好的醫生很受業內尊敬。
我把孕婦小林的事情,說給了浙大一院口腔科劉建華主任醫師,並向他求證,他拔的智齒真的達到了傳說中的一萬顆?
劉建華主任說,二三十年前,他一天拔一兩顆。最近十年,杭州拔智齒的人越來越多了,忙的時候一天拔五六顆也很常見。保守估計,他親手拔的智齒顆數已經遠遠超出一萬顆了。
劉主任感覺,拔智齒的人多起來了,和杭州的經濟、文化的發展有一定的關聯。
過去,在口腔科住院的病人是很少的。現在他們口腔科病區,有病人專門預約床位拔智齒,捨得花時間花錢來看智齒。病人一次性四顆智齒全拔掉,住院一天喝喝流質,第二天就可以出院了。
以前,口腔正畸觀念沒現在這麼普及。現在很多家長為了孩子有一口漂亮的牙齒,也會在正畸前帶孩子先來處理智齒。而中老年人對生活質量要求高了,鑲牙種植牙的需求也多了,相應想處理智齒的病例數也上升了。
智齒拔和不拔的比例很難統計,總的來說,城市人口、高文化群體佔了拔智齒的大多數。病人年齡段與智齒萌發的時間相對吻合,18歲至35歲之間的人最多。
從性別來說,女性拔智齒者對於男性要少。
「我們建議女性孕前一定要做次全口腔檢查。因為,孕婦比普通人更容易牙齒發炎,在臨床上經常發現孕婦突發智齒冠周炎的現象。其中,約40%—50%的孕婦患者局部出現了智齒冠周膿腫。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紅黴素和潔黴素,這四類抗生素可以視情況在妊娠期使用的。如果錯過治療時機,使口腔炎症病程治療加長,反而對孕婦和胎兒會造成更大的傷害。」劉主任說。
什麼樣的智齒需要拔掉?
劉建華主任說:「病人們通常很疑惑,拔智齒是不是主要是為了求心安?智齒拔不拔是不是看運氣?為什麼有些人的智齒會發炎有些就不會?吃了消炎藥後智齒不疼了就不想拔牙了,可是萬一以後引發危險呢?我總是告訴病人們,沒必要抱著碰運氣的想法對待智齒出問題的比例,什麼樣的智齒需要拔什麼樣的不用拔,是有醫學根據的。」
劉建華主任根據自己30年的牙科從醫經驗,建議有以下六種情況之一的人需要拔智齒——
1.智齒本身發炎及齲齒。
智齒又叫第三恆磨牙,是牙列中最後萌出的牙,萌出位置不好,就會成為窩藏食物殘渣、滲出物及細菌的天然場所,所以智齒得了冠周炎的話,一般的消炎治療治標不治本,抵抗力下降時冠周炎會反覆發作,因此建議在炎症消退後儘快拔除。而智齒蛀牙的話,也是建議拔除的。
2.智齒阻生。
智齒長的位置不好,有的前傾有的橫著長,還有的埋在齒槽骨的裡面,如果經常誘發炎症或已經可預判會誘發疾病,是需要拔除的。
3.智齒影響鄰牙。
有的智齒本身沒有問題,但是因萌出的空間不足就會頂在鄰近的牙齒上,造成旁邊的牙齒疼痛或發炎,為了保護其他的第二恆磨牙,這樣的智齒要拔。
4.智齒誘發病變。
如果智齒引發了牙源性囊腫或腫瘤,以及病人因智齒疑似出現不明原因的神經痛病,也是需要拔的。有證據表明一些阻生智齒是誘發三叉神經痛的病因。
5.智齒無對咬牙。
智齒通常情況共有4顆,上下左右對稱,但是在人群中也有較大差異,有的少於4顆甚至沒有,極少數會多於4顆。智齒的對面也需要相抗衡的智齒來對咬,形成一個合理的咬合面。有的智齒會過度萌發伸長影響咬合,這是也應該拔掉的。
6.正畸需要。
牙齒排列不齊,為了保證正畸治療的效果,需要拔除智齒。
「如果拍片子顯示智齒長得好好的,萌出的空間足夠,也沒有以上這些問題,是沒有必要拔除智齒的。」劉主任說。
兩個誤區——
拔智齒會損傷智力
拔智齒能瘦臉
「門診裡經常碰到兩類病人。一種是不願意拔應該要拔的,擔心拔智齒會使智力下降。還有一種是要求拔不該拔的智齒,小姑娘居多,她們想學演員楊冪拔智齒瘦臉。這些都是誤區,不靠譜。」劉主任說。
「智齒只是一顆普通的牙齒,跟人的智商沒有一點關係。名字叫「智齒」是因為它一般在16至25歲萌出,這個時候人的生理、心理髮育接近成熟,被看做是「智慧到來」的象徵,所以被稱作『智齒』。」
「但從我臨床經驗看,現代人智齒的萌出時間大部分在18歲到35歲之間,這可能是因為食物精細化,對頜骨的刺激少了,牙齒萌出空間不足,智齒的萌出時間也相應推遲了。」劉主任說。
最近幾年流行小臉美女,有女患者說演員楊冪在電視節目《美麗俏佳人》裡透露,自己的小臉並非天生,而是拔牙才變小的。其實,拔智齒會瘦臉,這一點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人的臉形主要由下頜骨決定的。一般人的下頜角平均約為120度,如果下頜角比較小,接近直角,面形會接近「國字臉」,下頜角較大,臉形就會比較修長。一些整形手術是磨去下頜角多餘的部分,來達到瘦臉的效果。
從人的發育來說,智齒是在人的下頜骨完全成形之後才萌出的,所以對下頜角的角度沒有影響,拔了也不會使臉形改變。有的人覺得自己拔了智齒之後,臉小了一圈,主要是因為以前智齒引起發炎造成臉部腫脹,拔掉智齒後,腫脹消失了,臉看上去瘦了。
都市快報 記者 張姝 通訊員 張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