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播放 GIF 0.0M
有一種東西,被稱為人類進化史上BUG一樣的存在。
「它雖然很小,卻經常喜歡搞事情。我們疼得死去活來,它卻慵懶躺下,擺出一臉無辜的表情。想把它請出身體,還得再受一頓苦……」
點擊播放 GIF 0.9M
說的就是折磨著很多人的智齒。
它不僅常常發炎,疼得我們睡不著覺,而且大多數人的智齒都是歪的。
被智齒籠罩的恐懼,你有沒有感受過?
長了智齒沒有拔
10年後牙列不齊後悔不迭
29歲的女孩Cindy就和智齒「鬥」了10年。
Cindy10年前下排就長了2顆智齒,但不痛不腫就沒去理,最近下排牙右側智齒疼痛來檢查,才發現蛀牙了,拍了X光片,發現下排左側智齒是個阻生牙,橫著長的。
20號下午4點,在浙大附屬口腔醫院微創拔牙門診遇到她時,李盛來醫生正戴著口罩幫她拔智齒。李醫生工作10年,每年要拔2000多顆牙,他說:「其中95%以上都是智齒。」
打麻藥,用「拔牙手機」把牙齒切割成幾個碎塊,然後分片拔除......李醫生熟練地「手起牙落」,不到十分鐘牙已經拔下來了。
躺在牙椅上的Cindy摘下蓋在臉上的圍布站起身,摸摸臉頰,並不腫:「終於拔掉了。」
「醫生說這兩顆智齒都得拔,我先拔了這顆已經發炎的,一周拆線後再拔另一顆,其實真後悔沒早點拔,否則現在就不會牙列不齊了。」
Cindy張開嘴,下排牙有些擁擠,前後參差排列著。
為什麼被叫做智齒?
智齒是人類的第三磨牙。一般的說法是:由於它最晚長出,一般在18歲左右才萌出,是心智成熟的標誌,所以被俗稱為「智齒」。
其實,智齒和智力一點關係也沒有,它是進化過程中出現的BUG,大多數情況下都在對主人搞事情。
21歲的女生小朱,還在上大學,覺得自己門牙有些前凸,今年3月決定到一家醫院去整牙。不過就在和醫生約好戴牙套的前夕,小朱的智齒長了出來,牙齦疼,搞得她大半個月沒有心情吃飯。
由於後期還要整牙,醫生給小朱拔智齒的時候,除了智齒,還一次性拔了四顆大牙。
小朱回憶,「切開牙齦,敲敲打打把牙齒弄碎了取出來」。雖然是全麻,但是麻藥退去還是很疼,她拔完後住院休息了一周。「現在想想都疼啊!」
點擊播放 GIF 0.2M
為什麼智齒會導致牙列不齊?
「回答這個問題要從人類進化說起。」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黨委副書記、城西分院常務副院長朱赴東副主任醫師是口外科專家,他舉了個生動的例子——
在很久以前,每個人都是32顆牙齒,隨著烹飪工具的發展,飲食越來越精細柔軟,牙齒咀嚼需求下降,長期缺乏刺激後,下頜骨在進化過程中逐漸萎縮,人類的臉越來越小,越來越美了。
但生長在下頜骨最邊緣的、已失去功能的智齒不願意就這麼退出歷史舞臺,仍然在努力地想要萌出;
一排16顆牙齒就像16個小朋友排排坐板凳,寬度足夠的時候板凳是可以擺得很整齊的,但如果寬度變窄了,為了放下16個板凳就只得相互擁擠,甚至前後參差,也就是牙齒歪了、不齊了、有縫隙了,所以,因智齒引起的牙列不齊其實很常見。
「十顆智齒八顆歪,事實上多數智齒自己就是長歪的,更容易加重對鄰牙的壓力——因此,臨床上其實九成智齒都應該拔——還有一成是發炎齲壞的智齒。」
朱院長說,以浙大附屬口腔醫院的臨床數據來看,就診患者中阻生智齒(由於在頜骨內位置不當,不能萌出到正常咬合位置的智齒)發生比率甚至可以達到80%以上。
「很多人不知道,智齒是有可能長了卻不萌出的,但這些智齒也建議拔掉。」
朱院長講了兩個身邊的病例——
1
口腔外科主任40年不知自己有智齒
偶然去拍片發現長了巨大的囊腫
「我的學長,省內某醫院的口腔外科主任,長了一顆自己一直不知道的智齒。」
這顆智齒並沒有萌出,也不痛不腫,雖然該主任本人有著40年的口外科臨床經驗,但因為牙齒狀況不錯,從沒有拍過X光片,一直不知道自己有這顆智齒。
去年他退休了,一時興起去拍了口腔X光片,一看片子嚇一大跳:後牙區牙槽骨裡有個巨大的囊腫。
作為一個有著豐富臨床經驗的醫生,他估算自己這顆隱藏的智齒大概已經反覆發炎了二三十年;這位退休老醫生感嘆,自己從醫口腔外科40年,拔了無數顆牙,居然不知道自己的口內有這麼大的隱患。
「該囊腫的學名叫含牙囊腫,長在牙骨裡,是一種良性腫瘤,它會引起牙骨內部侵蝕,但外觀並沒有什麼異樣,如果很仔細地對比,患位會有些微的腫脹,但智齒在最後位,不特意檢查是很難發現的。」
牙骨是需要承受重量和壓力的,是實心骨,現在卻有這麼大的中空,一旦發生輕微的撞擊或外壓,就有可能碎裂,該位置周圍的牙齒也都會脫落。
「目前學長只能慢慢做保守治療,大概要用2-3年的時間,不過萬幸的是在出狀況之前發現了。」
朱院長建議——
很多人的智齒是埋伏隱藏狀態,可能一輩子都長不出來,但其在骨內也可能引起炎症,建議定期拍片檢查,或者直接拔除。
2
備孕期沒有拔掉阻生智齒
孕媽媽三個月跑了20多趟醫院
「其實位置不正的阻生智齒我認為都可以拔,尤其有一個人群要特別提醒,就是備孕期女士。」
朱院長說,他有一位相熟的朋友,剛剛發現懷孕時來找他,說自己那顆歪長的智齒突然發炎,非常疼……
朱院長聽了直搖頭。「這顆智齒早該拔了,催了你這麼多次,從結婚一直到備孕,還一直說沒空,現在治療會比較折騰。」
因為有孕,不能用消炎藥抗生素,朱院長只能給她用雙氧水做局部衝洗,去除炎症。
「但這樣的操作只能消除表面症狀,孕早期這三個月裡,她每周都要來院至少做兩次消炎處理,前後跑了20多趟,才把炎症控制住,三個月後過了孕早期,立刻做了微創拔牙。」
朱院長說,幸好這位孕媽媽的自身抵抗力不錯,炎症沒有惡化,否則臉會非常腫,一旦吃藥還有終止妊娠的風險。
「鄭重提醒各位備孕的女士,如果口內有阻生智齒,儘早拔掉,因為歪斜的阻生牙與鄰牙間都有縫隙,加上懷孕後人體各項激素水平會發生變化,抵抗力變差,此處會比平日更容易發炎。」
最佳拔智齒年齡:20歲前萌出時
「到底要不要拔智齒,我的建議是,九成長智齒者都應該拔,而且最好是20歲前拔除。」
比如一開始的病例女孩Cindy。
「如果她20歲之前智齒剛萌出時就把它們拔了的話,牙齒就不會不齊了——因為20-30歲是智齒生長最生猛的年齡段。」朱院長解釋,最佳拔智齒的時間其實是它還未萌出時,因為一旦萌出就可能導致牙列發生變化,大約是在18-20歲,女生可能稍早些,16-18歲。
那麼,不需要拔智齒的人是誰?
朱院長說,主要是以下兩類——
一是智齒完全萌出、長得很正、上下咬合很好,也沒有牙痛、炎症等症狀,可以不拔;
二是需要矯牙的年輕人,有些時候由於某個磨牙長得不好或出現問題需要拔除,這時需要通過矯牙將智齒往前挪,填補前牙空缺的位置
都市快報記者 章貝佳 見習記者 張煜鋅
編輯 孫毓